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圆桌派(圆桌派谈减肥)
科技圆桌派|老年人感染新冠后该如何应对?网传“康复方案”靠谱吗?
封面新闻记者 谭羽清
导读:
• 在老人患新冠病毒后一定要监测他们体温、心率、脉搏以及外周血氧饱和度和神志5个方面的变化。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还要对血压、血糖等做好自我监测和控制,按时服药,不能随意停药和减药。
• 老人应根据自身情况适度采用网上流传的喝电解质水、组合用药、多运动锻炼等“康复方案”。
• 无法接种疫苗的老人感染后,要预防重型或危重型,在医生指导下可以用新冠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减少细胞和组织损伤。
• 没有禁忌症、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应当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符合加强接种条件的要尽快加强接种。
• 感染新冠后的高危人群包括基础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缺陷者、肥胖者、重度吸烟者和神经精神疾病患者。
近日,针对老年人,尤其是患基础疾病的老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后该如何应对相关问题,封面新闻记者专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主任医师董碧蓉教授。
日常监测五变化
采用网传“康复方案”需适度
董碧蓉强调,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的高危人群,更要加强防范,感染后必须更好地监测病情变化。
“无论任何年龄段感染新冠病毒后都可以出现发热,上呼吸道症状(咽痛、咳嗽、咳痰等)但老年人的免疫力通常更弱,合并基础疾病更多,一旦被感染后可能出现更多的症状,尤其没有接种疫苗的老年人,重症风险明显增高。”董碧蓉说。
董碧蓉表示,老人患新冠后一定要监测他们体温、心率、脉搏,以及外周血氧饱和度和神志5个方面的变化,如果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低于93%,反应差,神志模糊要及时就诊。有一些基础性疾病的老人,还要对血压、血糖等做好自我监测和控制,按时服药,不能随意停药和减药。
而网上流传的一些“康复方案”,老年人则应根据自身情况适度采用。对常见的喝电解质水、组合用药、运动锻炼相关康复方案,董碧蓉做出了以下建议。
对于喝电解质水,有高热后大量出汗和腹泻(水泻)的患者,可以适当饮用淡盐水,老年人由于心肾功能差,饮水要少量多次,防止一次大量补充水分引起胃肠道不适和心脏负荷加重,导致水中毒。
老年人用药一定要简单,尽量不采用组合用药,退烧药切忌超量用药、短期内重复用药和交叉用药。没有症状不要预防用药,没有细菌感染不要预防用抗生素,是否用抗生素一定要医生判断有细菌感染后才能用。
体弱老人,高龄老人、发热期、衰弱老人等不适合立即运动锻炼。健康状态的老人,如果没有感染,可以继续保持运动状态,放松心情,均衡营养,做好个人防护积极应对疫情。但是感染期及感染恢复期的老年人尽量保全体能,多休息,可以在室内行走活动,恢复后逐渐增加运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法接种疫苗的老人
感染后要预防重型或危重型
无法接种疫苗的老人感染新冠后风险是否更大?董碧蓉说,“老年人由于免疫衰老本身对病毒的抵抗力弱,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尤其由基础疾病和体质弱的老年人感染后还可能发展为重症,没有接种疫苗使他们的风险更大。”
董碧蓉表示,这类患者一旦感染要密切观察症状和生命体征,注意体温、呼吸、血氧饱和度、脉搏、血压、血糖、精神状态等,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要及时就医。
此外,董碧蓉还提到,这类老人感染后要预防重型或危重型,“他们是重型的高危人群,有条件者,在医生指导下可以用新冠抗病毒药物(阿兹夫定、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阿比多尔等),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少细胞和组织损伤。注意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不可自行用药,必须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而除了接种疫苗外,老年人们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应对新冠病毒,包括但不限于:均衡摄入营养,注意补充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多喝水、用水或盐水适当漱口,保持口鼻湿润;非必要不外出,不去人群聚集场所,如果必须出门,要规范佩戴口罩,口罩不要为了节约而重复使用,回家后流水洗手,换鞋、做好相应物品的消毒;居家环境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收到快递后,先在室外用酒精湿巾或者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再放在通风处静置半小时等。
不过董碧蓉也强调,没有禁忌症、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应当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符合加强接种条件的要尽快加强接种。
对话
封面新闻:患哪几类基础疾病的老人感染新冠最危险?若不慎感染,要如何应对?
董碧蓉:从国外观察数据来看以下人群都是高危人群。
(1)基础疾病:例如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肿瘤等。
(2)免疫功能缺陷:器官移植患者、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状态。
(3)肥胖(体质量指数 ≥ 30)。
(4)重度吸烟者。
(5)神经精神疾病(抑郁症、痴呆、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等)。
这些高危人群首先要打疫苗进行防重症保护。加强个人卫生防护,外出戴口罩,勤洗手。保证充足的营养,适当活动。少聚集,不串门,室内要通风。不要随意减量或停用基础病药物。
封面新闻:相比于照顾年轻人,照顾感染新冠的老人(尤其是患基础疾病的老人)有哪些特殊注意事项?
董碧蓉:(1)首先加强观察和监测。
(2)如果有症状,先对症处理。
①发热可以用对乙酰氨基酚,建议用一种即可,退热药物在老年人要更加慎重;体温越高、年龄越大,用药更要慎重。防止老年人使用退烧药后一次大量出汗造成虚脱甚至低血压。
②咽痛:适量多饮水,可以用温盐水漱口,尽量漱到咽部,但不能吞下,多漱几次,然后用清水漱口。咽部的含片也可以试用。
③胃肠道功能不好,建议少食多餐,避免一次吃大量食物后出现呕吐。
(3)对于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一定要加强基础疾病的管理。比如,高血压患者在发烧期间,特别是使用退烧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血压监测,如果血压已经偏低,降压药就可能需要减量,甚至停用,等血压恢复正常的时候再按照常规使用
(4)要保证老年人的睡眠。
(5)老年人在感染新冠病毒感染之后可能吃饭很少,所以要监测血糖变化,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6)饮食清淡,可以少量多餐,保证足够营养。
(7)老年人在出现发热、身体比较虚弱的时候,要防止跌倒。平时活动的时候最好有家人的帮助。
(8)如果症状不重,基础疾病稳定,老人能进食,精神尚可,就居家治疗。
(9)如果老人高热不退,精神差或神志不清,或基础疾病不稳定,就要及时送医院。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繁花》胡歌同款“宝总泡饭”走红 长期吃泡饭健康吗?|科技圆桌派
封面新闻记者 谭羽清 宁芝 图片源自网络
近日,走红全网的《繁花》带火了胡歌同款“宝总泡饭”。在剧中做出这道菜的夜东京老板娘玲子饰演者马伊琍更是安利道,自己至今早饭还经常吃泡饭。
泡饭是上海的一道传统美食。资料显示,上海泡饭分两种,白泡饭是隔夜冷饭加水烧开或者干脆就用开水泡一下即食。咸泡饭则是隔夜冷饭加上隔夜菜烧开,连水带饭一起下肚。
随着“宝总泡饭”的走红,“吃泡饭是否健康”的话题也引起了公众关注。有人认为,泡饭就像米粥一样绵软易消化,可以养胃。但也有人表示,吃饭时不应该喝水,泡饭是伤胃的。
《繁花》中宝总对泡饭的评价
1月17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了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肖江卫教授,就大众关心的“泡饭”问题为大家答疑解惑。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水泡饭和米粥有较大区别,易消化也不等于养胃,大多数人偶尔吃一下泡饭对身体不会造成伤害,但也最好“科学吃美食”。
01
水泡饭不等于米粥
易消化不等于养胃
“水泡饭不等于米粥,还没有到达粥那种状态,饭还是饭,水还是水,俗话说‘汤泡饭,嚼不烂’。”肖江卫表示,吃水泡饭的时候,水米交融的性状会加速人体的吞咽反射,本能地只嚼几下就咽下去。没有经过充分咀嚼的食物大颗粒直接进入消化道,对原本脾胃虚弱的人群来说,容易给脾胃增加更多负担。但是米粥不同,粥基本上不需要胃再做太多揉碎工作,可以直接变成食糜,淀粉酶可以充分作用于它,所以不需要嚼就能很好地被消化吸收。
肖江卫提到,易消化不等于养胃。因为胃是一个“用进废退”的器官,当胃处于不舒服的特殊时期,吃点细软、容易消化的食物,像白粥、面条等确实是“刚需”,但如果过了特殊时期,就应逐渐补充全面的营养,增强胃黏膜防卫能力和身体的免疫力。
“我们的胃会根据进食的量和食物的消化程度,动态地调节胃肠道的功能。如果长期食用过于软烂的食物,胃的消化功能可能会逐渐减弱。相反,如果经常食用较硬或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食物,胃的消化功能可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肖江卫科普道。
网友分享“宝总泡饭”
同时,他提醒,“开水泡饭”营养成分较单一,日常生活中时不时品尝一下可作为口味的调剂,也常是消化系统疾病患者饮食恢复期的一种过渡,但并不建议长期食用。保证食物摄入的多样性,同时避免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才能真正“养胃”。
02
泡饭的升糖指数高于米饭
长期食用或导致多种疾病
曾有报道称,有人因长期吃泡饭患上糖尿病。为什么吃泡饭会导致糖尿病?肖江卫介绍,泡饭的升糖指数低于白粥,但比米饭要高。因为其好消化吸收,极易升高餐后血糖。如果是肉汤泡饭,会含有大量的嘌呤;如果是菜汤泡饭,会含有大量的盐、酱油、油脂、糖等。如果用肉汤、菜汤泡饭则很容易将这些成分全部摄入体内,热量会超标,容易升高血脂、血糖,不利于健康。
此外,长期吃泡饭还可能导致以下疾病:
①咀嚼功能减退。人体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口腔是第一道消化器官。由于开水泡饭在进食过程中往往不需细嚼慢咽,长此以往会造成咀嚼功能减退。
②胃功能退化。胃是我们消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器官,起到储存食物、研磨搅拌食物、分泌胃酸和消化酶消化食物的作用。如果长期食用过于软烂的食物如开水泡饭,胃就不需要进行强烈的蠕动和搅拌,这样会造成胃的肌肉和消化功能的退化。
③其他健康隐患。开水泡饭常常是用隔夜饭冲泡而成,隔夜食物可能滋生一定的病菌,若加热不充分,可能导致腹痛、呕吐、腹泻甚至食物中毒。吃开水泡饭时,由于吞咽速度过快,大脑来不及发送“吃饱”的信号,对饱腹感的感知程度降低,容易导致在短时间内摄入过多的米饭,引起肥胖。配开水泡饭的小菜多是腌制食品,不如新鲜蔬果、肉类有营养。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高,容易增加癌变风险。腌制食品含盐量高,高盐会使胃酸分泌减少,降低胃黏膜的防卫能力。进食过多的盐,还会增加高血压和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对于有肾脏基础疾病的患者,摄入过多的盐,会加重肾脏负担。
03
嘴馋想吃泡饭?
一周最多三次 最好晚餐吃
肖江卫表示,小孩、老人、三高人群、心脑基础病患者、肾脏基础病患者等不适合吃泡饭,会引起消化功能减退等,影响身体健康。而其余人群偶尔吃一下泡饭对身体不会造成伤害。
不过,泡饭不宜多吃,一周最多三次。一日三餐中,早午餐不适合吃水泡饭,其营养单一、价值有限,不足以供给白天活动所需的能量。经过白天的营养补充,晚上来一碗清淡的菜泡饭,不仅解腻,而且不会导致能量超标。
此外,肖江卫也谈到,水泡饭源于过去上海人的生活习惯,当时大多数人的家里不通煤气,一大早生煤球炉烧饭又很麻烦。于是,开水泡隔夜饭吃几口显得很方便。像宝总那样吃泡饭,要六样小菜(腐乳、各色酱菜),已十分讲究,但总结起来也就一个字:咸,营养价值十分有限。所以,为了身体健康,建议大家平时要营养搭配,摄入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保证食物摄入的多样性。
“宝总泡饭”虽然绵软可口,但如果长期单一食用或摄入过多的汤水,可能会对胃造成不良影响,还可能有营养不良的风险。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应尽可能保持饮食均衡。同时避免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如果出现胃部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调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科技圆桌派|警惕“沉默性缺氧” 120来之前这样自救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
★
• 如果发现未吸氧时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一般低于93%),或出现精神萎靡症状时,应及时带老人就诊。
• 对于儿童,如果血氧低于90%,同时有咳嗽、呼吸困难、不能喝奶、嗜睡、神志不清、抽搐等情况,需要呼叫急救。
• 积极地应对静默型低氧血症的办法,是对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及时发现低氧血症,低氧血症是非常危险的,需要立即吸氧。在120来前,如果家里有制氧机,可立即吸氧,如果没有吸氧条件,可采取俯卧位,同时进行深呼吸。
居家老年人“阳”后,如果伴随着一些基础疾病,家人应该如何护理?近日,不少专家也在提醒,警惕老年人“沉默性缺氧”。什么是“沉默性缺氧”?一旦家中老人发生沉默性缺氧,在120来前,应该如何做好急救?家中应不应该配备血氧仪?12月25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急症专委会理事陈骏。
陈骏
封面新闻:什么叫做“沉默性缺氧”?
陈骏:人体的肺部主要执行维持生命的气体交换任务,吸气时为全身每个细胞提供氧气,呼气时清除二氧化碳。当血液成分不足(贫血)或血液中氧含量低(低氧血症)都可导致组织供氧不够,这就是缺氧。
缺氧时,通常呼吸频率会增加以提高吸入气体量,这也是身体发出的一种“警报”。但也存在一种情况,即机体血氧含量已经下降,却没有同时发出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等信号。这种“悄然无声”的缺氧就是“隐形缺氧”,也称为“沉默性缺氧(silent hypoxia)”。
封面新闻:老年人怎么判断“沉默性缺氧”?在120来前,如何自救?
陈骏:在家中,通过指脉血氧监测仪监测血氧饱和度是识别“沉默性缺氧”经济有效的选择。如果发现未吸氧时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一般低于93%),或出现精神萎靡症状时,应及时带老人就诊。
除此之外,还可通过观察患者皮肤变色(变红或变紫)、出现发绀(嘴唇颜色从自然色调变为蓝色或紫色),以及耐力下降(轻度体力工作、平地步行100米或上2层楼,就会大量出汗或气短)等方式识别“沉默性缺氧”的发生。
积极应对静默型低氧血症的办法,是对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及时发现低氧血症,低氧血症是非常危险的,需要立即吸氧。在120来前,如果家里有制氧机,可立即吸氧,如果没有吸氧条件,可采取俯卧位,同时进行深呼吸。
封面新闻:血氧仪有什么作用?
陈骏:血氧仪也称脉氧仪,是用于监测患者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血流灌注指数等指标的医疗器械,血氧仪有台式、腕式、手持式、指尖式等,用于监测外周的血氧浓度很方便,有慢性呼吸功能问题的患者也可用于自我管理。
血氧仪
封面新闻:哪些人群需要用到血氧仪?
陈骏:重型/危重型新冠的高危人群包括:
(1)> 60 岁的老年人;(2)有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者;(3)免疫功能缺陷(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状态);(4)肥胖(体质量指数 ≥ 30);(5)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孕 28 周到产后一周);(6)重度吸烟者。
针对以上这些高危人群,建议居家配备血氧仪。
封面新闻:目前居家康复的新冠病人,有没有必要在家准备一台血氧仪?
陈骏:血氧仪还是可以购买的,特别对老人和小孩,发病后监测血氧非常重要,即使是年轻人,监测血氧对病情也能做到心里有数。所以可能的话,买一个备着是值得的。
封面新闻:居家老年群体有没有必要准备血氧仪?
陈骏: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是发生重症新冠的高危人群,建议准备血氧仪,及时检测自己的血氧饱和度。
封面新闻:如果家庭自测血氧饱和度,数值在哪个区间是正常的、哪个区间是不正常的,需要立即就医?
陈骏:WHO对血氧仪的使用的建议是:
1、对于有高危风险的人群,每天检查两次血氧来跟医生沟通。
2、根据使用说明来操作。
3、如果血氧低于90%,需要呼叫急救。
4、如果血氧在90-94%,跟医护工作者联系询问如何处理。
5、对于儿童,如果血氧低于90%,同时有咳嗽、呼吸困难、不能喝奶、嗜睡、神志不清、抽搐等情况,需要呼叫急救。
2021年英国医学杂志(BMJ)有新冠居家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导指出:普通健康者脉氧正常值为94%~98%,新冠时如指脉氧≤92%提示病情严重,需要紧急就医;93%~94%提示病情中等,需要进一步评估,可到社区诊所就诊。
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指出,静息状态下,吸气时血氧饱和度低于93%可以判断为重症新冠。
血氧饱和度正常也不代表不用去医院,因为它只是其中一个指标而已。如果有呼吸困难等不适,仍然需要及时就医。另外,如果短时间内有比较大的波动,比如你之前测的是99%,现在突然变化到94%,也建议及时就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