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鸡鸭适合(肥胖鸡鸭适合养殖吗)

金台资讯 0
文章目录:

减肥不必吃素 5种肉类营养不发胖

1、鱼肉

鱼肉是最有营养的肉类之一。世界上鱼的种类十分多,大致可分为淡水鱼和海水鱼。这两类鱼的营养价值都很高,含有大量优质蛋白质、叶酸、镁、钙、磷等物质。

另外,鱼肉的脂肪含量不高,而且所含的脂肪大部分是不饱和脂肪酸,不容易导致肥胖。经常吃鱼,还有助于保护眼睛,预防近视和白内障等眼部疾病。

2、鸽肉

在我国民间有种说法——“一鸽胜九鸡”。鸽肉中所含的蛋白质比一般家禽和肉类都要高,而且在鸽肉中的脂肪也比其他肉类要低,只占0.3%。常吃鸽肉,还可以达到提神补脑、提高记忆力、养生等目的。

3、兔肉

兔肉有“保健肉”、“荤中之素”的美称。兔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比其他肉类低。平均每100克兔肉中,其脂肪含量只有0.4克。

兔肉的口感细腻鲜美,容易被身体消化和吸收。吃兔肉对于皮肤、大脑和心血管等方面都有极佳保健作用。另外,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冠心病的人群,都可以放心使用。

4、鸡肉

平均每100克的鸡肉中,脂肪含量只有1.2克,可见鸡肉的脂肪含量并不高。另外,在这1.2克的脂肪中,又以不饱和脂肪酸居多。所以吃鸡肉不易引起肥胖。

鸡肉也是含蛋白质丰富的肉类。除此以外,鸡肉中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能够满足人体所需营养。而且鸡肉在人体中的消化率较高,所以,即使是小孩、老年人或是体质虚弱的人,都适宜通过食用鸡肉来补充营养。

5、鸭肉

鸭肉中所含的脂肪数量比起猪肉要低。不饱和脂肪酸和低碳饱和脂肪酸是鸭肉中所含的主要脂肪成分。与上面所提到的肉类一样,鸭肉也是容易消化的肉类,不会增加肠胃消化和吸收的负担,所以胃病患者也可以食用。而且鸭肉中含有多种可以预防心脏疾病的维生素。

吃鸭肉多做这一步,脂肪能够少一半

有句话说“冬吃牛羊,夏吃鹅鸭,一年四季鸡鱼虾”。鸭肉性味甘凉,夏季吃它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今天小二就来给大家说说关于鸭肉的“那些事儿”~

夏吃鸭肉,好处多多

中医认为,鸭肉性味甘凉,有助于清热解暑,这在肉类食材中是非常少见的。

而且,鸭肉还具有“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等功效,现在天气越来越闷热,很多人可能会有食欲下降、暴躁易怒、倦态乏力的情况,这个时候,适当吃点鸭肉,可起到一定缓解作用。

而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夏季吃鸭肉,有以下好处:

鸭肉属于白肉,优质蛋白含量在15%左右,比猪肉高,脂肪含量则平均要比猪肉低一半以上。常吃既有助于提升免疫力,又不会太过油腻。

饱和脂肪酸占比较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脂肪酸组成相比红肉更为健康。

富含烟酸,这种物质对维护包括心肌在内的很多重要脏器都有好处。据统计,一天吃四两左右的鸭肉,基本就可以满足每日烟酸推荐摄入量。

鸭肉中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钾、锌、硒等营养素含量也很丰富。以锌为例,每100g鸭肉中该物质的含量即可达到每天所需的20%左右。

鸭肉这样吃,脂肪可以少一半

对于想要减肥的人来说,吃鸭肉的时候有一件事必须要做——去鸭皮。

有研究发现,不加油直接烤熟的去皮鸭肉,它的蛋白质含量超过23%,而脂肪含量只有11%,并且其中一半以上都是不饱和脂肪酸。

如果选用的是鸭脯肉,那去皮后脂肪就更少了,仅为1.5%,绝对是“名副其实”的低脂肪高蛋白食物。

但要是带皮的鸭肉,那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即便采取相同的不加油直接烤熟的方式,带皮鸭肉的脂肪含量还是会有28%之多,比不带皮要高出一倍多!

所以,建议大家吃鸭肉的时候最好把鸭皮去掉。碰到烤鸭这种鸭皮尤为美味、难以拒绝的食物,也要记得尽量少吃,控制食用量。

鸭脖可以放心吃吗?

除了吃鸭肉,近年来啃鸭脖也十分流行——既能解嘴馋,麻辣酥香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而且还没多少肉,吃了应该不容易发胖……

可每当提起鸭脖、鸡脖这些“脖”,总会冒出一个说法:这些脖子上有淋巴结,千万不能吃!那事实究竟如何呢?

鸭脖、鸡脖上的确是有淋巴结的。而且,作为免疫器官,淋巴结能过滤体内的病原体,确实可能含有细菌和病毒,一般不建议食用。不过,经过规范屠宰处理的鸡鸭,淋巴结都会被去除掉。

至于大家在鸭脖上看到的小肉球,那其实是它的胸腺组织。通常胸腺组织不会直接与病原体接触,因而不太会含有细菌和病毒。

当然,如果想吃得更安心,还是建议大家去皮。一方面能避免吃到淋巴组织,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脂肪和热量的摄入,一举两得。

小贴士:现在市面上出售的卤鸭脖等产品,基本都是已经去皮的。但大家吃的时候也不能贪嘴,因为其中的钠盐含量比较高,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对心血管健康不利。

来源: CCTV回家吃饭

冬天要多吃此肉,比牛肉便宜,比鸡鸭肉香,营养滋补又不胖,真香

冬季,寒气渐盛,人体为了抵御寒冷需要更多的热量与营养来支撑。这个时候,合理进补就显得尤为重要。说到进补,很多人会想到吃牛肉、羊肉来暖身,但其实,还有一种肉不仅价格更实惠,而且香味浓郁、营养价值极高,非常适合冬季食用——它就是猪肘子。

猪肘子,是猪腿部位的肉,分为前肘和后肘。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胶原蛋白、维生素B族以及多种矿物质,尤其是胶原蛋白含量非常高,对皮肤有一定的滋养作用。冬天多吃猪肘子,不仅能为人体提供足够的热量,还能促进骨骼健康,尤其适合老人、孩子以及需要恢复体力的群体。

猪肘子虽属于肥瘦相间的部位,但其脂肪含量相对适中,炖煮后油脂会大量析出,因此既不会过于油腻,也不会导致肥胖,特别适合全家老少食用。此外,猪肘子还具有补虚弱、润燥滑肠、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是一道名副其实的滋补佳品。

推荐食谱:红烧猪肘子

所需食材:猪肘子:1只(约800克),玉米:2根,姜片:4片,葱段:3段,八角:2颗,桂皮:1小段,料酒:2汤匙,生抽:3汤匙,老抽:1汤匙,冰糖:适量,盐:适量,清水:适量,油:适量

做法步骤:

1. 猪肘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刮去表面残余的毛,切成大块。如果有整只猪肘子,可以让肉铺师傅帮忙分割。切好的猪肘子用清水浸泡30分钟,去除血水,沥干备用。

2. 锅中放入冷水,将猪肘子放入,加入2片姜片和1汤匙料酒,中火煮至水沸,撇去浮沫,捞出后用温水冲洗干净。

3. 锅中倒入少量油,放入冰糖,小火熬至冰糖完全融化,变为棕红色糖浆状时,快速倒入焯过水的猪肘子块,翻炒均匀,使每块肉都裹上糖色。接着加入姜片、葱段、八角、桂皮,炒香。

4. 倒入2汤匙料酒,3汤匙生抽和1汤匙老抽翻炒均匀,随后加入适量热水,水量以刚好没过猪肘子为宜。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60分钟。

5. 玉米洗净,切成段,加入炖煮的猪肘子中,再炖煮20分钟,直到猪肘子软烂、玉米入味。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盐,开大火收汁,汤汁稍微浓稠时关火,撒上少许葱花即可。

红烧猪肘子炖玉米颜色红亮诱人,香气扑鼻,猪肘子的肉质软糯而不柴,入口即化,带着浓郁的酱香味;玉米吸满了汤汁,甜中带咸,非常开胃。汤汁则可以用来拌饭,令人食欲大增。

这道红烧猪肘子是一道集滋补与美味于一体的家常菜。它既能满足冬季进补的需求,又不会让人感到过于油腻。猪肘子的胶原蛋白炖煮后变得更加容易被人体吸收,玉米的清香与甜味中和了猪肘子的浓郁,提升了整体口感。

对于孩子来说,这道菜口味适中,营养丰富,是非常适合成长发育的食谱;对于老人来说,软烂的猪肘子容易咀嚼,也能滋养筋骨。而且制作过程简单,难度不高,是一道冬季家庭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菜品。

冬天里,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捧上一碗热腾腾的红烧猪肘子,再加上一碗米饭,寒意瞬间被驱散,暖意从心底涌上来。趁着冬季多吃一些滋补又营养的猪肘子吧,让全家人都健康过冬!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本文由“秀厨娘”原创,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