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中医忽视肥胖(中医认为肥胖的原因如何调理)

小康杂志社 0
文章目录:

肥胖的本质或许是体虚!关于减肥 中医有几个好建议

现代人无论男女,都追求消瘦矫健的身姿,肥胖成为自制力差、好吃懒做的代名词,令很多胖子受到困扰。事实上并不是准确。有很多人体内菌群就是有优势,吃完就葛优躺也不胖,让人嫉妒到眼红。所以,“胖子都因为懒”这种错误观念,就是赤裸裸的歧视,不能有!

我们首先来看看中医是怎么定义肥胖这件事。

和现代医学的理论一致,肥胖大多还是摄入过多、暴饮暴食形成的。《素问.奇病论》里提到:“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除去吃得太多导致发胖以外,五脏六腑中的脾胃功能失调,也是肥胖症状加剧的原因。

另外,体型受到了一定的遗传影响,也就是说父辈肥胖居多的,下一代也容易肥胖。这个应该不用我多说,中西方的很多研究就证明了肥胖存在遗传性。

《医原》中说,“脾有一分之阳,能消一分之水;脾有十分之阳,能消十分之水。”也就是说,脾作为运行转化的器官,把摄入的食物转化为营养供身体使用,如果阳气足,转化能力就高,如果阳气不足,转化率就低。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随着年纪上去,有肥胖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因为人的年纪大了,脾胃功能自然就下降。对能量的摄取与消耗出现“贸易逆差”,人也更容易长胖。

别以为胖子都很强悍,很多人肥胖的原因,恰恰是体虚。

因为气虚、阳虚,他们元气不足,当外界的病邪到来时,往往缺乏防御的力量,所以容易生病。平时呈现在状态上,就是虽然个头不小,但是容易疲惫不堪、没有精神、无精打采甚至胸闷、消化不良等。

由于身体虚弱,机体的代谢能力也弱,摄入的食物容易在体内长期堆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肥胖。

是否虚胖,多数并不需要把脉,从外表可以看出来。

虚胖的人食量正常,一般不暴饮暴食,虽然食欲不算很好吃得也不多,依然“浮肿”,并且通常下半身要比上半身肿胀。如果你蹲下时,有强烈的小腿紧绷感,是虚胖。

虚胖的人比较“娇气”,他们通常脸色泛白或者略带青色,平时说话有气无力,尤其怕冷且不易出汗,属于胖子届的“林妹妹”。正因为体弱,他们大多也不怎么喜欢运动,所以身体普遍松松垮垮,尿液呈浅色,睡眠质量堪忧,经常多梦失眠。

对于虚胖的人来说,中医里有什么好的减肥建议?

在饮食方面,中国保健养生协会会长吴大真就曾推荐过杜仲这种中药。中药杜仲由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制成,《玉楸药解》说它有利于肝肾,可以强筋健骨,《本经》里说它可以补精气。

总体来说,这味中药对身体的调养,尤其是体虚的调养,有比较好的作用,有利于虚胖患者用作长期调养身体的“减肥茶”。冲泡方式相当方便,每次取5到15克用85℃左右的开水,静候5分钟左右就好。

吃饭的时候要注意降低速度、先汤后饭。虚胖的人脾胃功能失调,吸收不好,吃得过快的话,会更加影响身体对于食物的吸收,造成热量的淤积形成肥胖,因此细嚼慢咽是个好习惯。用餐时间最好延长到20分钟以上。

另外,网上盛传的中医减肥法,比如“拔罐减肥法有清热排毒的功效、磁石减肥法激发血液循环从而改善代谢问题、点穴减肥法减少赘肉,提高免疫力”因人而异,见仁见智。我也不说什么,也不敢说。

只能说:不能放弃运动。无论选取什么样的减肥方法,搭配科学合理的运动都是必要的,千万不能偷懒!

写这篇文章,唠叨这么多,我只想跟胖友们说:你的胖不是真胖,减肥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坚持。加油加油!(综合媒体报道)

中医眼中的肥胖原来是这样?看完你就知道该如何有效减肥了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气温逐渐回暖,身上藏着的赘肉没有了厚重衣物的掩盖,格外明显。也因此,入春以来大家减重的欲望愈发强烈。虽然春天是减重的“黄金时期”,并且此时减轻体重既能缓解春困,也能改善身体的气血循环,但是想要有效减重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所以今天,周大夫就从中医的角度来给大家说说肥胖与减肥,为大家助上一力。

中医眼中的肥胖

中医认为,脾胃失和是引起身体肥胖的主要因素。当人们的饮食过于油腻,或者经常不规律饮食、过度饮食,都会导致五脏六腑失调,让脾肾无法正常运化,没法吸收那么多的食物,造成功能紊乱失调,使得痰湿淤积在身体中,久而久之便会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

特别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男性,面对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很容易忽视健康饮食和运动,导致脾胃功能进一步下降,痰湿体质更加明显,肥胖问题也就更加严重。而对于女性来说,30岁后身体的新陈代谢率会慢慢下降,此时如果没有及时注意健康饮食和运动,也很容易形成痰湿体质,导致肥胖。

中医减肥有妙招

既然肥胖的根源在于脾胃失调、痰湿郁结,那么想要有效减肥,就要攻克这些难题。

首先,要调整饮食习惯。日常要少吃过于肥甘厚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这些食物可以帮助我们消除痰湿,改善脾胃功能。

其次,要加强运动。运动可以加速体内液体循环流动,从而调动气血,血气流通则气血旺盛,脾脏的负担也会相应减轻,从而有效去除体内湿气,改善肥胖的情况。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中医调理来改善脾胃,比如借助拔罐的方法来刺激经络,帮助身体排除痰湿,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而在这一方面,秀域的古方减肥值得一试。它是通过中医拔罐的方式来促进身体的代谢加速,一般会先进行5分钟胃部穴位调理,再进行30分钟负压罐拔罐,更好地疏通经络,提高脂肪代谢率,减去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而且只减肥肉不减肌肉,对体重基数大的人以及“三高”人群都很友好。

之前北京的张先生为了能减掉自己的“啤酒肚”,就选择了秀域古方减肥,定期去进行拔罐疏通,短短一个月瘦了将近20斤,“啤酒肚”明显缩小了。更重要的是,通过古方减肥瘦下来后,张先生的血压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以往常年150的高压顺利降到了130,并且稳定维持着。

如今,张先生还继续坚持在秀域做古方减肥,同时每天喝秀域提供的营养补充剂美妥,来确保自己的营养均衡。张先生表示:“瘦是一方面,秀域能让我更健康,这才是我最看重的!”

总之,肥胖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吃得多、动得少,从中医角度来看,肥胖的背后是脾胃失和、痰湿郁结,因此大家想要有效减肥,就要“对症下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改善身体问题,才能真正解决肥胖困扰,拥有一个健康体魄。

中新健康丨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肥胖或超重人群不要去“抢秋膘”

中新网北京10月8日电 (记者 马帅莎)10月8日迎来寒露节气。国家卫健委当天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针对肥胖人群在“贴秋膘”的秋季是否还可以正常减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仝小林表示,肥胖或超重人群此时不要去“抢秋膘”,而是要继续减肥。

仝小林表示,“秋膘是金”,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话。“秋膘”一词既有文化内涵,也有生理现象。到了冬天,食物少了,所以在秋天赶紧“贴秋膘”是老百姓的一种习惯,但这是古代食物非常少的时候的进补方法。现在,肥胖人群如果在这时抓“秋膘”,前期努力可能就白费了。

仝小林指出,夏天消耗大,一般人需要在这时秋补,肥胖人群此时仍然要控制饮食,尽可能吃得清淡,可以多吃山楂,或喝点普洱茶、红茶等,多吃蔬菜、水果。另外还要适当运动,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也可用非药物疗法如刮痧、火罐等,促进新陈代谢。肥胖或超重人群在这个时候不要去“抢秋膘”,而是要继续减肥。

自古民间就有“秋燥”之说。谈及在此秋冬交际之时如何养生预防秋燥,仝小林表示,“秋燥”是因为到了秋天之后,气温下降,空气变得干燥,人们经常出现皮肤发干、眼睛发涩、口干、咽干等症状,这时就需要养阴和润燥。首先是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其次可服用“五汁饮”。

仝小林介绍了清代瘟病学家吴鞠通提出的“五汁饮”,即将梨、莲藕、荸荠、鲜芦根和鲜麦冬放在一起榨汁,也可以兑点蜂蜜、黄糖等调味,另外还可以水煮放凉之后喝,起到养阴、润肺、润燥的功效。

“如果凑不全这些食材,使用其中一两种也可以,其他可用椰汁、鲜牛奶、鲜石斛、鲜百合、鲜银耳替代,主要是用可以养阴润燥的食物,秋天在家里制作简易饮料。”仝小林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