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超过吸烟(肥胖超过吸烟标准)

中国新闻网 0
文章目录:

国家卫健委:中国超过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

中新网12月23日电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23日介绍《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有关情况时指出,近年来,居民吸烟率、二手烟暴露率、经常饮酒率均有所下降;居民超重肥胖问题不断凸显,慢性病患病/发病仍呈上升趋势。城乡各年龄组居民超重肥胖率继续上升,有超过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6-17岁、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10.4%。

12月23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斌表示,监测结果显示,中国居民超重肥胖的形势严峻,有超过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 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

国新办2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介绍《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有关情况。

李斌介绍,《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结果显示,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建设和健康扶贫等民生工程的深入推进,我国营养改善和慢性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居民体格发育与营养不足问题持续改善,城乡差异逐步缩小。居民膳食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充足,优质蛋白摄入不断增加。成人平均身高继续增长,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持续改善,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均已实现2020年国家规划目标,特别是农村儿童生长迟缓问题已经得到根本改善。居民贫血问题持续改善,成人、6-17岁儿童青少年、孕妇的贫血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二是居民健康意识逐步增强,部分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流行水平呈现下降趋势。近年来,居民吸烟率、二手烟暴露率、经常饮酒率均有所下降。家庭减盐取得成效,人均每日烹调用盐9.3克,与2015年相比下降了1.2克。居民对自己健康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定期测量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健康指标的人群比例显著增加。

三是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逐年下降,因慢性病导致的劳动力损失明显减少。2019年,我国居民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四类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为16.5%,与2015年的18.5%相比下降了2个百分点,降幅达10.8%,提前实现2020年国家规划目标。

李斌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随着慢性病患者生存期的不断延长,加之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和行为危险因素流行对慢性病发病的影响,我国慢性病患者基数仍将不断扩大。

同时,因慢性病死亡的比例也会持续增加,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88.5%,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为80.7%,防控工作仍面临巨大的挑战。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仍然普遍存在。膳食脂肪供能比持续上升,农村首次突破30%推荐上限。家庭人均每日烹调用盐和用油量仍远高于推荐值,同时,居民在外就餐比例不断上升,食堂、餐馆、加工食品中的油、盐应引起关注。儿童青少年经常饮用含糖饮料问题已经凸显,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成人30天内饮酒率超过四分之一,身体活动不足问题普遍存在。

二是居民超重肥胖问题不断凸显,慢性病患病/发病仍呈上升趋势。城乡各年龄组居民超重肥胖率继续上升,有超过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6-17岁、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10.4%。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和癌症发病率与2015年相比有所上升。

“面对当前仍然严峻的慢性病防控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将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合理膳食和重大慢病防治纳入健康中国行动,进一步聚焦当前国民面临的主要营养和慢性病问题,从政府、社会、个人(家庭)3个层面协同推进,通过普及健康知识、参与健康行动、提供健康服务等措施,积极有效应对当前挑战,推进实现全民健康。”李斌如是说。

来源:中国新闻网

50岁后,吸烟、肥胖、饮酒,哪种更让人“短寿”?告诉你答案

通过各种古装电视剧和历史典籍,我们知道唐朝是一个以胖为美的朝代。不知道是否是想要效法古人,现代也多了很多“胖美人”。如今,肥胖已经成为了多种老年慢性病的病因之一。甚至在很多人的眼中,肥胖已经成为了身体不健康的代名词。与它同样“声名远扬”的,还有吸烟与酗酒,这同样也是危害老年疾病的两大凶手。

但是在评论中,每次都有人留言:自己吸烟或者喝酒多少年,身体也没有多大的毛病,这文章都是胡扯。这种长期有不良习惯,却仍然身体康健的情况,是绝对存在的。但是只是比例不同而已。通过这些比例的对比,我们可以从中找出,对身体危害最大的不良习惯,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晚年的健康身体。

吸烟、喝酒、肥胖,三者对身体会造成什么损害?

1、吸烟会增大患癌几率

吸烟虽然会导致肺癌,但是在不同年龄段,其造成肺癌的概率是完全不同的。根据相关的临床知识发现,肺癌患者年龄分布在40岁后的中老年人。这可能是因为中老年人吸烟的时间更长,肺部受到的损害更高。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与免疫力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同样的致癌物质,在进入人体后,造成的危害需要根据人体的免疫系统决定。40岁以下的青年人群。身体的体质更加健康,免疫力更强大。自然患癌几率也会越低、但是吸烟时间越长,患癌的几率越高,这是毋庸置疑的。

2、喝酒会损伤肝脏

在酒桌上,存在着一个千古谜题。喝酒的酒量,到底与什么有关。有些人说是后天练成的,但是有人说这是天生的。其实这主要取决于肝脏中的酶含量。肝脏中分解酒精的酶越多,自然酒量越好。

但是肝脏在分解酒精的时候,酒精也会损伤肝脏器官。造成肝脏细胞失活、呈现纤维状。长期饮酒的人,肝脏功能下降。会出现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乃至肝癌等肝脏疾病。而且酒精也会对肠胃造成刺激,长期酗酒必然会导致消化系统受损。这也是喝酒的危害之一。

3、肥胖是多种慢性病的病因之一

肥胖相比起上述两种,虽然看起来危害性更低,只是会影响外貌形象而已。但是肥胖引发的恶果,却比抽烟、喝酒加起来还要多。肥胖是引起三高的主要病因之一。肥胖的人,身体内的炎症出现会更加频繁,从而引发多种慢性炎症。而且肥胖还会导致体重增加,增加腿骨的行走负担。过度肥胖的人,甚至会出现骨骼变形的情况。

从上述三点不难看出,抽烟、酗酒、肥胖对身体的损害,都是不容小觑的。特别是不起眼的肥胖,对健康的损害是潜移默化的。所以更容易被人们忽略。但是这三种不良的习惯,哪一种对中老年人的威胁更大呢?

50岁以后,抽烟、酗酒、肥胖,哪种对身体的危害更大?

抽烟导致的患病人数

国家卫健委和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发布的吸烟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吸烟人口大约在三亿人左右,每年因吸烟而死亡的人数,大约有100万人左右。其中有接近一半人数,都是因肺癌死亡的。

吸烟引发的肺癌,也是我国目前恶性肿瘤中,死亡率和患病率,都名列第一的癌症。但是之所以会出现吸烟七八年,却不患病的人。或许与基因有关系。

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nature》期刊上发表文章,其中论述了吸烟时间长却不患病的人,体内可能有“自我保护机制”,从而抑制细胞中DNA的突变。但是这并非完全保险,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呢?

酗酒导致的患病人数

喝酒主要会导致肝脏受损。其中比较严重的有肝硬化和肝癌,所以我们统计这两项疾病的数据。其中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肝癌人数大约为36.5万人,肝癌也是恶性肿瘤中,致死率的前几名。而肝硬化患病人数,目前全国大约有七百万人,其中有20%左右是由酒精引起的,其余则是由其他病因引起的肝硬化

肥胖会引发多种疾病

在这三种不良习惯中,肥胖无疑是最难统计的。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男性人口肥胖人数,已经达到了4320万人。女性的肥胖人数达到了4640万人。这也导致我国成为了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

而肥胖的人血液浓稠度更高,血压也会更高。可以说肥胖是引起高血压的主要病因之一。《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显示,我国目前高血压人数大约为2.45亿人。而由肥胖引起的相关心血管疾病人数,则达到了3.3亿人

纵使肥胖并非唯一的病因,但是它也是导致这类疾病的凶手之一。并且肥胖也会导致癌细胞的产生几率增大。同时过度的肥胖,也会损害心脏健康。对于50岁以后的老人而言,肥胖对他们的危害,要显得更加全面。

通过三组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从患病人数还是死亡人数,肥胖都无疑超过了吸烟和酗酒。并且前两者的危害,已经被很多人所知道。所以即使是抽烟喝酒的时候,也会有所节制。但是肥胖则不一样,很多人对其危害缺乏认知,更加容易放纵自己,让健康不知不觉之间土崩瓦解。

综合全文来看,这三种不良习惯危害有大有小。虽然肥胖的危害尤为深远。但是其余二者也不容小觑,50岁后,如果没有这三种恶习,身体会有哪些改变呢?

50岁后,不抽烟、不喝酒、不肥胖,身体有哪些变化?

第一、身体变得更轻盈,外貌变得更精神

因为肥胖的人,身体运动时候负担更重。所以总是给人无精打采的感觉。但是瘦下来以后,则会变得更加精神。

第二、肝脏功能恢复

长期酗酒的人,难免会存在肝脏损伤。而肝脏是人体的五脏之一,受损必然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如果能够减少饮酒,无疑会极大改善身体不良症状。

第三、口腔清新,呼吸顺畅

长期吸烟的人,必然会导致满口的烟味。特别是在家人相处的时候,一开口的味道总是让人皱眉,这也让很多吸烟者,感到自尊心受挫。但是如果戒除烟草后,这种情况则会慢慢改善,口气变得更清新。而且肺部功能改善,呼吸也会更顺畅。

50岁后,身体机能下降,这三种不良习惯,必然会时刻危害健康。特别是肥胖的人,受到的伤害比前两者还要大。所以在年纪增大以后,一定要注意这减少烟酒,同时关注自己的“小肚腩”!

【参考资料】

1、中国心血管病患者达3.3亿 这些不良习惯你占了几个·中国新闻网·2020.9.29

2、.吸烟最多的人不会得肺癌?不可能!·医师报·2022.5.5

3、全球成人体重调查:中国肥胖人数8960万 居世界第一·生命时报·2016.4.9

肥胖可能比吸烟更折寿?

肥胖是健康一大杀手,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以及吸烟并称为最容易引起早亡的五大原因。近日,有研究结果表明,肥胖要比其他四个原因更容易导致人短命,更有数据表示,肥胖导致的寿命缩短要比吸烟严重百分之四十七。

看到这里,不少人看着自己身上的肉陷入了沉思,经历一番挣扎之后,说服自己说,是因为别人太瘦了,才显得自己胖,其实自己只是正常体重。那么肥胖的标准是什么呢?怎么样的体重才算是肥胖呢?一般来说,如何衡量肥胖一般以体重指数BMI为标准,体重指数的计算是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如果BMI超过了30,或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就可以算得上是肥胖。

除此之外,腰围也是衡量肥胖的一个标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薛耀明在家庭医生在线此前的采访中表示BMI是一种较为粗略的指标,而腰围是另一个反映肥胖程度的指标。一般来说,男性腰围如果大于94cm,女性腰围大于80cm则可以被称为肥胖。

薛耀明在采访中还表示其实很胖并不代表是肥胖症,区别主要是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因肥胖而导致的疾病或因肥胖而加重原有疾病等来综合判断。不过肥胖往往会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痛风等,这时肥胖就已经成为了肥胖症,肥胖症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还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等。

因此,为了健康,保持体重很重要,发现自己肥胖时,减肥也很重要。减肥需要通过控制饮食,来减少能量摄入,还需要通过锻炼,消耗能量,当能量消耗大于摄入量,就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不过有时候,过度限制饮食会使人体的新陈代谢将比正常速度慢,导致体内能量消耗下降,这样比较容易反弹。所以减肥饮食一定要慎重,在注意热量摄入,同时需要注意营养。主食上,可以选择低脂、高纤维的,例如用糙米饭、粗粮饭代替平时米饭、面条或者馒头,每次的量吃小半碗即可。

另外三餐要多吃富含蛋白质食物,因为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也会起到燃脂的作用。所以可以多吃点鱼肉、虾肉、鸡胸肉,少盐少油。期间还需要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如新鲜蔬菜和水果。三餐外如果想吃东西了,建议可以多喝水,或者选择快走五到十分钟分钟,这样可以消除想吃东西的欲望。总之减肥一点要“管住嘴,迈开腿”。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国,让科学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起来。温馨提示:以上为科普百分百网上阅读所浏览内容,转载分享只为知识传播和学习宣传,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意见建议,请私信留言,我们会及时处理。欢迎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