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牢固性肥胖(顽固性肥胖是什么样的)

十一哥思维 0
文章目录:

过度“健康”才是肥胖的元凶,你还在吃“健身餐”吗?

健身餐在很多人眼中是这样子的

不吃碳水!拒绝主食!

不吃油!水煮一切!

控制热量!少吃肉!

少碳水少油低热量

够健康了吧!

一定能瘦!?

这样的健身餐真的健康吗?

人体最重要的三大能量元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你并没有合理的摄取到,谈何健康?

看看你所谓的“健康饮食法”,会给你带来什么巨大的伤害吧

不吃碳水化合物

① 当你身体感到饥饿时,基础代谢就会急速下降,然后弄巧成拙,它就会千方百计的帮你储存脂肪

② 当你处于低耗能状态,它就会帮你抛弃一些非生存必需行为,比如赶走大姨妈

③ 肠胃罢工,出现便秘或闹肚子,让你长痘和皮肤老化

摄入太少蛋白质

① 蛋白质摄入不足,会造成营养摄入不足,影响体格发育

② 蛋白质会让你的减肥塑形更高效

③ 减脂期建议保证每公斤体重摄入 1g 的蛋白质,没有运动习惯的人至少保证每公斤体重摄入 0.7-0.8g 的蛋白质

不吃油脂

①会营养不良,身体出现各种毛病,还会导致肌肤问题

②体内相关器官组织的韧带功能减弱,关节中的韧带可加强关节的稳定性,并且对关节的牢固性、稳定

③导致荷尔蒙分泌的越来越少,胆固醇也会越来越少,胆固醇少了雌性激素就少了,月经就容易开始紊乱,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不孕

“健康”的大坑

可不止这些

① 脱脂食品:其实里面反而加了大量的精制碳水化合物。

② 低糖、无糖的精加工食物:其实里面可能含有大量淀粉。

③ 全麦面包:很多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在白面粉里加入焦糖或糖浆,看上去是全麦,其实并不是!

......

那健身要怎么正确的吃碳水呢

运动后快碳 运动前慢碳

快碳食物(恢复体能,修复肌肉):面包、白米饭、意面等精致谷物那一类。

慢碳食物(饱腹感持久,降低脂肪炖鸡):燕麦、糙米、豆类、薯类、玉米、南瓜,蔬菜等这一类。

怎么正确的选择肉类

选择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比如鸡胸肉或者去皮鸡肉、瘦牛肉、瘦猪肉、鱼虾......关键是烹饪方法,尽量用蒸、煮、烤

怎么正确的补充脂肪

对减脂人群来说,最好的方法是保证日总摄取热量中的20-30%来自于脂肪。

选择优质脂肪,比如植物油、坚果、三文鱼、牛油果等

任何事物都要适度,太过极端可能会弄巧成拙。

以上这些饮食方法其实不只是健身的人要遵守,普通人想要健康的生活,这些饮食观点必不可少

—END—

肥胖也是一种病,要少吃饭多吃肉

由于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肥胖人群日益增多。目前,中国超重人群达2亿,肥胖人群超过9000万。同时,因超重和肥胖引发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也是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

清远市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黄启亚表示,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人们更加意识到疾病的易感性与预后,与个体的免疫力密切相关,形成和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能够构筑人体免疫的牢固防线。他建议肥胖人群少吃饭多吃肉,因为脂肪主要来自淀粉,而肉类主要是高蛋白,和肥胖的关系并不大,如此一来可以降低发病风险。

避免肥胖危害“三师共管”帮助科学减重

黄启亚介绍,拥有健康的体魄非常重要,肥胖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因超重和肥胖引发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等正在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肥胖若不加以控制,上述疾病还会持续加重并引发其他疾病。

但是,缺乏专业指导的减肥,往往会引起体重反弹。黄启亚指出,肥胖人群应该少吃饭多吃肉,因为脂肪主要来自淀粉,而肉类主要是高蛋白,和肥胖的关系并不大。此外,一些市民盲目相信市面上的减肥产品,也容易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

据悉,肥胖可导致9大类疾病,如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痛风等代谢并发症;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睡眠呼吸暂停、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脂肪肝、胃食管反流等消化系统疾病,月经失调、不育、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生殖系统疾病,以及各类肿瘤、尿失禁、骨关节病、焦虑抑郁等疾病,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

作为一种慢性疾病,肥胖必须治疗。如何界定肥胖?国际上通用以体重指数(BMI)来划分,通常女性的正常体重指数为21—23,男性的正常体重指数为22—24。超过正常数值,但低于28的,界定为超重;在28以上的,则属于肥胖症的范畴。也就是说,体重指数超过28的,即使目前还没有任何症状,也需要及时就诊,寻求医生的帮助。

随着超重患者日益增多,清远市人民医院专门开设了减肥门诊,主要面向超重或肥胖合并糖尿病、青少年肥胖、产后肥胖、肥胖合并高血压、肥胖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患者。通过“三师共管”模式,帮助患者健康减重。

清远市人民医院在清远地区率先引入这种减重治疗模式,由医师、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组成“三师”团队,对肥胖患者进行一对一针对性指导。医师负责疾病诊疗和用药咨询,营养师负责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健康管理师负责运动和心理指导。

在该模式下,患者加入减肥管理群,由营养师和健康管理师根据其具体情况,每天调整饮食和锻炼情况。以运动为例,专家团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身体素质,制定有针对性的有氧运动方案,再循序渐进加入抗阻运动,通常首次运动方案包含12周的规划。

黄启亚表示,按照“三师共管”的系统减肥方法,肥胖儿童通常一个月能够减重5—10斤,在坚持2—3个月后,能够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

筑牢健康基石疫情期间更要注重饮食营养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人们更加意识到疾病的易感性与预后,与个体的免疫力密切相关。黄启亚指出,形成和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能够构筑人体免疫的牢固防线。

在各版的新冠肺炎防疫预防建议中,均提到“适量运动,健康饮食,提高免疫力”。2020年1月27日,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就发布了《关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饮食营养专家建议》,每一条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对此,清远市人民医院营养科提出了疫情期间的饮食建议:

保证摄入充足的能量,食物多样,包括谷薯类、蔬果类,畜禽鱼奶蛋类、大豆类、坚果类等食物。每天摄入12种以上,每周25种以上食物。主食以谷类为主,做到粗细搭配,每天250—400克。特别是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可在主食中加入燕麦、荞麦、红米、黑米等粗杂粮。

保证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尤其是鱼、蛋、瘦肉类等优质蛋白质,每天150—200克。鸡蛋可每日1个。每日奶及奶制品可摄入300毫升,多吃豆制品,适当吃25—35克坚果类。而对于慢性肾脏病等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量的患者,建议在营养医师指导下调整饮食。拒绝吃野生动物。

适当增加深颜色的蔬果,每日蔬菜可摄入500克,水果200—300克。因为蔬果中富含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糖尿病患者可选择低升糖指数的水果,如草莓、蓝莓、樱桃、火龙果、圣女果等。

清淡饮食,少盐少油,控糖限酒,足量饮水。每日盐摄入量6克,烹调油以植物油为主,每日摄入量为25—30克。饮用水1500—2000毫升,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成人如饮酒,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在家也要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疫情期间减少外出活动,大家可根据自身状况,选择不同的室内运动,如健身操、瑜伽、跳绳等,减少久坐时间,每天运动半小时。也可通过做家务来增加运动量。不建议通过节食等方式盲目减重。

特殊人群特殊选择。老年人、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如若经口饮食摄入不足,可在营养医师指导下口服肠内营养制剂(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复合维生素制剂等补充。彭可明 刘秋宜 陈之瑜

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期,不宜节食减肥

儿童超重肥胖可能出现包括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骼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和心理的异常,造成严重的短期和长期后果,还会为成年期的肥胖奠定牢固的基础,增加成年期减重难度以及成年后各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的发生风险。暑期是很多家长督促超重孩子执行减重计划的重要时段,减重计划中大概率包括节食,但其实儿童青少年通过节食减重有危害,家长需关注。

减重的同时要关注儿童身体正常生长发育

身体质量指数(BMI)评价法是最常用的诊断超重、肥胖的方法。参照《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儿童和青少年肥胖是指在同年龄同性别儿童青少年中,BMI≥第95百分位数(即与同龄人比较所处的位置,下同);超重是指在同年龄同性别儿童和青少年中,BMI处于第85百分位数与第95百分位数之间。也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58602018),6-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性别年龄别BMI筛查超重与肥胖界值。

对于肥胖的孩子来说,减重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保持他们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性以及肥胖治疗的长期性。

儿童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有程序性的连续过程,在6-10岁的年龄阶段,身高增长速度是5-7厘米/年,通常女孩(10岁左右)、男孩(12岁左右)进入青春期,身高猛长期一般可持续1-3年,平均约为两年。营养是影响身高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均衡饮食是非常必要的。

过度节食危害多

一些孩子采用模仿网络上成人节食减重的方法,比如不吃主食、不放油、大量喝水、只吃水煮菜等极端的方式控制体重,甚至有的女孩采用这种方式减重,一个月内体重下降明显,之后体重不再下降,来医院咨询如何让体重继续下降。殊不知,她已经出现了脱发、乏力、心悸、闭经等症状,胃肠道功能也受到影响,耐受不了正常的饮食。

短期内迅速减重,人体靠大量消耗体内储存来支撑,可能会导致低血糖、电解质紊乱,出现呕吐、眩晕、乏力、脱发、闭经、贫血、免疫力下降等。由于过度节食还会导致“神经性厌食症”。这是一种有意节食导致的进食障碍,多发于13-20岁的女性,青春期的男孩也有发生。除了绝食,有些孩子还会催吐、抠喉、吃泻药、疯狂运动……他们永远不会对“掉秤”的程度感到满意,如果过了一天,体重还跟昨天一样,简直觉得就是“灭顶之灾”。他们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和别人眼中完全不一样——即使已经骨瘦如柴,仍觉得自己很胖。

儿童青少年如何科学减重

随着孩子身高的增长,在体重不改变的情况下,BMI是下降的。如果是6~11岁的孩子,BMI位于第85~第94百分位,应维持体重或者控制体重增长速度;BMI位于第95~第99百分位,应维持体重直到BMI<第85百分位,或者缓慢减体重,但减重速度不超过0.5公斤/月;BMI>第99百分位,需减体重,但减重速度不超过1公斤/周。

如果是12-18岁的孩子,BMI位于第85-94百分位,应维持体重直到BMI<第85百分位,或者缓慢减体重;BMI位于第95-99百分位,减体重直到BMI<第85百分位,但不超过1公斤/周;BMI>第99百分位,需减体重,但不超过1公斤/周。

医学营养减重干预的方法有:限能量膳食、高蛋白膳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间歇性能量限制、低血糖指数饮食、多种饮食模式、代餐食品减重、时间限制进食法。营养治疗是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首选的一线治疗方式,但管理模式不同于成人,在限能量的同时还应保障其正常生长发育需要。

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减重,膳食的营养方案应个体化,能量达到其身高对应年龄的营养需求,保证三大营养素均衡(蛋白质供能占总能量的15%-20%,碳水化合物占55%-65%,脂肪占20%-25%),保证优质蛋白质,充足的膳食纤维及健康的油脂摄入。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提出,每天应至少累计中高强度运动60分钟,包括每周至少3天高强度身体活动和增强肌肉力量、骨骼健康的抗阻运动;每天看屏幕的时间限制在120分钟以内,并避免久坐行为;课业间隙进行适当运动。

运动重在坚持。采用自身抗阻运动结合有氧运动的方式效果更为显著。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规律科学的运动习惯,最好进行户外活动,可适当增加趣味性。开始锻炼时,运动速度和运动量要适宜,以可耐受为限,逐渐增加,不要操之过急,以运动后轻松愉快、不感到疲劳为原则。

另外,还需注意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前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进食甜食,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帮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丰富孩子的兴趣爱好,增强孩子的自信,减少出现情绪性暴饮暴食的机会。培养正确的认知:多给孩子宣讲体重管理和科学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及好处,并宣传肥胖的危害,孩子在面对“诱惑”时就更容易用认知来冷却自己进食的欲望。

持续的饮食管理和有效的运动是肥胖患儿的长期管理模式。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体重管理模式不同于成人,管理周期更长,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参与。

(作者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夏露露)

来源: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