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肥胖
什么鞋更适合老人?骨科医生:选鞋看这5点
老年人上了年纪,腿脚不灵便。选择一双舒适的鞋自然也就成了一件头等大事。事实上,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脚也在发生变化。与年轻人相比,老人的足弓变塌、脚部肿胀。
如果鞋不合适,不仅走路不舒服,还容易跌倒。而跌倒是65岁以上老年人群因伤害致死的第一位死因。
穿了一辈子的鞋,为什么老了却说鞋子不合适呢?这要从老年人足部的退化说起:
“
据《中国老年人出行与足部健康调研报告》数据显示,89%的老年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足部疾病。
老人的足弓会渐渐变得扁平、失去肌肉活力,自然足部变宽、变长,鞋码也相应变大了;
血糖等“三高”问题,也会使得老人的足部出现水肿的现象,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通;
一些足部细菌感染、脚趾甲疾病等容易侵袭老人,造成足部畸形、溃烂、疼痛等不适。
尤其是身材较胖、脚及踝关节浮肿,或者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更容易出现上述情况。
一般,七八十岁的老人脚会比以前大一码。如果按照原来的尺码选鞋,或者没有定期按照脚型变化换新鞋,容易造成脚底疼痛、磨脚、走路不稳、跌倒等问题。
”
因此,老人的脚和鞋都要年检。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脚长、脚宽,确定脚的实际大小。中老年人群应定期看医生,预防、控制和减少足部疾病。
▼自我按摩缓解足底痛
01
老年人选鞋三不要
由于年龄的增长,人的足部会发生退化,足踝部肌肉力量减弱,筋膜和韧带出现老化,骨骼与关节也会出现退行性改变,这些改变就更容易让老年人出现腿、脚疼痛、肿、畸形等问题,所以老年人选一双适合自己的鞋子是非常重要的。
但因认识不到位,很多老年人至今仍然都在“乱买”鞋子——
1、不要鞋底太软
能够“扭成麻花”或者很容易就能够对折的鞋子,不适合老年人穿。
很多人都以为越软的鞋子越舒服,但其实太软的鞋子穿起走路,稍微走久点多半比硬的鞋子更难受。
这是因为过于软的鞋子对脚部没有足够的支撑,不能提供很好的弹力缓冲,不仅穿着走路会容易疲惫,还可能增加老年人崴脚、扭脚和足底损伤的风险。
2、不要鞋底太平
不要以为平底的鞋子就绝对舒服,过于平的鞋子反而是不适合老年人的,毕竟人年龄大了走路的速度和协调能力都会减弱,脚后跟脂肪垫变薄,足部的缓冲能力也比不到年轻时,穿着过于平的鞋子走在平路上还没有啥子,如果走在坑坑洼洼的路面上,绝对走不到几步就脚底板痛。
3、不要鞋底太薄
有部分老年人对于传统布鞋有种执念,觉得布鞋底薄、透气,价格也实在,简直是老年人最好的选择了!
但是底薄的布鞋还真的不适合老年人,对足部的保护性和包裹性都不够好,有的鞋底还存在防滑功能差的问题,你们说穿起咋个稳当?!
老年人保健鞋,到底靠不靠谱?
最近这两年老年人保健鞋火得一塌糊涂,价格便宜的几十元一双,贵点的三五百甚至上千的都有,据说是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符合老年人脚步变化以及走路、运动的特点,穿上更舒适更不容易受伤。
但与此同时,媒体也频繁曝出老人鞋的质量堪忧,不仅耐穿度、鞋底质量、耐磨性都不达标,有的甚至检测出有毒和致癌物质超标。
在准备购买老年人保健鞋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销售的产品,网上和街边边的三无产品不要买;买之前要闻闻鞋子有没有刺鼻的味道,如果有味道,广告吹得再凶都不要买;买鞋一定要多试试,稍微有点不舒服都不要将就。
02
如何选择适合老人的鞋子?
一双合脚的鞋子有助减少行走时的压力,对关节影响更小,同时能降低跌倒风险。老人鞋在挑选时要考虑安全和舒适这两个因素,以保护脚底、踝关节,防止跌伤。
1、合脚!试过之后才能选
试穿鞋时不要坐着,穿上新鞋子后一定要走走、跑跑、跳跳。如果是有鞋带的鞋子,就应该系紧鞋带后再试,看看挤不挤、磨不磨脚。
上午、下午和晚上脚的大小也有差异,累了一天后脚部会肿胀,不太适合选鞋,最好下午去试。
脚趾前留出的空间基本在0.5-1cm左右,预留出足够的空间让脚趾有充分的空间活动,鞋的尺寸要以最长的脚趾(主要是二脚趾)的长度为主。
老人鞋合不合适,不能凭经验,一定要试!
2、防滑!橡胶颗粒鞋底是关键
好的防滑底一般都有三个特点:橡胶大底 左右横纹 表面粗糙。橡胶是所有材料中防滑性能最好的,以天然橡胶为首选。
此外,选择鞋底沟纹深且多的鞋子,既不容易卡砂石,还能帮助排水。宜选择横向向左右两边延伸,并在边缘处设计为开口的款式为主,为雨水提供流失的空间。
最后,选择鞋底的表面粗糙的鞋子,鞋底越细小越粗糙,其防滑能力就更强。
3、减震!买前按压鞋底测一测
老年人走路时脚步重,长期穿着减震不好的鞋子,便会对脚底板造成冲击,造成「足部炎症」。尤其对肥胖者、扁平足的伤害尤其明显。
如何判断减震是否合理?
很简单,按压鞋底,手指按下去之后,鞋底有一定的形变,然后又能感觉到一个力量回送过来。
良好的回弹性能才能更好地保持行走过程中缓冲、减震的效果。
4、支撑!试时左右翻一翻
老年人很容易出现「足弓塌陷」,鞋跟处和鞋垫足弓处要有足够的支撑才行。如果鞋子后面的支撑不够,走路极其容易崴脚。
如何判断支撑是否合格?
这就需要试穿过程中,站立时双脚向左右两侧翻一翻,来测试鞋子的稳定度。
如果脚踝部分很容易翻过去,建议不要购买,否则穿上容易崴脚。
5、鞋的透气性要好
鞋的透气性要好,内衬要软,透气性才好,这样穿上更舒服,并且减少脚臭、滋生细菌的可能性。
最好有粘扣、鞋扣等固定,使用粘扣带对他们来说会更方便的,穿脱都比较容易。另外也会避免由于鞋带松开,产生绊倒的危险情况。
对于老人而言,一双好鞋必须 “脚鞋一体”。特别是有了病理改变的老人脚,例如拇外翻,平足,高弓足等,这些脚需要去医院配置特定的矫形鞋或鞋垫。
帮助老年人选择一双合适的鞋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得细细琢磨~
来源: 约见名医
鞋子选不对毁关节,以后少穿这4种鞋
鞋子好不好,只有脚知道
鞋子到底该怎么选?先问问你的关节
魏芳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足踝外科中心副主任医师
这几种鞋子伤膝关节
1. 高跟鞋
无论鞋跟的形状和高度如何,都会对膝盖造成一定的损伤。《骨科研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无论是穿10厘米以上的细高跟鞋,还是5厘米~10厘米的粗跟鞋、坡跟鞋,走路时都会对膝盖施加额外的压力,为患上膝骨关节炎埋下了隐患。
2. 硬底运动鞋
如果鞋底过硬,鞋底的前端和中部的结合部位不易弯曲,这会妨碍跖趾关节活动,前足不能顺利完成推进动作,这时候膝关节承受应力将增大,导致疼痛。
3. 厚底运动鞋
过于厚底的运动鞋会导致脚部对地面的感知能力下降。在不平地面行走时,容易出现踝关节扭伤,膝关节活动受限,进而导致膝关节疼痛。
4. 木底鞋
市面上很多女士厚底鞋、凉鞋、高跟鞋或拖鞋等的鞋底采用不易变形的木底。这种鞋底没有弹性,走路时不会随着脚步的动作而贴合脚面。因此,穿着这种鞋走路会给膝盖施加很大的压力,特别是关节炎患者,走路非常容易导致膝盖疼痛。
什么样的鞋子最合脚?
所谓合脚的鞋,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小合适,二是结构合适。
大小合适:指鞋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鞋太大,脚在里面得不到充分固定,来回摩擦容易造成损伤;鞋太小,会对脚的各个部位造成挤压,从而产生物理伤害。比较合适鞋的大小应该是最长的脚趾尖和鞋尖内侧边缘间有1厘米的间隙,也就是脚趾与鞋尖应留有一横指的距离。
结构合适:指鞋的各个组成部分设计和选材合理。比如鞋面,应该选择透气性好的材料,否则容易捂脚、臭脚。鞋底,应该选择有弹性的材料。鞋的设计应重视对足弓的支撑。
人在衰老的时候,足从结构和功能都会出现改变
老年人易足弓塌陷
如何选择一双合适的“老人鞋”呢?
老年人选鞋三不要
1.不要鞋底太软
能够“扭成麻花”或者很容易就能够对折的鞋子,不适合老年人穿。过于柔软的鞋底对足弓起不到足够的支撑作用,会增加崴脚、扭脚和足底的损伤的风险。
2. 不要鞋底太平
老人脚后跟脂肪垫变薄,缓冲能力变弱,过于平坦的鞋子极易因为路面不平而引发足跟的疼痛,发生足底筋膜炎的几率也会变高。
3. 不要绒毛太长
鞋子内里的绒毛过长,脚底容易出汗,足部卫生就可能得不到保障。特别是糖尿病人,末梢循环和神经感知较差,如果足部溃烂,鞋内绒毛过长不利于创面恢复,有可能加重病情。
如何选适合老人的鞋子?
1. 合脚!试过之后才能选
一双合脚的鞋的前提是不挤脚。脚趾前留出的空间基本在0.5cm~1cm左右,预留出足够的空间让脚趾有充分的空间活动,鞋的尺寸要以最长的脚趾(主要是二脚趾)的长度为主。“老人鞋”合不合适,不能凭经验,一定要试!
注意:傍晚(大概17:00-19:00之间)是一天之中脚部最浮肿的时候,也是试穿鞋子的最佳时机。试穿时至少要穿十几分钟,来回多走动一会,不磨脚再买。
2. 防滑!橡胶颗粒鞋底是关键
好的防滑底一般都有三个特点:橡胶大底 左右横纹 表面粗糙。橡胶是所有材料中防滑性能最好的,以天然橡胶为首选。此外,选择鞋底沟纹深且多的鞋子,既不容易卡砂石,还能帮助排水。宜选择横向向左右两边延伸,并在边缘处设计为开口的款式为主。最后,选择鞋底的表面粗糙的鞋子,鞋底越细小越粗糙,其防滑能力就更强。
3. 减震!买前按压鞋底测一测
老年人走路时脚步重,长期穿着减震不好的鞋子,便会对脚底板造成冲击,造成足部炎症。尤其对肥胖者、扁平足的伤害尤其明显。
●如何判断减震是否合理?
很简单,按压鞋底,手指按下去之后,鞋底有一定的形变,然后又能感觉到一个力量回送过来。
良好的回弹性能才能更好地保持行走过程中缓冲、减震的效果。
4. 支撑!试时左右翻一翻
老年人很容易出现足弓塌陷,鞋跟处和鞋垫足弓处要有足够的支撑才行。如果鞋子后面的支撑不够,走路极其容易崴脚。
●如何判断支撑是否合格?
这就需要试穿过程中,站立时双脚向左右两侧翻一翻,来测试鞋子的稳定度。
如果脚踝部分很容易翻过去,建议不要购买,否则穿上容易崴脚。
5. 方便灵活防绊倒
一般老年人行动不是很方便,弯腰十分困难,手指也不太灵活。使用粘扣带对他们来说会更方便的,穿脱都比较容易。另外也会避免由于鞋带松开,产生绊倒的危险情况。对于老人而言,一双好鞋必须 “脚鞋一体”。特别是有了病理改变的老人脚,例如拇外翻、平足、高弓足等,这些脚需要去医院配置特定的矫形鞋或鞋垫。
小贴士
扁平足:应该选择有足弓支撑的鞋子,且鞋底不要过软,建议选择系带的鞋子,稳定性更强。
拇外翻:前端不要太窄,鞋底也不要太软,鞋跟高度在2.5厘米~3厘米。
容易崴脚:选择高帮鞋,对脚踝有一定的保护和稳定作用。
部分来源:京医通
身体好不好,看鞋就知道?骨科大夫:鞋底穿成3个模样,该留意了
您穿鞋磨损严重吗?一双好好的鞋有没有因为鞋底磨破而不得不扔掉?经常鞋底磨损或是提示这些健康问题,别不当回事!
鞋底磨损到底和疾病有什么关系呢?- 鞋底外侧对称磨损,可能是足弓太高,导致足部外旋,重心向脚的外侧,容易引发关节炎。
- 鞋底内侧对称磨损,可能是扁平足,导致脚向内倾斜,容易引发骨盆倾斜,腰痛。走路内八字的人群很有可能就是扁平足。
- 脚底不对称磨损,可能有高低脚或高低肩,容易引发脊柱侧弯,走路喜欢拖着鞋子在地面摩擦。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鞋底磨损都和疾病有关,也可能是个人习惯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就好。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没有骨骼问题,也没有不良走路习惯,就是觉得脚很重,提不起来,于是也经常费鞋子,可能是湿气太重!
古话说:“湿重鞋跟偏”
中医认为,湿气重浊,趋下。因此,湿气重的人,感觉整个人身体沉重,特别是两只脚抬不起来。另外,湿气重容易引发肥胖,更是加剧了双脚的负担,无形中使鞋子磨损速度加快。
湿气主要分湿热与湿寒。
湿热重的人:舌苔黄腻且厚,口干口苦口臭,皮肤油腻,爱长痘痘痤疮,大便粘或便秘,怕热爱出汗。
湿寒重的人:舌苔白厚有齿痕,口粘发甜,胃口差,容易水肿,大便粘或不成形,怕冷手脚冰凉。
湿气重容易长胖,湿气重的人血液或许更“浑浊”,更容易得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
- 薏米:薏苡仁健脾祛湿,煮粥时加点薏米,对除湿有益。
- 小红豆:也就是赤小豆,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加点黄豆一起磨成豆浆,营养好喝。
- 山药:山药健脾补肾固精,通过健脾而达到除湿的目的,因为脾虚之人多湿,可煲汤,可做菜。
- 陈皮: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辛香开胃,泡水喝,是不错的选择。
- 茯苓:茯苓健脾除湿,打粉与糯米按一定比例混合,做成茯苓糕,十分可口。
#我在头条搞创作##谣零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