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黑肥胖(脖子黑肥胖是什么原因)
你知道有些肥胖人士的脖子“洗不干净”吗?医生:黑棘皮病,减重可缓解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肥胖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已有超过50%的成年人和20%的学龄儿童超重或肥胖。超重和肥胖问题不仅影响个人健康,还会给问题群体带来心理困扰。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副主任医师罗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该院接诊的不少肥胖患者中,即有多人提出“脏”脖子的问题,它常常就会对问题群体带来心理困扰,被认为是不讲卫生,而实际上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这正是因肥胖引起的“黑棘皮病”。
↑黑棘皮病
病例——
15岁中学生脖子一圈黑斑纹
被学校质疑“清洁卫生没做好”
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接诊的患者中,黑棘皮病算是普遍现象。
近日,中学生龙龙(化名)来到罗丹的诊室问诊。龙龙今年15岁,因为爱吃面食、肥肉等,生活习惯不规律,体重超过200斤,是一名重度肥胖患者。他还患上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每天晚上只能半躺着睡觉,并且夜间多尿,还有高血压等症状。然而,龙龙没注意到的是,他脖子上黑黑的一圈斑纹,也是因肥胖引起的病症表现。
罗丹介绍,因为脖子上黑黑的斑纹,学校老师曾专门找过龙龙的家长,被质疑是“清洁卫生没做好”。这加重了龙龙的自卑心理,学习成绩也受到影响。然而,龙龙不管怎么洗,这圈黑黑的斑纹总是洗不掉。
诊室内,罗丹为龙龙查体,发现龙龙的黑棘皮病已经很严重,他用手指着龙龙的脖子说:“典型的黑棘皮病,就像从来没洗过一样,这是肥胖引起的,无论怎么洗都洗不掉。”
解释——
不只是皮肤病的“黑棘皮病”
肥胖人群发病率74% 病因为代谢紊乱
什么是黑棘皮病?如何防治?
罗丹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他解释称,黑棘皮病是一种皮肤角化过度伴局部肤色加深的疾病,病变部位出现“天鹅绒样”增厚甚至抚状突起,常常出现在颈部、腋下、腹股沟、膝盖、肘部、胭窝等区域。黑棘皮病的出现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黑棘皮病不单单是皮肤病,它意味着体内出现了代谢紊乱。
引起黑棘皮的原因很多,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由于一个字:胖。在普通人群中,黑棘皮发病率是7%;在肥胖人群中,发病率高达74%,肥胖引起的黑棘皮被称为假性黑棘皮病。
为什么说是假性黑棘皮病?因为随着体重减轻,病变可以缓解,甚至完全消失。这种假性黑棘皮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层,但最常发生在青少年群体,因为青少年时期正是脂肪组织大量储存的时期。
为什么肥胖会引起黑棘皮病呢?这跟胰岛素这个降糖激素有很大的关系。肥胖者喜爱进食高碳水食物,导致血糖升高,再加上体内胰岛素受体活性降低,为了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胰岛素常常代偿性分泌增加,这就是胰岛素抵抗。当血液中的高浓度胰岛素穿过血管、越过层层脂肪和真皮,到达表皮层后,与表皮角化细胞、成纤维细胞结合,刺激他们过度增长,从而造成皮肤角化过度等表现。
↑罗丹医生
治疗——
肥胖引起的需要及时减重
普通人群发病的则应对症治疗
因此,黑棘皮病是胰岛素抵抗的可靠判断标准。罗丹介绍,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不用查血就能知道你有胰岛素抵抗,根据皮损的严重程度、时间长短,甚至可以判断出是否有血糖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时期的肥胖不仅容易引起黑棘皮、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等,还会影响生长发育,需要及时减重。
可能有人产生疑问,“我不胖,为什么也有黑棘皮”?黑棘皮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有7%,据介绍,这部分少数人出现黑棘皮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1、良性黑棘皮病:可能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主要在儿童时期发病,到了青春期后自然能缓解;
2、药物性黑棘皮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烟酸类药物的患者亦可发生此病,停药后即可消退;
3、恶性肿瘤:这种多见于中老年人,几乎与内脏肿瘤有关,需要高度重视,因此中老年人定期体检非常重要。一般恶性肿瘤得到治疗后,黑棘皮病也会相应缓解。
红星新闻记者 王拓
编辑 于曼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脖子黑洗不干净?小心黑棘皮病
12岁的小琳(化名)身高157厘米,体重竟达到了78.5公斤。近来,小琳的妈妈发现她脖子后面有一层黑黑的“泥”,怎么也洗不干净。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她患上了因肥胖导致的“黑棘皮病”。
医生提醒,近年来儿童及青少年“黑棘皮病”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其“罪魁祸首”正是肥胖。什么是“黑棘皮病”?和肥胖又有何关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专家为您解读——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张迅恺
脖子发黑洗不净
竟是肥胖引起这种病
今年12岁的小琳(化名)酷爱吃零食,体重也逐渐超标,身高157厘米的她体重竟达到了78.5公斤,小肚腩都长出来了。
最近,妈妈发现小琳的脖子后面、胳膊肘关节处总是黑黑的。起初妈妈以为是她洗澡没洗干净,但细看才发现,小琳脖子上这层黑黑的“泥”根本洗不干净。这是怎么回事?妈妈感到纳闷,带小琳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简称“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体重管理门诊。医生检查发现,小琳颈部、腋窝下等部位存在明显色素沉积,怀疑可能是“黑棘皮病”。
随后,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曾青山为小琳做了胰岛素水平检测。检测发现,小琳的空腹胰岛素水平达到41.2mU/L(正常为3.7~12.8mU/L),餐后两小时胰岛素水平更是超过300mU/L(正常为8.9~38.3mU/L),均高于正常值很多,确认她患上的是胰岛素抵抗引发的黑棘皮病,而肥胖正是“罪魁祸首”。
“黑棘皮病”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听到这个陌生的词,小琳的妈妈一头雾水。
曾青山介绍说,黑棘皮病是一种皮肤过度角化、增厚、色素过度沉着以及乳头瘤样增生为特征的少见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颈部、腋下与腹股沟等处的皮肤变黑暗沉、摸起来粗糙,外观有如天鹅绒般增厚等症状。发病可能与遗传、内分泌、药物及肿瘤等因素有关。另外,黑棘皮病好发于肥胖者中。当体重增加或腰围过大时,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也就会增加胰岛素的抵抗性,身体必须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浓度与稳定度。而当体内产生过多的胰岛素,可刺激皮肤增生,皮肤容易变厚且易角化,尤其对黑色素细胞影响较大,从而导致患处皮肤粗黑。一般这种病的严重程度与空腹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
科学饮食 运动
症状逐渐缓解
明确了病因之后,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的专家为小琳进行了营养干预,制订了控制饮食和增加体育锻炼的个性化减重方案,帮助小琳减轻体重,减少体脂含量,以改善体内胰岛素抵抗状态及炎症反应状态。
定制减重方案后,专家团队每天都上线严格追踪小琳的生活情况,督促她科学饮食、坚持运动。
经过三个多月的严格体重管理,检查结果出来了,她的胰岛素抵抗逐渐变好,虽然胰岛素水平仍有点高,但已接近正常值了,黑棘皮病的症状也有所缓解——小琳的颈上明显变白了,脸也白了,体型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小肚腩明显变小了,体重也从78.5公斤减到了62.4公斤。
青少年肥胖患者
更应重视
引起黑棘皮病的原因很多,比如恶性肿瘤、内分泌疾病、肥胖、药物及某些基因相关性疾病等。虽然黑棘皮的病因很多,但青少年肥胖占了较大的比重。
曾青山强调,对青少年肥胖患者来说,黑棘皮病不仅仅是皮肤病变、影响外貌而已,更是体内严重代谢紊乱的标志。黑棘皮病可以作为判断肥胖儿童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有效临床指标,还与肥胖患儿的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
曾青山提醒,家长平时要多关注孩子身体发出的信号,如发现孩子有颈部、腋下等处变黑的异常情况,请及时就医。一旦确诊也无需太紧张。一般来说,肥胖合并的黑棘皮病治疗的关键在于减轻体重,改善患者体内的高胰岛素状态,在营养医师的专业指导下,通过科学饮食和运动减重,身体很快就能恢复健康。
来源: 广州日报
胖子脸颊或者脖子出现黑斑,不是小毛病,必须解决
最近门诊有个胖老哥来问我,
邱医生,有的脸颊上长了一块黑斑,我是不是有什么大病?
我说,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呢?
他说,之前网上那个网红,特别胖,后来猝死的那个,他脸上也有这样的黑斑,网上都说是“尸斑”,我挺害怕的。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我说,做减肥医生这么久,这种一看就是黑棘皮症了。
他说,哎呀,我挺胖的,而且我也很喜欢看吃播。
我看到挺多吃播主播,尤其是那些特别胖的,脸上都有这块斑,我自己也有,我特别怕我出事,我孩子还小呢。
图片来自百度搜索
我说,这种情况,直接体现在外观上,皮肤黑黑的,很粗糙,甚至可能还会有像乳头样的小突起,跟长疣似的。
良性黑棘皮症没有什么大问题,恶性会比较麻烦;
而且,黑棘皮症背后所隐藏的风险,倒真的有可能要命。
他说,邱医生,你别玩我啦!
一边又没什么大问题,一边又说很要命。
我真的很紧张啊!
我说,这样,跟你详细说清楚。
第一,你说的那个黑斑,叫黑棘皮症;
多数出现在皮肤黏膜皱褶的地方,比如说,前后颈部、腋下、肘内等。
出现在脸部比较少见,有可能是程度严重的一个表现,但是医学界没有定论。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第二,良性黑棘皮症,有真有假。
真性黑棘皮症,一般是天生的,小时候出现,长大后慢慢消失。
假性黑棘皮症,多数伴随肥胖出现,极可能和胰岛素抵抗有密切关系,也有一些是因为吃激素导致的(激素也会导致胰岛素抵抗)。
假性黑棘皮症,在减肥后或者激素停药后会消失。
第三,成人肥胖出现良性黑棘皮症,意味着体内存在严重代谢紊乱,其核心就是胰岛素抵抗。
看我科普的人对胰岛素抵抗(IR)已经不陌生了,心脏病的始作俑者,糖尿病的左右护法,易胖体质的核心因素,都有它!
也就是说,你有黑棘皮症,基本上心脏病糖尿病离你不远了。
第四,中年以后出现黑棘皮症,也可能是恶性的。
特别是出现在手掌脚底,皮肤有明显的干燥粗糙以及瘙痒,那么就一定要去皮肤科看看了。
即使皮肤本身没有问题,也有可能伴有内脏的肿瘤,最好做详细的全身体检。
(图片我就不放了,有点恶心,有兴趣自己搜“恶性黑棘皮症”)
第五,从中医来讲,这种情况,其实也不太妙。
黑是肾的真脏色,又黑又干枯无色泽,是肾精不足,身体被掏空的表现。
《黄帝内经》里面的描述,叫做“黑如炲”,黑得像摸了锅底灰一样。
原句是这么说的:
色见黑如炲者,死。
古代医学条件很差,重病基本没得救,所以这里的死,是体内有严重疾病的意思。
怎么解决呢?
如果是良性假性黑棘皮症,就是最常见的那种,是很好解决的。
两个字:
减肥。
我帮助过很多黑棘皮症的人,想要尽快改善,其实轻断食或者全断食是最快见效的。
每周一到两天的规律的轻断食或者全断食,剩下几天好好吃饭,别饿肚子,别吃垃圾食品,好好地吃,营养地吃,效果很明显。
案例我以前写过很多了,你们往回翻翻就能看到。
具体执行的方法,我以前也写过很多类似的科普,可以去找来看看。
用心的人,尤其是有一定医学和营养学常识的人,应该可以学会。
如果你没有医学常识,那我建议你,花点小钱,花点时间,花点心思,找专业的医生看看。
有些钱,不能省。
有问题可底下评论,有空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