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压迫腿(肥胖会压迫大腿神经吗)

断层说中医康复 0
文章目录:

腰背疼痛、便秘痔疮,臀宽腿胖,都是“久坐”惹的祸

腰痛?背痛?屁股痛?便秘?痔疮?高血压?胯宽?腿粗?屁股大?你可知道,这些都是“久坐”惹的祸!

中国有句俗话,叫:人老屁股松,干啥啥不中,

但现在这句话应该改成:

“久坐屁股松,干啥啥不中!”

甚至我们很多的健康问题,究其根源,都和久坐有关!

比如最常见的——腰痛!背痛!屁股痛!

第一是和我们的坐姿有关,相信现在大多数人都不是这样坐的。

而是这样 这样或者这样开车的直接就这样

有一点很好理解:

正确的坐姿,肌肉和骨骼处于正确的排列;错误的坐姿,会使得肌肉紧张或拉长、骨骼歪斜或扭曲。

那么,腰背臀部肌肉紧张,骨盆错位,

自然也就导致腰痛、背痛、屁股痛啦!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许多内在的慢性病也和久坐有关,比如:

便秘、痔疮、高血压。

长期的久坐不动,使得胃肠蠕动减慢,消化系统功能下降,自然容易引发

便秘。

而久坐也还会导致肛周血液循环不畅,整个上半身的压力都集中到臀部,压迫肛周血管,最终形成

痔疮

久坐不动,血液循环变差,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早晚都会找上门。

最后,也是大多数女性非常关心的——身材问题。臀宽腿胖,屁股松弛下垂,同样也是久坐“惹的祸”

长期久坐,相当于一直把整个上半身的重量都压在屁股上,

本来臀部有着丰满的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

肌肉之间各司其职,维持着骨盆的稳定,

负责着日常的奔跑、跳跃、支撑站立的作用,

应该是很强有力的肌群。

但是,肌肉再强,也禁不住这样的“不可承受之重”

更何况现在很多人臀肌本身就无力

再加上女性的臀部大腿,

本身就是脂肪容易堆积的部位;

久而久之,臀宽腿胖、屁股下垂,自然也就不可避免了。如何改善呢?第一步当然是站起来,走一走

一般建议,久坐的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

所以最好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起身活动活动,

可以倒杯水、上个厕所,或者进行简单的伸展活动,

都很不错。

一些简单的拉伸在任何地方都能做。

第二步,就是针对臀部做一些实用有效的训练。改善臀部肌肉松软无力,进而促进血液循环和胃肠蠕动,无论对于腰背痛还是慢性病的防治,运动都是一剂良药。

一组动态图片教大家不在健身房也能让你的臀部翘起来。

1

2

3

4

5

6

以上动作,每个动作做三组,每组10-15个,注意不要产生疼痛,最好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总结起来,久坐实际上是对健康的消耗,疾病的堆积。每多一分钟久坐,也许就多一份腰背痛,多一分脂肪堆积,生命在于运动,拒绝久坐,就从你看到这篇文章的这一刻起!

如果你觉得本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还请多多关注,多多分享哈!

有什么健康问题,也欢迎留言咨询讨论,感谢大家的分享!


更多肌肉功能解剖、康复学习干货,可以点击专栏进入学习

38岁王先生的沉痛教训:肥胖诱发静脉曲张,你还敢忽视吗?

王先生今年 38 岁,来就诊说道:“以前,特别爱吃油炸食品和甜食,蔬菜水果基本不碰,大概从去年开始,酸胀感特别强烈。到后来,小腿上开始出现一些弯弯曲曲的青筋,不仅难看,还时不时地疼。”

一检查,确诊为静脉曲张。

作为医生,我见过太多因肥胖而陷入静脉曲张困扰的患者。为什么说静脉曲张”陷阱“近在咫尺?

肥胖是导致静脉曲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体重超标,下肢得承受更大的压力。我们的血管就像水管,静脉里的瓣膜就像阀门,本来是保证血液单向流动的,可在高压下,血液倒流,静脉就慢慢扩张、迂曲,形成了静脉曲张。

肥胖导致的脂肪堆积

不仅增加了重量,还会压迫周围血管,阻碍血液回流。大量的脂肪组织不仅增加体重,还会压迫周围血管。

同时,体内的代谢紊乱也会影响静脉壁的健康。

为了治疗静脉曲张,我王先生也没少遭罪。不仅要改变饮食习惯,每天吃那些清淡的蔬菜、粗粮,还要强迫自己运动。一开始,跑几步就气喘吁吁,走一会儿腿就疼得不行。穿弹力袜也不舒服,紧紧的,难受极了。

好在慢慢的有了好转的迹象。

再次来复诊时,感慨的说到:“我特别后悔当初没有重视肥胖问题。”

肥胖问题不仅影响着一个人的外貌形象,更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关节问题等的发病风险大幅增加。

以上内容或综合患者口述,或临床症状经验所得。在此提醒,患者在面对疾病时候,最好到专业的医院进行科学诊疗,以免自误,从而耽误治疗最佳时间!

腿肿腿疼走不动 不一定“累着了”

说到下肢静脉曲张,不少人想到的表现是小腿处突起如蚯蚓般的血管。实际上,这是下肢静脉疾病的其中一种情形。一些日常更常见的症状,比如小腿水肿、沉重、腿麻腿疼腿抽筋等,都有可能是下肢静脉疾病的表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介入与血管瘤科黄建忠教授表示,静脉曲张的病程较长,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转,锻炼、减肥、避免长时间站立、穿弹力袜等方法可以一定程度缓解症状,手术或微创治疗才能有效治愈。

全国患者将近1亿

2014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显示,我国下肢静脉疾病患病率为8.89%,也就是有近1亿患者,其中静脉性溃疡占1.5%。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到三倍。

由此可见,下肢静脉疾病其实非常常见,但10个患者里只有1个可以看见小腿处出现蚯蚓状血管。黄建忠介绍,一些非特异的症状,比如腿沉重感、水肿、抽筋、疼痛、瘙痒、麻木等,都可能是下肢静脉疾病的临床表现。

“很多人出现腿肿、腿沉走不了路,都会找各种理由,比如‘最近太累了’等等。其实下肢静脉疾病的真正原因是腿部血管血流不正常了。”黄建忠解释,静脉在循环系统中的功能是帮助血液回流到心脏,正常情况下血管中的瓣膜可以确保血流单向流回到心脏。但是,瓣膜到了18岁之后不会再长,但血管在怀孕、长期负重、久站等情况下会增宽,导致瓣膜关闭不全,“相当于门的大小不变,门框变宽了”,这样一来,本来应该全部回流到心脏的血液会有部分返流回来。而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腿部都处于人体位置最低的位置,血液回流本来就最不方便,因此也成为最容易出现静脉疾病的部位。有的患者会发现,越到晚上腿越疼,就是因为站立的时间越长、返流到腿部的时间越多、症状就越重的缘故。

按摩、泡脚都“没辙”

尽管下肢静脉疾病缺少典型症状,它的诊断却非常简单:双相彩超就是“金标准”,可以准确、快捷、无创地一次性检查深浅静脉和动脉。

黄建忠介绍,静脉曲张病程较长,但它是器质性病变,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一旦发生,再怎么锻炼、泡脚、按摩,都不可能把‘门框’缩回去”。锻炼、减肥、多走路、避免长时间站立、坐着或平躺时垫高腿部、穿弹力袜等方法,可以用于保守治疗,但一旦有症状且病情达到二级以上,就建议采取更积极的治疗,否则有可能导致瘀滞性皮炎、静脉溃疡、浅静脉出血、深静脉血栓、急性脂肪坏死等并发症。

治疗静脉曲张的传统手术方式需要开放手术,需要全身麻醉及住院,康复期较长,也可能导致更多并发症。而近年来兴起的激光、射频消融和硬化剂化学消融则属于微创手术,局部麻醉下即可进行,也不需要住院。

黄建忠表示,由于腿部血管附近有神经,无论是传统开放手术还是微创手术中的激光、射频消融手术,都有引起神经损伤的风险,但微创手术这一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大约在10%左右,会引起患者术后局部皮肤麻痹,但不会影响运动功能, 一般在几个月内会慢慢恢复。

弹力袜要买对压力强度

除了女性和年龄大更容易患上下肢静脉疾病之外,多次怀孕、家族史、肥胖、吸烟、过度锻炼等也是危险因素。教师、收银员等需要久站或久坐的职业人群,也有更高的患病风险。

腿部的血液是通过腿部肌肉收缩压迫血管而回流到心脏。因此,预防静脉曲张的最主要方法,就是“多动动”,避免久坐久站,每50分钟~1小时左右就应该周围走动走动,坐着或平躺时尽量垫高腿部有助于血液回流。另外,锻炼、减肥等也可以预防或用于静脉曲张的保守治疗。

至于弹力袜,黄建忠建议有几类人可以使用:希望预防静脉曲张的、处于怀孕等特殊时期不能采取积极治疗方式的、症状不太明显的、诊断不清的以及静脉手术后两周内的人群,“要选择强度在20~30毫米汞柱的弹力袜,正好能压迫浅静脉,而不会影响深静脉和动脉导致进一步引起回流”。 (全媒体记者伍仞 通讯员周密、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