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乳素偏高肥胖(泌乳素高导致肥胖)
女性“泌乳素”偏高,别忽视,这对身体或有4大影响,需及时就医
泌乳素也被称为催乳素,属于女性身体当中的一种多肽激素,是由脑垂体所分泌出来的激素。在女性怀孕以及进入哺乳期的时候,泌乳素会非常的旺盛,能够促使乳腺发育,并且可以促使泌乳。
而对于非怀孕期以及哺乳期的女性来说,血清当中的泌乳素水平一般不会超过200纳克/毫升。但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一些女性会出现泌乳素偏高的情况,这也是一种特别多见的功能失调性现象。
所以有很多女性想知道,如果体内的泌乳素偏高会对身体有些什么样的影响?
泌乳素偏高对女性有哪些影响?
一、影响女性月经
泌乳素属于女性体内的一种激素,一旦这种激素偏高,会使女性的内分泌出现异常,还会影响到子宫和卵巢健康,很容易发生月经方面的问题。
比如女性的月经周期会发生改变,或出现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现象。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女性的生育功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出现不孕的情况。
二、第二性特征异常
当泌乳素增高的时候,女性的第二性特征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比如女性的乳腺、外阴会萎缩,并且会出现阴毛脱落以及阴道分泌物大量减少的情况。女性的阴道壁也会变得特别薄,很容易感染一些细菌。
另外,女性的性欲也会受到影响,比如出现性欲减退或者是性冷淡的情况。
三、异常溢乳
对于非怀孕期以及哺乳期的女性来讲,一旦泌乳素增高,就会导致乳房出现异常的溢乳现象。在挤压乳头时,乳头内会渗出一些液体。
四、雌激素缺乏症状
如果女性体内的泌乳素持续升高,就会抑制垂体对于雌激素的分泌,而且还会影响到卵巢对于雌激素的合成,会使女性出现一系列雌激素缺乏现象。
比如经常性的失眠、容易骨质增生、性情改变、食欲异常、反复头痛、身体肥胖,以及多毛等现象。
那么,当女性泌乳素偏高的时候,到底该怎么调节比较好呢?
一、对症药物治疗
女性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的服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甲磺酸溴隐亭、卡角麦林等药物。可以起到抑制泌乳素分泌的作用,也可同时配合服用维生素B6。
二、中医治疗
患者可以适当的服用一些中药进行调理,比如溢乳颗粒或者是乳癖消。这些药物能够降低泌乳素的水平,还可以改善泌乳素增高所引起的一些不适症状。也可以采取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减少泌乳素的分泌,并且可以恢复卵巢功能。
总而言之,如果女性体内的泌乳素偏高,就会导致内分泌受到影响,很容易使女性出现以上4种症状。所以当泌乳素偏高时,应快速入院进行一系列的检查,然后根据泌乳素增高的原因以及程度,给予相对应的治疗和调整。
女性还应该注意健康体重的保持,并适当增加运动量,能够稳定体内的泌乳素以及其他激素,达到保障自身健康的作用。
高泌乳素血症是怎么回事该怎么治疗
提起高泌乳血症就不得不说一下泌乳素了,正是泌乳素的异常过多分泌引起了高泌乳血症。
泌乳素是由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妇女在怀孕后期及哺乳期,泌乳素分泌旺盛会促进乳腺发育与泌乳。泌乳素对下丘脑-垂体有短路负反馈调节作用,对性腺有调节作用。
正常育龄妇女催乳素水平不超过 1.14-1.37 nmol/L,超过了就是高泌乳血症了。
二.引发高泌乳血症的原因1. 生理原因
日常活动,如体力运动、精神创伤、应激刺激以及各种生理现象都有可能引起泌乳素的升高。
2. 药物影响
许多拮抗下丘脑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或增强兴奋催乳素释放因子的药物可引起高泌乳血症,少数药物可能对催乳素细胞也有直接影响。
3. 病理原因
如下丘脑或垂体柄病变;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各类胸壁炎症性疾病;肾功能衰竭;肝硬化以及妇科手术等。
1. 月经失调
包括各种月经紊乱,从月经少、稀发到闭经,其中以闭经为多见。
2. 不孕
异常升高的泌乳素抑制排卵,导致不孕,轻度升高的泌乳素引起黄体功能不足,导致流产。
3. 溢乳
通常表现为双侧乳房流出或可以挤出非血性、乳白或透明液体。
4. 肿瘤压迫症状
头痛、双颞侧视野缺损、肥胖、嗜睡、食欲异常和颅神经压迫症状。
5. 其他
雌激素水平低导致骨密度降低、体重增加、生殖器官萎缩、性欲下降。部分患者可有多毛。如为混合性腺瘤可有其他垂体激素分泌亢进的临床表现。
1.高催乳素血症的生殖问题
(1)治疗目标:不孕者使泌乳素降至正常,解除高泌乳素对生殖轴的抑制,使恢复排卵。
(2) 妊娠期预防流产,防治垂体瘤增大,保证孕期安全。
2.孕前通过治疗使患者恢复排卵
(1)垂体微腺瘤:药物首选。泌乳素降至正常可妊娠。
(2)垂体大腺瘤:药物首选。建议妊娠前用 DA 治疗使可见的垂体瘤消失或肿瘤缩小 50% 以上。
(3)手术:药物不敏感及不耐受者。妊娠前手术缩小肿瘤体积,能极大降低严重肿瘤增大的风险。风险包括垂体功能低下的风险和术后妊娠过程肿瘤增大。
3.妊娠期的用药
将胎儿对药物的暴露限制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由于溴隐亭的安全性已经确立,而卡麦角林的资料较少,所以妊娠期治疗首选溴隐亭。
什么病症都需要找准原因精确治疗,这样效果才好,高泌乳血症也一样。
美丽杀手!肥胖明显增加乳腺癌风险
姚贝娜生前照
肥胖明显增加乳腺癌风险
目前研究认为,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且与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量有关。在以高脂肪食物为主的一些国家中的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较以底脂肪为主的国家的妇女高5~10倍。因为肥胖者体内脂肪堆积,可刺激内分泌系统,使雌激素或催乳素含量增高,肥胖者平时往往摄入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以致血浆中含有高水平的雌激素和催乳素。所以对某些对这两种激素特别敏感的妇女而言,他们可能是一种致癌因素。资料表明,上海的乳腺癌发病率一度跃居全国之前列。科学家认为,乳腺癌是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它的发生与家族史、月经史、发育史、受乳史、良性疾病乳腺史、血型、精神状况、经济水平、营养水平等因素有关。今年来的研究发现,肥胖与乳腺癌又密切关系。
人体发胖后,心、肺、肾等实质器官的负担增加了,这些脏器的功能也因此而下降,导致人体活动不便。有资料报道,妇女发胖后,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如以绝经期前的消瘦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为1,则轻度肥胖(偏重)者为2.1,肥胖者为2.98。到了绝经期后,肥胖与乳腺癌的发病更为密切,由于60岁以上的妇女卵巢功能衰退,雌性激素锐减,乳腺癌发病率理应减少。但是,肥胖的老年妇女脂肪组织多,在脂肪组织中同样可以合成雌性激素,而此种雌性激素也能促使乳腺癌的发生。此外学者还发现,60岁(相当于闭经后5年)以上的乳腺癌病人,其乳腺组织中雌性激素受体的阳性率,肥胖者为75%,而非肥胖者为62%,两者相比有显著的差别,者也揭示了肥胖老年妇女患乳腺癌与雌性激素有关。若以消瘦者患病的危险性为1,则轻度肥胖者为4.51,重点肥胖者为12.38。
有人调查发现,如果绝经期后妇女每天摄入脂肪80克以上,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2.5倍;如果在摄入的蛋白质中动物蛋白占40%以上,其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5.33倍;如果摄入的食物中热量过高,过多的热量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同样也可因肥胖而增加患者乳腺癌的危险性。可见肥胖是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为了预防乳腺癌的发生,因该改善膳食结构,减少能量摄入,控制体重增长,避免肥胖,这对6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尤其重要。
除了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肥胖还增加常见癌症风险
近日,在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上发表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较高的体重指数(BMI)与10种常见癌症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这是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一项,共纳入了超过500万英国成年人的数据。
来自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以及法尔健康信息学研究所的研究者们估计,每年在英国有超过12000例这10种癌症的病例与超重或肥胖有关,并且如果人群的平均BMI继续增长,每年还会额外多出3000余癌症病例。
“在英国和全世界范围内,超重和肥胖的人数都在快速增长。现在人们已经很清楚,肥胖会诱发更多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而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我们也会看到更多的癌症病例出现。”研究领导者、来自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的克里希南?巴斯卡兰(Krishnan Bhaskaran)博士说。
利用英国临床实践研究数据链(Clinical Practice Research Datalink ,CPRD)中的数据,研究者们纳入了524万16岁以上的受试者,并对他们进行了平均7.5年的随访。研究者记录了受试者的体重指数,并根据年龄、性别、吸烟情况等因素进行校正,比较不同体重指数的个体罹患癌症的风险差异。
在研究结束时,共有166955名受试者检出了22种最常见癌症中的某一种。结果显示,当体重指数在正常基础上每增加5(单位是千克/平方米)时,以下部位癌症的发病风险均有显著增加:子宫肿瘤风险增加了62%,胆囊癌增加了31%,肾癌增加了25%,宫颈癌增加10%,甲状腺癌和白血病风险约增加9%。更高的体重指数也增加了罹患肝脏、结肠、卵巢和乳腺肿瘤的总体风险,但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在一些癌症类型当中,正常范围内较高的体重指数似乎也与风险增加有关。此外有数据表明,体重指数较高的人群中前列腺癌和绝经前乳腺癌的风险可能会轻微下降。
巴斯卡兰解释说:“体重指数对不同癌症的影响有很多差异。例如,在较高的BMI下,子宫肿瘤的风险大幅增加;而对于其他癌症,我们观察到的是更加平缓的风险增长,或者风险并未出现变化。对一些癌症,例如在绝经期前出现的乳腺癌,BMI较高的人群看起来风险甚至降低了。这些差异告诉我们,体重会从多个不同的方面影响癌症风险,这取决于具体的癌症类型。”
根据这一结果,研究者们估计,在英国多余的体重可能要为41%的子宫肿瘤,以及10%或更多的胆囊癌、肾癌、肝癌和结肠癌负责。他们还认为,当整个人群中的平均BMI上升1千克/平方米时(大约相当于每人增长了3~4千克额外的体重),会导致英国每年增加约3790例癌症患者。
在一篇相关的评论当中,来自美国癌症协会的彼得?坎贝尔(Peter Campbell)博士说到:“我们有充足的证据表明,肥胖是一个导致很多不必要的癌症病痛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调整卫生政策来遏制肥胖是必要的,这一点已经无需更多研究来证明。”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