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高压低肥胖(肥胖低压高的原因及治疗)

灵巧精灵Ejs 0
文章目录:

低压高是什么原因,怎么解决?

#健康科普大赛#

想要说清楚低压高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什么是高压、什么是低压,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高压和低压是怎样形成的?

所谓的高压和低压是我们普通人对血压的称呼,医学上将其称为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对应的是心脏收缩期血液对血管壁的最高压力和心脏舒张期血液对血管壁的最低压力。我们的心脏收缩会把血液射入动脉血管,此时的动脉血管就像气球一样被射出的血液撑起来,容纳心脏射出的血液,这个过程中的最大压力就是我们的收缩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压。随后心脏舒张,静脉血液回流的同时主动脉瓣关闭,动脉血管依靠自身的压力,挤压血液继续前进,这个过程中的最低压力就是舒张压,也就是常说的低压。

低压高的原因

明白了高压和低压,我们就容易解释低压高是怎么回事儿了。我们都知道动脉和静脉链接的部分是毛细血管,大动脉血管要把血液压到静脉血液中去,如果外周小动脉收缩或(和)外周毛细血管不通,必然会导致舒张期主动脉中血液停留过多,引起舒张压升高。所以说,外周小动脉和微血管阻力过大是导致低压升高的最重要因素。

外周小动脉收缩的原因有哪些

压力

1.精神压力过大,精神紧张等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肾素分泌过多引起小动脉收缩。

2.身体过于肥胖,脂肪组织给外周小动脉造成了过大的负荷。

3.遗传因素,如果父母中有人是高血压患者,那么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也较大。

怎样降低升高的低压

舒张压高的患者应该调节自己心理状态,不要过于担忧,放松心态,积极的面对。平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要熬夜。坚持锻炼很重要,因为运动时小动脉为肌肉供血,会自然扩张,使外周阻力降低,舒张压也就下降了。饮食方面要低盐、少糖。如果经过长期的运动和饮食控制,舒张压降到了90mmHg以下就无需服用降压药了。如果效果不佳,则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服用降压药物来帮助血压达标了。

好了,以上就是高压低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如果对您有帮助,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评论!

高压高和低压低,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如何应对?

收缩压高和舒张压低,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什么引起的呢?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血压异常?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原因分析:

1. 高收缩压:

高收缩压(也称为高血压)是指动脉血管中的压力超过正常范围。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高收缩压的原因:

- 高盐摄入:摄入过多的盐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增加血液容量,从而增加了血管内的压力。

- 肥胖:肥胖会引起心脏负荷增加,导致血压升高。

- 偏食和营养不良:营养不均衡或饮食不规律会使得血管收缩物质(如酚妥拉明)的产生增加,从而使得血压升高。

2. 低舒张压:

低舒张压(也称为低血压)是指心脏在放松状态时动脉血管中的压力过低。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低舒张压的原因:

- 长时间站立或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这会使得血液下落到下半身,减少了向心脏供血。

- 心脏疾病:心脏收缩功能不良或心肌炎等心脏疾病都可能导致低舒张压。

- 大量失血:严重出血或内出血会导致血容量不足,从而降低血压。

正常情况下,脉压差为30-40 mmHg。过大或过小的脉压差可能意味着身体存在某些问题。

脉压差大常见原因分析:

- 动脉硬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壁会变得僵硬,丧失弹性,导致收缩压升高,从而增加脉压差。

- 动脉狭窄:动脉狭窄会导致血液流经动脉时的阻力增加,使得收缩压升高,进一步增大脉压差。

-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导致心脏跳动频率增加和动脉扩张,从而增大脉压差。

二、应对方法:

1. 高收缩压的应对方法:

- 饮食调整:减少盐的摄入,增加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避免高糖和高脂肪食物。

- 控制体重:通过合理的锻炼和健康的饮食,达到适当的体重。

- 减少压力:学会应对压力,通过健身运动、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从而降低血压。

2. 低舒张压的应对方法:

- 多次少量进食:多次进食可以维持血糖平稳,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食物导致血压降低。

- 调整体位:长时间站立或同一姿势可能导致低舒张压,适时休息、踱步,改变体位有助于提高血压。

- 慢慢起床:早晨起床时,慢慢坐起,避免急剧变化引起头晕。

- 高脉压差的处理方法:

- 饮食调整:减少高盐、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品的摄入。

- 控制体重:通过健康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控制体重,减轻动脉负荷。

- 管理慢性疾病: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及时治疗和管理,以减少动脉硬化等引起的问题。

这是许多人面临的血压问题。原因可能各不相同,但我们都可以采取一些共同的应对措施来改善这种情况。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减轻压力和规律的睡眠,是关键。

健康科普堂 | 肥胖低通气综合征

秋冬季是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与新冠肺炎叠加,增加了防控难度。为此《健康沈阳·头条号》结合秋冬季疾病发病特点,推出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重点疾病的系列科普,及时开展秋冬季疾病预防控制的健康宣传,提高居民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养成疫情常态化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养水平。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的体重逐渐增加,运动却在逐渐减少,肥胖低通气综合征(OHS)的患病率可能会增加。如果对此疾病认识不清,延误诊治,会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

一、什么是肥胖低通气综合征?

肥胖低通气综合征(obesity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OHS)是病态肥胖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OHS定义为肥胖(体重指数≥30 kg/m2)和清醒时的二氧化碳潴留(PaCO,≥45 mmHg,1 mmHg= 0.133 kPa),并且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的高碳酸血症。约90%的OHS患者同时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

二、肥胖低通气综合征临床表现

严重肥胖;

典型嗜睡;

严重的呼吸困难;

OSA相关症状:乏力、 打鼾、夜间窒息、晨起头痛;

肺心病相关临床表现:下肢水肿、食欲缺乏、腹胀、恶心等。

三、肥胖低通气综合征与其它疾病存在的风险

约90%的OHS患者同时存在OSA;

55%到88%OHS患者存在高血压;

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是OHS最常见的共病;

约半数OHS患者表现为肺动脉高压。

四、肥胖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

肥胖(体重指数≥30 kg/m2);

明确清醒时的二氧化碳潴留(PaCO,≥45 mmHg):日间动脉血气、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和经皮二氧化碳(PTCCO2)进行监测;

多导睡眠监测(psg)。

五、肥胖低通气的无创气道正压治疗

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作为OHS首选治疗和初始治疗方式,并且不能因开始减重而延迟。可采用CPAP、BiPAP模式。对于病情稳定的OHS合并OSA的患者,睡眠中二者治疗并无明显差异,鉴于CPAP技术相对简单廉价,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可作为OHS合并严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一线治疗。

六、减重干预

减重可以改善整体健康状况,改善肺泡通气,改善夜间血氧饱和度,所有OHS患者均应进行减重治疗。药物减重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存在欠缺,近年来,外科手术减重受到关注。据评估,没有禁忌症的OHS可能受益于减肥手术。

此外,关于OHS的治疗,包括氧疗、药物和气管切开等作用有限。

OHS的发病率会随着全球肥胖的流行而增加,但由于漏诊,患者往往得不到及时的诊治,并且并发症和病死率高。但凡出现肥胖、重度嗜睡症状、呼吸困难及夜间打鼾可能,需要及时就诊。

【本期作者】

李响,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主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博士在读。辽宁省免疫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结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