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会肥胖(肾病胖了好还是瘦了好)
“肥胖易患肾病”您知道吗?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高热量膳食摄入和体力活动减少,使肥胖人群以惊人的速度增长。2016年数据显示,中国的肥胖人口达8960万,位居世界首位。肥胖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和危害人类健康的危险因素,多数人只知道肥胖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殊不知肥胖已成为新发慢性肾脏病(CKD)最为显著的风险因素之一。有一种肾病源于肥胖,即“肥胖相关性肾病”,您知道吗?
一.肥胖相关性肾病有哪些表现呢?
起病隐匿,54.4%的患者临床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尿检异常而就诊,一般无明显水肿和低蛋白血症,多伴有高血红蛋白血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等。一旦出现肥胖相关性肾病,发现及治疗不及时可缓慢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极易被忽视。
二.如何发现?
1. 用肥胖的诊断标准评估一下自己:超重或肥胖,BMI >28kg/m2,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
2. 定期体检
慢性肾病十分隐匿,所以即使感觉良好,没有任何症状,也应该定期体检。尤其是超重或肥胖患者,已经出现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等疾病的患者,长期应用各种药物的患者,有肾脏病家族史者,都是慢性肾病的高危人群,更应该定期筛查肾脏相关指标,如尿常规、尿微量蛋白、肾功能、肾脏B超检查等。
3.重视早期症状
慢性肾病的发病常常非常隐匿,所以平时对肾病的一些蛛丝马迹应该多加注意,比如水肿、腰酸、泡沫尿、年轻人高血压等。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以查个究竟。
三.如何治疗
1.改变生活方式。
控制饮食 运动;即“管住嘴、迈开腿”!合理而健康的饮食。多吃果蔬、豆类、全谷食物;拒绝高热量食物,戒烟、限酒、限制糖、脂肪和盐的摄入量;早餐不可不吃。
2、适量运动也需要。
坚持有氧运动,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每日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的活动;如需控制体重,可根据需要加大活动量;推荐运动形式包括慢跑、健步走、游泳、健身操等;太极和八段锦等是具有我国传统特色的健身和减重运动。避免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
3. 对代谢紊乱的治疗,比如降压、降糖、降脂、降尿酸治疗。
肥胖相关性肾病起病相对隐匿,约一半患者临床无明显症状,身体肥胖者要警惕肥胖相关性肾病,无论身体条件如何,都应努力“动起来”,积极进行健身锻炼。所幸的是肥胖和肥胖相关性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早期肥胖相关性肾病是可以逆转的,让我们行动起来,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肥胖,远离肾病!
个人简介
耿宇君,男, 西安市中医医院肾病科住院医师。从事临床工作5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感染、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对肾脏内科各种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出诊时间:星期日下午肾病科1诊室。
来源:西安市中医医院
肥胖人群为什么容易得肾病?高蛋白肉类吃多了,增加肾脏代谢负担
现代人生活条件好了,大鱼大肉可以随便吃。脂肪的香味的确是非常诱人的,平时不用担心长胖的人都非常喜欢吃肉,毫无节制。殊不知,经常吃大鱼大肉即使不会长胖也会造成脏器的伤害尤其是肾脏的损伤。
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成分,充斥身体每一个部位,维持着我们的正常生命活动。我们提到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首先想到的作用就是补充营养,但如果经常大量地摄入蛋白质的话,不仅对身体没有补益作用,而且还会造成伤害。
蛋白质在体内会被分解、利用,还会留下一些含氮废物,这些代谢废物需要通过肾脏进行过滤排泄。如果大量地吃一些大鱼大肉,体内产生大量的含氮废物必然会对肾脏造成负担,损害我们的肾脏健康。
另外,蛋白粉也是一样,很多人在孝敬长辈、馈赠亲友时喜欢送保健品,但保健品可不能随便吃,尤其是蛋白粉。
因为很多人都没有基础的医学知识,如果随便乱吃蛋白粉,不仅会对肾脏造成很大伤害,还可促进钙从骨中溶解,增加钙的丢失,严重的还可能会患上尿毒症,对大家的身体健康损害很大。
中老年人本身钙质流失就越来越快,应该适量地进行补钙,如果吃太多蛋白粉,就会更容易造成骨质疏松,影响中老年人的活动能力,从而大大损害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每日膳食中,适量的瘦肉、蛋奶类食物完全可以满足蛋白质需求,不必额外补充所谓的蛋白粉。消化吸收功能出现问题或胃口不佳,晚期癌症,无法通过正常饮食摄入足够蛋白质的人群才适合补充蛋白粉,而且要在医生或者营养师的建议之下按要求来吃,普通健康人群绝对不能乱吃。
此外,大部分蛋白粉的嘌呤含量非常高,患有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更要慎重。
大家在日常饮食中,还应该注意不能吃太多盐,尽量选择低盐饮食和低盐的烹饪方式,如果饮食过程中,盐摄入量太高的话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而且高盐饮食还会增加血管硬化的危险,对心血管健康也是十分不利的。
各位朋友,你还知道大鱼大肉吃多了,对健康有什么影响吗?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肥胖相关肾病)肥胖对人体各个系统都有危害,肾脏也难独善其身
顾名思义,肥胖相关性肾病指的是由于肥胖导致的肾脏病。肥胖的定义是指体重指数BMI≥28.0kg/m2,需要强调的是,肥胖是一种疾病,而不仅仅胖。随着体重过重,造成了一系列的损害,比如对负重关节的损害(尤其对膝关节),关节每天都要支撑起这么重的体重,这就是一种隐形的劳损;对肝脏的损害,比如脂肪肝,重度脂肪肝会损害肝功能,严重的会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对心肺的损伤,肥胖让心脏及肺脏的负荷过重而导致心慌胸闷、气喘等心肺损伤的症状;对心脑血管的损伤,肥胖一般都合并高脂血症,从而导致动脉硬化,进而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对胰腺的损害,肥胖使得胰岛细胞变性,导致胰岛素抵抗而出现2型糖尿病。总之,肥胖几乎会对人体各个系统、各个脏器造成影响,肥胖百害无一利,今天主要讲肥胖对肾脏的损伤。
随着肥胖患者日益剧增,肥胖相关性肾病逐渐开始被人们所认识,肥胖导致的肾病,病理机制比较繁杂,通过各种连锁反应,最终导致肾脏损害。在肾活检穿刺病理上,肾活检组织学改变包括单纯肾小球肥大、局灶性节段肾小球硬化或球性硬化。部分患者伴有肾小球旁器肥大。表现为单纯肾小球肥大者肾小球体积普遍增大,系膜区增宽可以不明显,但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内皮细胞肿胀、成对,甚至可见泡沫变性。肥胖相关性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组织中未硬化的肾小球体积仍普遍增大,毛细血管襻轻度扩张,略显僵硬,同时伴节段基底膜增厚,可出现与经典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相同的组织学改变,如脐部病变和顶部病变等,但以脐部病变多见。肾小管肥大,可以出现小灶性的小管萎缩、纤维化等情况。血管病变与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改变相类似,伴有轻至中度的透明变性或弹力层增厚。肾间质小动脉,常伴有入球小动脉呈均匀一致性全层透明变性。免疫荧光肾小球可见 IgM 和 C3 沉积,大多沉积在肾小球节段硬化区域。大部分患者可表现为 IgM 在肾小球系膜区弥漫沉积。电镜下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襻扩张和系膜区增宽。部分患者可以观察到肾小球节段硬化,病变部位可见基底膜物质或膜内透明样物质导致的节段毛细血管襻固缩,细胞密度明显的减少。
肥胖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遗传(基因)、饮食、内分泌等,所以肥胖患者,建议要先去医院就诊,排除一些因疾病导致的肥胖,如垂体瘤(ACTH瘤)等。在现在这个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年代,绝大多数的肥胖都是“吃”出来的,再加上运动少、熬夜等都不良生活习惯,共同“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肥胖患者。据本人平常观察,很多肥胖患者不是在吃东西就是在买东西吃!
由于肥胖的人太多了,以致催生了新的行业,比如肥胖门诊、减肥中心等。事实上,除了因一些疾病导致的肥胖外,其他的肥胖都跟“吃的多”、“动的少”有关,所以减肥就两点:“少吃——管住嘴”、“多动——迈开腿”,坚持做到以上两点,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就没有体重不下降的!从中医角度来说,“肥人多湿”,“肥人多痰”,通过中药祛湿、祛痰的方法也有利于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