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患者女(肥胖女人怎么穿搭)

民福康 0
文章目录:

扎心:胖女孩更易得3种妇科病,“真胖”还是“假胖”,测测便知

导语:女性减肥永远是一个热门话题,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减肥,而是肥胖对女性的危害,相信很多人一直担忧的是身材,很少考虑过肥胖对健康的影响,特别是对妇科疾病的影响,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肥胖和妇科疾病的关系,看完后你或许会下定决心减肥。

据权威杂志发布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打败美国成为新的“胖子国”,其中女性肥胖人数达到4640万人,18岁以上女性平均体重为114.6斤,超重率为30%,比20年前上升了7.3%。

一到夏天,喊着要减肥的女孩就变多了,其实减肥不仅仅是为了身材更苗条,还是为了健康,肥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难题,也是公认的“万病根源”,而在女性健康方面,它也有着巨大影响,比如说月经、生育、排卵等,肥胖女性在这几点上会处于劣势。

胖女孩要注意3种妇科病

1、乳腺癌——绝经后女性越胖,患癌风险越高

大家不要认为,肥胖只是在肚子上多了几圈脂肪而已,其实它还会给乳腺带来巨大的风险,据有关数据显示,乳腺癌患者中有接近一半的人是肥胖者,因为乳腺癌的发病和雌激素有一定关系,而脂肪可以在体内转化成雌激素,所以越胖的人,雌激素水平越高,患癌风险也就越高。另外,这类女性在绝经后也不能幸免,科学家研究发现,体重指数和乳腺癌发病率呈正相关,体重增加10公斤,风险将升高20%,也就是说,绝经后的女性体重过高,同样会有患乳腺癌的风险。

建议:导致肥胖的原因之一就是饮食,所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变饮食习惯,少喝果汁、可乐等高糖饮料,高温油炸的食物要少吃,多吃白肉,少吃重口味加工的红肉,如果要吃红肉就把外面的皮去掉,选择精瘦肉吃。同时还要改掉吃零食的习惯,一日三餐坚决不加餐,蜜饯、薯片、巧克力、饼干等零食都要戒掉。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运动,把体内的脂肪消耗掉不会发胖。

2、多囊卵巢综合征——体毛重连嘴上都有胡须

该病会导致女性毛发旺盛,胳膊、腿有浓密的汗毛,就连嘴唇上都有“小胡子”,还有的女性会频繁长痘,这边刚好,那边又冒出几颗,不要认为是皮肤的原因,其实还有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它是一种代谢紊乱疾病,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还有可能出现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代谢异常,出现糖尿病的概率很高。

建议:该病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的应对方法是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根据患者的需要采取措施,比如说年轻女性有生育要求,那么目前就要先解决生育问题,做全身检查,进行针对性的调理,提高受孕几率,也可以口服药物调节内分泌水平。

3、不孕不育——夫妻二人都胖不孕几率更高

因为肥胖影响激素水平,而激素水平会影响排卵和月经,卵泡不易成熟,当然会导致受孕成功率低,如果男女二人都是肥胖患者,想要生育一个孩子会很困难,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子,即便幸运地怀上了,流产和畸形的概率也很高,另外,伴随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肥胖患者也会增加不孕风险。

建议:想要成功怀孕,女性和男性都要减肥,健康把体重减到正常范围内,如果从小就胖,多和遗传有关,这类女性很有可能出现子宫或卵巢发育不良的情况,在备孕前应进行检查,把病症治愈好再怀孕。

这三种疾病和女性健康息息相关,生孩子还关系到生育的事,一定要慎重对待,当然,看到这里相信很多女性也会疑惑,什么样才叫肥胖呢?我一直觉得自己很胖,可是朋友却说我不胖,怎么样判断肥胖程度呢?

想知道自己是“真胖”还是“假胖”,用公式一算便知

BMI=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

18.5-23.9正常

24-27超重

>28肥胖

大家不妨算一算,结果在哪个范围内,如果大于28了,说明真的很胖,应该好好制定一个减肥计划,把体重降下来,如果是在24-27的范围内,也不能太松懈,自制力不强的人很容易继续发胖,迟早会从超重发展到肥胖,一定不要掉以轻心,要多运动、健康饮食,避免体重持续增长。

结语:通过本文相信大家已经认识到肥胖对女性的危害,它会引起多囊卵巢综合征、增加乳腺癌风险,甚至导致不孕不育,希望大家能重视,尽快把减肥提上日程,科学合理地减肥控制体重。

“胖”到窒息,上海多学科合作救治两例极重度肥胖姑娘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3月18日电(记者仇逸)两位“胖"到窒息,命悬一线的姑娘日前先后被送到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急救。经多学科会诊,医院普外科精准“施策”,为两人分别减重约40公斤达到围术期安全后,成功施行了3孔微创减重手术,已先后痊愈出院。

新春伊始,一位重达210公斤的东北姑娘小王辗转多家医院,最终被救护车紧急送到了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无巧不成书,上海的一位160公斤重的小张姑娘也因胖到躺下就觉得要窒息被送来医院急救。

两位姑娘的问题除了严重的肥胖外,更糟糕的是,还都被诊断出患有重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引起的呼吸衰竭和心功能衰竭。真是“胖”到窒息,命悬一线!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发病隐匿但后果严重的疾病,主要表现是打鼾和夜间呼吸暂停;易造成患者夜间呼吸道塌陷而无法吸入氧气或不能排出二氧化碳,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可造成严重的持续性组织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轻则白天易犯困、头晕目眩睡不醒、血糖不稳、血压飙升;严重时,夜不能寐、呼吸困难、下肢浮肿,并可致夜间猝死,是名副其实的夜间“杀手”。

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大多是肥胖引起的。两位姑娘都是极重度肥胖,体重指数(体重/身高²)分别达到了75kg/㎡和60kg/㎡,远远超过了正常(23.5 kg/㎡)的界限。

如此肥胖伴随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心脏既无法承受大体重负荷又得不到足够的供养,导致衰竭表现。与此同时,她们还面临着肥胖常见的代谢紊乱: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高凝状态。

两位姑娘被收治在了一个病房。入院进行初步救治后,在医务处的协调下,普外科协同口腔颅颌面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手术麻醉科、神经内科、外科重症监护、消化内科等多学科专家为两位姑娘进行了会诊,专家组为两位姑娘拟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

首先,普外科通过精准的能量代谢平台测定,对两位姑娘进行了严格的住院期间能量摄入管理和药物治疗,三周不到将两人的体重分别减去约40公斤;经过近两周的抗心衰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两位姑娘的心肺功能衰竭逐渐得到缓解,高凝状态、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也得到有效控制,围术期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同时,手术麻醉科还为两位姑娘制定了细致的围术期气道管理、心功能监控、镇痛和补液方案。

在疫情级手术防护下,局麻下困难气道插管一气呵成,普外科王兵主任医师团队历时仅1个多小时,为两位高危患者分别实施了3孔微创腹腔镜减重手术,整个手术出血量不到10毫升。术后,两位姑娘在普外科重症监护和外科病房医护的精心照护下,心肺功能逐渐恢复稳定,分别在术后3天和7天顺利拔除气管插管,分别出院。

相关医务人员表示:肥胖问题已经是全球性健康问题,肥胖致死的病例也屡见不鲜;肥胖症患者逐年增加并有年轻化趋向,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热闻|瘦不等于健康?女子172厘米100斤确诊营养不良型肥胖,小肚子非常大

女子身高172厘米,体重仅有100斤,还被诊断为“肥胖”?

近日,杭州26岁的刘女士四肢纤细、身材修长,

172厘米的身高,体重只有100斤左右,

体型属于偏瘦类型,可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她的“小肚子”非常大,

每次穿点紧身的衣服肚子处就凸起明显,这让她感到有些身材焦虑,

于是去医院咨询减肥事宜。

结果人体成分显示,刘女士内脏脂肪面积达到108c㎡,

体脂百分比32.9%,而蛋白质却只有7.0(正常范围8.3-10.1),

属于典型的营养不良型肥胖

在后续的问诊中,医生还了解到患者有严重的便秘,

这也是她肚子肥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医生表示,过高的内脏脂肪会容易引起肥胖,

很多女生小肚子大是因为内脏脂肪高引起的,

因此减肥一定是减内脏脂肪,

而减少内脏脂肪最有效的方式便是调理体质。

“腹性肥胖”应该如何自测?

腹型肥胖又称中心型肥胖,是指脂肪在腹部堆积,表现为腰围增加。

医生表示,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就属于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对身体危害大,不仅容易引发骨折,还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和脑溢血等。

在原有的印象中肥胖就是“大腹便便”、营养过剩所导致,实际上肥胖是因为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导致体内营养不平衡产生的。

营养不良是指身体摄入的营养不足或者比例失衡,任何人没有摄取足够营养就是营养不良,包括食量和体型较大的肥胖和超重人群。

大家对热量和营养的概念有所混淆,认为吃得多就是吃的有营养,这是一个误区。

胃里觉得吃的很饱了,但只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满足了身体的需求,甚至过剩,而维生素及矿物质等的摄入量还远远不够,体内是一种缺乏状态。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也显示我国民众膳食结构不合理,钙、铁、硒、维生素A、维生素D等矿物质和维生素没有达到推荐摄入量,仅2016年国内营养不良人口数量就高达3亿。

1.肥胖人员过于喜好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高油高脂食物,深加工的大米、白面和冰激凌蛋糕等食物,再加上煎、烤、炸、炒等油腻菜品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但是此类食物远不如全谷物粮食、薯类和优质蛋白质富含丰富的营养,同时缺乏蔬菜、水果和优质肉类提供的维生素、矿物质和优质蛋白。长期的高油高脂饮食是造成营养不良性肥胖的重要原因。

2.不良生活习惯:例如三餐不定时,晚睡晚起,不吃早餐,晚上暴饮暴食、抽烟喝酒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会消耗肥胖人士体内本来就不多的营养素,缺乏营养素,影响人体正常的基础代谢,也是造成肥胖的因素。

3.缺乏体育锻炼,现在很多人生活工作中长期久坐久站,缺乏锻炼,热量消耗少导致肥胖。

4.肥胖人士相对“体积”较大,所需要的营养元素较正常人多,但很多研究发现,在肥胖人群中普遍存在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的情况。有研究表明,低钙与肥胖有关,低钙会减少脂肪分解,使更多的脂肪储存;有大量的研究证实,维生素D缺乏与肥胖密切相关,补充维生素D可以抑制前脂肪分化过程,影响脂肪形成,可以起到预防肥胖的作用。

那么,什么食物才能越吃越健康?

杭州市临床营养质控中心发布了一张成人肥胖患者的食物选择表。

表中显示,选择推荐的谷薯、蔬菜和水果等,才能“健康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编辑 崔可腾 综合、光明网、、新闻晨报、中国蓝新闻、成都市新都区第三人民医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