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水肿肥胖(前臂肿胀)
- 1、41岁女性,前臂肿胀,前臂肿胀,皮肤紧绷伴手指收缩,病因为何?| 病例分享
- 2、手臂水肿粗如“大腿”?消肿“复原”!淋巴水肿专科护理门诊将“关口”前移
- 3、手臂粗壮怎么办?任何部位吸脂都不是零风险
41岁女性,前臂肿胀,前臂肿胀,皮肤紧绷伴手指收缩,病因为何?| 病例分享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嗜酸性筋膜炎(EF)是一种少见的全身性炎症性疾病,病因不明。其诊断具有挑战性。本文报告一位41岁的妇女,因前臂肿胀,皮肤紧绷伴手指收缩1月而就诊。基于病史、体格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磁共振成像结果,考虑诊断为EF。
病例简介
患者,41岁,女性,既往病史包括患有哮喘(控制良好)、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素控制)和胃食管反流病。因双侧前臂肿胀,皮肤紧绷伴手指挛缩1月而就诊风湿科门诊。患者没有其他身体症状,也没有雷诺氏现象、体重减轻或肠道习惯改变的病史。
体格检查显示前臂皮下组织水肿和硬化。双前臂皮肤沿浅静脉呈线状凹陷,与沟槽征一致。患者无法弯曲或伸展手指,也无法握拳或握持物体。手指和手掌上的皮肤是正常的。她的脸未受影响。无恶性肿瘤或感染的临床特征。
实验室检测显示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1.8×10g/L(正常范围0-0.5×10g/L)。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肌酸激酶和血沉正常。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可提取核抗原、乳酸脱氢酶阴性。前臂皮肤和肌肉的全层活检显示炎症过程涉及骨骼肌及其周围的间质组织,偶有肌肉坏死和一些再生纤维,筋膜纤维结缔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图1a-f),证实了EF的诊断。磁共振造影显示前臂肌肉间广泛的双侧增厚筋膜(图1 g-i)。
明确诊断后,患者开始口服0.75mg/kg的泼尼松,持续4周,随后逐渐减少剂量。患者显著的缓解,肢体肿胀减轻,行动正常。但是,患者随着激素剂量逐渐减少,疾病复发,故重新开始大剂量的激素治疗,同时口服甲氨蝶呤每周20mg,治疗效果良好。
图1
讨论
嗜酸性筋膜炎(EF)是一种少见的全身性炎症性疾病,病因不明,其特征是皮肤对称性肿胀和硬结,仅局限于手臂和/或腿部的远端,后逐渐演变成硬皮病样外观,并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通过全层皮肤活检和/或磁共振成像(MRI)进一步证实诊断。糖皮质激素治疗仍然是标准的治疗方法,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免疫抑制药物。
EF的病因尚不清楚。常见诱因包括与局部创伤、剧烈运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疾病)和感染等。此外,EF可能与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关。也有报道与实体器官肿瘤和骨髓移植有关。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哮喘在文献中已有报道。
EF影响四肢,不影响面部,通常开始时疼痛肿胀,四肢收紧,在数周至数月内发展为纤维化,导致屈曲挛缩和行动受限。沟槽征(抬升患肢时沿浅表静脉路径的凹陷最明显)是EF最典型的表现,它的存在将EF与没有雷诺现象的硬皮病区别开来。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病在大多数EF患者中可见,虽然不是诊断的必要条件。大约一半的患者有ESR升高和高丙种球蛋白血症。血清抗核抗体不存在。
全层活检(包括皮肤、筋膜和肌肉)是诊断EF的金标准检查。深部真皮和筋膜受累是典型的疾病,有助于排除类似疾病,如硬皮病和硬皮病样综合征。在疾病的早期,深部皮下组织和筋膜水肿以及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浸润通常可见。随后,真皮和筋膜深层胶原增厚和硬化,炎症细胞浸润消失。邻近肌肉也可见增厚和炎症。如果无法获得活检或尚无定论,则可以使用MRI对患处进行确认,以确认筋膜炎症。
由于该疾病的稀有性,在治疗该疾病的治疗功效方面证据有限。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仍是一线治疗。在复发病例或对糖皮质激素不完全反应的病例中,可联合免疫抑制剂。用于治疗EF的其他治疗药物是霉酚酸酯、羟氯喹、磺胺嘧啶和硫唑嘌呤等。对于少数难治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生物制剂如英夫利西单抗和利妥昔单抗。在激素反应不充分或治疗延迟导致关节松解的情况下,有时需要手术干预。
小结
E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罕见全身性炎症性疾病。在周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情况下,临床检查对于诊断EF是必要的。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进一步证实。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是一线治疗。在复发或耐药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免疫抑制药。
医脉通编译整理自:Mahdi AS, Nasr IH, Al Jahdhami S, Kamona A, Al Wahshi HA. Eosinophilic Fasciitis Responds Well to Steroids and Methotrexate. Oman Med J. 2019;34(6):564-567. doi:10.5001/omj.
手臂水肿粗如“大腿”?消肿“复原”!淋巴水肿专科护理门诊将“关口”前移
74岁的李阿姨来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肢淋巴水肿评估门诊复查。两个月前她的上臂因水肿粗如大腿,如今已经恢复如常,她终于不用因“沉重的手臂”而困扰。
肿瘤医院透露,
上肢淋巴水肿的有效管理核心不仅仅在于为淋巴水肿患者提供干预,更有效的水肿管理应当将“关口”前移。让淋巴水肿管理贯穿患者治疗全程,形成“早期预防、动态管理、及时干预”的全方位、全周期的“两全管理”模式。四年来,肿瘤医院淋巴水肿专科护理门诊已经累计为13755例乳腺癌患者提供专业评估及健康指导。
原来,李阿姨10年前在外院做过乳腺癌手术,并经过后续的综合治疗,5年前上臂开始出现水肿,一开始并未重视,谁知水肿越来越明显,最近上臂已经粗的像大腿,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来到肿瘤医院上肢淋巴水肿评估门诊就诊。
经过专科护士的评估,明确李阿姨是典型的上肢淋巴水肿,且很可能已经发生淋巴管炎。随后,根据专科护士的康复方案,李阿姨接受了抗炎治疗和4个疗程的淋巴水肿消肿治疗,水肿得到有效控制,且家属也在专科护士指导下学会了消肿手法,具备淋巴水肿自我护理能力,可减少李阿姨后续奔波就医。
“淋巴系统遍布人体各处,是身体防御的前哨,也可以引流淋巴液。肿瘤的发生常常伴随有引流区域淋巴结转移,为了更彻底清除肿瘤,进行淋巴结清扫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然而,淋巴结被切除,就会导致淋巴液失去通道,无法顺畅流通,在局部积累形成水肿。”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大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表示,
“以头号‘粉红杀手’乳腺癌为例,腋窝淋巴结清扫可以将局部的转移灶或潜在转移灶清除,但也会导致上肢远端淋巴液回流障碍,继而诱发上肢淋巴水肿。淋巴水肿严重的情况下,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据了解,上肢淋巴水肿通常表现为上肢肿胀、沉重、僵硬、增粗及皮肤纤维化,甚至生长棘突、破溃、渗液等,外观改变加上行动受限,会对患者的生活带来较多不便。
“淋巴水肿的发生时间难以预测,患者术后3个月至终身都有可能发生,部分患者在新辅助放化疗阶段也会出现淋巴水肿。数据显示,20-30%的乳腺癌患者术后会出现上肢淋巴水肿,”肿瘤医院上肢淋巴水肿评估门诊专科护士侯胜群表示,“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注意终身的自我管理,以预防水肿加重;通常患者经过绷带治疗会有所改善,但是不长期坚持绷带治疗的话,水肿肯有可能会‘卷土重来’。”
2020年起,肿瘤医院护理团队就建立了成熟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管理模式,开设了评估和治疗门诊,评估门诊目的是帮助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高风险人群建立预防淋巴水肿的自我管理行为和意识。治疗门诊是对已经发生淋巴水肿的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给予患者治疗决策权宜;在治疗过程中,通过专业治疗技术为患者减轻水肿症状、缩小肢体体积、改善生活质量;同时指导患者或家属学习居家自我照护方法,以期提高治疗依从性。该管理模型迄今已经为13755例乳腺癌患者提供淋巴水肿评估和治疗服务。
在入院时,护士便为准备进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的患者建立淋巴水肿管理档案,测量患者上肢周径并录入评估系统;在术后,为患者普及患肢保护、功能锻炼、体重控制、向心性按摩、淋巴手法引流、定期评估等淋巴水肿预防知识;患者术后1个月左右可以到医院上肢淋巴水肿评估门诊进行随访,专科护士评估患肢功能锻炼情况,为患者再次测量臂围和上肢水分含量,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患者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专科护士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居家预防淋巴水肿情况。针对已经发生水肿的患者,专科护士还依据全程管理模式及多学科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淋巴水肿评估与治疗,包括臂围测量、上肢水分测量及佩戴压力手臂套、手法按摩及绷带治疗。
侯胜群表示,
淋巴水肿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申报专利,未来淋巴水肿专科护理门诊将进一步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深化精准评估技术,扩大服务覆盖范围,同时开展淋巴水肿教育与培训。
手臂粗壮怎么办?任何部位吸脂都不是零风险
夏天,胳膊粗的女生都不敢穿无袖裙子,因为穿着会露出自己粗粗的胳膊。然而瘦手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难度有点大,很难在短时间内让粗粗的胳膊瘦下来。
为什么有的爱美者手臂比较粗?
1、饮食不当,热量摄入过多。手臂、腹部和大腿都是很容易让脂肪堆积的部位,如果平时过度进食,特别是食用一些油腻不健康的零食,会造成身体热量过多,如果爱美者运动量较少,热量没被及时消耗,就会转化成脂肪堆积在手臂上,造成手臂肥胖。
2、缺乏运动。既然手臂是一个很容易发胖的地方,平时缺乏运动,手臂脂肪的消耗减少,肥胖问题自然出现了。
3、坐姿不当。不正确的坐姿除了影响到腰腹部位外,也是造成手臂肥胖的一个原因,因为不当的坐姿对肩部有很大的影响,而手臂和肩部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如果你的三角肌和三头肌部位没有得到适当的伸展、活动,长期处于一种松弛的状态中的话,脂肪自然会堆积在肩膀和手臂处,造成蝴蝶袖等问题。
4、淋巴循环受阻。一般情况下,手臂的肿胀现象都是手臂淋巴循环出现问题造成的,水分难以排出时,特别是手臂内侧的部位就会产生明显的肿胀。
手臂吸脂手术效果如何?
上臂吸脂手术是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通过吸脂器械,将肥胖区域的皮下脂肪细胞吸出体外,使该区域脂肪细胞的数量大大减少,术后皮肤平坦,能实实在在地将脂肪细胞自皮下抽走,确实减少脂肪细胞的数目,使多余的脂肪无处可积,达到长久瘦身的目的。
手臂吸脂减肥无痛苦、术后不反弹,只需短短几十分钟就能让你拥有完美身材,达到永久保持的目的。手术不用缝合,无需拆线,恢复一周左右,它最主要的目的是美化体型,其次才是减肥。术后的几天手臂可能还会有点出血和青肿的现象,但是在经过精心的护理之下,手臂会变得纤细。另外,手臂吸脂减肥的同时,还能激活肌肤中的胶原蛋白和弹力蛋白,加速凹陷和松弛皮肤恢复弹性,使皮肤变得平滑、光洁,提高手臂整体美感。
与其他吸脂手术一样,手臂吸脂也存在许多手术风险,比如:
1、术后感染。正规医院此类手术的感染率大约在2%到5%之间,其中主要取决于医院的无菌条件,医生的操纵,爱美者的身体状况,术后恢复状况及术后是否防范性应用抗菌药物等因素。
2、
2、术后术区皮瓣坏死。如果手术中皮下脂肪吸出过多,摧毁了手臂皮下组织的血液循环,可能出现皮肤水泡甚至坏死,术后遗留瘢痕,影响外观。
3、伤口延迟愈合。吸脂伤口一般数毫米,愈合较为轻易,但如损伤过重,出现术中感染,则可能出现延迟愈合,另外,愈合后遗留的小瘢痕也较明显。
4、术后感觉异常。吸脂术后,吸脂部位皮肤感觉必定受影响,出现麻痹及异常感觉如偶有针刺感、蚁行感等,一般术后1到3个月逐渐恢复。
手臂吸脂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并不意味着就不会发生各种并发症,爱美者可以通过选择先进吸脂手术等方式来降低甚至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1、部分非正规整形医院手臂吸脂手术方法不正确,抽脂速度过快,给爱美者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选择正规的整形医院可以有效减轻手臂吸脂手术对爱美者身体神经元的损伤,让爱美者安全无忧的获得更好的术后瘦胳膊塑形效果。
2、手术过程中,医生要随时观察吸出物的颜色,鲜红色表示有出血,要引起重视,通过调整吸脂方向、层次等方式来提高吸出脂肪的纯度。深度脂肪分布的血管神经相对较少,因此,医生可以先从深部脂肪开始吸脂,逐层向浅层脂肪过渡,在抽吸的过程中要不断判断指捏脂肪厚度变化,以此来调整其手术后续操作。
3、吸脂技术。传统的吸脂技术唯恐伤及浅层脂肪,造成皮肤表面凹凸不平。爱美者要综合比较不同吸脂技术的优缺点,2019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华医学会全国年会上,韩啸医生参加并主持了学术论文讨论,其研究成果之一的芒果脂肪技术受到欢迎。芒果吸脂吸出纯黄色脂肪,创伤小,恢复更快,是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关键所在。
术前爱美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其求美诉求,并根据其审美观来设计手臂吸脂手术方案。欧美女性追求微微的肌肉感,维密超模的胳膊都有肌肉线条。所以国外医生会通过吸脂塑造较明显的肌肉轮廓,甚至会打脂肪到肌肉附近,塑造出紧实的三角肌、肱二头肌。但是东方人追求没有肌肉感,柔美细直,不要有臃肿或强壮的感觉,所以吸脂时更加专注线条的柔顺、精致,让胳膊瘦瘦美美的。
另外,爱美者也要做好术后护理,清淡饮食,不要吃过于辛辣油腻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身体上火发炎,降低术后恢复速度。术后要做好加压包扎,促进术后恢复速度。
瘦身塑形现如今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潮流,手臂吸脂需求也是越来越大,不过,爱美者在做手臂吸脂手术之前不仅要了解手臂吸脂手术的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项,更要了解其潜在风险,毕竟只有做好准备才能更好的变美。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