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肥胖中药(中药治疗肥胖症专效方)
简单两味中药,消一身肥胖,无论脾虚,肝郁肥胖都能用!
▶痰湿性肥胖
现在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不想做饭的时候可以点外卖,或者去外面的餐馆吃饭,鸡鸭鱼肉成了人们的家常便饭,经常在外应酬的人吸烟喝酒也成了一种习惯,即使是吃的素食和面食也很精细。但吃得好了,运动却少了,所以很容易引起脾胃消化不良,导致肥胖。肥胖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今天我主要和大家聊聊最常见的痰湿性肥胖。
▶为什么痰湿会导致肥胖呢?
中医认为,人的身体是需要气机正常运行的,但痰湿会堵住我们身体的经脉、经络,造成气机运行不畅。这时候,身体的代谢能力会下降,多余的能量堆积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引起肥胖。一些人还伴随着肢体困重、口中发黏、大便黏滞不爽的症状。其次,痰湿会影响脾胃的功能。脾胃是人体气机运行的重要器官,但痰湿体质的人往往脾胃虚弱,无法及时排出身体中多余的水分,造成水肿性肥胖。除了肥胖以外,还伴随着身体无力,容易疲劳,四肢倦怠,不愿意活动的症状。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还会出现食欲下降或暴饮暴食的情况,导致脾胃的负担更重了。那我们该如何去调理呢?今天和大家分享两味药,用它来泡水喝,可以帮你甩掉痰湿型肥胖。
▶两味药:茯苓、薏苡仁
这两味药就是茯苓和薏苡仁,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它被称为“利水圣药”,可以促进身体的水液代谢,排出多余湿气,从而减轻痰湿型肥胖的症状。同时,茯苓还能健脾安神,改善因脾虚湿困导致的心悸失眠、食欲不振、困倦乏力。而薏苡仁,具有利水渗湿、健脾除痹的功效。它不仅能有效祛湿,还能健脾补胃,增强脾胃功能,帮助你消化吃掉的食物。对于脾虚、水肿腹胀、食少腹泻等问题,薏苡仁都有不错的改善效果。尤其是经过麸炒的薏苡仁,祛湿除痰的效果更好。将两者适量搭配泡水喝,不仅能有效去除体内的湿气,还能改善脾胃功能,增强身体代谢能力,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健康山东行动】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介绍13种减肥中药,会用的人,很难胖起来~
【来源:健康山东】
俗话说,“每逢佳节胖三斤”,每年一到春节前后,就是“减肥”话题被高频提及的时候,美食和苗条的双重诱惑往往让人两难!
中医认为,肥胖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等原因导致的。
因此,中医减肥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等方法,使机体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从而减轻体重。
生活中的这些常见中药能帮助减肥,大家可以在医师指导下,酌情选择,让“美食”和“美体”两不误——
减肥中药
荷叶有清热利湿、降脂减肥的作用,常用来泡茶饮用;
山楂健脾开胃、消食化积,对于消化不良和脂肪积聚有一定的帮助;
决明子润肠通便,可以帮助改善便秘;
芦荟具有清热、润肠的功效,可以帮助排毒和减轻体重;
赤小豆利水消肿,常被用于湿热较重的肥胖者;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对于脾虚湿盛导致的肥胖有改善作用;
玫瑰花具有理气解郁、活血散瘀的功效,还可以帮助改善内分泌,从而有助于减肥;
桃仁具有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的作用,可以帮助改善血液循环和促进消化;
丹参、红花活血通经,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对于血液循环不畅的肥胖者有一定的帮助;
泽泻利水渗湿、泄热,常用于治疗湿热型肥胖;
茯苓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可以帮助改善脾虚引起的肥胖;
槐米具有清热、凉血、降压的作用,对于肥胖伴随高血压者有一定帮助;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湿盛型肥胖。
来源:养生中国微信公众号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身体易发胖怎么破 中医告诉你这么调
生活中,我们常说胖子没有春天;在本公子认为,胖子还没有未来!作为微胖界的“常驻大使”,每每想到如此,本公子也是无限哀伤,然后在心中默默发誓:吃完这顿,我一定好好减肥。很多人都说:上帝是公平的!但为什么有些人吃再多也不胖?而我只是喝了点水,体重还稳如泰山呢?真相只有一个,就是你脾虚胆虚,消化吸收不好!中医认为,身体易胖多半跟脾虚胆虚相关,要想瘦首先得调理脏腑。具体怎么调呢?且听本公子来分解!
中医认为身体易发胖 多半是脾虚胆虚
“明明我只是喝了杯水,而她吃了那么多的米饭还有那么多的肉,为啥俺是个悲哀的胖纸,而她却是个窈窕的妹纸?”这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女性朋友都会遇到的问题,瞬间感觉累觉不爱了有木有啊?
其实呢,身体易发胖是有原因的,除了我们熟知的饮食过量、缺乏运动、遗传因素,体质的原因是发胖的根本。如果了解自己的体质特点,并进行有效的调理、建立健康的膳食结构、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从微胖界、胖子界顺利毕业,成为瘦纸将不再是梦想!
中医认为,身体易发胖,多半跟脾虚(脾虚包括脾气虚和脾阳虚)、胆虚等密切相关。
“脾气不好”容易发胖
所谓“脾气不好”,在中医中称为脾虚,一个人若脾虚,很容易导致脾运化水谷的能力失健,从而导致消化不好、体内废水无法外排导致肥胖。在中医中,脾胃被称为酒囊饭袋,仓廪之官,其掌管人体的受纳运化之功能,脾喜燥恶湿,若脾被痰湿所困必然会造成脾阳受损,运化水谷的能力就会减弱。《四圣心源》里说到:脾升而善磨,即水谷入胃,全依赖于脾阳来运化,脾有多好运化能力就有多强。
关于脾虚致肥胖,主要有两点论述:
第一, 脾主肉,《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曾说打破:“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这里所说的肉主要指肌肉,其营养主要从脾的运化吸收而得,肌肉的丰满与消瘦,与脾气盛衰有密切关系。若脾气足,则肌肉丰满,形体健美,如脾虚,则肌肉松弛,形体臃肿。
本公子友情提醒:对于爱健身的朋友来说,上午巳时(9:00-11:00)是最佳锻炼时机,此时脾经最旺,最利于锻炼肌肉!
第二,脾虚会导致水谷运化不利,而水谷运化不利包括水液运化不利和五谷运化不利。前者长期如此必造成体内湿气重,使得体内的废水不能排出,从而出现水肿;后者必然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等不能够被分解,从而积聚体内、滋于肉下,造成肥胖。
脾虚怎么破?本公子告诉你这么调!
近些年来,中医临床上脾虚之症越来越高发,这主要与现代人的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相关。长期吃喝生冷之食是造成脾虚的主要原因。故调节脾虚多从饮食出发,因脾喜阳,所以脾虚者应该多吃温性食物,像冷饮、冷菜、凉茶、生冷瓜果、辣椒、油炸类等该戒的就戒了吧,该少吃的也要少吃。此外,推荐一款食疗粥,红豆薏米粥,常吃当饭吃不仅养脾除湿,还美容养颜,让你瘦到没朋友!
你这个胆小鬼,居然还是个胖子
很受伤有木有,人家胆子已经够小了,为何还是个胖纸,中医认为胆虚也是肥胖的原因之一。胆是六腑之一,所谓肝胆相照,胆与五脏之肝互为表里,与肝相连,有浓缩、储存、排泄胆汁的作用。《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到:“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也。”胆为中正之官,,断所出,胆气升,则脏腑之气皆升,而脾胃的正常受纳运化、消化吸收同样依赖于胆汁的正常分泌。胆气足,则胆汁分泌旺盛,脾胃升降有序,消化能力才强;反之,若胆虚,则胆汁分泌不足,相应就会增加脾胃的负担,导致其受纳运化失健,从而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水肿等症。
另一方面,胆虚会致肥胖还与胆汁相关,胆囊分泌的胆汁是分解脂肪的第一战将,当人体进食后,胆囊就会外排胆汁如十二指肠,帮助消化系统进行消化和吸收。若胆虚则胆汁分泌不足,脂肪便得不到充分分解,滋于皮下,就会形成肥胖。还有我们常说肝胆相照,其实胆汁即是由肝的精气所化,且胆汁的排泄必须依赖肝的疏泄功能。当机体胆汁分泌出现障碍时,亦可反致肝气郁结,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届此肝胆皆失衡,肥胖同时亦会出现头面浮油长痘。
胆虚怎么破?本公子告诉你这么调!
在临床上,很多人会切除胆囊,认为胆并非人体生存之根本,其实不然,这绝对是对自己生命的折减,因为五脏六腑这十二官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胆腑的健康与否,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思维谋断。不仅如此,其还是人体的消化吸收、体表形象(如发质、肥胖)等密切相关。关于养胆腑,本公子给出三点建议,第一,子时入眠,因为子时胆经当令,胆经最旺,此时入睡有助于养胆经,可使晨起后头脑清醒、气色红润;第二,杜绝宵夜,因为吃宵夜会阻碍胆汁的分泌,不仅容易长胖,还不利于养胆;第三,敲打胆经,通过敲打胆经上的重点穴位,可舒筋活血,防止少白头的产生。
结语:市面上的减肥方法有很多,无论是健康的少食多运动,还是不健康的节食吃减肥药,都拍死了很多减肥者。前者难以坚持,后者于身体不利,所以从机体体质进行调理才是根本,只有将身体的内环境塑造成为易瘦体质才能真正享“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