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满肥胖磁力(肥大丰满猜一生肖)
全新阐释——元素的化合价
目前,人类对元素化合价的认知通常来自于对物质化学反应结果的总结,而不是从元素本身的构造和相互作用力机制上得来的。
本文所要阐述的是,每一种元素的化合价是从那里来的,又是如何产生相互作用的问题。
我们知道,元素都有自己的化合价。化合价有同时带上正价和负价的;有0价的;有正1价至正7价的;也有负1价至负7价的。并且某些元素的化合价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应该是源于它们构成化合价的氘,所处元素的相位不同所带来的同素异构体,这种情况应该多出现于第三及以上元素周期当中。
为了弄清楚化化合价的成因,我们必须先来了解一下微观粒子间的电磁力作用规则。
1.质子只能与质子以串联的方式形成氘和氚。因为,如果两个质子极性相反的并联,它们分别两极间的间隔距离相对质子正负极之间的间隔距离要远,导致结合力小于排斥力,因而两个质子无法进行像氘与氘那样的并列大串联。
2.质子可以与氘相互结合。尽管质子的体长是氘体长的刚好一半,但它们之间是可以像两个氘那样结合在一起的。
3.氘可以与氘相互结合。两个极性相反的氘,它们的两极,分别借助于短磁力线进行异性连接,从而实现并列循环大串联,这是原子核的形成和元素之间形成新化合物的电磁力作用中最普遍的方式。
4.氘可以与氚相互结合,但质子不可以与氚直接结合。
元素是从质子开始的。质子是一个带有磁力线回路的磁场物;两个质子可串联成一个带有磁力线回路的氘;三个质子可串联成一个带有磁力线回路的氚;氘与氘可结合成一系列化学元素。质子、特别是氚,可参与每一种元素形成它的系列同位素。
上述是元素构成的一些基本情况。
下面切入正题。化合价是元素之间成键的依托和前提条件,为了清晰说明化合价的成因。现借助于示意图来一一加以说明:
图为氢元素侧视图
一、氢元素
氢元素只有正一价。为什么要赋予氢的化合价为正一价呢?因为氢的正一价意味着氢仅仅只有一个物质个体,它也只能被依附于另一个物体之上,才能形成新化合物。
氢元素,我们也可以把它形象地看成是一种阳性物质,阳性物只能与阴性物相匹配,氧就是一种典型的阴性物质。比如水分子,它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已知处于第二周期的氧元素,它在氦元素基础上已经排入六个氘,离排满八个氘还差两个。这就是说氧元素中的氦核上面,还能接受带阳性的两个质子,或两个氘、或同时接受一个质子和一个氘。正因为氧元素上面存在这两个空穴位置,两个氢才有机会与之相匹配,从而形成了水分子的。
图为氦元素结构侧视图
二、氦元素
氦元素处于第一周期的末位,氦上面没有凸出来多余的氘,所以不带正价;又没有凹进去的空穴,所以也不带负价。氦元素自身状态工整、左右对称,核外磁力线饱满,它对其它想加入的氢或氘的弹性排异力极大。故所以氢和其它带正价元素上面的氘都无法与之结合。因此,氦元素的化合价只能是0价。
值得注意的是,假如强行往氦上面加一个氘,注意!是一个氘。这就意味着氦元素又开辟了一个新的周期。氦元素也就变成了锂元素。
假如往氦上面强行加一个氢,氦就被强化成了一个氦的同位素了。即氦上面的一个氘上面再加上一个氢,这个氘就串联成了一个氚,该同位素就由一个氘和一个氚结合成了氦五,而不是形成某种元素的化合价。
图为锂元素结构俯视图
三、锂元素
锂元素是在氦元素基础上加入一个氘形成的。
锂元素处于第二周期中第一个加入进去的氘。这个氘十分显眼的暴露在氦元素的外面,这凸出来的那个氘,就属于正1价。
说到这里,现在就可以下这样一个关于化学价的定义了。即凡事已经排入原子核最外层的氘,有一个氘就是正一价;有两个氘就成了正二价,有三个氘就成了正三价,有四个氘就成了正四价。
锂元素除了拥有正一价以外,它应该同时还有-1价、-2价、-3价。甚至它还有-4价、-5价、-6价、和-7价的理由。因为锂元素显示,氦元素上面只排了一个氘,为了达到八个平衡,后面还有七个空缺的位置,这些空位从理论上讲,它们应该能够分别与其它多个带有正价的元素进行化合的。当然,至于锂元素除正一价外,是否还存在着其它几个负价,还需要实验证实,这只是通过理论推导所得出的预言。
图为铍元素结构俯视图
四、铍元素
铍元素是在氦元素外加入两个氘形成的。
依据凡是暴露在最外层的氘都是正价判断。铍元素拥有两个正价。即正1价和正2价。 除此之外,铍元素上面还存在六个空位没有排满。于是,理论上讲铍元素还同时拥有负1价、负2价、负3价、负4价、负5价和负6价。从理论上说,铍不仅可以与一个或两个带有负价空位的原子结合,它还能与其它多个带有正价的原子结合成不同的化合物。
图为硼元素结构俯视图
五、硼元素
硼元素是在氦元素的基础上,加上三个氘所组成。
硼元素上面的三个氘,分别为正1价、正2价和正3价。硼元素上面三个凸出来的氘,分别可与其它带有三个负价的原子,包括不同的原子形成新的化合物。
硼元素除了三个正价外,它应该还存在着-1价、-2价、-3价、-4价和-5价。因为三个正价加五个负价,就等于氦元素上面总共拥有达到平衡状态的八个价位。关于 硼元素的负价也属于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
图为碳元素结构俯视图
六、碳元素
碳元素是在氦元素基础上加4个氘形成。
由于这四个氘都暴露在元素的最外面,所以这四个氘都为阳性的正价。即 1价、 2价、 3价和 4价。但是碳元素上只排进去了四个氘,要是排满8个稳定,那它还有四个空缺位置,这四个空位就是构成负价的空位:也就是-1价、-2价、-3价和-4价。所以碳元素拥有的四个正价,可与两个带有负2价的氧元素化合成二氧化碳,也可以与四个带有正价的氢结合成甲烷。
碳元素同时拥有四个正价和四个负价,这是碳元素得以神通广大的原因所在。
图为氮元素结构俯视图
七、氮元素
氮元素是在氦元素基础上加上5个氘组成。
氮元素外层的5个氘都是正价。所以氮元素有 1价、 2价、 3价 4价和 5价。同时,氮在氦元素上面离排满八个氘还有三个空位。所以氮元素同时还拥有-1价、-2价和-3价的三个负价空穴位置。
至此,我们已经知道,在化学反应中,负价一定是与正价进行阴阳匹配的。这也正好表明,元素间的作用力就是电磁力,并且是异性相吸力作用。同时也证明元素是由氘叠加而成的事实。
图为氧元素结构俯视图
八、氧元素
氧元素是在氦核的基础上叠加上六个氘组成。
氧元素外层凸出来的六个氘,根据凸出为正,凹陷为负的判定。理论上氧元素可带有六个正价和两个负价。 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由于氧元素外层已经排满了六个氘,仅仅还剩下两个空位没排满,所以氧的六个氘在空间结构上相互依靠、紧密有序,再加上它们的磁力线回路也比较丰满,对外来某种带有负价的元素赋有的弹性排斥力也比较大,因而其它带有负价的原子想插入氧元素是相当困难的。尤其是氦上面的一个氘已经排满了四个氘,排斥力非常大。而氦上面的另一个氘也已经排上了两个氘,这两个带有正价的氘是有可能与其它带有两个负价的原子结合的。不过,结合时最好旁边没有带正价的原子存在,否则带两个正价的原子就会先入为主地与氧上面的两个负价相结合,从而沾满了氧原子周围的空间环境,导致氧上面两个带有正价的氘无法与其它带有两个负价的原子构成某种化合物了。
总的来说,氧原子通常显负二价。
图为氟元素结构俯视图
九、氟元素
氟元素是在氦元素基础上叠加上7个氘而成。
氟元素外层有七个氘,所以它们都是正价。氟元素还剩下一个空位没有排满。这个空位清晰地表明,它只有一个负价,因为它还有一个空位可用来与其它带有正价的原子化合。比如可以接纳带有正价的一个氢,或者是其它带有一个正价的原子形成某种化合物。
由于氟元素已经排进氦上面的氘多达七个。这就说明,理论上它可以拥有一至七个正价,但实际上它往往是利用不了的。其原因近似于上述已经描述过的氧元素,其情形的确有点尴尬。
图为氖元素结构俯视图
十、氖元素
氖元素是在氦元素基础上再叠加上八个氘组成。
氖元素外层正好排满八个氘。因此,它既没有凸出来的一个氘,也没有凹进去的一个空位。氖元素结构状态平衡,磁力线丰满有序,磁力线对外来原子的弹性排斥力十足。氖元素显得十分自信、稳重和孤傲。所以它既没有正价又没有负价,它的化合价为0价。
关于元素上面化合价,暂时举例说明于此。
综上所述,元素的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之分。正价是元素最外层凸出来的那几个氘,如铍元素上面的两个氘。
负价是元素最外层上没有排满氘的那几个空穴,如氧元素上还有两个没有排满的空缺位置。
元素形成化合价的口诀是:核外(元素最外层)之氘,“凸出为正,凹陷为负”。
当我们知道了元素化合价的来龙去脉以后,就能对着元素化合价图谱,来做出相对明确的元素配伍,并进行游刃有余的理论探究,以尽快找到形成某种新化合物的可能途径。而不像是过去那样,对着元素化合价的死板套用和实验试错。从而大大节约了化学研究的时间投入。
低调却有小惊喜 宏碁Switch 10首发评测
| 责编:王冬奇
曾经谈及英特尔的Atom凌动处理器,大多数人都会嗤之以鼻,因为在整个英特尔处理器家族中,Atom是性能最弱的处理器,在唯性能至上的年代里,Atom并未给用户留下什么太好的印象。到了智能移动时代,Atom处理器携低功耗以及实用的性能卷土重来,成为了平板电脑、2in1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最佳硬件解决方案。
基于Atom平台的产品,不仅能够在性能上有更好的保证,同时能够在体积上做出最轻量化的设计方案,这也使得时下的笔记本电脑产品,能够在便携性上有更大的突破。
今天我们评测的主角,就是一款基于Atom平台的10英寸2in1笔记本电脑,它就是宏碁的Switch 10。可拆卸式的机身设计使得这类产品具备了良好的便携性,虽然没有强大的性能供游戏玩家使用,但是对于商务用户、轻度电脑用户而言,这样的产品无疑是极为合适的选择。
宏碁Switch 10首发评测
宏碁在Switch 10之前推出过相类似的产品P3,不过P3的尺寸更大一些,而且机身设计也比较厚,便携性并不如Switch 10好。同时这款新产品在做工、屏幕素质等硬性体验方面都做出了提升,为用户带来了一款综合素质极佳的产品,这一点,也是笔者在实用Switch 10一段时间之后才体会到的,因为笔者也和大家一样,看到这类产品的第一印象是性能羸弱、实用性鸡肋。而Switch 10,则改变了笔者的看法。
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本篇评测,来全面的了解一下宏碁的这款2in1笔记本电脑新品,看看它的实际体验究竟怎样?
·外观简约干练 做工品质一流
英特尔在超极本之后,大力倡导基于超极本理念的2in1笔记本产品,为的就是让用户体验到更轻、更便携、易用性更强的产品。而在这些因素主导下推出的宏碁Switch 10,则将2in1笔记本的理念做出了最佳诠释。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款产品的外观设计情况。这款机器的整体配色很有宏碁的风格,这种浅蓝色的配色在宏碁的产品中非常常见,不过究竟好不好看,笔者就不做过多评价了。
Switch 10顶盖部分采用了交叉形的细密拉丝纹理,而顶盖部分也采用了铝镁合金打造,同时在顶端位置采用了普通的塑料材质,这样可以保证WIFI信号不被金属材料屏蔽。
这款产品整体的造型中规中矩,没有太多亮点可言,不过朴实的设计也是时下比较流行的设计模式。
机器设计简约干练
Switch 10整体的设计风格简洁干练,机身部分没有太多的装饰,配色方面除了顶盖部分的浅蓝之外,屏幕边缘采用了金属银喷砂以及钢琴烤漆黑色亮面边框。
触摸式的Windows键
Switch 10的整体设计较为精细,面板之间的贴合处的缝隙非常小,几乎看不到,面板材质的切割也很规整,机身边角的弧度不大,因此整体看上去非常的干练。
这款机器的Windows键采用了触摸式设计,对应的下方位置设计了ACER LOGO。
机身设计不算纤薄,但比较轻
虽然是一款10.1英寸小尺寸产品,但是Switch 10的机身厚度并不算纤薄,只能说是中规中矩的,不过由于机身较为小巧,同时使用了比较轻的合金材质,因此机身部分的重量控制的还是比较不错的。
细节之处设置了橡胶脚垫
Switch 10在键盘底部和机身底部都设计了橡胶脚垫,这样可以防止机身漆面的磨损,而且也可以对机体起到不错的支撑作用。
从整体设计来看,Switch 10的外观比较中庸,顶盖的配色相对而言没有能够起到突出产品品质感的作用,不过这款产品整体的做工还是非常用心的。
·屏幕素质优秀 摄像头略存遗憾
Switch 10是一款10.1英寸2in1笔记本电脑,因此它的屏幕部分可以与键盘部分分离开来。接下来我们首先来看看Switch 10的屏幕部分。
这款机器采用了10.1英寸1366×768分辨率IPS触控显示屏,因此显示效果非常出色,而1366×768分辨率虽然在大尺寸的笔记本上显示效果比较粗糙,但是放在10英寸级别的产品上来看的话,屏幕的效果还是非常细腻的。如果是上到1920×1080分辨率的话,虽然更加细腻,但整体的视觉体验就不像现在这么好了。
10.1英寸IPS显示屏效果极佳
Switch 10屏幕部分的最大亮点除了IPS面板之外,就是全贴合式的设计了。从下面这张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Switch 10的屏幕面板与屏幕背壳紧紧贴合在一起,二者之间的缝隙非常小,这样就使得机器的整体感更加突出,同时也能够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屏幕内部。
全贴合无缝屏幕
Switch 10的屏幕部分其实也是它的机体部分,而键盘只是一个单纯的外置键盘作用,并没有硬件搭载。所以我们可以看到,Switch 10的扬声器被设置在了屏幕左右下角的位置。
屏幕左右下角设置了扬声器
Switch 10只有前端搭载了摄像头,而并没有搭载背部摄像头,这一点略显遗憾,毕竟作为一款2in1产品来说,拆下来当平板电脑使用的频率还是很高的,没有背部摄像头的话,想要拍摄一些景物、事物就变得不可能了。
摄像头素质不错
摄像头拍照样张
不过,单就Switch 10的摄像头素质来看的话,还是较为不错的,满足一般的视频聊天需求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Switch 10在屏幕部分下了不少功夫,而且也没有盲目跟风去上全高清屏,这一点值得称道。IPS面板天生较高的素质使这款机器的视觉体验得到基本保证,而合适的分辨率则让这种视觉体验得到进一步保证,只是没有搭载背部摄像头让人略感不便。
·键盘手感舒适 触控板异常出色
2in1笔记本电脑最大的优势在于便利、便携。无论是设计者还是电脑厂商,始终都在寻求电脑产品的轻量化,而2in1笔记本电脑,是近二十年来找到的最佳解决方案。将屏幕与键盘设计为可分离式的样式,再将硬件全部放到屏幕里,这种理念使得笔记本电脑的携带方式更加多样化,更加便利。
总体来说,目前2in1产品采用的连接方式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卡扣式的,二是磁力式的,而宏碁Switch 10就采用了后者。
键盘手感较好
相对于卡扣式的连接方式而言,磁力式连接在插拔上更加便利。一般来说,磁力式设计都会采用一左一右凉快儿磁铁来做到定位,这样在用户插入屏幕的时候,就不会导致偏差而造成损坏。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图片中看到,Switch 10键盘底座连接处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黑色的梯形磁铁,它们两个就保证了插入屏幕时的磁力定位。
采用了磁力定位,因此不会插偏
就手感而言,Switch 10的键盘并非是笔者所见键盘中最好的,但可以说是居于上乘的一块儿键盘。在键程方面,这块儿键盘控制的比较适中,不长不短,按键弹力也有不错的表现,不过相对而言有些偏粘、偏软,整体的敲击手感不错。
此外,它也是一块儿全尺寸键盘,较大的键帽保证了良好的手感。
全尺寸键盘
触摸板异常好用
最后来说说触控板。原本笔者是很不喜欢这种一体式的触控板的,而且在使用Switch 10之前也并没有对它的触摸板手感抱有太大希望,不过实际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发现,Switch 10的这块儿一体式触控板异常的好用,不仅触感柔和,而且定位准确,一体式键盘常见的手指拖动误操作也很少出现,总体令人非常的满意。
·USB接口略少 需要接驳HUB
2in1笔记本电脑在追求轻便的道路上,其实付出了不少的代价,除了基本的硬件性能之外,还包括接口。由于机身大都比较小巧,而且会尽量做的比较纤薄,因此2in1电脑在接口配置上往往捉襟见肘。那么Switch 10的接口配置情况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屏幕底部的磁力接口
首先键盘底座部分的接口不多,只在右侧配置了一个USB 2.0接口,这个接口用来插鼠标还是非常不错的。此外就是屏幕底部与键盘连接的接口,左右两侧是磁力定位口,中间则是控制信号的连接点。
键盘底座上设置了一个USB口
机身部分,也就是屏幕部分,Switch 10在左右两侧提供了一些常用接口,并且还设计了一些功能键。首先我们看到机身左侧最上面配置了音频插孔、而在其下方的是电源键,再下来是音量调节键。
机身部分左侧面设置了功能键和音频插孔
机身部分右侧的接口配置情况
机身右侧最上面的小孔是麦克风,接下里的小孔没有任何标识,所以笔者目前也没弄清楚是什么,有知道的朋友可以评论里留言告诉笔者。再接下来则是TF卡槽,然后是MINI USB和MINI HDMI接口,最下面的小孔是电源插孔。
·磁力吸附紧致 单手持握也放心
测试磁吸附的力度够不够大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作为一部笔记本电脑来说,我们会按照自己之前的习惯,以各式各样的姿势来持握笔记本,这样屏幕如果突然失去控制掉下来,那损失就大了。
磁力吸附力极强
单手抓住屏幕或键盘都不会脱落
宏碁Switch 10的平板部分有588g,而键盘底座为522g,我们通过不同的持握位置来测试,可以看出磁贴的吸附力道还是很大的,键盘底座和屏幕都没有脱落的情况,但是当我们再多施加一些离心力的时候,还是会感觉有些危险,总的来说,Switch 10的还是没有Surface Pro那么让人相当放心。
10.1英寸机身小巧
Switch 10机身与底座加起来的重量为1.110kg,平时拿着去开会、出门办公,感觉都还是非常轻便的。而且相对于联想MIIX2 10而言,Switch 10的机身重量要轻40多g,因此在携带性方面,Switch 10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不插电也无妨 长续航体验保障
外观了解之后,接下来,我们首先对Switch 10的电池续航能力进行了评估。相信这也是不少用户非常关心的问题。
我们选择的测试软件是PowerMark,它和PCMark、3DMark一样,也是由FutureMark公司开发推出的。它会持续不断的循环运行一组测试脚本,其中包括四种常见应用:上网浏览,文档处理,视频播放,3D游戏,从而尽可能的贴近绝大多数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
PowerMark 续航能力基准测试
考虑到通常用户在延长笔记本的续航时间时,会把电源管理设置为省电模式,因此我们在测试之前也是如此设置,同时禁止笔记本在一段时间后自动降低亮度,禁止关闭屏幕背光,禁止自动睡眠。与此同时,我们让WiFi保持在开启状态,从而模拟出用户的真实使用状态。
模拟用户使用情况
续航能力测试结果
将电源调节至省电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后,最终得到7小时03分的测试成绩,这样的续航成绩在同类型产品中的表现比较处于主流水准。当然实际应用中会与理论测试有一定的差异,具体使用时间还要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来做判断。(注:图中82%代表测试使用量,最终成绩属于估算值,存在一定误差)
·无风扇低噪音 触感清凉舒适
接下来我们再来了解一下Switch 10的散热体验。
我们的测试方法依然是在25摄氏度的室温下,让这款本本运行Furmark拷机软件,从而让GPU工作在较高的负荷下。经过20分钟左右的时间,分别查看这款本本的内部核心温度以及机身表面温度。
内核温度
其实如何判别散热性能好坏,最高温度代表不了什么。散热通风口的温度绝对是最高的,如果不是,那就是只能说明散热有问题。当大部分热量堆积于散热通风口附近位置,且其他部位的温度没有高于40℃,那就可以确定散热系统设计属于比较合理的。
首先我们可以从内核温度上看出,虽然Switch 10采用了无风扇设计,但是硬件功耗较低,因此在满负载状态下其内核温度也只有70℃。
顶盖温度
屏幕温度
对于Switch 10这样的2in1产品而言,键盘部分没有硬件分布,因此我们主要测试其屏幕部分的温度表现。首先可以看到Switch 10的热量大都集中在正对屏幕的右侧区域,也就是顶盖部分的左侧区域,这里的最高温度为41-42℃左右,比体温高一些,因此能够明显感觉到热量,而手掌经常握持的机身边角部分的温度并不高,大概与体温持平。
因此,Switch 10的整体散热体验还是不错的,虽然能够感觉到明显的热量,但是手部经常接触的位置还是比较清凉的。
·简单应用体验Switch 10
宏碁Switch 10虽然采用了英特尔Atom平台,也并未搭载独立显卡,但这就能说明它的应用体验一定不好吗?下面我们通过一个4K视频播放的体验,来看看Switch 10的应用体验究竟怎样?
4K视频播放一方面可以测试解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反映出机器在基本应用方面能否达到要求。如果连4K视频播放都不能达到流畅的话,其平台的真正体验绝对不会很好。
Switch 10 4K视频播放体验
CPU占用率比较低
最低仅为6%左右
我们选用了一段高码流4K片源对Switch 10的影音播放能力进行了测试,可以看到,即便是在Atom平台下,播放高码流4K片源时的CPU占用率仅为6%到45%左右,这就说明你在使用该产品看4K视频时,还可以干其它任何事情也不会感到卡顿。
由此可以看出,使用Switch 10完成一些基本的娱乐应用需求,文档、图片等基本办公需求是毫无问题的。
Switch 10的硬件配置采用了英特尔Atom Z3745处理器、搭载2GBDDR3内存,32GB eMMC,同时采用了英特尔核心显卡作为图形性能输出的动力。整体配置在电脑产品中属于入门级水准,但是在移动智能设备范畴来看的话,比如与平板电脑相比的话,其性能还是非常出色的。
整体配置详情
Switch 10配置的Atom Z3745处理器基于22nm制程工艺设计,基于ValleyView平台,拥有1.33GHz主频,以及四个核心,同时还拥有1MB二级缓存,动态功耗最高不超过5瓦,不但可以支持Windows 8.1,甚至将对Android系统提供硬件支持。
Atom Z3745处理器基本信息一览
此外,由于这类产品重在体验,而非性能的比拼,因此我们也没有进行更深一步的性能测试。
评测总结:在第一眼看到Switch 10的时候,说实话并未对这款产品抱有很高的期望,毕竟很多同配置、同类型的产品在实际应用时,总有一些缺陷,而在体验过Switch 10之后,笔者改变了最初的看法。虽然这款产品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但是很多细节的把握,都让它的体验变得更好。
比如屏幕的素质,IPS面板加上合适的分辨率,使得这款产品的视觉体验非常出色;再比如触摸板,一体式的触控板笔者一直觉得很少有好用的,而Switch 10则非常好用;再比如机器的运行速度,虽然表面上看都是一些入门级硬件,但是实际使用起来并不卡顿,得益于eMMC较快的读写速度,无论是系统开机,还是运行一些软件,都不用等待太长的时间。
总体而言,Switch 10适合那些移动办公、或者是轻度电脑用户们使用,至于玩游戏的话,还是交给笔记本或台式机好了。
躺着能美出马甲线+小翘臀吗?
欢迎来到迷死氧的医美实验室,来看看羊又为你们带来了哪些好登西嘞?!
富婆快来!!!为你们找到躺着就能瘦,不运动就能拥有绝美马甲线的办法了。
并且:做1次相当于2万次仰卧起坐!6次即可获得卡戴珊同款蜜桃臀,不运动也能维持1年!
别吹了,再吹像微商了。
那可不能,给你们看点好登西!你们猜这个before和after隔了多久?
只隔了一天!!!
当事人一大早就给羊发来了幸福的反馈!
让yang视爸爸点赞的卡戴珊同款
这个富婆快乐仪到底是啥嘞?
让我们有请今天测评的主角——EMSculpt®美修斯,也被称为磁波塑肌。
不同于吸脂类仪器,它是:增肌 减脂两手抓。
美修斯在国内还没有大面积推广、知名度不高,但人家是正儿八经的高科技。
生产它的爸爸是英国BTL公司,世上最主要的医疗设备和美容设备供应商之一。
自己也考了很多证,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E(欧洲合格认证)、 TGA(澳大利亚药品管理局)三重认证。
还上过央视
效果强大风靡欧美圈、健身圈。(嗯?健身人士怎么也喜欢不劳而获!)
尤其点名批评卡戴珊女士!这就是你说的健身吗?
当然,羊对它感兴趣,还是有一次参加交流会,有人说:香港富豪圈流行直接花几百万搬一台仪器回家,轻松且无痛获得好身材。
哇,这不测一下还能说自己是搞医美的有钱人吗?(@羊爸)
精确测量
肌肉脂肪变化,看得明明白白
这个要咋测量嘞?用卷尺测维度、拍拍对比图?
nonono!小羊是高贵的不差钱女士(反正是羊爹花钱)。
安排了高级健身房的测量体脂率仪器,而且还是高配版!inbody770。
不仅可以测出体脂率、身体肌肉含量变化,还能测单部位的节段脂肪和肌肉!
换句话说:臀部肌肉增没增加,腹部脂肪减没减少,都给你测得明明白白的!
社畜宅妹&健身达人的
躺瘦增肌体验
行,这种不劳而获的快乐,羊给两位羊崽崽安排上了。
小羊选的这两位模特,简直是世另你。
第一位:腹部模特大麦
作为一名996的互联网社畜,运动是不可能运动的,所以大麦肚肚十分好摸,松松软软滴!
安排她来体验腹部美修斯治疗,术前:按照脐上两公分的位置测量腰围是75cm
第二位:臀部模特莹莹
莹莹长期保持健身习惯,她的身材其实很好腰腹很紧致。
但是天生臀大肌不发达,针对性训练也效果不好 尤其是臀部下方,可以看到有点塌。
由她来体验臀部美修斯治疗,术前:测得臀围是95cm。
万事具备!开整!冲冲冲!
美修斯的治疗体验真的相当的简单,先在治疗部位绑上束带用于固定治疗头
治疗头有两个,放在要瘦的部分,作用时间是30min。
也就是说做完这30分钟,你的马甲线一步步成形中。
这30分钟的治疗过程,分三个阶段:预热、超缩和恢复。
1、预热
操作师会先从较低的能量开始逐渐加满至100%的能量,让肌肉适应这种磁力。
医生说:最好是在两三分钟内就调至100%,可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不过,不能适应的也没关系,反正咋着都会调到100%
两位模特在预热期的感受各不相同。
没有运动习惯的大麦刚治疗时,觉得难以承受。
用她自己的形容是有种拖拉机从身上碾压过去的感觉,但不是通常的痛感,也完全区别于痛经。
是有种电流刺激那种麻酥酥的感觉,只是因为从来不运动,肌肉受不了这种刺激。
有健身习惯的莹莹就淡定多了,也就一分钟吧,嗖嗖的很快就能承受100%的能量了,连医生都惊到了。
她轻描淡写的样子,仿佛这不是在治疗而是一位手劲正合适的大师傅在给她按摩。
2、超缩
能量加至100%后开始治疗的第二阶段,也就是超缩。
超缩的时候,仿佛在搞装修那种电钻钻墙,咚咚咚,能看到治疗部位随着治疗头的磁力被吸起来。
其实,此时的肌肉收缩完全是被动的、不由自主的被“吸起来”,感觉仪器在强制锻炼肌肉。
暂停,我们港一哈原理。
知道我们的日常健身是怎么锻炼肌肉的不?
先是锻炼令肌肉不断的扩张、收缩,此时肌肉的组成部分肌纤维损伤,体内的蛋白质会来修复破损的肌肉纤维。
经过重复的损伤和修复,肌纤维就会变粗并且更有型,从而肌肉变大。
而美修斯的增肌也是应用了这个原理,只是它的超缩治疗强度更大。
运用的是高强度聚焦电磁波能量技术(HIEFM),用高频率及高磁力直接刺激肌肉中的运动神经元,相当于进行了20000次最大限度的肌肉收缩。
可以粗暴得理解成,治疗一次就能相当于做了20000次仰卧起坐或深蹲。
这是普通日常运动根本不可能达到的强度,所以做一次才会效果显著,有效的实现增肌。
行,增肌理解了,那是怎么减脂的嘞?
因为超肌肉运动可以激发脂肪细胞超速代谢,脂肪发生强力分解,因此也就实现了减脂。
其实可以类比于日常运动也会燃烧脂肪,再去看美修斯的超缩过程,是不是就很像肌肉被迫收缩、锻炼?
原理港完啦!说回大家最关心的感受。
模特小姐姐们普遍反馈适应了就还好,没有一开始难以承受的感觉。
本羊虽然没有直接体验过美修斯治疗,但在超缩过程中我去摸了一下治疗头的外侧,也能感受到麻酥酥滴,就像睡觉把胳膊压麻了,然后逐渐恢复过程中的那种感觉。
小姐姐都认为:反正不像日常健身那样,分分钟心态崩溃。
fine,确实没有什么比锻炼更苦。
3、放松
三分钟的超缩结束后是为期两分钟的放松。
这个没啥好说的,不过额外提一下,这个过程是在排出乳酸。
所以嘞,做完美修斯也会有普通运动后的感受:第二天起来觉得肌肉酸痛之类的。
4、治疗完成
就这么3分钟超缩2分钟放松,一共交替到30分钟结束,就完成了一次治疗。
第一次治疗结束后就有了一定的效果,但因为了要确保肌肉运动能够有效叠加,美修斯的治疗通常是一周两次,4-6次为一个疗程。
所以隔了一天后本羊又带模特们去做了第二次治疗,两次治疗结束后两位模特都没有不适,感受也都跟高强度运动后差不多,肌肉会酸胀,体感肌肉比之前变大了。
肌肉增加,体脂下降
真不是饿的!
那到底效果如何?
先来说莹莹吧,她本来就有健身习惯,是那种一周坚持锻炼3次的狠人,形体管理已经很优秀了,没有太大改善空间,所以羊先入为主地感觉美修斯对她可能没啥用。
(毕竟已经接近天花板了,按道理很难突破。)
但通过对比发现,她的臀部底侧线条变得更圆润了,用米尺测量,维度也从95cm上升到96cm,说明确实丰满了一些。
而大麦,治疗两次后,松软的肚子有了隐约可见的肌肉线条。
羊上手摸了摸,治疗前后的触感,就像是懒人沙发VS弹簧沙发的区别,变得更紧致。
腰围也从75cm缩小到70.5cm。
讲真,这个维度变化有点不敢相信。
因为羊有过运动减脂塑形的经历,维度变化没有这么快。运动都不行,躺着做做仪器治疗就行了?
所以羊怀疑:是不是饿出来的...结果实验室的检测仪器啪啪打脸了(好痛
)。
Inbody检测的数据显示:大麦和莹莹的体脂都有1.0-2.5的下降,肌肉含量都有0.4-0.5幅度的增加。
而且,做臀部的莹莹,在治疗期间以为有了依仗,胡吃海塞体重比做之前还重了一丢丢。
但体脂还是从27.5降到了26.4,肌肉含量从24.8增加到了25.3。
虽然排除饿瘦,但别急,小羊这个测评really认真且严谨!
为了证明增肌确实增到了作用部位,还测了单部位的体脂、肌肉含量变化。
臀部模特莹莹,左右下肢的肌肉含量均增加。
腹部模特大麦,躯干肌肉含量也增加。
因为大麦平时不运动,典型的宅女,所以效果特别明显,腹部的体脂也随之下降。
综合这些数据,应该可以证明:她们的肌肉含量增加,体脂减少,确实是来自美修斯作用的部位,也就是说是美修斯的功劳!(dbq美修斯,我该不相信你的实力...)
虽然被打脸打的痛,但羊还是要说,现在是真的可以有钱买到好身材了,还无痛且快乐!
专家答疑
一个疗程“躺赢”一年
接下来就是大家最感兴趣的,美修斯治疗到底多少钱?!
有请本期的医生顾问,李培荣医生来帮我们解答吧~
Q:做一次是多少钱?整台仪器是多少钱?
李医生:“国内单次均价在5000-6000,但是一个疗程的方案需要做几次还是根据个人情况去设计,一般是一个月4-6次即可。
仪器多少钱这个能讲嘛,“大概超过100万,希望厂商不要来找我”。
PS.不要担心!只要你们想要,羊来搞定所有问题,让你们轻轻松松享受贵妇同款项目~
Q:做完一个疗程后,能维持多久?
李医生:“理想状态下,一个人做完一个疗程后,前后生活习惯保持不变,能维持10-12个月,但如果暴饮暴食就不能保证了。
当然,如果你很自律,有定期去运动、巩固,那效果会更好、更持久”。
omg子,火速算一下,6次就是3.6w,花3.6w,丝毫不运动就能获得一年的马甲线!
原来富婆的人生真的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快乐。
Q:对于什么人群或部位效果最明显?
李医生:“一般建议BMI在正常数值,不要过高,效果会比较好。如果真的很胖也可以做,但不要有过分的期望值。
不是每个人做出来都是一模一样的效果”(嗯嗯?内涵谁呢!)
Q:美修斯有什么副作用吗?
李医生:“原则上来说,只要在适合的疗程内,不会有什么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