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总消耗(肥胖的人一天要消耗多少千卡)
科学研究发现:越胖,运动减肥越难
想要减肥,似乎就难以绕开“管住嘴,迈开腿”这条经典道路。然而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减肥族们常常是迈开了腿,却管不住嘴,最终闹出“运动反而变胖”的笑话。
究其缘由,一项最新科学研究揭示了这一“扎心”现象。
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药学院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能量代谢与生殖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约翰·罗杰·斯彼克曼,联合国际团队研究发现,运动会降低基础代谢水平,因此降低了运动带来的燃脂效果。
这种现象在肥胖者和老年人中最为显著,其中对肥胖者的影响最大。该研究于8月27日发表于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
(论文截图)
与不胖的人相比,肥胖者运动效果更差
BMI指数即身体质量指数,是国际上常用来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一般来说,当BMI指数在20至25之间时,为正常值,超过25为超重,30以上则属于肥胖。
中科院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国际原子能机构双标水数据库收集到的1750名成年人的数据,这些人的BMI值分布在12.5到61.7之间。
分析发现,BMI较高的肥胖者,其运动燃烧的热量约一半都被“抵消”掉了,静息代谢竟减少了49%。相比之下,BMI正常的个体,只有28%的运动耗能被“抵消”。
人一天的总能耗由基础代谢和日常活动能耗构成,根据研究,当肥胖者运动消耗每消耗100卡时,静息代谢就会减少49卡,其结果是,他的总能量支出只增加了51卡;而一个不胖的人运动消耗每消耗100卡,其总能量支出会增加72卡。换句话说,与不胖的人相比,肥胖者的运动效果较差。
对此,包括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约翰·斯彼克曼和英国罗汉普大学的路易斯· 哈尔西教授在内的国际科学家团队,一起调查了运动对能量消耗的影响,以及产生个体差异的原因。
研究表明,造成运动效果个体差异的原因,可能就是所谓的运动的补偿效应所致,即运动增加了能耗,但机体会从其他方面补偿总能耗的增加。
(不同BMI群体的补偿效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供图)
在日常生活中,运动是人们保持健康生活状态重要方式之一,而“运动反而变胖”的现象却时有发生。约翰·斯彼克曼说:“不同的人都通过运动来减肥,其中大多数人会轻微减重,一小部分人大幅减重。不幸的是,也有一小部分人的体重不减反增。”
“造成这种补偿效应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由于运动增加了食欲导致吃的更多,另一种可能是运动减低了人体其他方面的能量支出,比如静息代谢,以降低运动的能量成本。”约翰·斯彼克曼说。
肥胖者减肥更难,可能更容易储存脂肪
路易斯· 哈尔西说,运动减肥的效果因人而异,对于肥胖者来说,减肥难度更大,这和补偿机制的差异性有关。
研究人员对BMI进行了分层研究,发现胖的人比瘦的人补偿效应更大。此外,他们还在不同BMI人群中,将脂肪量作为连续变量进行了交互分析,发现脂肪量确实与补偿效应有交互作用,即脂肪量影响了补偿效应的程度。
“肥胖水平决定了补偿机制的个体差异。肥胖的人运动量越大,静息代谢水平越低。比如,肥胖者运动时每多消耗1卡路里能量,就会在静息时减少大约半卡路里。”路易斯·哈尔西说。
约翰·斯彼克曼表示,这对肥胖者来说可能是一个“扎心”的结论。这意味着,肥胖的人想要通过运动来减肥可能比瘦人更难。相反,尽管瘦的人的减肥意愿低,可他们的补偿效应却少得多。
“全世界各地都倾向于建议通过运动和节食以减少500-600卡路里的热量,来达到减肥的效果。然而他们没有考虑到维持人体基本功能所燃烧的卡路里的减少,这是身体为了补偿运动所消耗的卡路里而造成的。”路易斯· 哈尔西说。
研究团队利用双标水数据库的数据分析表明,每个人对总能量支出的分配方式都不一样。胖的人可能更容易储存脂肪,这让减肥变得更困难。
约翰·斯彼克曼说,随着研究团队对个体人群和补偿机制理解的不断加深,未来将对不同人群之间能量补偿机制的实质性差异进行研究。该研究有望对减肥的个性化运动计划制定提供参考。
转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来源: 青年观察家
吃太多和睡太少,哪个才是“长胖元凶”?
肥胖是多种健康问题的直接或间接因素——增加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可导致胆结石、胰腺炎、肝病等消化系统疾病;增加十多种癌症风险;引起骨关节疾病……
一说到胖,很多人都觉得是吃得多、不运动、睡得多所致。的确,光吃不消耗,不长胖才怪~
但出乎意料的是:睡眠不足,反而更易导致肥胖!
1
为什么睡得少会导致肥胖?
三个原因,很多人都忽视
美国护士健康队列对近7千万名妇女长达16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平均每天睡6小时的人比睡7小时的人体重增加得多,而每天5小时睡眠的人又比6小时睡眠的人增加更多的体重。
另外,韩国食品研究所的一项数据分析表明,相较于每晚睡眠不足5小时的人,每晚睡眠达到7-9小时的人发生腹部肥胖的风险能降低28%-35%。
那为什么睡得少会导致肥胖呢?
1
基础代谢率降低
基础代谢率是热量消耗的主力军,约占人体总能量消耗的60%-70%,也就是说基础代谢越高,能量消耗越大,相对更容易保持身材。
而睡眠不足会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这样一来,过剩的热量就很容易转变成脂肪堆积在体内。
有研究显示:一个人在彻夜未眠并进了早餐之后,其能耗比睡足8小时的人的能耗要低15%,这部分未被消耗的能量将被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2
瘦素分泌失衡
缺乏睡眠会影响人体饥饿素和瘦素的分泌。
饥饿素在胃中产生,能够辨别大脑饥饿感信号。一般在空腹水平最高,但随着进食,会减少分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饥饿素的分泌,会增加食欲。
而瘦素是在脂肪细胞中产生的,它能够抑制饥饿感,并把这样的信号传递给大脑,让你没有想吃的欲望。
当睡眠时间不足的时候,人体生理机制会被扰乱,我们的身体会增加胃饥饿素的生成,并减少瘦素的生成,吃得就会变多。
3
更渴望高热量饮食
纽约肥胖中心曾做过一个实验发现,当人睡眠不足时,会更加渴望吃那些含糖量高且不健康的食物。数据显示,睡眠不足的人,每天吃的食物总热量要比那些睡眠充足的人高出22%!
这可能是因为睡眠不足,会减弱大脑额叶的活动,进而会减弱我们的的自控力,受食物的干扰会更加明显,也就更容易暴饮暴食,甚至渴望薯片、汉堡、烧烤等高热量饮食。
另一方面,人体睡眠不足时,体内肠泌素GLP-1荷尔蒙和PYY荷尔蒙浓度都会降低(GLP-1荷尔蒙可以延缓胃内食物排空时间,增加饱足感;PLL荷尔蒙可以引起厌食感),而内源性大麻素会增加分泌,使人产生享乐性进食(即使不饿,也想犒劳自己而吃东西),就更容易肥胖了。
4
睡眠不足,运动欲望下降
长期处于睡眠不足状态下,人们也会感觉越来越疲惫,巴不得抽出任何空闲去补觉,哪里还会有运动的想法?
哪怕是靠着强大的意志力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健身房,运动表现也会大大受到影响,既难集中注意力,运动状态也会不在线。
长此以往,运动的概率也会大大减小,变胖也是迟早到来的结果。
但小编的意思并不是说睡得越多越好,研究表明,当我们的睡眠处于7-8小时之间时,是最易于健康的。
2
睡眠质量也会影响身体代谢
不仅是睡眠时间问题,睡眠质量也很关键。就算时长达到7小时,睡得不好也是徒劳。
人的睡眠主要包括浅层睡眠和深度睡眠两个阶段,两者是相互交替,循环进行的。而深度睡眠是睡眠良好的标志,人体只有处于那个阶段,体内的生长激素分泌才会显著增加。
生长激素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我们的生长发育和组织修复,而且还可以促进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同时还会抑制对葡萄糖的利用,继而加速脂肪的分解。
所以,睡的时间长,不如睡觉质量好。
1
你的睡眠属于高质量吗?
2017年美国睡眠协会发布了一份“睡眠质量建议”,大家可以根据以下3个指标初步判断自己的睡眠质量:
①是否能在30分钟内入睡?
②半夜醒后,是否能在20分钟内重新入睡?
③每晚醒来5分钟以上的次数,65岁以下人群是否不超过1次,65岁以上人群是否不超过2次?
如果3个问题的答案都为“是”,说明你的睡眠质量还不错;反之,则可能存在问题,建议适当调整。
3
吃太晚,比吃得多更易长胖
吃得多确实容易长胖,但很多人其实都有在控制饮食,每天摄入的食物总热量并不高,为什么还是容易长胖?这就可能和你吃太晚有关,特别是一些加班族。
1
身体没有足够时间消化
若你接近睡眠时间才进食,不太可能再出门运动,消耗就会减少,食物容易堆积在肠胃中;再加上睡眠期间消化液分泌减少,未消化的物质就更容易转化为脂肪。
2
影响睡眠质量
吃得晚,你的肠、胃、肝、胆、胰脏等就需“被迫加班”,它们不断地工作且传递信息给大脑,使得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就会导致入睡困难、浅眠、多梦。而睡眠质量不好又是肥胖的“推手”。
据睡前四小时不宜进食原则,晚饭最好在7点前吃完。万一睡前有饥饿感,可以适当的吃点全麦面包或者喝些牛奶、小米粥等易消化的垫垫肚子。
要想代谢正常,不长胖,好好睡觉、好好吃饭一个都不能少~
治疗肥胖症每年耗费60亿英镑 英国力推“全民减肥”
中新网3月11日电 据英国《华商报》9日报道,英国卫生与社会关怀部下属的公共卫生部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英国肥胖问题严重,超重或肥胖的男孩每天过量摄入500卡路里,而相同体重类别的女孩每天过量摄入290卡路里。该部门将联合英国食品行业,推出“全民减肥”措施。
据报道,英国国民医疗服务制度每年在与肥胖有关的治疗上要花费60亿英镑。如果在5年内实现降低卡路里摄入量20%的目标,就可以防止超过3.5万人过早死亡,更可以节省约90亿英镑的费用。
公共卫生部的报告呼吁英国食品行业在2024年前,将家庭消费核心产品的卡路里量降低20%。在另一项倡议中,该部门推出了一项名为“One You”的运动,以说服成年人在每顿饭中摄入更少的卡路里。每日三餐建议的卡路里摄入量分别为早餐400、午餐和晚餐600。
据报道,食品零售商和制造商可以通过改变产品配方、减少份量,和鼓励消费者购买低卡路里产品来减少卡路里。据报道,超过20家公司参与了2018年11月的会议讨论该计划,下一步规划将在2019年年中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