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宝宝脾虚肥胖(小孩脾虚肥胖吃什么中药能瘦下来)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肥胖的孩子也是脾虚?听听医生怎么说

小雄的体重明显超标,被诊断为“肥胖”。医生在指导饮食、建议锻炼的同时,开具了一张中药处方。妈妈看着处方中的党参、白术、茯苓等药,提出了心中的困惑,这些都是健脾胃的药啊,孩子已经很胖了,为什么还需要健脾胃呢?健脾后不是更能吃了吗?医生解释道,肥胖的孩子也有可能是脾虚惹的祸!

95%~97%肥胖患儿均属于单纯性肥胖,常见的原因包括营养摄入过多、活动量过少、遗传、出生体重过大或小于胎龄等。中医认为肥胖症的发生主要与脾胃有关,痰湿是主要的病理产物。古人云“肥人形盛气衰”,“肥人气虚有痰”,均提示肥胖症的体质特点在于“虚”,是由于脾肾脏腑虚弱,津液失常,痰湿、膏脂内停,停于皮下则出现肥胖。由于脾虚导致肥胖的患儿常常表现为形体臃肿肥胖,自觉肢体困重,嗜睡多汗,乏力少动,腹满,挑食、偏食,尿少,便溏,或者大便黏腻粘马桶,舌淡胖。这部分孩子就是人们常说的饭量不大,但体重却居高不下,喝口凉水都长肉的体质。所以,脾虚除了传统意义上可导致形体消瘦、生长发育落后外,还能导致水湿停聚,体态肥胖的“虚胖”。这类患儿导致脾虚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家长片面强调高营养,给孩子进食过多肥甘厚腻之品,超过了脾胃的运化功能,即古人所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脾虚所导致的肥胖除饮食调整、运动疗法、行为矫正外,中、重度肥胖儿可采用中医治疗。中医治疗主要以调理中焦脾胃,化湿祛痰为原则,达到减食而不厌食,减肥而不腹泻,减体重而不减力的目的。相比较药物治疗,更主要的是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合理膳食、加强体力活动和锻炼、矫正引起过度进食或活动不足的行为和习惯等。肥胖治疗的关键重在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坚持体育锻炼,控制高热卡食物摄入量,持之以恒。

(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 副主任医师陈自佳 主任医师吴力群)

来源: 光明网

孩子胖嘟嘟不是健康的标准,很可能是脾虚

对于小朋友,不知道为什么许多人有一种“以胖为好”的健康判断标准,看到别人家孩子胖嘟嘟的,甚至是米其林身材的,忍不住羡慕人家养的好。

别再羡慕了,孩子胖瘦不是健康的标准,特别有些7~8岁的孩子有大大的肚腩,不知道里面装着多少冷饮、烤鸡腿、零食、冰淇淋化成的痰湿堵在体内呢,其实,非常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增大户外运动量,把这些痰湿浊气排出,孩子才会健康又聪明。

对于胖嘟嘟的低龄小朋友,我们看他是否是“健康胖”,主要看他的肌肉,如果孩子的肌肉是松弛而不结实,一般是脾虚导致“虚胖”,我们反而需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脾胃健康,才有利于他未来健康成长。

脾虚,为什么会然孩子变胖呢?

脾虚一般分为脾阳虚和脾阴虚,虚胖的娃一般是以“脾阳虚”居多,身体处于阳气不足、运化不利、痰湿重的状态。

孩子每日吃进来的食物,会通过脾胃运化,大部分会成为“精微物质”去滋养身体,一小部分成为垃圾被排出体外,食物出入正常,身体就处于健康状态。

孩子一旦脾胃虚弱,食物无法被正常吸收、消化、排泄,那么就会堆积在体内,变成痰湿,制造“虚胖”的假象。

为什么有些成年人“喝水也发胖”多数也是脾阳虚的原因,脾虚导致水液无法被正常运化,变成水湿滞留在体内,人自然也就虚胖了,另外一方面,身体阳气不足的情况下,人体为了自救,也会堆积脂肪,为身体保温。

此时,我们该如何好好爱孩子呢?

孩子生命力旺盛,脾虚痰湿重的孩子,多数还夹杂热,处于虚、湿、热的状态,我们会观察到孩子的舌苔厚腻、大便时常不成形、大便粘不易冲厕、夏季时皮肤容易长各种红疹、不爱运动、晨起很难叫醒等状态。

对于孩子来说调理的关键是饮食合理和户外运动,一定要少吃厚腻难消化、生冷的食物,不伤害脾胃本身就是在健脾,多让孩子在草地上奔跑,让气血运作起来,可助于体内的痰湿代谢掉。

按摩腰部:

对于有明显大肚腩、腰部肥胖的6岁以上孩子,可以按摩腰部,因为腰部有一个重要“带脉”,属于人体奇经八脉之一,《儒门事亲》曰:「冲、任、督三脉同起而异行,一源而三歧,皆络带脉。」人体其他的经脉都是上下纵向而行,惟有带脉横向环绕,哪条经脉在腰腹处出现问题,可通过抓带脉的方法来进行调节和疏通。

腰部的肥胖,往往与痰湿淤积有关,如果我们经常给孩子捏腰部两侧100次左右,力度以孩子能承受为度,可以刺激带脉,起到运化痰湿的作用。

具体方法:

双手捏住腰两侧的肥肉,拉起,然后松开,这个算一次,不断反复,注意不要在饥饿或者饱腹的状态下做。

对于6岁以下孩子我们可以用推腹方法,帮助孩子把体内痰湿排出体外

【捏脊】

定位: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操作: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捏脊一般捏5-8遍,每捏三下再将背脊皮提一下,称为捏三提一法。

晨起上捏脊7遍,上捏脊可以提升孩子阳气、增强五脏六腑、增强抵抗力,解决孩子本质是“虚”的问题,如果孩子有明显的热证时,如便秘、口腔溃疡等问题时,就不要捏脊。

【山药莲子猪肚汤】

原料:山药6克、芡实15克、茯苓10克、莲子9克、猪肚150克

做法:先将药材浸泡30分钟,猪肚切片,然后将所有原料放入砂锅之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烧开,小火慢熬,待猪肚熟透后,即可食用,以喝汤为主。

功效:健脾祛湿。芡实可以补脾阳、祛湿气、固肾气;山药可以补脾气养脾阴;茯苓可以健脾渗湿;莲子可以健脾安神,猪肚可以健脾养胃。

如果孩子有湿热证(如舌苔是黄腻、身上有红疹等),此时将“茯苓”更改为“生薏米仁”10克,这样可以祛湿清热。

除此之外,偶尔可以给孩子喝苍术荷叶茶(苍术6克、荷叶3克泡开水喝);湿热比较明显的时候,可以做荷叶粳米粥,来祛痰湿降浊气。

对于小宝宝来讲,有些宝宝是正常的婴儿肥,不要误当虚胖,即便有一些肌肉松弛的虚胖,不需要特别去调理,注意饮食合理,保护孩子的脾胃,经常带宝宝去晒晒太阳,晒后背膀胱经和督脉,给宝宝足够阳气,促进脾胃强壮起来。

有些宝宝虽然胖,但是肌肉结实、精神充足、能吃能睡能拉,是天生比较壮实的健康孩子,就跟脾虚没啥关系啦,但是同时也要记得,即便是健康的孩子也具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征,千万别太骄傲了,随意吃喝、熬夜,日积月累会导致孩子体质变差。

做为吃瓜群众,看到别人家乱吃乱喝还比较健康,千万别羡慕,千万别模仿,因为时间会告诉你答案——身体是经不起折腾的。

对于那些肌肉结实、头发浓密乌黑、精力旺盛、眼睛炯炯有神,但是比较瘦的孩子来说,天生体质是不错的,瘦一点也算正常,如果经常生病,多数是饮食不合理、或者生活太不规律如熬夜、经常到处疯玩导致的,千万别当做体虚来治疗,应该是回归生活,把生活理清楚了,身体就健康了。

3岁女娃脾虚难长个!宝妈一个举动酿大错,医生斥责:不配做父母

作为一名营养师,儿童营养特别关注,经常跟宝妈们交流,了解现在孩子的的饮食情况和营养分配。

前几日在宝妈群里看到这样一个消息就是,一个3岁的女孩子,长得很可爱,却因为经常吃一种饭菜,被医生告知脾虚,以后长个都很困难!

给孩子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妈妈到底给孩子吃了什么呢?

一、辅食里面的“千秋“

陈妈妈已经有两个宝宝了,养第二个娃的时候,完全按照养老大的经验,孩子刚过4个月,就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换了新食物的宝宝,吃着特别的香,后来孩子长大一些,就给孩子煮鸡蛋,吃了几天之后,孩子也不想吃了,总是哭闹。

陈妈妈觉得应该是孩子觉得没有味道,就给孩子拌了点腌菜,没想到正是因为这样,孩子摄入盐类太多,吃了两天,脸色发白,去医院检查,才知道孩子吃多了鸡蛋,蛋白质过剩,体内产生了积食,脾胃虚弱不说,还影响了以后的生长发育。

陈妈妈还有个习惯,就是每次给孩子喂饭的时候,总是要把碗里的饭吃完,孩子才3岁,就面临着身高的危险,真的是浪费了孩子在1岁之前的猛长期!

二、未满3岁的娃,这些食物最好别碰,容易脾虚

张妈妈在南方,都比较喜欢吃辣,宝宝3岁的时候,已经能够自己吃火锅了,这种口味片重的食物,张妈妈觉得并没有什么不好,自己小时候也是这么长大的额,而且孩子也很喜欢吃。

经常把火锅当做饭吃,孩子就这样跟着吃了半个月,胖了不少,可是个子却没见长,一天晚上上吐下泻,送往医院才知道,孩子得了急性肠炎,油腻的火锅给脾胃造成了消化负担,脾虚又肥胖,影响孩子长个!

未满3岁前,这些食物不能给孩子吃:

1.含盐量高的食物。这样的食物含有的钠元素很多,孩子的肾脏根本接受不了,容易产生负担,酿成大错,越小的宝宝就要越注意盐的摄入量,像平时的腌制的咸菜、火腿以及各种调味品,先适量给孩子食用。

2.油腻的食物。油腻的食物会给脾胃增加负担,很不好消化,孩子也比较容易积食,吃多了这种食物,留给孩子的只有肥胖和早熟,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3.寒凉的食物。夏季孩子很喜欢贪凉,冷饮、冰棍都是孩子的最爱,但是这种食物会给脾胃带来伤害。脾胃喜欢温热的食物,大量的寒凉之物进入脾胃,会影响脾胃的功能。

三、脾胃不好,给孩子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1.影响身高发育。脾虚的孩子吸收和运化是不好的,尽管你给孩子补充很多营养,脾胃动力不足,没办法进行消化和吸收,孩子营养供给不足,特别是钙元素,就很容易不长个!

2.影响体质,爱生病。脾虚的孩子,肠胃第二大抵抗力已经跟不上了,孩子很容易生病。脾虚容易积食,积食生百病,孩子问题会越来越多。

小结

夏季除了饮食上要关注,不能影响脾胃的正常运转,也要多给孩子补充水分,最好是能够隔三差五的喝金棘末,调养脾胃,帮助宝宝调节脾胃能力,更好的吸收和运化营养,助力孩子的身高和健康发育。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