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肚脐凹陷(肥胖肚脐凹陷怎么办)
低头看看肚脐,如果出现这种特征,说明你的身体超健康!
肚脐在我们没出生之前,用来帮助我们吸收营养的通道。当我们出生之后,肚脐就好像成了无用的疤痕。但其实在中医看来,肚脐是我们身体中,距离五脏六腑最近的部位。
它也是我们人体重要的穴位,叫做神阙穴。我们日常可以通过观察肚脐的变化,来判断身体是否健康,或者是否出现疾病。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肚脐与健康的关系。
【肚脐是人体大穴】
从本质上来说肚脐是胎儿出生后,脐带脱落后留下的疤痕。在中医学里,肚脐是个能够防病治病的地方,是唯一人们能看得到、摸得到的穴位——神阙。神阙穴在中医眼中,是一个养生大穴。因为在古人认为肚脐是连通五脏的穴位,并认为:“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养护肚脐,按揉肚脐可以起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功效。同时,肚脐发生的不同变化,也是五脏六腑健康或者疾病的反映。肚脐可以成为人们健康的晴雨表。
【肚脐辨疾病】
小小的肚脐可以辨疾病?可能很多人对此都会比较好奇,或者是不太相信。在中医认为,肚脐的连通五脏六腑的穴位,因此,五脏六腑出现问题,都会在肚脐处反映出来。尤其的肠胃疾病,从肚脐就可以明显的看出,下面我们来看看,不同形状的肚脐,都反映了身体的怎样状况。
1、圆形(最健康的肚脐形状):女性肚脐若为正圆形,表示身体健康,卵巢功能良好;男性则表示精力充沛、血压正常,五脏六腑都很健康。
2、向下形:应注意预防罹患胃下垂、便秘、慢性肠胃疾病及妇科疾病。
3、向上形:肚脐眼向上延长,几乎成为一个顶端向上的三角形。具有这种肚脐的人,应多留意胃、胆囊胰脏的健康状况。
4、海蛇形(形状为一条缝,看不到肚脐眼的):为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征兆,要小心注意。
5、满月形:看起来结实丰盈,下腹有弹性,对于女性来说是卵巢功能良好的表征。
6、肚脐偏左:应预防肠胃功能不佳、便秘或大肠黏膜病变。
7、肚脐偏右:应注意肝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8、肚脐凸出:当腹部有大量积水或卵巢囊肿时,肚脐就会向外突出。
9、肚脐凹陷:肥胖或腹部发炎时,如粘连性结核性腹膜炎,肚脐会向内凹陷。
10、肚脐浅小:表示身体较为虚弱,体内激素分泌不正常,浑身无力,精神状况不佳。
【肚脐不能扣】
肚脐是一个凹进去洞,非常容易藏污纳垢,而我们日常清洗又不容易洗到,时间长了,里面就会有一块块的脏块。很多人看着难受,就会自己用手给抠干净。
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动作。因为,我们的肚脐是我们的内脏与外界距离最经的位置,如果用力抠,就会牵连到内脏,如果不相信抠烂了,就可能导致感染,发炎,影响肠胃。
因此肚脐大家最好不要随意碰,如果实在想要清洗,可以先试着用潮湿的棉签轻轻地擦,动作一定要轻,只把边缘容易擦到的地方擦一下就好了。
【女性要特别注意保养肚脐】
我们国家的很多女性朋友,由于天生体质较弱,或者是后天比较贪凉,喜欢食用冷饮,导致体质偏寒。体质偏寒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冬季手脚冰凉,有些寒气较重的女性,甚至一年四季手都是凉的。
而我们的肚脐也就是中医所讲的神阙穴是与五脏六腑连接,并且暴露在外的穴位。
如果女性朋友经常穿露脐装,或者是没有注意肚脐的保暖,就可能导致寒气的入侵,影响女性气血,还会导致痛经等问题。因此,女性保养肚脐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保养肚脐可助长寿】
肚脐是我们人体的养生大穴,养护肚脐可以帮助我们调理五脏。中医讲我们肚脐穴位起名为神阙穴。神阙为任脉上的阳穴,命门为督脉上的阳穴,二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人体科学研究表明,神阙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人们通过锻炼,可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先天真息能。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我们日常如何通过肚脐来进行全身的保养,以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
1、揉按肚脐
早上起床前,晚上睡觉前,排空大小便,全身放松,仰卧在床上,露出腹部,两手掌重叠放在肚脐上,先沿逆时针的方向揉108圈,再沿顺时针的方向揉108圈。此法可健脑补肾,帮助消化,安神降气,利大小便,加强肝脏新陈代谢,并使气血两旺,对五脏六腑的功能有促进和调整作用,能提高身体抵抗力。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2、艾灸肚脐
此法可起到助元气、抗病、强身的保健作用。对于女性来说,艾灸肚脐可以有非常好的驱寒、补气的作用。
3、药物敷脐
治疗风寒感冒可用药物敷脐法。将生姜切成姜蓉,然后将姜蓉敷到肚脐处,用医用胶带固定,每天10分钟,可以有效祛除体内寒气,治疗脾胃虚寒,治疗腹泻,调理养生。
4、肚脐拔罐
选大号火罐一个,用闪火法,将火罐拔在肚脐上,15~20分钟取罐。肚脐拔罐可治疗哮喘、痢疾、久泻、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再配以足三里穴(膝盖外侧凹陷处往下约4指宽处)、膻中穴(在两乳头连线的中心处)拔罐,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食欲。
奇怪!为什么有些人的肚脐眼是凸出来的,有的却是凹下去的?
作者 / 黄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
本文由知识就是力量原创首发
很多细心的小伙伴可能发现了,我们每个人的肚脐眼都是形态各异、千姿百态,甚至“鬼斧神工”。
有些人的肚脐就是一个凹陷的洞,有的则好似一个突出的肉球,有的则像打了一个结……
那么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肚脐眼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有些人的肚脐眼是凸出来的,有的却是凹下去的呢?
图/http://image.so.com/
肚脐眼是怎么来的?一
肚脐实际上是我们人生挨的“第一刀”。
在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面时,还不具备呼吸和进食的能力,一切都要依靠一条连接母体和我们之间的“管道”——脐带,正因为它,我们才可以慢慢长大。
而等到我们破茧而出,开始断开与母体的联系时,我们就得自己呼吸和自主进食了。这时候,我们曾经无线倚重的这根脐带就失去了作用,医生会把它们切断,结扎,残余的部分会慢慢长出新的皮肤,成为肚脐。
图/http://image.so.com/
为什么有的凸出来,有的凹下去?一
有些人会把肚脐眼形状的好看与否,归咎于当时给你剪断脐带并且结扎的医生,但其实肚脐形状与脐带结扎关系不大,无论什么方式结扎,脐带残端都是经历脱落、坏死、凹陷......肚脐的形状形成,而是与婴幼儿身体状况、结扎后是否感染、成年后皮下脂肪厚度等有关。(所以,别把肚脐长得不好看,怪罪到当年给你结扎脐带的医生头上哦,要怪就怪你囤积了太多脂肪吧。)
身材消瘦的人腹部平坦,肚脐安分守己的开心待在原地,因此显得比较浅;身材肥胖的人腹部有厚厚的脂肪,腹部脂肪越多,肚子上的肉就越厚,而肚脐由于连接着肝圆韧带,被韧带扯着不能随意移动,所以,它只能待在原地越陷越深,变成一个洞。
图/http://image.so.com/
有些小孩和孕妇会因为腹腔压力高而导致肚脐突出,但通常孩子长大后就自己恢复,而孕妇分娩后腹压降低,肚脐也会缩回去,这类的肚脐形状异常一般不用太担心。
另外,按照人体生长的普遍规律,肚脐的位置通常在人体体长的1/2处,也就是重心的位置。对于运动员来说,如果从事“跑跳系”运动,重心越高的人下半身越长,步幅更大,跑跳能力更强;而对于摔跤、柔道选手来说,重心低则底盘更稳健。因而,听说看肚脐位置的高低,也成为教练选拔运动员时的一种“土方法”。
图/http://image.so.com/
所以,你的肚脐是凸出来还是凹下去的呢?你找到你肚脐眼形状是怎么形成的答案了吗?
肚脐是中医养生要穴,学会调养,能治百病
肚脐
位于腹部正中央凹陷处,是新生儿脐带脱落后,所遗留下来的一个生命根蒂组织,属于中医经络系统中任脉的一个重要穴位——神阙穴。
神阙穴是全身361个穴位中唯一看得见、摸得着的穴位。
对神阙穴名含义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指神之所舍其中,即生命力所在处;另一种是指神气通行出入的门户,为胎儿从母体获取营养的通道,并维持胎儿的生命活动。
人体先天的禀赋与这个穴位关系密切,古人有“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脏之根”的说法。
肚脐皮薄凹陷,无皮下脂肪组织,皮肤直接与筋膜、腹膜相连,很容易受寒邪侵袭,但同时也便于温养,故神阙穴历来是养生要穴。
揉按肚脐
按摩脐部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消化吸收,大便溏泻者可调,秘结者可通。
方法
仰卧,两腿弓起,先以右掌心按于脐部,左掌放于右手背上,顺时针轻轻按摩36圈。然后,换左掌心按于脐部,右掌放于左掌手背上,逆时针轻轻按摩36圈。
每晚睡前空腹,将双手搓热,掌心左下右上叠放贴于肚脐处,逆时针做小幅度的揉转,每次20~30圈,也可起到温养神阙穴的作用。
经常坚持揉按肚脐,可以健脑、补肾、帮助消化、安神降气、利大小便,加强肝脏肾脏的新陈代谢,使人体气血旺盛,对五脏六腑的功能有促进和调整作用,而且可以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气聚肚脐
站、坐、卧均可,全身放松,双手掌重叠覆盖于肚脐之上,用腹式呼吸法,鼻吸气时腹部慢慢鼓起,意想自然界高能物质,进入肚脐,聚集在此处。
口呼气时腹部下陷,意想高能物质向全身扩散。一呼一吸为一次,习练24次。长期坚持习练,可温阳补虚,还阳和中,消食导滞,对阴阳两虚,体弱无力,气短神衰有效。
根据国外医生临床发现,从肚脐眼的形状可以看出身体健康与否。
1. 向上形:肚脐眼向上延长,几乎成为一个顶端向上的三角形。具有这种肚脐的人,应多留意胃、胆囊胰脏的健康状况。
2. 向下形:应注意预防罹患胃下垂、便秘、慢性肠胃疾病及妇科疾病。
3. 圆形:女性肚脐若为正圆形,表示身体健康,卵巢功能良好。
4. 海蛇形:为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征兆,要小心注意。
5. 满月形:看起来结实丰盈,下腹有弹性,对于女性来说是卵巢功能良好的表征。
6. 肚脐偏左:应预防肠胃功能不佳、便秘或大肠黏膜病变。
7. 肚脐偏右:应注意肝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8. 肚脐凸出:当腹部有大量积水或卵巢囊肿时,肚脐就会向外突出。
9. 肚脐凹陷:肥胖或腹部发炎时,如粘连性结核性腹膜炎,肚脐会向内凹陷。
10. 肚脐浅小:表示身体较为虚弱,体内激素分泌不正常,浑身无力,精神状况不佳。
保暖肚脐
肚脐是最怕着凉的地方。
肚脐和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血管丰富。作为腹壁的最后闭合处,皮肤较薄,敏感度高,具有渗透性强、吸收力快等特点。因屏障功能较差,在人体又属相对虚弱之地,易受凉而染风寒。
尤其睡眠时,更要注意脐部的保暖,以免引起腹泻或感冒。尤其对于年轻女性而言,特别是经期女性,血管处于充血状态,穿露脐装最易因受凉而使盆腔血管收缩,导致月经血流不畅,时间长了会引起痛经、经期延长、月经不调等。
此外,穿着露脐装会使腰腹部裸露,容易受冷热的刺激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导致病菌的入侵,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系统疾病。而且脐部肌肤较娇嫩,易于受损,脐眼又容易汇集污垢,如不小心也会引起感染。
温养肚脐,可鼓一身之阳气。
如果天气冷、着凉感冒、身体冰冷,都可以用热水袋温暖肚脐或者艾灸神阙穴,也可以用补品或者一切诸药等切片或者碾碎用纱布绑在肚脐上,能快速的调养五脏,恢复五脏机能。
神阙穴邻近胃、肝胆、胰、肠等器官,通过对神阙的温养,还可以治疗腹痛、腹泻、急慢性胃痛、胃下垂、顽固性呃逆、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肠炎、脱肛等病症。
往下可以温肾,上润养五脏,《伤寒论》上说人类大多慢性疾病往往是湿气寒气邪气入侵,未能排除体外而导致阳气不足,五脏不调,所以百病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