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奶少(胖人奶水不好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肥胖,可能是你这两类食物吃少了

01

儿童时期肥胖

会影响终身健康吗?

肥胖是体内脂肪过度蓄积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也是很多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目前,出现血脂异常、血糖异常或者高尿酸血症的儿童越来越多。并且,科学数据表明,70%的肥胖儿童,成人后还会肥胖,也会增加成年后心血管疾病、肿瘤的发生风险。

02

肥胖

可能是你这两类食物吃少了

两类食物吃少了

1.蔬菜水果吃少了: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学龄儿童(从6岁到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每天新鲜蔬菜的摄入量应为300~500克。但实际上,目前学龄儿童,每天新鲜蔬菜的摄入量只有不到200克,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新鲜的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能提供较强的饱腹感,应餐餐有蔬菜,特别是早餐不能忘了吃蔬菜,像洗一洗就能吃的黄瓜、西红柿,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2.粗杂粮吃少了:

包括全谷物、杂粮、杂豆,它们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含量比较丰富,应与精白米、精白面互相搭配,粗杂粮可以占到三分之一左右。

我们国家0~18岁儿童系统调查与应用中也分析了,儿童粗杂粮的摄入与体内脂肪的比例关系,粗杂粮吃得多,体内脂肪的含量就会低一点。

可以在蒸米饭的时候,往里边加点小米或者杂豆,做成二米饭或者杂豆饭,也可以在煮粥的时候选择煮八宝粥。

两类食物吃多了

1.肉吃多了:

这里指的肉是脂肪含量较高的肉类,比如红烧肉、炸鸡翅等,一周最多吃一次。

对于低脂肪、高蛋白的肉类,比如鱼肉、鸡肉、鸭肉,是推荐摄入的,但不能选择油炸的烹饪方式。

2.糖吃多了:

除了直接摄入的糖,还有一些糖是隐形糖,比如一瓶可乐中约含糖53克,所提供的能量约等于两小碗米饭。

每日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不要超过25克。

03

你以为的“健康零食”

不一定是真的健康

“健康零食”不一定都健康,有的零食只是听起来健康。

比如零糖饮料,看起来0糖、0脂、0能量,但其实添加了甜味剂,比如木糖醇、低聚糖等,喝起来很甜,还会升高甜味的阈值,让你吃普通食物的时候,就不觉得甜了。

比如果蔬干,相较于新鲜的水果蔬菜,在加工的过程中,维生素有一定损失,还可能会添加油、食品添加剂等。

健康零食怎么选:

● 一小杯鲜牛奶或一小杯低脂牛奶。

● 新鲜的蔬菜水果,比如小黄瓜、小西红柿、苹果等。

● 不超过15克的原味坚果(以果仁计算)。

零食所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能量需求量的10%左右。

吃零食的时间要注意:

● 饭前半个小时、饭后半个小时不吃零食。

● 两餐中间可以吃点水果、坚果。

● 睡前两小时可以喝小半杯温热的牛奶。

04

孩子要想长高个

这3点很重要

1.合理饮食:

让孩子长高的食物,其实就是最基本的食物。

优质蛋白质:

比如鱼肉、鸡肉、鸭肉等低脂高蛋白的肉类,鸡蛋,大豆及豆制品。

钙:

● 奶及奶制品,含钙量是比较丰富的,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学龄儿童每天奶及奶制品的摄入要达到300毫升及以上,最好能喝到500毫升。

担心脂肪摄入过多的话,也可以选择低脂奶。

● 花生、芝麻的钙含量也是比较丰富的。

● 大豆及大豆制品的钙含量也是比较丰富的。

● 新鲜的绿色蔬菜,比如荠菜、小白菜等,钙含量也是比较丰富的。

2.晒太阳:

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是有限的,主要来自于海产品、蛋黄,推荐通过晒太阳的方式,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

对于儿童来说,每天增加半小时的户外运动,既能晒到太阳,帮助合成维生素D,还能加快血液循环,让钙留在骨骼里,一举两得。

3.运动:

比如篮球、排球、跳绳等,对于长高都是有帮助的。

05

补钙不一定长个子?

膳食营养补充剂是不是智商税?

钙片、维生素D、赖氨酸、γ-氨基丁酸等一系列的膳食营养补充剂,其实就是保证正常营养,这些营养对生长是有帮助的,但它不能直接帮助长高。

其次,这些营养成分,是可以从食物中直接获取或依靠身体自身产生的,正常情况下没有必要额外补充,否则反而可能会对代谢造成负担。

想要孩子长得高,还是要依靠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合理睡眠,而不是依靠膳食营养补充剂。

注意:

如果觉得孩子需要额外补充膳食营养补充剂,一定要在去医院就诊后,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健康小贴士

1.科学数据表明,70%的肥胖儿童,成人后还会肥胖,也会增加成年后心血管疾病、肿瘤的发生风险。

2.肥胖与饮食关系密切:

两类食物吃多了:含脂肪、油多的肉和糖。

两类食物吃少了:蔬菜水果和粗杂粮。

3.健康零食怎么选:

4.想要孩子长得高,还是要依靠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合理睡眠,而不是依靠膳食营养补剂。

来源: CCTV生活圈

母乳宝宝没有奶粉宝宝胖,是因为母乳的营养不好吗?

很多妈妈发现,母乳喂养的宝宝,似乎要比奶粉喂养的瘦一点,这让很多母乳妈妈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母乳不好。

当然不是这样的。一般来说,母乳喂养的宝宝抵抗力会比较好,各方面的发育也会更全面一点,因此我们不用怀疑母乳的营养价值,它是婴儿出生后最好的喂养方式。

那为什么奶粉喂养的宝宝看着更胖呢?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奶粉的营养成分前后不变

母乳喂养时,会有“前奶”和“后奶”,前奶脂肪含量较低,为宝宝的身体提供了更多的水分,在哺乳中率先分泌出来,满足宝宝的畅饮需求。

大概在宝宝不间断地吮吸几分钟后,前奶就会转化为后奶,后奶含有更多的脂肪,这些脂肪会让宝宝有强烈的饱腹感,基本上后奶吃不了多少宝宝就饱了。

而奶粉前后的营养成分是一样的,脂肪的含量也一样,宝宝自然会吃得比较胖一点。

2.奶粉的脂肪含量更高

奶粉中的脂肪含量是母乳的三倍左右,很多比较有经验的妈妈发现,大多数奶粉喂养的宝宝似乎更耐饿一点。但是母乳宝宝每隔几个小时就要吃一顿,这是因为母乳中所含的脂肪含量较少,宝宝消化吸收比较快。

因此对于吃奶粉的宝宝来说,他们摄入的脂肪含量多,体重也就会更重一点。

3.胰岛素水平更高

科学家还发现,不同喂养方式对宝宝的胰岛素和胃肠激素的释放有影响。与母乳喂养的宝宝相比,奶粉喂养的宝宝的血浆中胰岛素水平更高,就更容易刺激脂肪堆积和促进脂肪细胞的早期发育,导致宝宝更容易发胖。

4.奶粉更容易被动喂养

奶粉宝宝更容易肥胖可能还与过度喂养有关。

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通常不会担心他们吃得太多,因为宝宝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增加或减少吃奶的次数,从而调控妈妈的乳汁产量。

而对于配方奶喂养的宝宝来说,不用花什么力气就可以吃到奶,宝宝本身的消耗也就更少,而且奶瓶喂养基本都是标准式的定量喂养,更容易让宝宝吃得多,消耗的少吃得多,自然也就更胖一些。

在很多家长的心里,宝宝胖一点意味着健康,所以有些妈妈会特意提前给宝宝断奶,让宝宝喝奶粉。其实,胖,真的不一定好。

肥胖的儿童成年后更容易面临各种健康问题,比如说糖尿病、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等等。另外,肥胖还可能对儿童的心理造成伤害,他们可能会被同学嘲笑,甚至会影响到他们正常的交际活动。

还有许多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宝宝未来发生肥胖的可能性较小,对各种心血管慢性病还有预防作用。

因此,奶粉喂养的宝宝会胖一点,并不是由于奶粉的营养比母乳更好,而是由于一些其它的外在因素,对于宝宝来说,母乳是最好的口粮。

哺乳期烦恼!吃多了怕发胖,吃少了奶不足,到底该怎么办

对于哺乳期女性来说,

往往面临这样的难题,

既想吃好,保证母乳的质和量,

又怕吃多,影响个人体重和身材!

那该如何做到两者兼顾呢?

郑州颐和医院夏超男营养师

今天给宝妈们讲解

体重与哺乳之间的平衡!

乳母需要的营养物质

乳母的营养是泌乳的基础,乳母需要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优质的蛋白质食物,如鱼、禽、蛋、瘦肉;奶类300-500g,这是钙的良好食物来源;适当增加维生素A的动物性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等;选用碘盐烹调食物,适当摄入海带、紫菜、鱼、贝类等富含碘或DHA的海产品,以保证母乳中碘、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如DHA)、维生素A、钙的含量。

每产生100ml母乳消耗85kcal

在保证乳汁量和质的基础上,要减轻体重,就得做到能量摄入小于能量支出。对于哺乳期的妈妈来说,每产生100ml母乳约消耗85kcal,当一天的泌乳量是700ml时,就会消耗595kcal。在上述的推荐量中,膳食增加300kcal,那么产生的能量差就会消耗脂肪,从而逐渐降低体重。

一天膳食参考

夏超男营养师提醒,

产后6个月、不同身材女性的

个性化推荐方案,

可在营养科进行人体成分测定,

并精确计算!

最后,希望每位妈妈都能

通过膳食调整拥有曼妙身姿!

投稿:营养科 夏超男

声明:本文仅为典型病例展示、健康科普宣教,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