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消(肥胖消化科检查什么)
肥胖?用这个方子减肥,把痰瘀清除体外!
中医有一个治疗单纯型肥胖症的方子,叫做消肥汤。什么是单纯性肥胖患者,就是说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
消肥汤组成:桃仁、红花、川芎、当归、泽兰、炒白术、苍术、泽泻、半夏、皂角各10克,益母草15克,茯苓30克,白矾2克。
此方能利湿化浊,活血化瘀。脂肪过多的实质,其实就是痰瘀水湿等病邪堆积于体内的一种表现形式。
李东垣等将肥胖的发生归结为“肥白人多湿,肥白人多痰饮”,明确提出肥胖之人多痰湿的观点。张景岳则提出先天禀赋和后天饮食因素是导致肥胖发生的根本。而清代的陈无铎则提出了气虚多痰致肥的观点,“肥人多痰,乃气虚也。”结合以上医家之言,肥胖的诱发因素包括先天遗传、后天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习惯等。
致病因素主要是痰瘀水湿
无论是水湿还是痰瘀,都为阴寒之性,需要阳的温化、气的推动,才能清除出体外。气虚则推动乏力,阳亏则温化无权,致使水湿痰瘀堆积体内,形成肥胖。其治若纯以补气,有碍痰瘀,故当先清除病理产物,以开痰瘀之阻遏。
- 方用苍术、白术,泽泻、茯苓健脾利水;
- 半夏、皂角、白矾燥湿祛痰,与活血药配用,能降血中之痰浊;
-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泽兰、益母草活血祛瘀,且泽兰,益母草相合,入肝经可活血行瘀;痰瘀散则脉络通,枢机畅而体自康。
诸药合用,因药切病机,故颇见效验。
单纯性肥胖症与先天体质有关,加上平时饮食过于肥厚,久坐久卧缺乏运动,或者外感湿邪,由表入里等原因,导致膏脂痰湿蕴于肌肤。
中药减肥,主要是治本。身体上下气血津液循环正常,增肥、减肥都只是顺带的事情。单纯型肥胖患者除了需要按照体质调理,平时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也要多注意,肥腻食物少吃,还需增加锻炼。
要想减肥瘦身,调整饮食是关键,这6个方法可以轻松减掉赘肉
如果你的肚子上的赘肉,时刻打击信心,那么不要绝望,你肥胖的腰腹部的原因很可能是浮肿,并不是真胖。“罪魁祸首”是消化系统缓慢,这种状况40岁以上的妇女更为普遍。然而,现在有一些更有效的生活方式和食物辅助,可以促进消化,减少浮肿,恢复平坦的腹部。如果按照以下方法改善生活和饮食方式的话,甚至可以在一周内让你恢复曾经性感的身材。
1、每日添加两种纤维食物
腹部赘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便秘导致,而一个简单的方法来摆脱它就是每天早晨的服用一碗麦片,不仅保证你的身体摄入了足够的纤维,同时还可以促进消化系统。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说,有两种纤维食物对人体是最有效的,即含有不可溶性纤维和凝胶状可溶性纤维的食物。两种类型纤维食物共同结合,可以加快消除肚内堆积的废物。场次以往体重会越来越轻。
含不可溶性纤维食物:芹菜、韭菜、空心菜、红薯、白萝卜、竹笋等。
含凝胶状可溶性纤维食物:燕麦麸、糙米、苹果、火龙果、黄瓜、豌豆等。
2、减少钠的摄入
每日摄入过多的钠元素,容易导致体内多与的水分存储,整个人就越来越浮肿。正常人每日摄入的钠盐是1500毫克,实际上大多数人摄入的钠超过两倍多,达到每天3400毫克以上。良好的方法:烹饪时减少钠盐的使用,并检查含钠食品的包装标签,尤其对于减肥的女性,更要减少盐的摄入量。
3、增加富含钾的食物
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和土豆等,可以帮助你的身体摆脱多余的水份。体内多余的液体通常是由于过多摄入钠元素引起,需要保持两个主要的矿物质摄入量,才能控制体内的钾和钠的的平衡,进而体内液体环境平衡。每天钾的最佳摄入量为4700毫克,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每天吃富含钾的食物。清除多余的钠和水,就会减少浮肿。不过需要注意,钾的摄入不能过多,过多会引起心律失常以及肾脏问题食。
富含钾的食物:土豆、菠菜、香蕉、牛羊肉等。
4、减少糖摄入
食用过多的糖类食品,我们身体不能全部消耗掉这些卡路里,会导致身体热量增加,导致发胖。另外有些低卡路里的甜味剂,如山梨糖醇、甘露醇、木糖醇等,我们身体无法消耗,进而导致大肠中的细菌发酵,导致胀气,甚至腹泻。
5、摄入足够液体
消化系统中有足够的液体出现在可以降低肠道的阻力,缓解便秘。女人不喝足够的液体就会有腹胀的感觉,所以每天至少需要补充8杯水,以及大量有水分的食物,如水果和蔬菜。
6、补充益生菌酸奶
肠道中细菌的不平衡会导致你的消化系统速度减慢,你的肚子渐渐变胖。然而,包含益生菌的酸奶,可以提供帮助。这些益生菌可以帮助改善肠道的流动性,从而缓解便秘。最好的补充方法:每天可以补充300g低脂或无脂酸奶。
关注微信服务号:妙手医生。权威专家一对一免费咨询,常见疾病轻松搞定。
痰湿肥胖——祛“邪”逐层分消,助你越来越瘦
痰湿的与肥胖的伴随关系,想必已不用我多说。
下面直接给大家细说如何治疗痰湿型肥胖!
痰湿中的痰,主要为“无形之痰”,它能流经到身体各个部位引起不同的异常表现。
痰湿分为五级,一级在表皮,容易出现湿疹、皮肤瘙痒、油脂分泌多等症状;
二级在肌肉,会出现乏力、酸痛、身重等症;
三级存于骨骼,可能会有关节痛、腰痛等症,受寒后痛感更甚;
四级存于脏腑内,可能发病症。
五级成形,类似肿瘤等,且常出现反复的现象。
症状较轻时,我们可以通过饮食节制,少吃油腻、生冷、酒精等食物,合并运动调节。当改变并不明显,这时候就可以试着找专业医生,用药物来进行干预。
“痰之为物,流动不测,故其危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
——《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根据肥胖病程的进展,痰浊停留的部位不同,临床用药也有所差异。
痰壅在肺者,会导致肺气运行受阻,多用苏子、莱菔子、白芥子等降气化痰;
痰结在胸者,多用半夏、薤白、瓜蒌等温化寒痰;
痰凝在脾者,会导致脾胃失和,多用白术、茯苓、苍术健脾祛痰;
痰凝在肾者,治痰者,必当温脾强肾以治痰之本,兼用制首乌补肾益精,肉桂补命门心包之火,开胃化痰,健脾祛湿,使根本渐充,则痰将不治而自去
如病程时间较长,痰湿凝聚日久,用药祛痰之力较之更重,利用如海藻、昆布等祛痰散结之品。
总之,具体需辨证论治,选择不同的药物,使痰湿之象分层逐级化解,效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