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肥胖自卑(孩子因为肥胖)
孩子白胖白胖,人见人爱,小心影响智力,导致孩子自卑
刚出生的孩子,想对来说体重一般都在正常标准范围内,但是如果母亲在孕期患有妊娠期糖高的话,很容易生出巨大儿,一般来说,超过8斤的宝宝都属于偏胖的范畴。橙子出生的时候快到6斤8两,是我严格控制的体重,因为医生说我的骨骼最好孩子的重量是在7斤以内。可是还有很多人的思想停留在过去,觉得孩子越胖越好。
对于刚满月的宝宝,按世界卫生组织的生长标准应该在4.1千克到6千克之间,导致孩子肥胖的原因主要是孩子摄入的热量大于孩子本身每天需要的能量,而这些多余的热量储存起来就会导致孩子肥胖。橙子刚出生的时候,可能是因为剖腹产的宝宝缺乏安全感,在医院的那一周,总是睡不踏实,而每次只要橙子醒了或者有点声音,奶奶就在旁边说孩子饿了,然后就把孩子送过来让喂奶,说奶水不够吃,可是医生和护士说我奶水很足,我当时真的有一种好像我24小时都在喂奶的感觉,说实话,我当时的心态已经崩溃了。现在想一下,其实孩子并不是饿了,只是趴在母亲的胸前,可以听到母亲的心跳,跟他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感觉一样,所以孩子会安静下来。
其实孩子吃得过多,造成热量摄入过剩,从而导致孩子肥胖,真的没有关系吗?孩子真的吃得越多越好吗?答案是否定的,过度肥胖会增加宝宝心血管的负担,同时也增加了宝宝肾脏的负担,可能会给宝宝埋下心血管或肾脏的疾病。而且还有一点就是,肥胖甚至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就跟我们大人一样,胖人一动就爱出汗,所以很多胖人不喜欢运动。小宝宝也是一样的,胖的宝宝不喜欢运动,因此也就限制了孩子认知水平的发展。孩子由于吃得多,宝宝的消化系统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需要身体不断地调动全身大量的血液优先供应消化道。这样的结果就会导致,供给大脑的血液减少,脑组织就不能获得必须的营养供应,就会导致宝宝的脑组织发育不良,也就影响了孩子的智力发育。
强调一下,宝宝2岁之后还肥胖的话,很容易出现肥胖体质,橙子是3个月体检的时候还是6个月体检的时候,医生说有点偏胖,奶奶当时还不是很高兴,我们还是控制了一下,主要是担心一直胖,橙子确实也不瘦,我们想一下,我们上学的时候,因为胖同学运动能力差,反应也不敏捷,我们经常不喜欢和这样的同学玩耍,这很容易导致对方出现自卑心理,所以一定要注意正确的喂养方式,一起养育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宝宝!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超重率、肥胖率开始上升 如何让孩子们告别肥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逐步改善。但是,由于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超重率和肥胖率也开始上升,影响到一些孩子的身心健康。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2020年10月,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提出了“超重肥胖”防控的总体目标,即以2002年—2017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为基线,2020年—2030年0至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比基线下降70%。同时,以强化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政府责任为核心,提出了一系列重点任务。日前,记者就如何预防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进行了采访。
适量运动 增肌减脂
肌肉是消耗能量的,脂肪是储存能量的。通过运动增加肌肉,就能增加能量消耗,减少脂肪,从而降低体重
“老爸,太累了,歇会儿吧!”“加油!再坚持5分钟,我们就歇。”晚上,一对父子在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街道一个寂静的社区里慢跑。他们已经坚持快半个月了。
近两年,不爱运动的儿子小明越来越重了。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他“宅”在家里上网课、玩手机,户外活动大减,体重又上升几斤。小明才13岁,身高为155厘米,但体重已经超过130斤,超重约40斤。
“从2020年6月起,基本上隔一天跑一次,一般都是在晚上8点左右。”父亲李立说,看到儿子越来越胖,他越来越着急。此前,李立专门带儿子去看医生,医生说孩子的血糖、血压偏高,身体健康状况比较差,建议尽快改变生活方式,将体重减下去。为了帮助儿子减肥,李立制定了严格的运动计划,并亲自示范,户外跑步就是其中之一。经过4个月的坚持,小明成功减重20多斤。当他回到学校时,同学们差点没认出来。
“体重下降后,孩子身体明显好转,精神也好了,学习也更专注了。”李立说,要想保持体形,必须长期坚持运动。天气转凉后,李立又给儿子制定了室内运动计划。现在,每个周日,他会带儿子去附近的体育馆打羽毛球。“孩子在球场上跑跑跳跳,挥拍打球,全身都得到了运动,体重进一步下降,已经告别‘小胖墩’了!”
“运动不足或不锻炼的孩子更容易超重,因为热量消耗太少。”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马军分析,孩子学习之余,长时间坐着看电视,玩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运动量很少,容易造成肥胖。据调查,坐着看电视平均每增加一小时,肥胖的概率要增加1.5%。
肥胖会给儿童青少年造成一些健康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内分泌科主任高珊介绍,肥胖的儿童青少年可能会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脂肪肝。在她接诊的肥胖患儿中,有的10岁就出现了高血压,有的13岁就得了糖尿病。除了身体疾病,肥胖会造成孩子生长发育异常,比如性早熟或者发育迟缓,都会影响到生活和学习。如果体重过高,还会影响孩子的骨骼,出现脊柱侧弯等畸形体形。此外,肥胖也会导致孩子产生自卑、孤僻等心理障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闫洁在给患儿做人体成分检测时发现,胖孩子都是脂肪超标,肌肉很少。“肌肉是消耗能量的,脂肪是储存能量的,只有能量消耗多了,脂肪才会少。通过运动增加肌肉,就能增加能量消耗,减少脂肪,从而降低体重。”闫洁说。
马军建议,家长带孩子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加户外活动。由于儿童年纪较小,自律性较差,家长尽量选择娱乐性较强的运动,比如跳绳、跳舞、游泳、打羽毛球等活动。运动的时间不宜过长,使得孩子运动后有轻松、愉悦的感觉就好。适量运动,不仅有利于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也能强健体魄、增强自信。
合理膳食 控油少糖
健康的家庭饮食是关键。家长在做饭时保证少脂肪、少油炸、少盐,让孩子少吃零食、少喝饮料
“以前连衣服扣子都扣不上,现在完全变了一个人!”经过一年多的饮食控制和运动训练,小美从180斤减到了不到150斤。小美家住北京东城区,今年16岁,身高160厘米。2019年,她由于过度肥胖,血糖和血脂超标,身体健康状况很差,被父亲带到医院就诊。
“这个女孩超重太多了,健康指标多项异常,青春发育还没有开始。”高珊说,小美平时饮食上自制力较差,爱吃甜食,食量大。父母心疼孩子,还给她加餐。不健康的饮食造成体重严重超标。
高珊按照标准,给小美计算每天需要的热量和运动量,为小美制定了健康的饮食计划和运动计划。“我的计划是循序渐进的。一开始纠正她吃甜食,要求父母停止加餐。之后才慢慢让她吃得合理和健康。”高珊说,她还帮助小美联系了康复师,指导她运动训练。现在,小美体重得到了有效控制,高血糖、高血脂等健康问题消失了,身体发育也与同龄的女孩一样了。
“一些小孩爱吃快餐等垃圾食品、各类甜食、甜饮料,体重很容易超重,如果家长再过度宠爱孩子,不管住孩子的嘴,很容易产生肥胖问题。”高珊介绍,2岁至6岁年龄阶段的孩子,体重增长速度最快,如果家长过度喂食,孩子就会超重。
“产生肥胖不是孩子个人的问题,健康的家庭饮食是关键。”闫洁认为,一些孩子之所以超重,是因为家里的饮食就是大鱼大肉、多油多糖。孩子跟着父母一起吃,容易胖起来。她建议,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到健康饮食。健康饮食的原则是适量适度、营养均衡。家长在做饭时保证少脂肪、少油炸、少盐,让孩子少吃零食、少喝饮料,孩子就不会发胖。
马军认为,不当饮食习惯是儿童青少年肥胖最突出的原因。他建议,家长可以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掌握健康饮食方法,为孩子搭配营养餐。《指南》由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发布,可以帮助居民做出健康的饮食选择。
“有的小孩子体重快速增加,不一定是因为吃多了,有可能是疾病,应该及时就医。”高珊认为,一些遗传性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可能导致肥胖。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引起患儿代谢减慢,体内脂肪在皮下堆积,从而造成肥胖,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智力。甲状腺功能减退如果早发现,只要及时、定期到医院内分泌科治疗,吃药就能治疗到几乎不影响生长发育的程度。
积极行动 预防肥胖
解决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不是孩子个人的事,需要家长、医疗机构、学校、政府等形成合力,营造健康生活的社会氛围
“2020年11月28号上午继续在石景山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院内进行冬季减脂训练……”在“2020云减重报名指导微信群”里,一个通知刚发出,家长们纷纷给自己的孩子报名,很快就超过了10人。
这是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举办的冬季“云减重”活动。该活动由北京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举办,旨在将正确的饮食与运动方法系统地传授给孩子和家长,帮助孩子减肥。营养专家通过网络视频授课,讲授减重所需的营养知识;运动专家通过视频,实时指导家长和孩子科学运动减重。通过几个月的“云减重”,不少孩子的体重明显下降,健康指标也逐步恢复正常。
湖南省儿童医院自2003年开始举办“胖墩瘦身夏令营”,至今已举办19期,每期招募约60名8岁—14岁肥胖儿童青少年。孩子们经过详细体格检查后进入营地封闭训练14天,其间严格按照医院专家开出的健康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进行减重训练,人均减重近5公斤。“减肥夏令营在给孩子们减重的同时,也会培养孩子们健康的生活习惯,让他们回家后能坚持体育锻炼、保持健康饮食。”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所所长钟燕说。
专家认为,解决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不是孩子个人的事,需要家长、医疗机构、学校、政府等形成合力,营造健康生活的社会氛围。
“孩子超重问题,越早干预越好。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应该从小坚持做好孩子体重的监测。”高珊建议,家长在给孩子建立健康档案后,应该保存好生长发育手册,并定时监测孩子生长发育情况,做好记录和对比。如果孩子体重超过同龄标准,建议及早干预或者就医。2018年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列出了6岁至18岁不同年龄男生、女生超重肥胖的判定标准表,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性别对照进行判定。
马军认为,学校是儿童青少年最主要的学习场所,在预防改善肥胖问题上扮有重要角色。他建议,将合理膳食营养和运动知识融入幼儿园、中小学校常规教育,促使儿童青少年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学校给食堂配备营养健康管理人员,改善烹调方式,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粗杂粮及适量鱼禽肉蛋奶等供应,避免提供高糖、高脂、高盐等食物,让学生吃得更加营养和健康。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按照有关规定将体育成绩纳入中考等考核。保证幼儿园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的天气情况下不少于2小时;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内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活动时间达到1小时,保证每周至少3小时高强度身体活动,促进肌肉力量和强健骨骼锻炼。
“当前,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较为突出。”马军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将工作重心转到开展多渠道、形式多样的健康促进和倡导活动,提高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远离肥胖,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社会大环境。
来源:人民日报
影响生长和大脑发育……儿童肥胖危害多 饮食要注意这些
制图:孙红丽
编者按:近年来,由于儿童青少年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加之课业负担重、电子产品普及等因素,儿童青少年营养不均衡、身体活动不足现象广泛存在,超重肥胖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儿童肥胖的具体危害有哪些?对于已经有孩子的家庭,在儿童肥胖预防方面,日常膳食摄入和饮食行为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
儿童肥胖的具体危害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刘爱玲表示,肥胖对于儿童的健康危害还是很大的,它不仅影响儿童个体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还对家庭和社会的发展造成危害。
对于儿童个体的健康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肥胖会对多个器官和系统造成一些危害,比如骨骼、肌肉系统,因为过重的体重会对骨骼和肌肉产生比较大的压力,容易造成关节、骨骼、肌肉损害。肥胖还会影响儿童的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造成他们的青春期发育提前,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性早熟。
二是会影响儿童的大脑和智力发育。有大量研究表明,肥胖孩子的智力水平是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的孩子的,而且肥胖的程度越重,对认知和智力的影响越大。
三是会影响儿童运动能力和运动的发展。肥胖孩子的肺活量是比较低的,他们的身体素质,如耐力、爆发力、柔韧性,都明显低于正常体重的孩子。
四是对孩子的心理的影响。肥胖孩子往往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比如他们比较压抑自我,容易过度自卑,比较孤僻。
“孩子小时候胖,长大之后往往也是胖的。”刘爱玲表示,这样就会增加成年期慢性疾病患病率,比如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癌症等,从而影响其一生的健康、寿命和生活质量。肥胖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危害还会使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增高,这种危害会限制孩子潜能的发展,长大之后的劳动生产率会下降,所以,对家庭以及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长久发展都是不利的。
儿童肥胖受哪些方面影响?
哪些原因造成了孩子的肥胖呢?刘爱玲说,遗传因素在肥胖的发生比例中大约占40%-70%。基因在短时间内很难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近几十年来,儿童肥胖快速上升的趋势不是由于基因变化,而是环境因素造成的。
“环境因素中对孩子肥胖影响最大的是个体因素。”刘爱玲指出,个体因素中的致胖因素包括孩子膳食结构不合理,经常吃一些能量比较高的食物,脂肪供能过高,也会导致能量摄入增加,从而增加肥胖的风险。除此之外,孩子经常不吃早饭或者早饭的种类比较少、营养质量比较差;经常吃一些高油、高糖的零食;常喝含糖饮料;经常在外面就餐,或者常点外卖;暴饮暴食等不健康的行为,也会增加肥胖发生的风险。
刘爱玲进一步解释说,肥胖的发生是因为能量摄入和消耗不平衡。相对于孩子能量摄入过多,现在的孩子能量消耗呈现下降或者减少的趋势。孩子平常身体活动少,看电视、玩手机,静态时间在增加,这样的状况导致儿童青少年的能量消耗比较少,增加了肥胖的风险。
防肥胖,饮食要注意
在孩子的饮食方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马冠生建议:
一、规律进餐。吃好早餐,早餐提供的能量应该占全天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大致也如此。还要注意食物品种的多样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一天最好能摄入12种不同种类的食物,包括谷类食物、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奶、豆制品、坚果等。
二、尽可能在家里吃饭,少在外就餐。家庭饮食相对来说更为健康,有些家长把西式快餐当作奖励或者惩罚孩子的一种手段,这是不可取的,会影响孩子的正常饮食行为。
三、就餐时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特别是让孩子能专注吃饭,千万不要让孩子边吃饭边看手机或者边看电视,这会影响到孩子的食物消化吸收。
四、注意食物的烹饪方式。食物尽可能不要用油炸,油炸的方式往往会增加食物中能量的含量,用蒸、煮、炖的形式为佳。
五、要保证孩子对谷类食物的摄入,特别是全谷物。全谷物没有经过过度加工,保留了膳食纤维和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营养素,有利于孩子健康生长。
六、可以适当、适量地让孩子吃零食。零食提供的能量最好不要超过全天总能量的10%,选择零食的时候要选择不同的种类、品种,比如可以选择奶制品、水果、坚果。吃零食的时间最好在两餐之间,而不是接近正餐的时候,避免影响孩子的食欲。要减少和限制含糖饮料的摄入。最好不让孩子喝含糖饮料或者少喝,如果孩子想喝饮料,可以喝清淡饮料。(综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