中医健康网

肥胖女生肚子(肥胖女生肚子是什么样的)

环球网 0
文章目录:

女子肚子像充气球,两个月大了13cm!医生:马上手术

来源:健康杭州

最近几个月,44岁的王女士(化名)感觉自己莫名其妙地胖了,尤其是腰围不断增粗。肚子像充气球一样鼓起来,两个月竟大了13cm······

子宫增大明显,如怀孕4个月

一查子宫肌瘤复发了

“我不会长肿瘤了吧?”周一上午,王女士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寻到了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副院长林开清的专家门诊。

林教授经查体发现,王女士的子宫增大明显,如怀孕4个月大小,且形态不规则,子宫前壁可触及一明显肿块。

结合王女士的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史,林教授告诉她这很可能是子宫肌瘤复发了。“你怎么不早点来就诊呢?长到这么大,需要及时手术治疗了!”

林教授经详细询问了解到,王女士从最近1年就开始出现月经经期延长,由原先的7天变成了10天。听身边的小姐妹说女人上了年纪,快到更年期了都会这样,因此她也从未就诊过。

很快B超报告就印证了林教授的观点:子宫肌层可见多个低回声结节,最大的约8*9*8cm大小。“你看,这个肿块都相当于新生儿脑袋的大小了。”林教授立马为王女士安排入院手术治疗。

图 | 林教授主刀腹腔镜微创手术

次日,林开清副院长亲自主刀,手术全程在微创下进行。腹腔镜下见子宫明显增大,表面肌瘤突出,血供丰富。林教授根据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患者病情特点,以及术中发现肌瘤与子宫肌层血管分界不清的情况,认为该患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子宫平滑肌瘤——脉管内平滑肌瘤。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却具有潜在的致命性。

术中立刻将手术标本送冰冻病理检查,报告反馈:静脉内平滑肌瘤待排。林教授立马在腹腔镜下行子宫切除术,彻底切除病灶。术后病理报告也证实了这一诊断。

目前,王女士术后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育龄女性要警惕

良性肿瘤也会很凶险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常见于30-50岁的生育期女性。

根据肌瘤的大小、数量、位置等不同会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月经异常,包括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周期缩短,不规则阴道出血、痛经以及压迫症状等。B超检查为目前最为常用也是最方便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

脉管内平滑肌瘤也是子宫肌瘤,为什么更为凶险呢?

脉管内平滑肌瘤,又称静脉内平滑肌瘤、血管内平滑肌瘤、血管源性子宫肌瘤,是一种由于子宫平滑肌瘤向静脉血管内生长,或静脉血管壁本身的平滑肌组织增生突向管腔内的肿瘤,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的子宫肌瘤。

在组织学上呈良性,但具有侵袭静脉和淋巴管的特点,常常超出子宫范围,沿着宫旁静脉、髂静脉延伸至下腔静脉,甚至累及右心或肺动脉,可能会导致右心衰竭、三尖瓣阻塞,肺栓塞等,具有潜在的致命性。

目前,仅有少数病例在术前作出了正确诊断,大多数病例于术中或术后确诊。本病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B超、CT、磁共振、PET-CT等)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进行诊断。

此病“偏爱”这类女性

出现典型症状要高度重视

据林教授介绍,该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下述女性更容易患静脉内平滑肌瘤病,需加以注意:

1. 育龄女性,集中于 30~50 岁。

2. 有生育史。

3. 有子宫肌瘤或子宫切除史。

出现这些典型症状,更要高度重视!

1. 肌瘤局部迅速生长: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过多或腹部肿块,部分可有盆腔疼痛,不明确的盆腔不适及压迫感。

2. 病变侵及盆腔外相关血管:腹胀、下肢水肿、腹水等,甚至引起布加综合征。

3. 病变侵袭至心脏及肺动脉:表现为右心充血性症状,即胸闷、心悸、呼吸困难、晕厥、双下肢水肿等。

在治疗上,手术是首选方案,彻底切除所有病灶。手术无法完全切除病灶,或者不能手术或不愿意手术者,术前及术后辅助抗雌激素治疗可作为部分治疗手段,抑制肿物生长和复发,但治疗效果尚无定论。

林教授在此提醒广大女性朋友: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良性肿瘤,建议生育期妇女每年进行定期常规妇科体检,若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对于较小的子宫肌瘤,且无临床症状,可门诊定期随访。如若子宫肌瘤较大,伴有临床症状,或短期内迅速增大,这部分患者尤其需要及时就诊,必要时积极采取手术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改善症状,改善生活治疗,改善预后极为重要。

目前,市红会医院妇科微创手术技术成熟,可开展腹腔镜下异位妊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恶性肿瘤等手术,以及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疤痕憩室等手术。

美少女桥本环奈身材已经走形,肚腩突出已现啤酒肚,远看胖似大妈

茶健身已经委托专业版权机构进行版权维权,未经许可,请勿擅自搬运抄袭本文到其他自媒体平台。

曾经的美少女桥本环奈在最近的一次电视节目上被粉丝发现小腹突起,貌似腰上已经堆满了游泳圈,这难道是赘肉吗?

认真仔细看,腰腹部的凸起不是衣服的堆叠,一件单薄的短袖T恤是堆叠不出这样的圆润赘肉感的,基本上可以断定就是赘肉大肚腩了。

还有网友在网上发出桥本环奈在球场上的照片这明显就是啤酒肚了,如果坐下来一定就是上图中的模样了。

桥本环奈曾经在节目上说自己非常喜欢喝啤酒,工作结束后就喜欢去喝几杯,大家都俗称啤酒为“液体面包”,这就可以看出啤酒的高热量来,而且酒精本身还可以快速激发胰岛素的反应,让你快速堆积脂肪,不光是啤酒,任何含酒精的饮品都会有快速增胖的效果,所以,你如果想要控制体重,一定要把酒戒掉,否则,任何运动锻炼都会被高热量给击败。

想要减掉桥本环奈般的肥肚腩,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饮食,不要吃太多,在降低热量摄入的基础上还要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诸如啤酒的高热量食物和饮品,还有那些含糖的饮料,都是让你长胖的因素,精制碳水化合物也是需要严苛控制的。否则,你就是再努力流汗运动,都是白费。

其次,就是增加有氧运动训练,提高锻炼的强度和运动时间,提高身体的代谢,帮助身体的热量消耗,更多的燃烧脂肪来提供能量供给。

最后,你还要进行核心腹部的训练,在以上减脂的基础上对腹部肌肉线条的塑型,可以让你全面消减腰围,减少大肚腩。以下每个动作按照要求的次数完成1组训练,循环训练3-5组,坚持训练4-6组就可以有效消减你的大肚腩。

训练动作1

仰卧地面的瑜伽垫上,将双腿直腿抬起来,同时将上半身抬起,用双手去触碰抬高的小腿,放下双腿后,再屈膝抬高双腿,双手从侧面去触碰抬高的脚踝。

训练12次

训练动作2

双手支撑地面,俯身向下,双腿宽距打开向后伸直,收紧腹部和臀部,身体呈一条直线。用一侧的手去触碰对侧的脚部,同时推高臀部。保持双腿平直和背部平直,然后双腿跳起向前蹦一步,双脚落地后,将上身抬起,接着做下蹲动作。

训练60秒

训练动作3

双手支撑地面,双腿与肩同宽,身体俯身向下,收紧腹部与臀部,身体呈一条直线。然后将一条腿屈膝拉向对侧肘部的方向,将腿收回到起始位置后,再屈膝屈髋身体向后座,将上身与手臂呈一条直线,保持背部平直。接着再换边训练。

注意:将手部位于肩部的正下方

每条腿训练10次

训练动作4

双手支撑地面,双腿踩到身后的茶几上,身体俯身向下,双腿屈膝屈髋,做腿部抬高的四足支撑动作。然后将双腿交替伸直放到侧面的地面,用脚尖去点地。

训练60秒

研究证实:腹部肥胖可能诱发癌症,做好这2点,帮你减掉“肚腩”

48岁的梁叔是一名网约车司机,最近他非常苦恼。由于工作原因,长期坐在驾驶位上,吃完饭还没休息好就得继续开车。

一段时间下来,梁叔的肚子越来越大,用他自己的话形容,“就像一个充满气快要涨破的气球,都不知道会不会出什么事。”

后来梁叔出现了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的情况,去检查医生竟告知是早期胆囊癌。

梁叔被吓坏了,没想到这个“大肚腩”竟然会引发癌症。

在日常生活中,身边有“啤酒肚”或“肚腩”的人并不少,在医学上,将这样的“腰粗肚子大”称为“腹型肥胖”。与全身性的肥胖相比,腹型肥胖对人体的危害更大,甚至有致癌的风险,需要引起重视。

研究发现:腰围越粗,患癌风险越大

近日,《BMC医学》 杂志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腰围越粗,患癌风险越大。

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350万参与者进行了平均8.3年的长时间随访研究,发现20万以上的参与者罹患癌症。

根据以上参与者的数据,研究人员发现,体重指数(BMI)和腰围(WC)与罹患癌症的几率有很大的关系:体重指数(BMI)越高,罹患子宫癌、肾癌、胆囊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绝经后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这九种癌症的风险越大。

此外,较高的体重指数(BMI)还与头颈癌、霍奇金淋巴瘤和中枢神经肿瘤的患病率成正比。

腰围多粗才有患癌的风险?

人们一般将“腰粗”称为“腹型肥胖”,又被称为内脏型肥胖和中心性肥胖。

目前,腰围的大小是衡量腹型肥胖的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当男性的腰围大于94cm,女性的腰围大于80cm时,便可以判定为中心型的肥胖。

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人种体质有较大差异,判断标准不尽相同,因此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将中心型肥胖标准定为:男性腰围大于或等于85cm,女性腰围大于或等于80cm。

若符合以上标准,那么你可能就属于腹型肥胖人群,需要特别注意自身的健康问题了。

肥胖有多可怕?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学营养减重门诊主任医师陈伟表示,目前中国人的肥胖率在逐年增长,并且中国已经成为了腰围增长速率最快的国家之一。

陈伟还表示,肥胖会对身体的所有器官系统产生影响,引发糖尿病,痛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还可能影响人体的心理健康和正常的社交。

根据2018年《国际癌症杂志》的研究数据,肥胖容易提高人们罹患18种癌症的几率,例如子宫内膜癌、食管腺癌等。

这3个因素,或是肥胖“导火索”

根据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公布的一项调查研究,全球肥胖人数已高达6.41亿,而中国的肥胖人口居于全球首位。肥胖已经成为了一种时代病,面对人口逐渐肥胖的问题,有研究发现除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因,还和以下三种因素息息相关:

  • 1.基因对肥胖程度影响较大

有专家表示,基因、饮食方式和环境因素是中国人容易肥胖的根本原因,其中人种基因对肥胖的影响较大。

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朱善宽表示中国人的脂肪容易堆积在深皮下组织和内脏组织中,对周围器官产生影响,对人体的危害远远大于体型的改变。

  • 2.不良的饮食习惯

不良的饮食习惯容易导致人体肥胖,例如喜欢吃零食和甜食等习惯。

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文慧表示中国人自古以谷物粮食为主食,因而遗传基因对粮食的代谢效率也比较强,但如果摄入过多富含脂肪类的食物,则不易人体代谢,进而引起人体肥胖。

  • 3.久坐不动,缺少运动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大多以坐姿为主,但是久坐不动,缺乏运动容易使脂肪堆积在体内,从而导致肥胖。

做好这2点,助你改善肥胖

减肥需要积极锻炼,但均衡饮食也很重要。美国合众国际社报道的一份报告显示,均衡饮食和运动相结合可以预防肥胖,降低发生癌症的风险。

  • 1.均衡饮食很重要

大部分腹型肥胖人群并不是因为体质导致的,而是由不合理的饮食习惯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减少高油脂,高盐,高糖的摄入,多摄入蔬菜水果,平衡膳食。这样才可以早日摆脱腹型肥胖。

  • 2.运动不可少

俗话说“管住嘴,迈开腿”,减肥光管住嘴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适量的运动。美国合众国际社报道的一份报告显示,均衡饮食和运动相结合不仅可以预防肥胖,还能降低发生癌症的风险。

腹型肥胖者可以每周进行三天的有氧运动和两天的力量训练来提高机体的基础代谢率,有氧运动可以是45分钟至一小时的慢跑或游泳等,力量训练则可以做仰卧起坐或是借助器械进行锻炼。

俗话说“肥胖是疾病的开始”,肥胖对人体健康及正常生活会产生各种影响,而腹型肥胖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因此我们需要预防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均衡饮食、规律作息、积极运动。#清风计划##谣零零计划##39健康超能团#

参考资料:

[1]《肉长在哪最可怕?肚子上!与几十种癌症有关!》.健康时报.2021-02-01

[2]《“一胖生百病”中国式肥胖有两大特点,减肥记住三原则》.健康时报网.2020-06-0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