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快肥胖(吃饭快慢和肥胖有关系吗)
医生提醒!吃饭太快易发胖!还可能得这种病→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
吃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很多人吃一顿饭的时间
甚至不超过15分钟
但饭吃得太快不仅容易发胖
还会增加得糖尿病的风险!
饭到底怎么吃才健康?
吃饭太快,糖尿病风险高
研究发现,“狼吞虎咽”(快速进食)是糖尿病的一个独立的诱发因素。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表示,吃饭狼吞虎咽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为常人的三倍,也就是说,吃饭太快的人,更容易引发糖尿病。吃的太快,血糖骤然飙升,但闹还来不及给出“我吃饱了”的信号,不仅让人吃的更多,还会让负责血糖平稳的胰岛功能受损。如果人体的血糖每天都像坐过山车一样,经历大起大落,长此以往就发展为糖尿病。
母义明提醒:饭要吃好,但不要太饱,放慢速度,低盐低脂,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以及每天运动至少30分钟,就会有效的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用15~20分钟吃早餐,中、晚餐则用半小时左右。
老人牙齿稀松、消化功能逐渐减退,各种消化液分泌减少,加之肠道蠕动减弱,更应细嚼慢咽,建议老人每口饭菜最好咀嚼25~50次。
吃饭太快,还有这些危害
此外,吃饭太快还有其他一些慢性、长期的隐患:
1.进食过快、食物没有煮烂、进食黏稠食物,极易引起胃溃疡、胃炎等胃肠道疾病,给食物创造了“长石头”的空间,形成胃结石。
2.吃饭速度快,咀嚼次数少,会导致下颚退化,从而使牙床变得脆弱。
3.40%的癌症与食物中的亚硝酸类化合物、化学合成剂、防腐剂等致癌物质有关。而唾液在阻击这些坏物质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吃饭过快,唾液中的酶来不及起保护作用,会降低食物摄入的安全性。
(来源: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 部分资料参考:央视新闻、生命时报 文案:高阳)
【编辑:余丽娜】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吃饭快更容易肥胖?真的!宁波有专家证实了……
该研究发现,在629名10-12周岁的学龄儿童中,有26.2%的儿童自我报告与其他儿童相比吃得更快,有22.9%的儿童超重或肥胖。相对于吃饭不快的儿童,吃饭速度较快的儿童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高比(WHtR)、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较高,在校正性别、年龄、睡眠时长、不吃早餐、看电视、使用电脑等多种潜在混杂因素后,吃饭过快的儿童超重肥胖风险是吃饭不快者的1.8倍。
研究者表示,关于吃饭速度为何导致肥胖的原因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但有部分机制是可以解释的。
据研究报道,人体大脑对饱腹感的感应大约需要20分钟,吃饭过快会导致短时间内摄入过多食物,而等到大脑意识到“吃饱了”时,其实已经过量了。所以,建议吃饭时间最好控制在15-30分钟为宜。
所以,吃饭速度慢一点,
在细嚼慢咽之中充分享受食物的滋味和营养,
你的身材和身体,
也会比吃饭快的人更好哦~
中国宁波网记者陈敏通讯员林慧波
来源: 中国宁波网
科普:吃饭快 易肥胖
新华网东京10月2日电(记者蓝建中)吃饭时狼吞虎咽者变胖的风险是细嚼慢咽者的4倍以上。日本冈山大学研究人员通过跟踪调查证实,吃得快易导致肥胖,而且效果比吃油腻食物或吃得太饱都明显。
冈山大学研究生院教授森田学的研究小组从2010年开始,以约2000名新生为对象进行了调查。这些新生不包括身体质量指数(BMI)超过25的学生。BMI的计算方法是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BMI是目前国际上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常用标准,一般认为,这个指数超过25为超重,30以上则属肥胖。但本项研究以BMI大于等于25为肥胖。
研究开始时,研究人员以问卷形式调查了这些学生的身高、体重、吃饭速度是否快、是否喜欢方便食品和快餐等,3年后对他们进行健康诊断。在接受健康诊断的1314人中,有38人达到了肥胖的水平。
研究人员通过问卷统计发现,吃饭快的学生变肥胖的风险是其他学生的4.4倍。而爱吃油腻食物和吃得过饱虽然也被确认与肥胖有关,不过此次研究并没有得出明确的风险数值,这说明吃得快比吃油腻食物和吃得过饱更容易引发肥胖。
还有72名学生的BMI在23至25之间,处于肥胖前期阶段。研究人员发现,吃饭过快的学生,进入肥胖前期阶段的风险是其他学生的3.5倍。
此外,对比676名男生和638名女生的肥胖风险后,研究人员发现,男性若吃饭过快,变肥胖的风险是女性的2.8倍。
研究人员指出,在验证细嚼慢咽与防止肥胖的关系时,对同一批对象进行跟踪调查非常少见。虽然以前人们常说细嚼慢咽对身体好,近年来的研究也显示吃得快与肥胖有很强的关联性,不过几乎都是在某个时间点进行的横向观察,而此次则是在一定期间内进行的跟踪调查,所以更加明确了吃得快与肥胖的关系。
研究人员强调说,随着年龄增加,人本身就容易变胖,如果在年轻时就改变吃得快的习惯,有助于预防将来患代谢综合征等生活习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