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肚子肥胖等级(肥胖的肚子是什么样的)

妙手医生 0
文章目录:

\u0026#34;腹型肥胖\u0026#34;或致命,腰围越粗患癌风险就越大,海吃海喝的你快自测

"腹型肥胖"或致命,腰围越粗患癌风险就越大,海吃海喝的你快自测

我们口中常说的"将军肚""游泳圈"其实就是腹型肥胖,腹型肥胖又称为内脏型肥胖、中心性肥胖,过多的脂肪不仅堆积在皮下,更重要的是堆积在内脏,内脏脂肪堆积的腹型肥胖危害很大。

"内脏肥胖"的另一典型症状是脂肪肝,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具有低龄化发病趋势。据统计,每年节日前后是发病高峰。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内脏脂肪游离入门静脉,会直接对肝脏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脂类代谢异常。

另一方面,许多人节前节后忙于应酬,吃多了又少动,能量消耗少,增加的全部营养物质就跑到肝脏内储存起来,成了"大仓库",脂肪肝当然发生。

除此之外,腹型肥胖还会诱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代谢类疾病,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根据美国CDC的最新报告显示,腹型肥胖是脑膜瘤、多发性骨髓瘤、食管腺癌、甲状腺癌、绝经后乳腺癌、胆囊癌、胃癌、肝癌、胰腺癌、肾癌、卵巢癌、子宫癌和结肠直肠癌的重要风险因素。

研究表明,腰围每增加11厘米和肥胖相关的十种癌症(比如肾癌肝癌)增加 13%,大肠癌的风险增加22%。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腹型肥胖?腰围/臀围判断腹型肥胖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以腰围男性≥102cm,女性≥88 cm。

或腰围/臀围:男性>1.0,女性>0.9时为内脏型肥胖,即腹型肥胖。

当你站立时,量腰围和臀围的尺寸,臀围以臀部最大处为准,然后用腰围尺寸除以臀围尺寸,得出腰臀比。

如果某人的腰围是79厘米,臀围是92厘米,那他的腰臀比便是0.86。男子腰臀比的上限是0.85至0.9,女子为0.75至0.8,超过这个范围就可以定义为腹型肥胖。

腰围测量方法

测量腰、臀围的方法如下:测量工具为无弹性卷尺,穿薄形的紧身衣裤进行测量。测量时,卷尺紧紧地贴在皮肤上,但不能陷入皮肤,测量数据应精确到毫米。

测量腰围时,把卷尺放置于肚脐水平处,在呼气结束时测量;测量臀围时,把卷尺放在臀部的最大周长处。完成测量后,用腰围数据除以臀围数据,得出腰臀围比例,用以评定腰臀围比例等级。

测量的原理

过多的腹部脂肪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是直接相关的。

腹部有大量脂肪堆积的人腰臀围比例高,他们比腰臀围比例低的人更容易患代谢综合征,引发心血管病的危险。男人容易长腰腹,女人容易长臀部,这是个常见的生理现象。

当男人的腰围增加到2尺8寸,即93公分以上,女人的腰围长到2尺4寸,即80公分以上时,就要意识到腰腹部脂肪过于肥厚,使身体的负担加重,对心脏的压力增大,是个临界信号,要引起重视。

怎么预防"腹部肥胖"?1、锻炼

人是动物,必须要锻炼,有氧运动是对人体最受益,像游泳、慢跑运动对于减掉内脏脂肪效果显著。

据调查快步走可以提升体内脂肪的激素含量,所消耗掉的内脏脂肪比慢走要多47%。每次运动至少要45分钟。

2、饮食

平时可多食用膳食纤维。因为膳食纤维,具有吸水作用,吸水后体积增大,从而产生饱腹感而减少能量摄入。摄入的热能减少,在肠道内营养的消化吸收也下降,最终使体内脂肪消耗而起减肥作用。

杜绝暴饮暴食、偏食肉类、贪食甜点、长期大量饮酒抽烟,以此减少脂肪的摄入,避免脂肪在内脏的堆积。

3、呼吸

人体存在3种呼吸方式: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混合式呼吸。

腹式呼吸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心、肺细胞的功能,增大肺活量,加强心脏功能,还对消除腹部脂肪、排除腹部废物,改善腹部血液循环,促进腹部及盆腔脏器的生命活动等皆有重要意义。

关注@妙手医生随时问医

更多阅读

你哪个部位胖?请对号入座

减肥请注意!体重指数多少算肥胖?全新BVI已推出,2个月高效瘦身

导致肥胖的真凶:肠胃中脂肪酶,减肥从源头抓起

肥胖也分等级?按照国际的标准,自查一下希望你不是最严重的等级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


一提到肥胖,很多人觉得不过是体重增加、身材走样。可你知道吗?肥胖是体型问题,它还是一种被医学正式定义的慢性疾病。而且,肥胖是分等级的!

如果你的BMI(身体质量指数)已经“超标”,甚至达到了某些级别,可能健康风险已经悄悄在敲门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肥胖的等级划分、它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科学应对这个看似简单却复杂的问题。

肥胖是外貌问题,还是健康的隐形杀手

在医学上,肥胖影响外形,更是众多疾病的温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有超过10亿成年人超重,其中约6.5亿人属肥胖

肥胖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某些癌症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小王(化名)是一位35岁的上班族,身高1.75米,体重却达到了95公斤。因为长时间坐着工作、缺乏运动,他的BMI达到了31(属于肥胖)。

起初,他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异常,只是偶尔感觉喘不上气。

直到有一天,他在公司例行体检中被诊断为Ⅱ级肥胖(中度肥胖),还伴有高血压、脂肪肝和高血糖。这一诊断让他意识到,肥胖背后隐藏的,是一连串健康危机。

肥胖等级划分:看看你属于哪一级?

医学上,肥胖的衡量标准主要是BMI(身体质量指数),其计算公式是:

BMI = 体重(kg) ÷ 身高²(m²)

根据WHO的标准,肥胖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 正常范围:BMI 18.5-24.9

o 健康体重。

· 超重:BMI 25-29.9

o 需要注意饮食和运动。

· Ⅰ级肥胖(轻度肥胖):BMI 30-34.9

o 健康风险开始增加。

· Ⅱ级肥胖(中度肥胖):BMI 35-39.9

o 健康风险明显增高,可能伴随代谢紊乱。

· Ⅲ级肥胖(重度肥胖):BMI ≥ 40

o 又称“病态性肥胖”,是多种慢性疾病的高危人群。

除了BMI,腰围和腰臀比也是衡量肥胖的重要指标。对于亚洲人群来说,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就已经属于腹型肥胖(俗称“苹果型身材”),这类型肥胖对健康的危害尤其显著。

肥胖如何影响健康?听听科学怎么说

肥胖的危害是体型变大,还会对身体的多个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1. 心血管系统

肥胖会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长期肥胖的人群中,心肌梗死和中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人群。

2. 内分泌系统

肥胖人群易患糖尿病,尤其是Ⅱ型糖尿病。脂肪堆积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血糖水平难以控制。

3. 呼吸系统

重度肥胖者常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即睡觉时反复出现呼吸停止,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和心肺功能。

4. 消化系统

肥胖会增加脂肪肝、胆结石、胃食管反流等疾病的风险。长期脂肪肝还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5. 肿瘤风险

多项研究表明,肥胖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密切相关。肥胖引起的慢性炎症,是促进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

如何科学应对肥胖?治疗与预防的双管齐下

1. 管住嘴:健康饮食是第一步

饮食调整是控制体重的关键。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 减少热量摄入:避免高脂肪、高糖分食品,如油炸食品、甜饮料等。

· 增加膳食纤维: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有助于增加饱腹感。

· 合理分餐:一天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 控制油盐: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油不超过25克。

2. 迈开腿:坚持运动是关键

运动对于减肥和维持健康至关重要。推荐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游泳等。力量训练也很重要,可以帮助提高基础代谢率,防止肌肉流失。

3. 医学干预: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对于Ⅰ级以上的肥胖患者,尤其是伴有并发症的人群,可以考虑医学干预,包括:

· 药物治疗:如奥利司他、司美格鲁肽等,这些药物能抑制食欲或减少脂肪吸收。

· 手术治疗:对于重度肥胖者,胃肠减容手术(如胃旁路术)可以作为最后的选择。

4. 心理支持:健康管理需长期坚持

肥胖的成因复杂,与饮食和运动有关,还可能受到心理、遗传等多方面影响。建立合理的健康观念,避免情绪化饮食,是长期控制体重的关键。

肥胖的预防:未雨绸缪,胜过亡羊补牢

防控肥胖需要从生活的点滴做起: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避免熬夜,减少压力。

· 培养健康意识:定期体检,关注体重、腰围和血脂等指标。

· 关注儿童肥胖:儿童时期的肥胖往往会延续到成年,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未来趋势:肥胖治疗的新希望

近年来,肥胖治疗领域取得了不少突破。利用肠道菌群调节来控制体重的研究正逐渐兴起;新型抗肥胖药物正在研发中,可能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AI技术也被应用于个性化健康管理,帮助人们精准记录饮食、运动和体重变化。

肥胖是一个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健康问题,但它需要每个人的重视和坚持。不论你目前属于哪个等级,都不必灰心。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辈子的事情,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最后,给自己设立一个小目标吧:从今天开始,每天多运动10分钟,少吃一口高热量食品,向健康迈出一小步,你的身体会感谢你!

如果你对自己的体重状况不确定,不妨用BMI公式计算一下,看看自己属于哪个等级?留言告诉我们你的结果,一起交流健康生活的心得吧!


信息来源:

1. 世界卫生组织(WHO)官方网站

2. 《柳叶刀》关于肥胖与健康的研究报告

3. 中国营养学会的膳食指南

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医理论整理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

肥胖竟也分等级?按照国际的标准,希望你不是最严重的等级

无论什么年龄段,在大家看来肥胖都不是一件好事,不仅影响人的外貌,还容易带来众多的危害,延伸出很多潜在问题。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报告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存在40%左右的成年人超重,中小学的肥胖率也能够达到10%左右。还有研究表明:如果小时候就被人们叫成小胖墩,那么长大后也很难瘦下去。

从今年高考考生结束之后,还出现了“报复性肥胖”,原因却是学生在考试前长期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而过了这个阶段后,心理压力释放后,每日大吃大喝,如此暴饮暴食造成的肥胖。

并且,和大家想象中不一样的是,肥胖也分等级,那么它是如何划分的呢?

主要看的是BMI(身体质量指数),也被称体质指数,用于国际上衡量一个人胖瘦程度和身体健康的标准,应用到的计算方式为BMI等于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由于种族不一样,欧洲人的BMI正常值是20~25,中国人为18~24。

肥胖等级也存在些许的差别,国际标准:BMI在30~35之间是轻度肥胖;35~40是中度肥胖;40以上是重度肥胖。

中国标准:BMI大于24为超重;BMI大于28为肥胖。

大家可以具体看下自己在哪个等级,希望你不是最后一档,面对肥胖的危险一定要重视起来。

肥胖会带来什么?细看肥胖的罪过。

威胁心血管健康:爱美之心人人有之,正所谓经常说的一句话:“一白遮百丑,一胖毁所有。”摧毁的不仅是一个人的外貌,还有全身的健康。脂肪总存在于人们看不到的地方,比如腹部内脏、血管、脏器内。

刚开始身体还能够承受,可久而久之,脂肪都把血管堵住了,那么最危害的便是机体整个心血管系统。因肥胖带来的脑卒中、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高血脂比比皆是。

增加四高:之前人们听说的都是三高,现在渐渐出现了四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这些慢性病都是以肥胖为主要根源,导致机体代谢紊乱、产生脂肪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血压水平升高,进而发展为疾病。

影响睡眠: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睡眠质量,睡眠是机体健康的标准,只有满足机体需求,才能正常运作,而肥胖的人当脂肪大量堆积在咽喉部,还会导致呼吸暂停,增加打呼噜、口干口苦、精神差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