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俩字(肥胖两字与什么有关)
人“胖”牲畜“肥”?最初刚好相反,“肥”指人,“胖”指牲畜
在现代汉语中,我们对“肥”和“胖”二字的使用分工非常明确,“肥”一般说动物,“胖”一般指人。
那么,"肥"和"胖"最初就是各有分工吗?是否也是这样使用?它们到底是怎么个来头呢?
《现代汉语词典》中“肥”、“胖”解释是:肥,含脂肪多(跟"瘦"相对,一般不用于人);胖,(人体)脂肪多,肉多(跟"瘦"相对)。也就是说,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胖"主要用来修饰人的脂肪多,如胖小孩、胖姑娘等;而"肥"则用于人之外的物,如肥猪、肥肉等。如果把"肥"用在人身上,真的是很难听。那么,二者意义相近,那为何又出现了这样的差别呢?下面我们就从它们的渊源讨论一下。
一、古代汉语中的"肥"和"胖"在古代,"肥""胖"的区别也是很大的,但这种区别恰恰与现在相反 。《说文解字》:"肥,多肉也。从肉,从卩""肥"是一个会意字,从肉,从卩(跪坐的人),会人肌肉丰满之意。可见,"肥"的本义是人的脂肪多,而非指称动物。《礼记·礼运》有"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后来,"肥"也用来指动物,《礼记·曲礼下》:"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
篆文“肥”
"胖",《说文解字·半部》:"胖,半体肉也。一曰广肉。从半,从肉,半亦声。""胖"最初读为"pàn",本义为祭祀用的半体牲,与"脂肪多"没有直接的关联,当然,最初也与人无关。《玉篇》:"胖,牲之半体也。"《仪礼》也有"司马升羊右胖,髀不生。"这两处的"胖"都是用来指称牲畜。
半只羊
"胖"字的意义不断引申发展,由“半体牲”义引申为“大块肉”和“大”义,进而又引申为舒坦、宽适,比如现在常用的"心宽体胖(pán)"。意义的变化促使语音的变化,这是在形体不变的情况下,语音做出的妥协。当"胖"引申出肥胖义时,其读音就演变成了pànɡ,受"心宽体胖"的沾染,"胖(pànɡ)"也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发展轨迹:指称动物—动物、人—专门指称人。
篆文“胖”
大概宋元时期,"胖"开始代替"肥",主要用来指"人"。例如:"妻儿胖了咱消瘦。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全元散曲·马致远》)明代《训世评话》第14则故事有"吾闻肥黑者味美 , 我肥且黑 , 愿就烹以代夫死。"对应的白话为 :"我曾听得'妇人黑色胖身的有味中吃,我从小这般黑色胖身,却好煮吃,情愿替汉子死。"《训世评话》是一本重要的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它代表了明代前期的语言,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推测,明代前期,北方口语中,"胖"已经替代了"肥"。有学者对《金瓶梅》《红楼梦》《儿女英雄传》《聊斋志异》等明清小说中"肥""胖"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肥”“胖”的用例统计
这说明,"胖"在明清两代的用法已经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
二、方言中的"肥"和"胖"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虽然"肥""胖"的用法与古代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但在方言中,却依然保留着古代的用法。如闽南话中的"肥",既可以表示人的脂肪多,也可以表示动物脂肪多,广东话中,也有肥仔(肥胖的男生)、肥妹(肥胖的女生)、肥佬(肥胖的男人)等说法。
其实,除了方言,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还依然隐藏着"肥"指称人的说法,比如"肥胖"一词就是指称人,只不过这里"肥"指称动物的意义已经不再凸显,"胖"才是该词意义的主要承担者。
谈谈肥与胖的区别
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国王;楚灵王喜杨柳细腰之人。凡肚大腰粗者,无论男女,一见必恶之。还专门为后宫妃嫔们修筑一座宫殿,取名“细腰宫”。后宫中的女子们为了减肥,讨国王恩宠,都不敢多吃,晕倒者时有发生。大臣们上殿议事,都把腰紧束起来。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减肥〈见《东周列国志》)。历史发展到今天,物质生活的提高,劳动强度的下降,肥胖的人多了,人们为追求美观,又开始羡慕那杨柳细腰之躯。减肥成为当今社会一大热门话题。采用不同的形式与方法来达到减肥的目的。如跑步、减肥操、按摩、服药等。当然这也是好事,可以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
具体减肥,也没有制定一个完整的标准,什么样的体形该减,什么样的体形不该减,不能一味的跟着潮流走。首先把肥与胖区分开来。肥胖是肥与胖的总称。胖指的是一个人体型丰满,骨肉相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有的与家庭遗传基因有关,有的是五脏功能旺盛,肌肉发达有弹性,整体看起来,不但身体健壮,更是一种美。
肥人是一种病理现象。其表现为肌肉堆积,丰之又丰,全身多处肌肉松驰折叠,小腹下垂。走起路来肌肉颤动,气喘无力。人们常说:“马肥则气喘,人肥则气短”,即指此。这才是典型的肥。对身体健康带来了好多风险。
胖人不需要刻意的去减肥。过于减肥会引起脏腑功能失衡,出现不良后果,如,缺乏营养,乏力,面失色泽等。肥人一定要减,饮食上少食含脂肪的食物外,多做运动。剧烈的运动能消耗掉能量,减少了对脂肪的贮存。不要依靠药物,长期服用减肥药,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带来副作用,药物一停还容易反复。100个人当中,估计有99个人是不知道肥和胖有什么区别?
夏天到了,看着满大街“婀娜多姿”的广场舞肥大妈和胖大妈的时候,忽然想了一下,肥和胖有什么区别的?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问了一下身边的人,基本上也不清楚,所以回来一查,还真是不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
1、含义不同
肥,读作:féi,为多肉之意,与“瘦”相对;也形容土质含养分多或指能增加田地养分的东西等。
胖,读作:pàng,是指人体内含脂肪多,安泰舒适,古代也指祭祀用的半边牲肉等。
2、来源不同
胖,出自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白话文翻译: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
肥出自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白话文翻译: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棚里有壮实的马。
3、侧重不同
“胖”是指一个人有很多肉,体型宽广,但是很结实;“肥”是指脂肪较多,通常形容动物,形容人的话,带有贬义或者蔑视的作用;比如形容“桃花流水鳜鱼肥”,从来没有人说“桃花流水鳜鱼胖”。
您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