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化肥胖
湿气真会导致肥胖?中西医角度的对比解析
文 | 孟医生纵观健康
编辑 | 孟医生纵观健康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明明没吃多少,体重却悄悄蹭上去了?裤子越穿越紧,体重秤上的数字像股票一样直线上涨。你怀疑自己是不是喝凉水都胖?有人告诉你:“哎呀,你这是湿气重!”湿气?啥玩意?是空气湿度太高,还是你家地板没擦干?更离谱的是,有人一脸正经地跟你说:“湿气重了,真的会胖!”这到底是科学,还是玄学?今天咱就来掰扯掰扯,湿气到底是个啥玩意?它真能让你胖成“气球”吗?
1. 湿气:中医的“老梗”,西医的“迷惑”咱先来聊聊“湿气”这个东西。湿气这个词,听着是不是有点玄乎?其实,它是中医里的一个概念。在中医的世界里,湿气就像是个“隐形杀手”,啥毛病都能赖它:头晕脑胀赖湿气,皮肤长痘赖湿气,睡不醒赖湿气,连你上班摸鱼都能找湿气背锅!中医认为,湿气是一种“邪气”,它会影响人体的运化功能,把身体搞得“水汽弥漫”,脾胃也跟着罢工,久而久之,湿气多了,你就容易变成“泡面人”——虚胖、浮肿、没精神。
听到这儿,你可能要问:那西医怎么看湿气?嘿嘿,西医的回答简单粗暴:没有这个词!对,湿气这个东西,在西医的教科书里压根找不到。不过,别急,虽然西医不承认湿气这个概念,但它确实有类似的“亲戚”——比如水肿、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等等。总之,中西医对湿气的理解不太一样,但它们都能解释为什么你会“胖得莫名其妙”。
2. 湿气如何让你“胖”得毫无防备?湿气真能让你变胖吗?答案是:有点道理,但别全听信。
(1)从中医的角度:湿气让你“胖”得有理有据中医的理论是什么?“脾主运化”。简单来说,脾胃就像你家厨房的“总调度员”,负责把吃进去的东西变成身体需要的营养和能量。如果脾胃被湿气“堵住”了,厨房里的“燃气灶”就打不着火,食物消化不了,“垃圾”越堆越多,身体自然就容易“发福”。再加上湿气喜欢“黏糊糊”,它就像在你体内开了个“水上乐园”,让你整个人看起来浮肿、虚胖。中医讲的“湿胖”,就是这么来的。
虽然西医没有湿气这个词,但它承认,人胖,确实可能和身体的“水分”有关。比如:
- 水肿:你长期吃得太咸,身体里的钠离子太多,水分排不出去,腿肿、脸肿、手肿,最后连体重秤都“肿”了。
- 代谢慢:如果你的新陈代谢像蜗牛爬坡,身体就会囤积多余的脂肪和水分,导致“假性肥胖”。
- 内分泌失调: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会让你的身体像“储水罐”一样,胖得莫名其妙。
所以,说湿气让你胖,也不是完全瞎掰,只是中西医的解释方式不太一样。
3. 湿气重的表现:你中了几个?湿气重不重,简单自测一下,看看你有没有这些症状:
- 早上起来发现脸肿得像包子。
- 一到下雨天,整个人跟没充电似的,昏昏沉沉。
- 体重飙升,但摸起来肉都是“松垮垮”的,像泡水的馒头。
- 舌头上有一层“白毛毯”(舌苔厚腻)。
- 动不动就拉肚子,或者便便不成型。
如果中了两三条,恭喜你,湿气可能已经“找上门”了。不过别怕,接着往下看,咱们聊聊怎么“赶走”湿气!
中医对付湿气的办法很简单,四个字:“祛湿健脾”。怎么做?来记住下面这些小技巧:
- 多吃祛湿食物:比如薏米、红豆、山药、冬瓜、茯苓,这些食材简直就是湿气的“死对头”。来一碗经典的“红豆薏米汤”,湿气见了都绕道。
- 少吃生冷食物:冰镇奶茶、凉拌菜这些“湿气制造机”,咱还是少碰为妙。
- 泡脚大法好:每天泡泡脚,水里加点生姜、艾叶,湿气就像被“蒸发”了一样,身体也跟着轻松了。
- 适量运动:湿气最怕“阳气”,而运动能帮你提升阳气,让湿气无处可逃。每天快走半小时,出点汗,湿气就乖乖“打包走人”了。
西医虽然不讲湿气,但它对胖还是很有发言权的:
- 控制盐分摄入:吃太咸会让身体水肿,每天盐的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差不多一啤酒瓶盖),体重可能会悄悄降下来哦!
- 多喝水:听着矛盾吧?但喝足够的水,反而能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和毒素。
- 均衡饮食:别光吃红豆薏米汤,蛋白质、蔬菜、水果都得跟上,让身体的代谢“跑起来”。
- 适度运动:不管中医还是西医,都建议你别懒着。运动不仅能让你“燃脂”,还能改善代谢,帮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
最后,咱得说句公道话:湿气可能会让你“显胖”,但真正让你胖的,还是——管不住嘴,迈不开腿!湿气只是个“助攻选手”,真正的“主力前锋”是奶茶、炸鸡、甜点和久坐。如果你真的想瘦,得先从改掉坏习惯开始,湿气自然也会“拜拜”啦!
6. 总结:湿气和肥胖,边胖边学!湿气到底会不会让人变胖?答案是:可能会,但它绝不是你胖的唯一原因。中医说的“湿胖”和西医讲的“代谢紊乱”其实有相通之处,关键还是要调理好生活习惯。如果你觉得自己湿气重,不妨试试中医的祛湿方法,同时结合西医的科学建议。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除湿神器”!
好了,今天的湿气科普就到这儿了!如果看完觉得有点用,那就赶紧转发给朋友吧!毕竟,湿气不会自己走,但知识可以帮你赶它走!
参考文献
《中医基础理论》,人民卫生出版社,关于湿气与脾胃运化的理论依据。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中国营养学会,关于盐分摄入量和饮食均衡的建议。
《水代谢与肥胖相关性研究》,《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19年第27卷第3期,关于水肿和代谢紊乱的机理分析。
Mayo Clinic:Water Retention and Causes,关于西医对水肿和代谢失衡的解释。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关于湿气体质的中医辨证论述。
#头条深一度#
孟化:肥胖糖尿病治疗出现“希望的田野”
名医简介
孟化:中日友好医院减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普外科代谢减重中心主任,医学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和青海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胃肠肿瘤、减重、糖尿病、食管反流等胃肠道手术。任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肥胖糖尿病主动健康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抗癌协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减重与代谢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任《国际外科学杂志》《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等编委。
“糖尿病是可以逆转的。”近日,中日友好医院普外科代谢减重中心主任孟化在接受《医学科学报》采访时表示,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代谢手术能显著降低患者体重,改善患者糖耐量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状态,使糖尿病缓解率达到70%~90%。
调查显示,中国超重/肥胖患病率已超过50%,由肥胖诱发的各类疾病高达240多种,其中以糖尿病最为突出。
“当前我国已成为全世界第一的2型糖尿病大国,肥胖糖尿病人群超过8000万,糖耐量异常人数高达4.9亿。也就是说,近一半的中国人血糖都不正常。”孟化表示,推广肥胖糖尿病主动健康理念及医学实践迫在眉睫。
代谢手术是综合治疗关键环节
2017年9月,中日友好医院减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成立,这是全国第一家针对肥胖糖尿病患者进行全方位诊断、治疗及生活方式指导的临床医学中心。
走进这里,无论是板凳、病床,还是轮椅、马桶,都是“大尺寸”的定制款,就连体重秤的上限也调到了700斤。护士站里,划船机、哑铃、杠铃等健身器材随处可见。
据悉,该中心采用多学科团队管理模式,涵盖普外科、内分泌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内科、营养科、康复科、中医针灸科、精神科以及个案管理师和专病护理师,以终身追踪式的负责理念,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多对一”的减重健康服务。
“胰岛素发明了一百年,药物越用越多,效果却日渐式微,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现在是时候主动出击了。”孟化说,目前针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手段已经由传统的内科治疗转变为多学科共同协作的综合治疗,治疗目标也由长期血糖控制提升到糖尿病缓解或恢复健康状态。
“代谢手术是综合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患者并非一入院就立即安排手术。”孟化介绍道,术前患者需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改变进食习惯、控制摄入热量、适度增加锻炼等,先降低5%~10%的原始体重,以减少腹部脂肪及肝脏体积,提升心肺功能,进而为手术提供清晰的操作视野,充分保障手术的安全性。“比如每日补充微量元素、增加蔬菜和优质蛋白比例、戒烟酒饮料、养成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等,我们会针对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出更细化更科学的方案。”
在手术操作方面,孟化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对称三孔胃袖状切除术、对称三孔胃旁路术、单孔胃袖状切除术三种特色术式,不仅缩小了手术创伤,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兼顾了患者健康与美丽的双重需求。孟化补充道,“在对称三孔术式与术后加速康复管理的强强联合下,我们还开设了日间手术,患者24小时内即可完成手术并出院。”
更为重要的是,术后患者一定要树立终身的体重管理意识,才能达到并维持理想的减重效果,防止复胖和血糖反弹。例如,在营养方面,术后早期应多摄入低脂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食物,长期坚持健康均衡饮食;在运动方面,患者应适量增加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每日走路不少于6000步等。
手术不是万能的,孟化直言,“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需要持续终生,医生没有‘上帝之手’,因此除了专业人员提供指导外,更重要的是患者自身的克制力和毅力。”
普及肥胖糖尿病同质化管理
对于代谢手术的适用人群,孟化表示,BMI大于32.5的肥胖糖尿病患者,代谢手术是首选治疗手段;BMI介于27.5~32.5区间的一级肥胖患者,若存在药物减效或不愿长期服药的情况,代谢手术也是选择之一。
截至目前,孟化已独立完成糖尿病减重手术7000余例,没有出现梗阻、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累计完成单孔腹腔镜减重手术100余例,无一例并发症。“根据数据统计,我们中心的患者多集中在18~64岁,其中,女性占比65%,显著高于男性。”
与此同时,孟化团队还在临床上开展了代谢手术的疗效及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以1年为中位随访时间,病程10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代谢手术并成功减重后,糖尿病缓解率达到了76.9%。“这是个令人欣慰的数字。毫无疑问,减重代谢手术已被公认为当下治疗肥胖症及相关代谢病最有效的方法,它能更好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
研究预测,到2030年,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将达到65.3%。保守估计,届时归因于超重肥胖的医疗费用占全国医疗费用总额的22%。
为了减缓这一趋势、提高全民健康素养,2022年11月,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成立了肥胖糖尿病主动健康专业委员会,孟化当选为主任委员。“所谓主动健康,既是对生命的理性认知,也代表着科学的生活方式。无论健康、亚健康人群还是患者,都应该进行主动健康管理,肥胖糖尿病患者更是如此。”
虽然专委会成立不久,但在孟化的带领下,专委会工作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2022年11月26日,专委会举办了中部赛区减重代谢手术视频大赛,普及减重代谢手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操作,后续还将在全国范围内举办;2022年12月16日至17日,第三届中国减重糖尿病论坛暨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肥胖糖尿病主动健康专委会年会在京召开,众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慢病化全程管理新模式。
此外,为缩小医疗机构间治疗水平差异,实现减重糖尿病的同质化管理与诊疗,并推广减重糖尿病相关医学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由孟化领衔的中日友好医院代谢减重中心还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发起建立了减重糖尿病专病医联体,目前已涵盖30多家三甲医院。
在医工结合方面,孟化团队也正在与北航生物医工学院共同研发无创血糖监测仪器。“我们的目标是立足肥胖糖尿病治疗前沿,实现肥胖糖尿病分级诊疗,致力更多肥胖糖尿病患者实现逆转。”
在“希望的田野”上不懈深耕
孟化出生在一望无际的内蒙古大草原,从小在救死扶伤的环境中长大。父亲是当地公社医院的医生,每天骑着马去牧民家看病。“药箱一打开,内外妇儿都要看。”孟化说,在跟随父亲行医的耳濡目染中,做一名医生的种子于不知不觉间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1993年,孟化从内蒙古包头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正式成为一名医生。“到现在整整过去了三十年,一路走来,皆是艰辛,但我从未后悔。”
孟化将这三十年看作找寻自我的过程。第一个十年,他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业,初入职场。彼时的他只是一名还未明确专业的普外科大夫,在各类手术中积累经验,摸索方向。第二个十年,他完成博士研究生学业,师从日本腹腔镜胃癌大师谷川允彦教授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教授,从事胃肠肿瘤治疗。第三个十年,他将目光投向新兴的糖尿病减重领域,并将微创治疗胃癌根治的手法灵活运用到了减重代谢手术中。
“在医学这条路上,我有过迷惘,但2012年,糖尿病减重让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孟化坦言,当时,这不是个好专业。“这个领域刚刚兴起,病人短缺,医院里没什么人愿意干这个。”尽管如此,孟化却乐在其中,并坚信糖尿病减重领域前景广阔。
“时代不同了,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让全社会对减重代谢手术建立起正确的认知,孟化是中国第一批在社交媒体建立个人账号宣传减重代谢手术的医生。“加强患者宣教非常重要,我们要让患者知道手术可以减重、降糖,让他们重获健康。”在孟化的影响下,现在中日友好医院代谢减重中心的每一位成员都成为了宣传员和“播种机”。
“糖尿病原来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疾病,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胰岛素功能就衰竭了一半,越往后越糟糕,这是个悲伤的故事。但现在,减重代谢手术为肥胖糖尿病逆转带来了希望。”孟化说,未来他们将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不懈深耕。
《医学科学报》 (2023-01-13 第8版 人物)
每天以车代步 208斤男子查出“肥胖性肾病”
武汉晚报&武汉观(记者伍伟 通讯员江维)中年男子在职场上干得顺风顺水,自己的小家庭也经营得幸福美满,但身材逐渐发福,孟先生以为这都是正常现象没当回事,没想到在做体检时,就发现肾脏出现问题了。经过一年的治疗,孟先生上周五已减至176斤,肾功能也恢复正常。
39岁的孟先生,家住古田,是一家物流公司的负责人,近两年,孟先生的公司经营得不错,自然而然变得心宽体胖,再加上每天以车代步又缺乏锻炼,到了去年5月,体重逐渐增长到208斤。
一次常规体检中发现蛋白尿异常,孟先生决定到普爱医院进一步进行检查。接诊的肾内科蔡源医生发现,孟先生的血肌酐有轻度增高,肾小球滤过功能仅剩下正常人的40-50%,这说明孟先生的肾功能有受损。经过全面检查后,孟先生被诊断为“肥胖相关性肾病”。
蔡源医生说,蛋白尿不仅仅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表现,还是进展到终末期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要引起高度重视。肾内科医疗团队为孟先生制定了治疗方案和减肥计划。上周五,孟先生到医院复查,蔡源医生发现,经过一年多治疗,孟先生已经成功减肥至176斤,尿蛋白转为阴性,肾功能也恢复了正常。
肾内科董骏武主任解释,控制体重需要有长期的计划,科学的饮食搭配加适量的运动才是有效的方法,不建议单纯节食或者靠减肥药物来减重。(编辑: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