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是打鼾(肥胖打鼾是什么原因)

人民网 0
文章目录:

最新研究显示:打鼾与肥胖和手机依赖有关系

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6日报道,英国皇家国家耳鼻喉医院的最新研究显示,近20年以来,打鼾人群的数量将近增加了一倍,而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不断攀升的肥胖率与智能手机使用率。

这项研究发表在《睡眠医学》杂志上,调查显示,1239名成年受访者中,7% 的人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症——“睡眠呼吸障碍”最严重的一种病症,而20年前这一比例还不到4%。调查还发现,近四成的人每周至少有三个晚上打鼾,其中男性打鼾最为严重。而打鼾率上升可能是由于肥胖率和智能手机使用率的飙升导致。

此报告的作者表示:“我们发现睡眠呼吸障碍很大程度上无法得到充分诊断,由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得不到治疗将造成不良健康影响,这就意味着决策者迫切需要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研究员Maurice Ohayon博士认为,肥胖是导致打鼾多发的主要原因。他补充道:“智能手机、电脑和路灯发出的蓝光也会导致睡眠不足,增加肥胖、嗜睡和认知障碍的风险,从而增加睡眠呼吸暂停的风险。”

打鼾、肥胖且白天嗜睡?高度警惕这种“睡眠杀手”!

我国约有6000万人有呼吸睡眠暂停,由于睡眠呼吸暂停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关系密切,甚至可引起猝死,又被称为“睡眠杀手”。

由于我国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治疗设备多局限于大型医院,公众对打鼾盲目轻视,使得大量的患者无法得到有效治疗。近日,《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基层诊疗指南(2018)》发布。

识别可能的呼吸睡眠暂停

对常规体检的患者应该注意以下情况:

①是否打鼾?

②是否肥胖?

③是否有下颌后缩?

④是否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⑤是否抱怨白天嗜睡?

⑥是否有夜尿增多?

如果有上述情况,应该进行更详细的睡眠病史评估和体格检查。

高危人群

共识指出,具有以下情况的患者是呼吸睡眠暂停高危人群:

肥胖,难治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夜间心律失常,脑卒中,肺动脉高压,职业司机,减重人群。

打鼾同时白天嗜睡者要小心

患者存在呼吸睡眠暂停的相关临床特点为:白天嗜睡、醒后精力未恢复、疲劳或失眠;夜间因憋气、喘息或窒息而醒;习惯性打鼾、可观察到的呼吸中断等症状。

当怀疑呼吸睡眠暂停时或已经诊断明确呼吸睡眠暂停时,应该详细地询问睡眠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以帮助评估呼吸睡眠暂停对患者的影响及严重程度。

白天嗜睡可根据嗜睡量表评估

睡眠病史的内容包括打鼾的情况、可观察到的呼吸暂停、夜间窒息或憋气发作、不能解释的白天嗜睡(可应用Epworth嗜睡量表进行评估)、睡眠时间、夜尿情况、白天头痛、易醒/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和白天警觉性下降、性功能障碍等。

同时需要评估呼吸睡眠暂停的并发症和合并症,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心肌梗死和交通意外风险等。

体格检查包括可以导致上述危险因素的心、肺和神经系统的异常,需要特别注意BMI、上气道狭窄的程度以及可能导致上气道解剖异常的体征。

危险分层

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按照呼吸睡眠暂停的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分层,对于高危患者应该尽快做出诊断和评估严重程度。

对于非高危患者,进一步检查的时机取决于呼吸睡眠暂停的风险、白天症状或者相关的合并症。

基层医院可应用STOP-Bang问卷对可疑呼吸睡眠暂停患者进行筛查和分度。

STOP-Bang问卷评分≥3分为OSA(AHI≥5次/h)高危患者,敏感度84.7%,特异度52.6%。

治疗:改变睡姿和减肥是基础

1.改变睡姿

侧卧位睡眠可以改善舌后坠,从而降低咽部塌陷的可能性。

部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可通过侧卧位睡眠缓解症状,尤其是对于体位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

2.减轻体重

肥胖是睡眠呼吸暂停的主要病因之一。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一种辅助治疗,节食减重可以改善呼吸暂停频率,减轻上气道塌陷,从而有效减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

3.“呼吸机”

改善呼吸暂停频率首选的治疗方法为使用“呼吸机”,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其原理是人为施加一定程度的气道内正压,从而维持气道通畅。这种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夜间缺氧、鼾声等问题。

河北省人民医院高洁等进行的研究曾表明,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不仅可以减轻睡眠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还可以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

但佩戴呼吸机时可能出现一些相应的副作用,口干、鼻出血、影响睡眠、机器噪声、鼻干及皮肤刺激等。当然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大部分患者感觉是比较舒适的。

4.手术不作为初始治疗手段

通常手术不宜作为本病的初始治疗手段。需要明确的是,目前尚无疗效确切的药物可以使用。

资料:

[1]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9, 1(1) : 30-35.

[2] 高洁,王荣国,王立立,等. 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心脏亚临床功能障碍的探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72-76.

(文韬)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专家提醒:打鼾跟高血压关系密切

新华社昆明1月27日电(记者字强)平时睡觉打呼噜,很多人觉得很正常,不太当回事。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徐鸥提醒,打呼噜跟高血压关系密切,如果愈发严重,就应引起警惕。

“打呼噜,也就是睡眠呼吸道梗阻综合征,已成为国内继发性高血压的首要发病原因。”徐鸥说,如果经常打呼噜,且越来越严重,那么就需要关注了。

徐鸥介绍,资料显示,约50%-90%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患有高血压,隐性高血压的比例也高达3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导致的血压升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年龄、肥胖、代谢异常、自主神经系统的改变、炎症反应和睡眠不足等。

他强调,并非只有严重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才会影响血压,轻度患者、部分鼾症患者和上气道阻力增高的患者也会发生高血压和血压节律异常。

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且有肥胖、打鼾者,建议进行睡眠监测。确诊的患者应进行减肥、戒烟酒等综合治疗。病情较重者应尽早进行治疗,以更好地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松弛塌陷也会引起打鼾,还有人因为颌面部狭窄或患鼻窦炎引起打鼾。”徐鸥说,患者可通过使用睡眠阻塞治疗器、手术或者呼吸机来解决。此外,调整饮食和减肥、加强锻炼也是一些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