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家境(肥胖对后代的影响)
杭州13岁女孩胖到218斤,脖子腋下像黑炭!爸妈后悔莫及:这个习惯5年没改……
来源:钱江晚报
外卖
曾被称为“新四大发明”
不想做饭?点它外卖
不想洗碗?点它
不知道吃啥?还点它!
它不仅能填饱肚子
还让我们轻松实现“吃饭自由”
尽管因为便利高效备受追捧
但近年来,对外卖的诟病也越来越多
不卫生、不健康、没营养、重口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儿科和营养科专家联合提醒:
“外卖看着好,不能当成宝
吃时美滋滋,病时哭唧唧”
提起杭州13岁女孩娇娇(化名)
医生们既感慨又叹息
今年13岁的娇娇,正在上初二,身高1.6米的她,体重却足足有218斤。因为肥胖,她被父母硬“拖”着来到浙大一院儿科就诊,却查出了多囊卵巢、高尿酸、高胰岛素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等一身的毛病。年纪轻轻,却浑身是病,这与她连续5年的一个习惯有关——天天吃外卖,餐餐离不了。
13岁女孩218斤重
就诊发现了大问题
前不久的一个周末,娇娇在父母的陪伴下出现在浙大一院儿科门诊,内向的她几乎没说几句话,倒是一旁的爸妈心急如焚。“医生,你看看我女儿现在胖的,她已经有200多斤了,最近4个月更是胖上加胖,一下子涨了20斤,这可怎么办呀?”
接诊的方燕兰副主任医师仔细打量了一番娇娇——她的脸肉乎乎的、腰围很粗,一看就是典型的中心型肥胖。尤其明显的是,她的脖子和腋下黑得像炭一样,这两处的皮肤摸上去像脚皮一样粗糙,医生初步诊断,这是黑棘皮病,是胰岛素抵抗在皮肤的表现。更糟糕的是,娇娇妈妈偷偷告诉医生,娇娇在今年1月份来过一次月经后,已经连续4个月没有再来月经了。
在门诊,内向的娇娇怎么都不肯上秤,为了弄清楚她的肥胖原因,有无糖代谢异常以及是否引起了并发症,医生将她收治入院检查。
无法再逃避的娇娇,最终在病房完成了各项检查,结果令人瞠目:体重218斤,腰围122厘米,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将近5厘米(正常同龄儿童0.8-1.2厘米),BMI指数超过42,空腹胰岛素、尿酸、肝功能纷纷突破上限,尤其尿酸超过650umol/L(正常值上限为357umol/L),代表肝功能的谷丙转氨酶超过200U/L(正常值上限为40U/L),重度脂肪肝,双侧卵巢多囊样变。
从这一连串的异常数据中,医生找到了一点苗头:多囊卵巢综合征,这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疾病。“肥胖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它们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浙大一院儿科主任王春林主任医师解释,多囊卵巢的女孩往往伴有肥胖,但像娇娇这种程度的肥胖,考虑主要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
连吃5年外卖
这个习惯真要不得
各种毛病,怎么就找上了一个13岁的女孩?抽丝剥茧,经过一系列医学检查,排除了病理性肥胖,医生最终将主要原因锁定在娇娇的一个生活习惯上:吃外卖。
娇娇的父母开公司,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公司业务发展也确实非常红火,女儿吃穿不愁,却最难得到家人生活上的关怀。娇娇家里基本不开火,她从小学开始,除了午餐在学校食堂吃,早晚两餐都是吃父母点的外卖。
上了初中后,有了手机的娇娇充分实现了“外卖自由”,想吃什么就直接自己点外卖了,汉堡炸鸡、麻辣香锅、红烧肉……她的外卖菜单上几乎都是些“重口味”的荤菜,要是碰上她喜欢的菜,可以就着吃两份米饭,有时候觉得学校食堂的菜难吃,也靠外卖解决。
“我们也愁啊!她从小就比别的孩子长得快,差不多从4岁开始,一年都会增重10斤。”父母透露,娇娇确实从小就很会吃,等到后来,女儿体重控制不住了,他们也常常批评她,让她少吃点,可每次孩子都不愿交流,转头就吃起了零食。
多年来把外卖当正常用餐,摄入的都是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日常又缺乏锻炼,再加上多囊卵巢综合征往往喜欢找上肥胖的女孩,所有这些因素,让这个花季少女在最美好的年龄遇到了最烦心的事。
“目前最急需治疗的是肥胖导致的肝功能损害。”王春林主任介绍,检查结果显示娇娇患上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已经出现了肝损,所以要立即进行药物治疗,进行科学的减肥,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改善胰岛素、提高敏感性,防止糖尿病、痛风等并发症的出现。之后,再根据其自身情况和医生评估,制定多囊卵巢的治疗方案。
外卖怎么点?
营养科专家如此建议
浙大一院儿科每年都会收治很多儿童肥胖患者,王春林主任介绍,据既往研究发现小学生肥胖发生率高达8.9%,100个肥胖儿童中约有2个儿童患有2型糖尿病。但像娇娇这样,因天天吃外卖导致的重度肥胖患者并不多见。
夏天到了,点外卖的人也变多了,那么,外卖怎么吃才健康?家有儿女,还能点外卖吗?
浙大一院儿科和营养科专家联合提醒:有小孩的家庭要慎点外卖,必须要保证儿童生长发育必须的营养摄入,为孩子从小打造一个健康的体魄。
营养科高级营养师赵卫玉介绍,最好的饮食习惯就是自己在家烹饪,并且做到少油、低热量、低脂肪饮食。像娇娇这样家境优越但又没时间做饭的父母,可以考虑请保姆,尽量不要点外卖。
如果实在没办法要点外卖,赵卫玉也不建议每天都吃外卖,将外卖作为每天食物的主要来源。她给出了外卖选择的一些意见:
01
油炸或含油量高的食物,饮料、奶茶、糕点类的食物尽量少吃,点餐时注意避开这些雷区。根据中国人的膳食指南,每天食用油的摄入量控制在25克左右,即一汤匙。
02
可以选择以蒸、煮为烹饪方式的食物,选择中餐式的外卖时,应该均衡营养,兼顾豆制品、鸡蛋、蔬菜、荤菜的搭配。像*功夫、*娘舅这类快餐外卖总体搭配还是较为科学的。
03
当然,还可以自己再配点黄瓜、番茄、韭菜等根茎类蔬菜,避免土豆、芋艿、藕等淀粉含量高的蔬菜,在用餐次序上,建议先食用蔬菜,再食用荤菜。
总体来说,外卖作为快餐,多是高温、多油爆炒而成,热量高,不宜多吃。无论是自己在家做还是点外卖,专家都提醒,一定要增加运动量,防止脂肪细胞堆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婚后易胖”是真的!变胖,是对结婚最起码的尊重
文 | 原心
来源 | 凯叔讲故事
(kaishujianggushi)
细水长流的人生里,
高矮胖瘦算什么呢。
减肥多年的闺蜜,昨天满面春风,给我展示她的欣喜发现:
“哈哈,不减了,婚后容易胖,大家都一样!来自科学研究的结论,不允许辩驳哟。”
原来,为了研究婚姻与体重变化之间的关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教育研究所、曼海姆大学、莱比锡大学、德国经济研究所的科研人员:
选取2万名德国人进行了长达16年的数据追踪,证实「婚后易胖」是真的!
婚后前4年,夫妻的体重增速通常为婚前独居时的两!倍!
且这一效应不受年龄、健康状况、精神状态、体育锻炼频率和生育状况的影响。
此图最近很火,沈腾也年轻过:
婚后发福的周杰伦:
婚前帅小伙,婚后一口锅:
翻看网友们的打趣调侃,和婚前婚后体型对比图,我俩都要乐疯了:
婚姻是把猪饲料。
曾经帅过谢霆锋,如今胖到像口钟。
所谓发福,就是婚姻幸福才发出来的福。
变胖,是对结婚最起码的尊重!
想想老公逐渐横向发展的体型,摸摸自己若隐若现的小肚腩,我和闺蜜的小心脏呀,乐得就要开出一朵花!
敢情婚前小巧玲珑,婚后腰粗膀圆,健身房怎么挥汗如雨也收效甚微,是得益于幸福滋养呀。
「恋爱让人发福,婚姻使人变形」,那些年我们一起长的赘肉,简直就是相恋时光里赤裸裸的炫耀。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吃胖
「你是哪一刻爱上他的?」
「当我吃到他带回的哈根达斯,不对,是喝到的时候。」
女孩从众多追求者中选择了相貌平平的他,因为只有他记得她爱吃冰激凌。
有次聚餐有哈根达斯,他舍不得吃,揣在怀里狂奔几里带回去给她,冰淇淋化了,她的心也暖化了。
张小娴说:「爱情从餐桌上开始。」
一蔬一菜,既是爱情生发的阳光和土壤,也是身材发胖的「罪魁祸首」。
英国知名食品公司Forzadiet调查了1000对情侣,其中62%表示在恋爱后开始发胖。
美国国家生物技术资讯中心(NCBI)对169对夫妻进行为期4年的追踪调查,指出:情侣或夫妻关系越和睦,两人就越容易一起发胖。
拉尔夫·赫特维希说:
婚后为什么会发胖?
因为婚姻状态的变化,往往意味着日常饮食习惯的变化,例如夫妻会共进早餐,通常每个人吃的都比独居时多。
在这一点上,宋仲基和宋慧乔诠释得很到位。
去年十月,宋仲基和宋慧乔在韩国首尔举行婚礼,可谓是颜值和甜蜜爆表,幸福与祝福齐飞。
后来,当两人被拍到同框,画风却陡然突变:宋仲基胖了,宋慧乔圆了,褪去明星光环,两人真实接地气的幸福,羡煞旁人。
其实,他们的爱情就始于拍摄《太阳的后裔》时的约饭,他们婚后的「幸福肥」也离不开吃。
常常见他们从烤肉到甜品,一脸满足地吃着聊着,让人感叹那才是嫁给爱情的模样。
三毛说: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长地久的。
一起下厨,一起吃饭,品尝规律三餐,畅谈四季变换,在厨房饭桌升腾的烟火温暖,和共同沉淀的「幸福肥」中,书写的是令人心安的欢喜陪伴。
当苦乐都有人分担,
自然心宽体胖
周末,我参加了一场温馨十足的婚礼,是朋友爷爷奶奶的「金婚」纪念日。
主持人问爷爷:「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你们的爱情,会是什么?」
爷爷毫不犹豫地说:「身材!」
他曾是个忧郁少年,母亲病重,父亲寡言,他内心装满愁苦,无论吃多少饭菜,总是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结婚前,爷爷家欠下许多外债,怕连累奶奶就提出退婚。然而,奶奶坚持嫁给爷爷,并和爷爷一起努力工作偿还债务,彼此扶持共度难关。
后来家境渐好,心事渐消,爷爷战胜身体基因里的「羸弱」,居然长胖了。
他对奶奶深情表白:
「曾经弱不禁风,今日圆润饱满,每一块脂肪都不是白长的,它们都是你给我的爱。是你让我明白风雨同舟的含义,更让我收获心宽体胖的幸福。」
至真至深的一席话,让奶奶感动得双眼噙泪,我们也哭得稀里哗啦。
随后,几位宾客也分享了自己婚姻中最感动的细节,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数人印象最深的,不是对方年轻时的容颜和完美的体型,而是彼此不弃不离的温暖,和风雨共担的果敢。
她为他每晚留灯,柔和的灯光是家的方向,更是他奋斗路上的温暖陪伴;
他在她生病时不眠不休地照顾,看她满脸红润,身体日渐丰盈,自己比吃蜜还甜;
每一件小事,都是温柔的爱护。
每一寸增长的腰身,都沉淀着安心的幸福。
蒙田说:「美满姻缘是生活中甜蜜的联合,充满坚贞、忠诚、以及难以计数的有益和牢靠的帮助及相互间的义务。」
婚姻是一场修行。当两个人悲伤共担,幸福同享,自然心宽体胖。
身形几经变化
爱却更坚韧
还有一种发胖,是源自爱的选择和退让。
最近,大S接受《人物》专访,自曝为了受孕,曾胖到宛如海狗,躺在沙发上都起不来。
曾经的她,为使自己荧屏形象看上去更好,将体重维持在42公斤,被称为「纸片人」。
很长一段时间,她全天只吃一顿豆浆和鸡蛋,实在体力不够才吃两口白饭配酱菜。
然而,她对完美体型的坚持和严格自律,放在孩子面前,却不值一提。
为改变不易受孕体质,她打破饮食戒律,绞尽脑汁增重,即使生完一胎后好不容易减下来,二胎到来时她毅然选择再经历一次「膨胀」的幸福。哪怕生产中走了趟鬼门关,她也无怨无悔。
对大S来说,变化的是身材,不变的是坚定的爱。她那颗有趣的灵魂,因为小孩的到来,而变得更加丰富柔软。
当被问到:「还会想象自己回到瘦的时候吗?」
她说:「我现在的重心都已经放在我的孩子身上,我有更艰难的任务,要照顾两个独立的生命。」
一个母亲的格局和担当,在她的脸上清晰可见。
不禁想到我另一个朋友,她也爱美如命,却因备孕试管婴儿而导致身材严重变形,产后几年也没恢复。
我们都惋惜她的校花地位变成了江湖传说,她却淡然一笑:「因为有爱支撑,所有付出都是甘愿。」
有人说,结婚后的女人体型开始变化,是因为她对幸福的定义重新在书写。婚前为自己而活,婚后则是为家庭的幸福而奔波。
所以,当一个女人心甘情愿接受发胖,当她用身体接纳生活的馈赠,用心滋养一家人的幸福,请对她温柔多一点,理解多一点。
经过柴米油盐
幸福才笃定心安
真正爱一个人,是什么样的?
不是花前月下,不是你侬我侬,而是柴米油盐洗礼后的笃定心安,是我们双鬓斑白仍彼此搀扶,是你满脸皱纹身材走形,我依然觉得你是全世界最特别的那一个。
真爱是别人都说江嘉年配不上梁家辉,他依然随时随地牵着她的手,双眼迸发如初的热忱:
「这世上再美的女人,都不如我老婆有魅力。」
真爱是为了避免妻子产后抑郁,帮助她做产后恢复,他苦练变身「美人鱼」,每周训练三次、每次1-2小时的体贴和陪伴。
真爱是我生了两个孩子,看着腰间赘肉苦恼不已,老公却睁着眼睛说瞎话「你哪里胖了,一点都看不出来」,带给我的满心欢喜。
美剧《傲骨贤妻》说:
婚姻最大的魅力,其实是在于探索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究竟能达成多么深度的连接。
总要走过很长的路,我们才会懂得,真正的爱,从不因时间流逝而消散,也不因体型改变而衰减。
细水长流的人生里,高矮胖瘦算什么呢,执手相伴的幸福,才最令人心动和心安。
ps:幸福肥挺好,健康也重要哦~希望大家能多多运动,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
本期话题
你婚后变胖了吗?
✎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作者:原心。本文转载于微信公众号“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1400万孩子听故事大全 ,爸妈的育儿宝典,转载请联系作者。
樊振东真实家境曝光,父亲竟是他…
先来看几则报道:
今年7月24日,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发文称,在奥运村食堂偶遇西班牙网球选手纳达尔和阿尔卡拉斯——
巴黎奥运会期间,国羽队员梁伟铿在餐厅偶遇樊振东——
瑞典小将莫雷加德在参加节目时透露,自己在奥运村最后一天的凌晨1点在食堂碰到了樊振东——
樊振东偶遇陈若琳并合影,地点依然在食堂——
网友总结:恭喜小胖樊振东喜提“食堂npc”称号!还有网友建议巴黎奥运会食堂可以改名为:胖东来!
在赛场上,他是叱咤风云、霸气十足的“王者”樊振东。
而他颇受大家喜爱,并非仅凭高超的球技,同样也因其正直的品行,永葆谦逊的姿态,以及呆萌可爱的个性。
其实光“小胖”这个名字就很可爱好吗,小时候的昵称一直被沿用到现在,樊振东笑称自己是肥胖界的最高境界:肥而不腻。
网友们还发现,他和熊猫的配适度极高⬇
可能是樊振东趴桌救球这一幕和紧张激烈的比赛太有反差感,这一球后小莫和小胖都笑了,留下了两个人超越对手身份的一个友好互动经典瞬间。
在本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四分之一决赛前,一段樊振东赛前准备的视频,也曾被网友们热议——对手费利克斯·勒布伦在积极热身,樊振东则在一旁闭目养神,一边动如脱兔,一边“极具松弛”,两者形成鲜明反差。
回顾樊振东的成长轨迹,不难发现,他始终能展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平衡状态——既有着令人钦佩的松弛自在,又不失对目标的深切专注。而这份独特的品质,深深植根于他的家庭背景之中,是家庭环境潜移默化影响下的宝贵财富。
01.
父母的支持
是孩子的不竭动力
1997年出生的樊振东祖籍湖南,此前,网络曾有文章写樊振东是在农村由爷爷奶奶抚养大的“留守儿童”,对此,樊振东祁东老家村党支部书记称,网上的消息不实,“樊振东的爸爸在广东当老师,樊振东从小跟随父母在广东长大。”
樊振东也曾说,“我的父母是祁东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祁东人,我家所有亲戚都是祁东人。”“我血管里流着祁东人的血液,常以自己是祁东人而骄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樊振东的父亲不仅对儿子照顾有加,还曾是湖南祁东县的高考理科第一名,他和同样来自祁东的樊妈妈在广州相识相恋,两人婚后生下了樊振东。
图源:广州日报
用心的父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宝贵的引导者之一,他们通过细致的观察、耐心的倾听和积极的参与,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孩子身上的兴趣点和闪光点,从而为孩子提供更加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支持。
孩童时,樊妈妈便发现儿子喜欢看别人打乒乓球,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于是,一家子最初便抱着强身健体的目的给樊振东在少年宫报名学乒乓球。
打着打着,樊振东的天赋便被点燃了,年幼的他与同龄人相比乒乓球技术已相当突出。父母对于儿子的培养也相当用心,为了方便樊振东学习乒乓球,樊爸爸和樊妈妈还特意在少年宫附近租了房子。
7岁樊振东(前左一)与教练及师兄队友合影
乒乓球因为对步法的要求很严,太胖的话会对很多技术动作有所影响,同时加大比赛中身体的劳累程度,所以,从小就特别爱吃的“小胖”樊振东也一度因为体型偏胖而被教练反复提醒要减肥。
樊振东的恩师张敏曾透露,有些小学员也爱吃,教练虽然进行了限制,但是,很多心软的家长们还是会偷偷给孩子塞各种好吃的,最后还是没有达到效果。
樊振东的父母虽然不是体育人,但是在儿子的训练上,绝对和教练站在同一阵线,他们配合好教练,成功抑制了樊振东的“横向”发展。而直到现在,张敏和樊振东一家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02.
被父母尊重的孩子
未来能走得更稳更远
无论是樊振东的小学启蒙老师,还是他在体校时的教练们,对樊振东童年时期的印象都出奇地一致且深刻:聪明、乖巧、成绩优秀,且个人品质好,自制力强。
小学时,樊振东上午专注于课堂学习,下午则全身心投入乒乓球训练,并在训练中屡有佳绩,表现极为出色。值得一提的是,樊振东在此时还展现了高于同年龄段其他孩子的自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樊振东在广州体职院训练的3年中,一开始是走训,基本都是家长接送,后来他熟悉了路线,训练完之后就自己在学校门口坐公交车。面对父母因工作繁忙而难以准时归家的情况,不到七岁的樊振东不仅没有丝毫抱怨,反而主动学会了独立做饭、洗衣服,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作业也从不落下,从未让父母操心他的饮食起居。
儿子懂事自律,父母也从未减少过对孩子的教育,教练张敏曾回忆,每次训练后,爸爸还会给樊振东补文化课。
事实上,曾有一段时间,樊振东父母对于是否让儿子继续打球是犹豫不定的,毕竟樊振东读书成绩优秀,他们希望儿子将来按部就班上大学。
但樊振东的父母没有自己做决定,他们分别与樊振东的任课老师以及教练们进行了一一沟通,同时也充分征求了儿子的意见,樊振东主动向父母表示,自己喜欢打球,想继续学习下去。
图源:武汉教育电视台
被父母尊重的孩子,会更有自信和主见,更能顺应天性成为最好的自己,收获尊严、成就感和幸福。
幸运的是,樊爸爸樊妈妈正是这样的父母,他们懂得倾听孩子的想法并充分支持他们的选择。
经过深思熟虑后,父母为樊振东设定了一个两年的观察期,以验证他是否真正适合走乒乓球专业运动员的道路。这段时间里,他们既满怀期待又保持理性,希望儿子能全力以赴地探索自己的潜力与热爱。如果在这条道路上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他们也会尊重樊振东的选择,鼓励他回归校园,继续接受全面的教育,为未来的道路铺设更坚实的基石。这样的决定,既体现了他们对儿子的深爱与信任,也展现了对未来可能性的开放态度。
在这期间,父母也从未向樊振东施加过任何压力,而是给孩子营造了一个轻松的成长环境,给与了儿子最纯粹的爱。儿子沮丧时,樊爸爸和樊妈妈告诉他,他们会支持他的任何决定;儿子获得荣誉与奖励时,他们表示:“我们对物质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你打好球,不受伤,我们就知足了。”
而懂事的樊振东也用超群的乒乓天赋和热爱打消了父母的疑虑,一路过关斩将,从体校入选八一乒乓球队,再到国家队,从大家口中的“小胖”逐渐成长为挑起国乒大梁的“东哥”,用实力与汗水书写着自己的传奇,也成就了更加坚韧、更加卓越的樊振东。
03.
父母品行正
是孩子最大的福气
樊振东的父母极其低调,尽管在网络上鲜有他们的身影与采访,但他们始终在樊振东的背后默默支持着,用行动诠释着无声的陪伴与坚定的力量。而父母不张扬的个性也深深影响了樊振东,在有爱的环境里长大的他,谦逊温柔、情绪稳定、聪明细心。
在赛场上,他虽技艺超群,却从不自满,对待每一场比赛都保持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位对手都给予充分的尊重。
走下赛场的樊振东,更是一个平易近人、谦逊有礼的大男孩。
马龙还曾开玩笑地形容,樊振东是那种“如果上厕所使劲大了,都会跟马桶说对不起”的人——
赛后离场前,他会贴心地把地上的球捡起来拿给裁判。
比赛完和所有人握手,看到马龙在整理东西,他就一直默默等他整理完再握手。
结束采访后,还会把椅子摆好才离开。
担心翻译小姐姐负担重,会关怀地询问“我是不是说太多了 ?”
图源:微博@中国体育
采访前,想擦汗还会礼貌地先问问记者:“我能擦个汗吗?”
给人签完名,还会细心地将笔尖朝向自己。
这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和礼貌。
樊振东的谦逊不仅体现在他的言行举止中,更融入了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挥拍,成为了他独特魅力的一部分。
这种谦逊与低调,离不开父母从小的言传身教。他们不仅是樊振东最坚实的后盾,更是他勇往直前、不断突破自我的重要动力源泉。
青春展锐,樊振东谦逊沉稳,不以一时之荣耀自矜;荣耀加身,他依旧坚守初心,深知成就背后,是父母无言的支持与深沉的爱,这份爱化作了推动他勇攀高峰的强大动力,引领着他向着梦想的彼岸坚定前行。
为樊振东的父母点
也祝福樊振东,继续以父母之爱为翼
翱翔天际,绽放无限光芒
封面图源: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部分素材来源:
婚姻与家庭杂志——《被团宠的樊小胖夺冠了!在爱里长大的天才少年,温柔可爱有礼貌》
广州日报——《 樊振东,就在今晚!》
极目新闻——《小学班主任谈樊振东童年趣事:入学一个月就当班长,跟父母汇报“老师夸我检讨写得好” 》
中国体育报——《“学霸”樊振东从小就很自律》
《乒乓王国》专访、新浪娱乐等
文:王静
编辑:依依
二审:诗韵
三审:欧阳灵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