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率图表(肥胖率怎么计算公式)
(图表·漫画)肥胖率增长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4年5月11日
有近五分之一的6至17岁青少年面临超重和肥胖;成年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的比例约为2:1……5月10日至11日,第十届中国肥胖预防控制科学大会在京举行。大会公布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各年龄组超重肥胖率均呈快速增长趋势。
新华社发 王鹏 作
20.2%到46.9%,中国肥胖出现爆发性增长,解决肥胖问题迫在眉睫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引言:每当人类文明忽视某个问题,它都会以越来越响亮的警钟予以警告,2020年的新冠肺炎无疑是一个有力的例子……
2020年2月发表的研究显示,美国成年人肥胖率(2017年-2018年数据)已达到42%,重度肥胖率(BMI≥40kg/m^2)已接近两位数,为9%。而有数据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群肥胖率增长之快(尤其是腹部肥胖)已达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加之我国原本具有的庞大人口基数,有学者推测我们可能会目睹一场至少在规模上史无前例的肥胖大爆炸。
1993年-2015年,中国肥胖出现爆发性增长
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的科研人员利用1993年至2015年间的一系列横断面调查(纳入了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约70000名成年人数据),评估了我国肥胖的总体流行趋势。
研究发现:
➤我国肥胖发病率(依WHO的BMI≥27.5kg/m^2标准)由1993年的4.2%增加到2015年的15.7%;
➤腹部肥胖的总体发病率(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0cm)从20.2%增加到46.9%。
对1993年和2015年的BMI和腰围分布进行简单的目测,可以看到如下非常鲜明的画面——BMI和腰围指标呈现扁平化和明显的右移,尤其是腰围。
图1 1993年至2015年中国成年人BMI分布的变化
图2 1993年至2015年中国成年人腰围分布的变化
再过十年,我国腹型肥胖率或达到惊人的59%!
不同调查时间点的流行率曲线图描绘出一幅同样黯淡的画面——肥胖流行率明显而急剧上升,且没有明显的放缓迹象。
图3 1993年-2015年我国肥胖、腹型肥胖的流行趋势
粗略计算表明,我国肥胖患病率将以每年增加0.5个百分点(腹型肥胖患病率每年增加1.2个百分点)的速度继续上升。以此预测,10年内我国肥胖率将超过20%,腹型肥胖率将达到惊人的59%。这无疑会进一步加大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管理难度。
求本溯源——肥胖大流行背后的原因?
肥胖的病因是多因素的,许多方面尚未被很好地了解,有学者认为具体到我国可能还有一些特有的潜在因素,如曾经发生过饥荒等,但主要的驱动力可能还要归于快速的经济增长。
经济的增长减少了贫困,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但同样带来的饮食习惯的转变——从传统和营养平衡的食品,逐步转为超加工垃圾食品。学界普遍认为,饮食习惯的巨大变化与体重增加、肥胖以及许多其他慢性疾病的关系密不可分。
此项研究结果就肥胖问题敲响了警钟。
管理迫在眉睫——解决肥胖问题,需你我共同参与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但来自其他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仅仅通过呼吁加强自身管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欣喜地看到肥胖等慢性病的防治已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需加强肥胖等常见病防治,通过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加强健康教育、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等方式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以实现2030年超重、肥胖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的目标。
总之,肥胖管理迫在眉睫,解决肥胖问题,需你我共同参与。
参考资料:
[1]Hemmingsson, E. The unparalleled rise of obesity in China: a call to action. Int J Obes 45, 921–922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366-021-00774-w.
[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等.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 , 2017.
(图表)我国近五分之一青少年面临超重肥胖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4年5月11日
有近五分之一的6至17岁青少年面临超重和肥胖;成年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的比例约为2:1……5月10日至11日,第十届中国肥胖预防控制科学大会在京举行。大会公布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各年龄组超重肥胖率均呈快速增长趋势。
新华社发 梁晨 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