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痔疮跟肥胖(痔疮跟肥胖有直接关系)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腹部肥胖全是湿重惹的祸?日常饮食更要注意温补脾肾,散寒通络

减肥,已经是现代社会一个永不降温的话题,其中腹部肥胖最为多见,也最为棘手。大家都知道减肥需要做有氧运动,消耗热量,也知道肥胖很多都是湿重引起的,需要服用祛湿的中药或食物,然而寒气却被忽略了。

今天为您推荐适合你的健康膳食方

李女士,28岁,主要问题如下:

1、腹部肥胖

2、手脚冰凉,怕吹空调。

3、容易疲劳

4、喜喝温水热水,进食生冷食物易不适

分析:

腹部肥胖,手脚冰凉,平素喜温饮热饮,进食生冷食物易不适,舌头稍紫暗,基本上可以判断是阳气不足,脾肾虚寒引起的。舌苔不厚腻,体内湿气不重,但仅用祛湿化湿的药物,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时以温补脾肾,散寒通络为则才是首选。

白胡椒煲猪肚汤

材料:

猪排骨150克,猪肚1只。

白胡椒30~40粒(小孩减量)。

生姜3片,腐竹30克,食盐、生粉、生抽、白芝麻适量。

做法:

(1)将猪肚内外翻转,加食盐与生粉反复擦拭3次以上,再用水反复冲洗干净后,焯水备用。

(2)把白胡椒打碎,将所有材料放入锅内,加适量开水,文火煲1.5小时,至猪肚酥软,再加食盐调味。

(3)将煲好的猪肚切条装盘,再撒上白芝麻,蘸生抽食用即可。

专家点评:

本品具有良好的食疗效果。猪肚性温。

《本草经疏》曰:“猪肚,为补脾之要品。脾胃得补,则中气益,利自止矣... ...”所以猪肚多适合于胃寒脾虚泄泻的人群食用。

汤中胡椒香辣辛温,温中散寒,醒脾开胃,胡椒气味还能够增进食欲。生姜温中和胃,对胃寒、心腹冷痛、肠鸣腹泻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小贴士:

(1)胡椒性温热偏燥,故咳嗽咯血、痔疮、咽喉炎急性发作期、眼疾患者及阴虚有火者慎食。

(2)高脂血症人群可饮汤,少食肉。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在我国,哪个省的人最容易得痔疮?得了痔疮一定要做手术吗?

十人九痔”大家听过没?

在之前,很多人都认为这个词用了夸张的修饰手法,但如今,越来越多人觉得,这是一句大实话吧?

痔疮,是大多数成年人的“难言之隐”,不管男女,也不管从事着什么职业,在痔疮面前,一律只能缴械投降。

小李今年25岁,他也没想到年纪轻轻的他,居然会长痔疮,他觉得这是一件很见不得人的事,也不敢去看医生,知道问题越来越严重,才请了假偷偷去挂肛肠科,跟做贼似的。

其实,痔疮只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只是人体直肠末端的静脉曲张,形成了一个柔软的静脉团而已,只是发生的位置比较尴尬,所以才有这么多人以为痔疮很神秘。

在2013年的我国成年人肛肠疾病调查中,发现肛肠疾病患病率为50.1%,而且基本都是痔疮,可见我国的痔疮之普遍。

在我国,哪个省的人最容易得痔疮?

首先,痔疮这种疾病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是差不多的,但是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因为各种习惯风俗的差异,所以发病率会有所不同。

根据这张中国痔疮地图,我们不难看出,湖南的痔疮患病率是最高的,有76.64%,排第二的是广东,高达67.42%,而且一项以吃辣闻名的川渝地区,并没有排在前三。

可能很多人都奇怪,明明吃辣容易得痔疮,为什么川渝地区的患病率反而不在前列呢?肯定不是因为火锅不够辣。

其实,得痔疮的原因本身就是比较复杂的,吃辣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已,不是说吃辣就一定会得痔疮,还有不良的排便习惯长期便秘低纤维饮食肥胖慢性疾病等,都有可能成为痔疮的诱发因素,所以不能单纯从吃辣方面来看。

当然了,如果是经常吃辣的人,得痔疮的风险确实会更高,因为辣是能够直接刺激直肠粘膜,相信吃完火锅第二天拉肚子的朋友们一定懂。

得了痔疮一定要做手术吗?

很多人由于对痔疮不够了解,所以以为得了痔疮就是什么大病,然后又去做手术又是什么的,但其实没那么夸张。

第一,并不是所有的痔疮都需要做手术,很多痔疮在初期,只需要搭配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实就能够得到改善,尤其是无症状的痔疮患者,以改善为主,而非治疗。

第二,如果是痔疮已经发展了,有症状了,主要就是采取接受保守治疗,利用口服药物或者局部用药,缓解疼痛症状。

第三,如果出现了大出血、剧痛、痔疮反复脱出等情况,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现在的痔疮手术比较先进,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只要我们重视预后工作,不要重蹈覆辙,痔疮也可以得到有效医治。

做手术会不会有副作用?

总结了一些做过痔疮手术后,网友的一些负面反馈,发现可能会有疼痛、痔疮复发、肛门失禁等情况,但是整体而言,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因为绝大多数人做完手术都恢复健康了,并不会去网上发表负面观点,所以我们才会被个别负面例子吓到。

这里还是要提醒一下各位,痔疮要不要做手术全在于个人情况,但是无论如何,改善生活方式,警惕痔疮复发都是有必要的。

如何预防痔疮,避免复发?

一)不要久坐不动:长时间坐在椅子上,容易导致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包括肛周血液循环,更容易引发痔疮;

二)上厕所少玩手机:排便的时候要控制下时间,不要长时间保持蹲便姿势,不仅容易引起痔疮,时间久了还容易引起便秘

三)均衡膳食:在饮食中,增加维生素C膳食纤维的占比,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同时也要多喝水,有助于排便顺畅;

四)适度运动:通过运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平时非常建议每天做15个提肛运动,锻炼肛周肌肉,促进肛门血液循环,预防痔疮。

总的来说,我国的痔疮问题非常普遍,大众还是应该对痔疮多一点了解才好,最重要的是在平时生活中重视预防和调节,争取远离痔疮。

参考资料

[1] 《「提醒」不敢相信!"十人九痔"竟与这习惯有关!很多人不知道》.人民日报.2020-01-10

[2] 《痔疮到底该不该做手术?做过的人会后悔吗?颠覆很多人想象》.健康时报.2020-05-14

把肠癌当痔疮,耽误了多少性命!区分肠癌和痔疮请记住这5点

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正在快速攀升。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发大肠癌病例约56万例,基本上在以每年3%-4%的速度增加。

然而,日常中由于肠癌和痔疮的症状相似,不少患者错把两者混淆,导致肠癌发现多是晚期。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区别肠癌和痔疮,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呢?

肠癌和痔疮傻傻分不清,5个方面可以区分

痔疮是肛门和直肠处的静脉肿胀,类似于静脉曲张。大多数无症状的痔疮不需要特殊治疗,对人体的健康影响不大。肠癌是发生在直肠、结肠和肛管的恶性肿瘤,对生命健康有直接的影响,需要及时治疗。

有资料显示,约80%的肠癌,在早期会出现便血的症状,但是往往会被患者误以为是痔疮引起的便血,最终导致漏诊。其实,仔细观察,痔疮和肠癌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

  1. 痔疮和肠癌都会引起便血,痔疮的便血表现为滴血,血色鲜红,几乎都在便后出现,出血量比较大;肠癌的便血表现为脓血,血色暗红,多与粪便混合,出血量不多。
  2. 痔疮和肠癌的排便习惯不一样,痔疮可能引起排便疼痛的症状,导致排便困难,在水肿和炎症消退后很快可恢复正常;肠癌会出现排便异常的症状,具体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变细、排便困难等,症状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而且无法轻易缓解。
  3. 痔疮和肠癌的排便感受不一样,痔疮患者排便的时候,会有肛门直肠坠痛的感觉,伴随肛门和肛周皮肤瘙痒;肠癌患者排便的时候,会有腹胀、腹痛的感觉,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中下腹部,伴随着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
  4. 一般来说,痔疮只会引起局部症状,不会出现全身症状;肠癌则会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消瘦、乏力、贫血等。
  5. 触摸肛门的时候,痔疮表现为凸起的小粒,肠癌表现为菜花状的硬块,质地坚硬,边界不清,或者有破溃,手上沾有血液或脓液
肠癌发生的4个诱因,请及时避开

肠癌的发生,与遗传、环境、饮食等因素密切相关。

  • 遗传因素

福建省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施宏表示,肠癌有明显的遗传性,与遗传有关的结直肠癌约占15%。如家族中有一位以上直系亲属患肠癌,则其他直系亲属患肠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3倍。

  • 肠道炎症或肠道疾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介绍,85%的肠癌是由腺瘤转化来的。此外,大肠息肉也是肠癌常见的癌前病变。肠炎虽然不一定会发展成肠癌,但也并非0概率。肠炎长期对肠道产生慢性刺激,可能会导致细胞突变,促使肠癌的发生。

  • 长期饮酒或高脂饮食

研究发现,肉类和酒精都会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每增加100g/d的总肉量或红肉,结直肠癌风险就会增加10%-30%。酒精会扩张消化道血管,破坏消化道黏膜表面的黏液屏障,促进致癌物质的吸收。

  • 久坐不动

久坐不动,体力消耗相对较小,有超重和肥胖的风险。此外,久坐不动,还会减缓肠道蠕动,使肠道代谢产物长时间在肠内滞留,不断刺激结肠粘膜和肠壁,诱发肠癌。

如何早期发现肠癌?肠镜最有效

肠镜是对消化道用纤维结肠镜或纤维肠镜进行检查和治疗的一种内窥镜,是发现结肠病变最可靠的检查手段。结肠镜细长可弯曲,直径大约1cm,检查的时候,结肠镜一端通过肛门进入直肠、大肠,另一端的摄像头可以清晰显示肠道内部情况。

由于肠镜检查会引起轻微的身体不适,如疼痛、腹胀、异物感等,再加有肠道准备时的腹泻、检查前换裤子时的害羞等,让很多人对肠镜检查产生了心里抵触。

事实上,肠镜检查并不恐怖,而且与难为情相比,健康理应排在首位。因此,施宏医生建议,无论是普通人群还是高危人群,都要定期做肠镜检查。尤其是对于年龄在50岁以上、有肠癌家族史、长期高脂饮食或饮酒、缺乏运动、有慢性肠炎和肠息肉病史等肠癌高危人群来说,应每年进行一次大便潜血检查、肛门指检或肠镜检查。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虽然痔疮和肠癌症状容易混淆,但并非无法区分。预防肠癌,不但要重视肠镜检查,还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肠癌风险,拥有健康的身体。#清风计划##科学真相##谣零零计划#

参考资料:

[1]《很多肠癌常被耽误》.健康时报.2019-08-20

[2]《把肠癌当痔疮,耽误了多少性命!区分肠癌和痔疮记住这几点!》.健康时报.2021-04-14

[3]《如何优雅地做一次肠镜检查:从心理、饮食以及检查的全过程都做好准备》.人卫健康.2021-04-1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