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蔡澜肥胖(蔡澜回复)

十点读书图书旗舰店 0
文章目录:

好好吃饭的人,最后都赢了

前几天,《钱江晚报》报道一则新闻,一个9岁的男孩因为身体不适住院治疗,检查发现,孩子的血糖比常规血糖值超标了7倍多,已经患上了糖尿病。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中老年人专属的慢性代谢病,却已经找到9岁孩子的头上。

医生了解后发现,孩子的血糖高,是家人“喂”出来的

孩子在家里是掌中宝,大人觉得长胖一点好,每天都给他喂各种好吃的食品,家里的零食从来没有断过供应,结果却危害了孩子的健康。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说:最近一项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显示,每6个半中,就有1人因吃致病。这还只是食物中毒或者长期摄入某些有害物质引起的慢性毒害。

更多人逃不开的,是因为饮食不均衡导致的“生活方式病”。

蔡澜在《今天也要好好吃饭》中说:“你是什么人,就吃什么东西。你吃的食物,造就了你的身体。”

而一个人越是看重未来的自己,就越会看重健康。

吃饭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超市里的食品琳琅满目,外卖软件里有上百家餐厅任你挑选。选项越来越丰富了,我们却不知道怎么吃才健康。

《吃的法则》是饮食家迈克尔·波伦的书,他提出的法则简单而清晰,让人对习以为常的事物,有不同的理解。

原则一:吃真实的食物

数据显示,每年有1.7万种新食品在超市亮相,争抢人们在饮食上的支出。

迈克尔认为,大多数产品没有资格被称为“食物”,它们只是为“可食性食品状物质”。

它们是由食品科学家设计调制出来的,正常人餐柜中不会储备的深加工产品,成分大多提取自玉米和大豆,还含有人体并不适应的化学添加剂。

吃好饭的关键,就在于挑选出真实的食物,而不是新奇的工业产品。

原则二:只在餐桌上吃东西

一组实验发现,孩子看电视时,在其面前放一碗新鲜蔬菜,这个孩子就会把碗里的东西全部吃光,即使是他平时不爱吃的菜也常被吃完,因为他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

如果边工作边吃,边看电视边吃,边开车边吃,吃饭不过脑子,结果就会比在餐桌上有意识地进餐吃的多得多。

书桌不是餐桌,离开餐桌之后,只吃水果和蔬菜。

原则三:慢慢吃

慢慢吃不只是为了防止暴饮暴饮,能够及时停下来,还会让你更仔细地品味食物。

如果你追求的不仅仅是热量,而是进餐的感受,吃得越慢,你的感受就越丰富。

印度有一句谚语说:“食物要慢饮,饮料要细嚼。”

意思是说,吃饭要细细地嚼,将食物变成流质;饮料要含在嘴里,像食物一样仔细品味。

很多国家也有一项餐桌礼仪,两口饭之间的时间,要放下餐叉,不要举着餐叉吞咽食物。

但这一古老的习惯已经被现代化生活要求的效率所取代。

迈克尔提出,吃饭的时长,跟烹调所花费的时间一样长,就是一个不错的标准。

不管这餐饭的厨师是你、是家人、还是餐厅主厨,精心准备的饭菜应该被细细品味,这是对做饭人付出心血的尊重。

在这个原则中也可以看到,当你点到的外卖是半成品快速加热送到你餐桌上的时候,你的生活会有多潦草。

原则四:在食物上多花钱

食物和其他商品一样,一分价钱一分货,好的食物在种植或饲养上,不会那么密集,要更费心劳神,所以获得健康的食物,就要付出更多代价。

美国人花在食物上的钱,占他们收入的不足10%,比绝大多数其他国家的人都要少,他们更热衷于廉价的深加工食品。

食品加工商不断调低食品成本,让烹调变得轻松,所以美国人的食量也增大了很多,相应的,医疗费用也在增加。

如果买更好的食物,花销更大,吃的量可能就会减少,对待食品也会更加仔细。

有句谚语说:宁赠农夫,不予药师。

钱花在吃饭上,总比花在吃药上好。

原则五:不吃名称中带有

“清淡”“低脂”或“无脂”等字眼的食品

很长时间里,人们以为脂肪是造成肥胖的罪魁祸首,因此兴起了“低脂运动”,但时间过去,结果却是:低脂食品让人变得更加肥胖。

数据显示,自从上世纪70年代低脂运动开始以来,美国人每天超标摄入500大卡的热量,大多是以糖之类的精制碳水化合物的形式摄入的。

结果是,与70年代末相比,男女平均体重分别增加了17磅和19磅。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同样能让人变胖,而且许多低脂和无脂食品为了弥补味道上的不足,只好增加糖的用量。

适量吃真实的食物,比大量进食富含糖和盐的深加工食品要健康得多。

原则六:不吃将糖(或甜味剂)

列在成分表前几位的食品

成分表是根据成分含量来排列的。

任何一种食品,如果糖含量多于其他成分,其含糖量就超过了健康食品的标准。

现在,食品科学家把糖做出了不同的分身,有40多种糖被用于食品加工,包括麦芽糖、甘蔗汁、玉米甜味料、糊精、葡萄糖、低聚果糖、浓缩果汁、淀粉糖浆、转化糖等等。

还有不含热量的甜味剂,如阿斯巴甜和甜蜜素等等。

在动物和人身上的实验证明,改喝无糖饮料,并不会减轻体重,原因可能是因为无糖饮料依然是在用甜味来欺骗大脑,而大脑会因此更加渴望吃到其他的糖类。

王尔德说:“我厌恶那些对美食不认真的人,他们都是肤浅的。”

在万事追求高效率的时代,我们的脚步总是匆匆。

匆匆点外卖、匆匆吃外卖;匆忙又敷衍地填饱肚子,偶尔抱怨“过劳肥”。

所谓生活质量,最基本的就是吃的质量。

山珍海味摆在桌上,无法心无旁骛吃一餐饭的富翁,生活质量比不上内心安定、粗茶淡饭的普通人。

点个【在看】,好好吃饭,才有现世安稳。

作者 | 甘蓝蓝,写好别人的故事,过好自己的日子。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早起做好这6件小事,余生越活越幸福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个人早晨的状态,也反映了他一生的样子。

正如,国学泰斗南怀瑾先生所说:

“你能控制清晨,方可控制人生。”

早起后,做好这6件事,让你一天拥有幸福感。

沐浴阳光,唤醒沉睡的身体

清晨,从清脆的闹铃声睁开眼,缓缓起身。

第一件事便是走到窗前,拉开窗帘,让晨光照进屋内。

深吸几口新鲜的空气,排出身体的浊气,顿时感觉心旷神怡。

尤其是周围都是花草树木的环境,这种感觉更清晰。

极目眺望,看看远处的绿植,或是抬头看看天空,视野开阔,人也逐渐清醒过来。

早起晒会儿太阳对我们的睡眠也是益处多多。

日本生理人类学会会长安河内朗表示,光照对生物钟有重要影响。

阳光中的蓝光可以刺激人的交感神经,让我们处于清醒活动状态。

生活中,我们长时间在室内工作,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

这些人工的光源打破了自然光照赋予人体的节奏感,生物钟容易紊乱,影响睡眠质量。

晒会儿阳光,夜晚睡得更安稳,白天活力满满,告别“黑白颠倒”的生活。

在天气好的时候,沐浴晨光也是让人心情舒畅的一大原因。

很多人周末都有这样的体会,埋头睡到中午,起来心情反而不好。

在柔和的晨光里,伸伸懒腰,一天的生活就在这不慌不忙中拉开了序幕。

吃一顿丰盛的早餐,给自己“充好电”

用心生活从好好吃饭开始,补充身体能量,从一顿早餐开始。

《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美食家蔡澜说过:

“热爱生命的人,一定早起,像小鸟一样,他们得到的报酬,是一顿又好吃又丰富的早餐。”

早上人吃饱了,心踏实了,便活得朝气蓬勃,生命充满活力。

民国才女宋美龄可谓是女神级别的人物,她的身材、气色一直都保持得很好。

活到106岁的宋美龄,当得起一声“人生赢家”了。

而她的秘诀之一,就是搭配合理的营养早餐。

在台湾圆山饭店的档案室里就记载了宋美龄的早餐食谱:高纤维吐司、美式煎蛋、蔬菜条配酸奶、新鲜水果、杏仁茶。

在这份看似简单的食谱里,其实蕴含着养生智慧。

宋美龄的早餐包含了健康早餐三要素: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等多种对身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我们也可以不用花费太多的钱,为自己准备一顿营养均衡的早餐,便是对身体最好的投资。

科学研究表明,长期不吃早餐会造成营养不良、贫血、抵抗力降低,还会引起肥胖,影响寿命等。

所以,如果你想要减肥,早起一定是要吃早餐的。

清晨,用一顿美味的早餐,唤醒自己的味蕾,补充一天的所需能量。

给自己“充好电”,做起事来更高效,工作起来更得心应手,一顺百顺。

整理好心情,拥抱崭新的一天

《奇葩说》辩手傅首尔说:

“人这一生有很多不公平,只有快乐是人人只要努力就能拥有的,幸福的起点,就是开心。”

幸福的日子是靠自己争取的,好心情也是自己给的。

美国沃顿商学院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员发现,早晨的心情,几乎代表了一整天的心情(当然,发生重大意外事件除外)。

所以,早晨的时间再忙碌,也要记得花几分钟来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情。

每天晨起,给自己加个油,积极的心里暗示也可以给你带来巨大的能量。

《早起的奇迹》作者哈尔,曾经出过一次车祸,大脑受到损害,常常记不住东西。

为此他苦恼不已,为了改变这糟糕的状态,他为自己制定了一份“自我肯定”宣言。

每天早起,告诉自己:

“我可以提高记忆力,而且一天比一天强。”

两个月后,他惊奇地发现,别人交代他的事情,从“不行,记不住”,变成了“好,没问题。”

由此可知,肯定自己,不断给自己“洗脑”,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会变得积极向上。

早起整理心情,剔除昨日的烦忧,展望今日的美好,带着一颗火热的心去拥抱生活,生活也会回馈你一份美好。

合理分配一天时间,让生活井然有序

生活琐事,总是理不清,剪不断,大事小事,桩桩件件都需要我们去处理。

如果利用好早起时间,简单做个规划是个不错的选择。

首先我们先把昨天需要做还没完成的事情以及今天需要处理的事情,一一梳理一遍。

然后给事情划分等级,不重要的事情往后放,不需要的事情可以删除,先处理紧急必要的事情。

合理安排时间,争取今日事今日毕,完美掌握生活节奏。

作家佐藤传在自己的《晨间日记之奇迹》这本书中记载了如何去做“晨间日记”的详细步骤。

每天都会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我今天的目标是什么?

2.我的终极人生目标是什么?

3.今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4.我今天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

5.我今天要学哪些新知识?

6.我今天要有怎样的心情?

7.我今天怎样比昨天做的更好?

正所谓有记录才有发生,当你坚持写“晨间日记”,记录了前一天事情之后,顺便做好今天的规划,然后精神饱满地去实施。

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生活越来越有节奏感。

你不再被生活赶着走,而是能合理安排时间,活得从容淡定,随心自在。

当然,如果你早上时间有限,可以从以上几个问题中有选择地去规划记录自己的一天。

坚持下去,让生活井然有序,既定的目标不会因为生活的琐碎而被埋没。

简单晨练,活动身体

若问晨练有什么好处,那可太多了。

晨练可以唤醒你的身体,激活你的大脑,帮助你在白天保持精力充沛。

关于晨练的好处,古人早有体会。

大诗人苏东坡在写给朋友程正辅的信中谈到自己的运动习惯时说:

“晨兴疾趋必十里许,气损则缓之,气匀则振之,头足皆热,宣通畅适,久久行之,当自知其妙矣。”

每天早上起来,一定要跑十华里左右,气喘得受不了的时候就慢下来。

缓过来以后再继续加速,跑得头上出汗,脚心发热,血脉流通,四肢舒畅。

如此这般长期坚持,就能体会到其中的妙处。

当然,任何运动都需要适度。

在晨跑之前,可以先喝一杯温水,不空腹运动,跑步之前热一下身。

在一个空气清新,天气晴朗的早上,出去跑上两圈,你会感到身心舒畅。

若抽不出时间运动,可以早起做一些轻家务,顺便活动一下身体。

去阳台上浇浇花、在屋里扫扫地,擦擦桌子,整理一下屋子,都是不错的选择。

运动真的有神奇的魔力,早上哪怕只运动十几分钟,也能帮你打开身体的开关。

让你的身心的到放松,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早起阅读十分钟,充实大脑

常常有读者在后台留言说,每天清晨,打开有书公众号,看一篇美文,听一篇文章,都会有满满的收获。

久而久之,看到的知识存入脑中,用到生活里,也开解了心中的困惑。

早上,当大脑被唤醒后,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最适合阅读学习。

现当代作家梁实秋先生,常年坚持早起读书写作。

“到人生嘈杂、阳光撒满半个院子时”方合书收笔。

他在早起的时间里,翻译出了许多极为出色的作品。

正是这个习惯的坚持,梁实秋成为一个优秀的翻译家。

早上是一天中最清醒的时刻,屏蔽嘈杂,安心晨读,会让你一整天都有成就感。

阅读公众号或者喜欢的书籍,或是单纯打开音频听几句均可。

有人统计:如果每天早上拿出10分钟读书,每天读10页,一年下来就是3650页,相当于18本书!

积累知识,就像在银行里存钱,放在那里,总会在你需要的时候用到。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晨起读书时。

早晨时光是一天中的缩影,你怎么过早晨,就会怎么过一天,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

早晨的时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如果每天早起一个小时,一年下来就多了一个月的时间。

如果你能利用好这多出的一个月,必然能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越活越顺心。

关于早起后,还能做什么事情呢?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交流分享你的早起的好习惯,让更多人受益!

45岁前风流成性,58岁浪子回头回归家庭,如今85岁成炫妻狂魔

5月21日,周慧敏晒出为公公倪匡的庆生照,合照中,周慧敏靠在公公的肩头,二人面露微笑,周慧敏在图片旁边配文:"我爱你爸爸,生日快乐。"

周慧敏的公公倪匡如今已85岁,精神状态还不错,他上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是在金庸先生的葬礼上,他拄着拐杖,身形略微肥胖,走路的时候也显得小心翼翼的。

“美人迟暮,英雄老矣”,无论年轻时多么风光,终究逃不过生老病死。“香港四大才子”中的黄霑和金庸都已相继去世,他们曾经创造的文坛辉煌也一去不复返,我们在缅怀经典时,也是对于时代的致敬。

自古多情皆浪子

“人可以风流,但不能下流”,这是金庸的一句名言,香港四大才子对这句话做了最好的诠释。

对于自己年轻时的风流韵事,倪匡也从不避讳,后来接受采访说:“风流事?那当然相当多,年轻的时候我在这方面很出名的。因为这个,曾经和太太闹得非常不愉快。我移民到美国主要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一段时间,我们非常不愉快,我跟她说:‘我知道大概是因为我在外面花天酒地。’”

蔡澜曾在采访中谈到他与倪匡、黄霑共同主持的《今夜不设防》的灵感竟然得自三人上夜总会的情形。蔡澜说:“那时候,倪匡爱上了一个夜总会的妈妈桑,就常常请我们到夜总会去,叫所有的女人都来。结果我们3个人一直讲话,那些女的就一直笑,变成我们在娱乐她们。”

结账时,三人才发现一晚竟要花费上万港币,“酒又不是最好,女人多数很丑,还要我们讲笑话给她们听,不甘心!”

不知谁提议,把这个构思卖给电视台,于是,《今夜不设防》应运而生。

《今夜不设防》会邀请来不同的当红明星,特别是女明星譬如林青霞、王祖贤、李丽珍等,他们在节目中随意地调戏明星,而且在节目中抽烟喝酒,正如网友说的那样:三大老不正经,左手红酒右手烟,这特么才叫访谈节目。

倪匡在某一个访问中,自爆当年每次赴台探望好友古龙,两人便一同住酒店,各自携带女伴,曾因与一台湾女子牵缠数载而伤尽妻子心。

倪匡说自己除了写作,一辈子就三大爱好:烟、酒、女人。他爱美色,一生情人无数,就连他的儿子倪震也曾经在专栏文章上写道:“我爸45岁的时候,我15岁,常一个月没见过爸爸回家,我还不够资格像他呢。”

他标榜自己:“对爱情很专一,思想灵魂专一,只是身体不专一而已。”

倪匡和蔡澜去好友古龙家做客,三毛也在,她爱穿吊带长裙,倪匡和古龙使了个眼色,数一二三,在三毛左右肩上各咬了一口,三毛笑着尖叫,因为都是朋友,并未生气。

他洒脱、不受世俗约束,狂放的外表下有个不羁的灵魂,了解他的朋友对此并不介意,对于这种无伤大雅的调戏他们早已习以为常。

蔡澜说到倪匡在美国定居时的一个故事,焦姣和曾江到三藩市去看倪匡,凑巧发现两人住在同一条街,只是一个住在街头,一个住在街尾。焦姣和曾江开车来到倪匡住处,只见是座两层楼建筑物,有个小花园,这就是倪匡的新天地。说时迟那时快,迎面走过来的那个人不是倪匡是谁?焦姣跳下车,走到倪匡身后,拦腰一抱。倪匡给一个女人那么一抱,吓得灵魂出窍,他一转过头来,看到焦姣。

“吓死我了,我还以为是我的姘头。”倪匡大叫,“好在是曾江的姘头!”

可见倪匡年轻时“姘头”很多,他自己也并不忌讳,只不过是仗着家里有个一直等他的太太,四大才子虽然都是风流潇洒,不局限于世俗婚姻,但是倪匡是他们四个中唯一一个只结过一次婚的,这得益于妻子的包容、容忍与不离不弃。

浪子回头金不换

倪匡的妻子李果珍用她的一生等来了浪子的回头,她曾经也挣扎过、闹过,就是没离婚。李果珍为什么一再忍让?她说得很直白:“因为他真,他傻,他懂得哄老婆。”她还揶揄丈夫在外面包养情妇的事,说这叫“双城记”。

倪匡则明确表达态度:老婆只有一个,跟其他女人都是玩。他写稿效率高,速度快,从不拖稿,稿费赚到手软,一半给太太家用,一半自己喝酒取乐,才一直维持着这种奇妙的平衡。

倪匡与妻子相识于一间教室,当时两个人在同一间教室上课,冬天天很冷,风把教室的后门吹开了,李果珍回头一看,倪匡主动把门关上了。倪匡后来回忆说:“李果珍回头一看,后面的门开着,我记得那一眼,很动人。”

那时倪匡已经开始给报社投稿,他们下课后偶遇,李果珍一眼认出那是某个专栏的作者。

认识40天后,两个人同居了,4个月后他们就结婚了,速度之快堪比现在的年轻人,他们选在了5月20号结婚,那时“520”并不是一个节日,现在回过头来看,也是巧合中的浪漫。

后来,5月20日成为了年轻爱侣的示爱日,而当初刚刚创刊的《明报》后来也成为了卫斯理系列的“诞生地”。

正如倪匡的作品《命运》所说:“宇宙间,奇妙的事虽然多到不可胜算,但是决不会比命运更奇妙”。

再浪漫的爱情也要面对生活的琐碎,婚后李果珍回归生活,为倪匡生了一对儿女,而倪匡以“卫斯理”为笔名,开始了他的写小说之旅,随着他的小说越写越多,他也逐渐为大众所熟知,名利随之而来,他流连于花花世界,经常夜不归宿,留李果珍一个人开始了漫长的“丧偶式”婚姻。

1992年,李果珍向倪匡提及她最怀念的时光,是两人刚刚结婚,身无分文的时候,那是夫妻两人最开心的时光。

不知道是倪匡良心发现,还是他已经厌倦了这花花世界,他提出让妻子办理移民手续,两人去美国重新开始,摆脱从前“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的岁月。

谈及这场40年的婚姻,倪匡后来和黄霑电话聊天,曾无限感慨地说:“我们实在是有福的人!试想我多荒唐胡闹,居然还有那么可爱的老婆。

用一生等待来浪子的回头

从此,倪匡洗手作羹汤,他的三大爱好也悉数戒掉,他每天去菜市场为妻子买菜,然后变着花样为妻子做菜,享受这柴米油盐的烟火气息,他称这为“喂饱的幸福”。

蔡澜曾在社交平台发出倪匡和妻子的合照,并留言道:“很巧,倪匡兄嫂在520结婚,那是六十年前的事了。”

2014年,有位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上问倪匡:“你这辈子,如果觉得对一个人有亏欠会是谁?”倪匡脱口而出:“我老婆!但我还债已经还了20多年,还没有还完,这辈子是还不完了,但愿有来生能接着还。”

倪匡称太太现在就像是小朋友一样,记性很不好,需要自己照顾,而他事无巨细地照顾起她的日常起居,他说自己的生活很平静,有规律,他很享受如今两个人的时光,他经常以开心的心态来应对每一天。

他们一起走过了60多年的风风雨雨,倪匡曾流连于这五光十色的尘世中,如今李果珍用她耐心与包容换回了浪子的回头,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她终于等到了迟来的幸福,只是如何熬过那段艰难的岁月也只有李果珍自己心里清楚。

但是她实在是太爱他了,她愿意去默默等待,现实世界中愿意回头的浪子少之又少,一个女人需要有多大的耐心,浪子就需要多大的决心去回头,我们在感慨这一对夫妻的同时,也衷心祝福他们能安度晚年。

自古才子佳人是一对儿,可是终难圆满,才子多情,只留佳人暗自伤神,最终也是落得个分离的下场。

不管才子与佳人经历过什么风风雨雨,最终能够坚守下来的少之又少,所以,倪匡夫妇能走到最后,并能享受老年的美好时光,总算是一个圆满的结局,我们衷心地祝福他们。

我是美萱,一个沪漂的中原女子,是一个被文艺耽误的逗比,爱茶、爱瑜伽、爱写作,希望从经典中汲取力量,成为一道光,照亮他人。@美萱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