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走路损伤(太胖走路容易摔跤)
240斤胖小伙骑小电驴颠伤腰,医生:大体重腰痛患者当心神经受损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23日讯骑小电驴时颠了一下,回去后一直腰痛。原本以为只是闪了一下,没想到竟是腰椎间盘突出,已经引起神经受压受损。“本以为是老毛病发作,打个消炎针做做理疗就行了,结果险些耽误病情。”23日,已接受手术治疗的杨先生疼痛明显缓解,说起自己之前的不在意,后怕不已。
35岁的杨先生因为工作压力巨大,本就有点胖的他体重逐年递增,突破了200斤。5年前,杨先生开始出现腰疼的情况,因为只是偶尔腰痛,每次休息后也都能缓解,他也就一直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2月13日,已经244斤的杨先生在骑电动车通勤的路上遇到一个小坑,车剧烈颠簸了一下险些摔倒,回家后杨先生便一直感到腰痛,左腿总有一种触电般的痛感。
一开始,他以为是腰闪到了,休息休息就能缓解。两天后,他发现疼痛不仅没有减轻,反而严重影响到他的正常行走与睡眠,当日下午就赶到武汉市普仁医院疼痛科。做完相关检查后,疼痛科医生发现杨先生有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椎管狭窄,神经明显受压,且腰椎4—5节段已出现神经病理性改变。如不及时手术,很有可能出现下肢运动、感觉异常,甚至肌肉乏力萎缩,影响正常生活。
“肥胖本身就是腰病的天敌,过度劳累会导致椎管内过度增生,从而使椎管变得更加狭窄,极易诱发神经受压出现麻木疼痛,甚至肌肉萎缩。”接诊医师贺达解释说,杨先生原本就存在这些问题,因为这次颠簸后椎间孔被挤压导致突出物更大,引起的疼痛无法自行缓解,这才引起重视。
得知要做开放手术,杨先生非常害怕,医生耐心沟通后,决定选择内镜下介入治疗,通过微创的方式解除疼痛。考虑到年轻患者骨质偏硬,神经紧贴在侧隐窝内,扩大神经通道时会挤压神经,针对杨先生的具体情况,医生决定采用大通道脊柱内镜下椎管扩大成形,通过提前设计最佳路径和最新研究的侧椎管扩大术式实施治疗。2月18日上午9时30分,杨先生接受了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和脊髓神经根粘连松解术。术后他神经卡压症状被解除,麻木疼痛明显缓解。
武汉市普仁医院疼痛科主任朱峻松提醒,许多人认为腰痛很常见,休息一下就好,或是做做理疗就没问题了,并没有意识到腰椎病的严重性。特别是大体重患者,长期腰痛会出现下肢疼痛、麻木、乏力的症状,有些甚至在出现下肢肌肉萎缩后才到医院就诊,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长期处于疼痛还会影响血压、睡眠等,出现各种精神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应尽快就医找到解决方案。(长江日报记者刘璇 通讯员李林牧 潘雨茜 余俊兰 视频制作刘璇)
【编辑:余丽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骑“小电驴”颠簸受伤后,244斤胖小伙腰痛难忍连走路都困难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通讯员 李林牧 潘雨茜 余俊兰
“前几天骑小电驴的时候颠簸了一下,以为只是闪了下腰,没想到会这么严重。”直到看清楚检查报告,听完武汉市普仁医院疼痛科医生的解释,杨先生(化姓)这才明白为什么腰痛发作得如此厉害。
杨先生今年35岁,因为工作压力巨大,本就相对肥胖的他体重逐年递增。5年前,杨先生便开始出现腰疼的情况,但由于一年只会疼一两次,每次休息之后也都能逐渐缓解,他便一直没有将腰痛放在心上。
2月13日,已经244斤的杨先生在骑电动车通勤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小坑,车也随之剧烈颠簸了一下险些摔倒,回家后他便一直感到腰痛,左腿也总有一种触电般的痛感,以为是腰闪到了,他并未重视,想着休息一会便能缓解。然而直到2月15日上午,杨先生的症状都没有减轻,反而还严重影响到了他的正常行走与睡眠,意识到事情严重性的杨先生于当日下午赶到了武汉市普仁医院疼痛科就诊。
经检查,疼痛科医生发现杨先生的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椎管狭窄,神经受压,检查提示杨先生的腰椎4—5节段已经出现神经病理性改变,如不及时手术治疗很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神经受损加重,出现下肢运动、感觉异常,甚至出现肌肉乏力、肌肉萎缩的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肥胖本身就是腰部疾病的天敌,过度的劳累会导致椎管内过度增生从而使椎管更加狭窄,这样会容易诱发神经受压出现麻木疼痛,甚至肌肉萎缩。”接诊的疼痛科主治医师贺达解释,杨先生本就有相应的症状,这次是因为颠簸后椎间孔被挤压导致突出物更大了,引起的疼痛无法自行缓解,这才引起了他的重视。
2月18日上午,疼痛科医生们为杨先生在局麻下行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脊髓和神经根粘连松解术,解除了杨先生神经卡压的症状。
磁共振下杨先生的神经通道
武汉市普仁医院疼痛科主任朱峻松提醒,许多患者及家属认为腰痛很常见,平时休息一下就好,或者打打“消炎针”就没有问题了,并没有意识到腰椎病的严重性,特别是很多大体重患者,长期腰痛会出现下肢疼痛、麻木、乏力的症状,有些患者甚至在出现了下肢肌肉萎缩后才到医院就诊,而此时的治疗难度则会成倍增加;有些患者会因为疼痛导致焦虑、抑郁、精神紧张、易怒、狂躁等精神症状。另外,长期处于疼痛中还会影响血压、睡眠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腰痛并不是“简单”的常见病,需要大家更多地关注。
更多资讯请扫码加入极目新闻骨科群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宁波白领每天只走2000步,竟把脚踝走伤了?!医生紧急提醒……
来源:宁波晚报
45岁男子踝关节积液、足跟水肿,不是因为其他疾病,竟然和体重太大有关;18岁男孩一上体育课就脚痛,动不动扭伤脚,也是太胖惹的祸……5月29日是全国爱足日,今年的主题是“减负而行,足以支撑”。在宁波市第二医院足踝外科门诊,医生每天都能接诊至少一两例因为肥胖导致足踝损伤的患者,对于这些患者,医生第一个建议是减重。
18岁男孩有着四五十岁的脚踝
正是体重太大惹的祸
“医生怎么办?他还这么年轻,脚踝就这么脆弱,去年已经扭伤了两次了。”今年18岁的小江(化名)被一脸焦虑的妈妈带进了诊室。原来,小江虽然看上去壮壮实实的,但脚踝却特别脆弱,他一跑步脚就痛,上体育课的时候常常跟不上大部队,经常被批评。小江自己也很苦恼,不是自己要偷懒,而是他一运动脚踝就会痛,去年已经两次在体育课上跌倒扭伤,每次都要休息好一阵子才能重返体育课。
骨科中心足踝外科病区主任陈良主任医师为小江做了详细的检查,发现他的足踝部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首先是韧带有了扭伤,其次足弓也有塌陷的情况,已经接近平足的状态。因为足弓塌陷,导致踝关节失去了正常的位置关系,出现了踝关节撞击综合征,踝关节周围出现了很多增生的小骨头,这使得踝关节活动进一步受限。
“我们正常人下蹲整个脚掌是可以着地的,但这个孩子因为踝关节受损,下蹲的时候只能脚尖着地,所以他下蹲很困难。”陈良说,从影像片看,18岁的小江有着四五十岁年纪的脚踝。经过综合研判分析,这都是体重过大惹的祸。
原来,小江身高1米70左右,体重超过了100公斤,体重指数达到了35kg/m^2。
陈良建议小江,必须尽快减重,可以选择骑自行车、游泳等对足踝压力小的运动方式,运动时要加强防护。此外,还建议小江暑假时接受微创手术,修复受损的韧带,去除增生的骨质。平时则穿足弓支撑鞋垫,让足底的压力分配得更为合理。
多走几步足跟就痛
45岁男子脚踝被自己的体重压伤
肥胖引起的足踝受伤不止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中年群体也是高发人群。今年45岁的王先生(化名)是一位白领,平时工作主要坐在办公室里,上下班两点一线,平时运动也非常少。
王先生的身体一直不错,但最近几个月来,他感觉自己的脚越来越不耐用,只要多走上几步就会觉得脚跟痛,越走疼痛越厉害,休息后疼痛才会缓解。“我以为自己走多了,没想到即使走得再少,脚跟还是会痛。”王先生说,他每天的微信步数不超过2000步,看着同事们每天一两万步也没事,他决定去医院看一看。
“这位患者的踝关节有积液,跟腱也有水肿的情况,在排除了痛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后,判断这位患者就是因为足踝关节负荷过重导致踝关节损伤。”陈良介绍,王先生身高1.80米,体重106公斤,体重指数达到33,正是长期足踝部压力过大,导致一系列损伤。陈良给出了对症治疗方案,但要彻底解决问题,还是要减重。
陈良医生在为患者检查
胖到足踝受伤的人有不少
要想保护足踝健康首先要减重
“像这样因为肥胖导致足踝损伤的患者,我每次坐门诊都能接诊至少一两例。”陈良主任介绍,今年爱足日的主题是“减负而行,足以支撑”,强调了足踝部位在人体中的重要性。因为足踝不仅是支撑我们站立和行走的基础,还在运动能力和身体活力的维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肥胖人群来说,足踝部位的负担更重,容易引发一系列足踝疾病,如足底筋膜炎、跟腱炎和平足等。因此,减轻体重对于足踝健康尤为重要。
为什么肥胖人群足踝容易受伤?陈良介绍,体重过胖会导致下肢关节都承受更重的压力,所以更容易受伤。
对于肥胖人群,足踝科医生有哪些保护足踝的建议?陈良介绍,首先是控制体重。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来减轻体重,可以显著减少足踝的负担。其次,选择合适的鞋子也很重要。鞋子的支撑和缓震性能能够有效减少足踝的压力。最后,平时可以进行一些针对足踝的强化和伸展运动,以增强足踝的力量和柔韧性。运动前要充分热身,特别是足踝部位的热身运动。运动时做好足踝防护,运动时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训练。运动后要注意拉伸和放松足踝。此外,如果在运动过程中感到足踝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进行冷敷,必要时及时就医。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孙美星 庞锦燕 通讯员 郑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