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旺肥胖(人胖脾胃虚吃什么药好)
肥胖是否与脾胃虚弱有关?中医如何调理?
【来源:科普中国】
中医理论认为肥胖与脾胃虚弱存在一定的联系。脾胃虚弱可能导致体内运化失司,使得食物不易被消化吸收,进而转化为脂肪堆积,形成肥胖,也可能由其他因素如过量进食油腻食物、缺乏运动等引起。
中医调理肥胖的方法多样,旨在通过调整身体内部环境,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减肥的效果。首先,调整饮食结构是关键,推荐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减少油腻、辛辣和甜食的摄入,增加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其次,适量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助于促进气血循环,调节脏腑功能,提高新陈代谢。
中药调理方面,中医会根据个体情况选用具有清热、化湿、祛痰作用的中药方剂,以调理体内湿气和痰湿。常用的中药材如山楂、薏米、荷叶、茯苓等,有助于促进消化、利尿排湿、降低血脂。对于脾虚证患者,可使用补虚泻实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痰湿内盛证患者,可使用化痰祛湿的药物。
此外,针灸、拔罐等辅助疗法也有助于调理肥胖。针灸能调节体内的脏腑功能平衡,促进新陈代谢;拔罐则通过刺激经络穴位,促进淋巴循环和代谢废物的排出。
综上所述,中医调理肥胖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适量运动、中药调理以及辅助疗法等多种手段,达到减肥的效果。在调理过程中,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并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进行。
审核:赵汉青 河北大学中医学院 副教授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从中医脾胃的角度看肥胖的原因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四百零七。(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黃帝內經•靈蘭秘典論》
(接前文)我们知道脾胃的这个功能之后,就需要根据患者的脾胃功能进行调整。自己养生保健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是个什么体质。生活中你就会遇到有的人怎么减肥都减不下去,吃一点东西都会转化成热量脂肪储存下来。这里涉及到一个基础代谢问题,有的人天天吃,脾胃功能也很好,也百分之百吸收了,但是他的基础代谢比较高,比如基础代谢到了一千七百大卡,一天三顿饭,每顿饭吃五百大卡,还亏二百大卡,他肯定会瘦下来。(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另外一个人基础代谢也就一百二十大卡,他一天吃三顿,每顿五百大卡,合在一起是一千五百大卡,还多了三百大卡,就会越来越胖。吃同样热量的东西,有的人越来越瘦,有的人越来越胖,原因是什么?就是每个人基础代谢不一样。
什么叫基础代谢?就是一天到晚不运动所消耗的热量。运动员的基础代谢就比普通人要高一些。还有一些人不怎么运动的,年龄比较大的,身体弱一点的人基础代谢就会低,有时候基础代谢高的话一天能到一千八,甚至有的能到一千九。低的人一天也就一千二,差别就非常大。这两人也不运动,而且身高体重还差不太多,但是吃一样多的食物,有的人就会越来越胖,有的人就会越来越瘦,为什么?就是身体的基础代谢不一样。一般来讲,越年轻基础代谢就越高,上了岁数之后基础代谢就会越来越下降,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同样的的饭量保持到中年之后就会越来越胖,保持到老年他就发胖的更严重了,所以我们根据基础代谢量下降就知道年轻的时候,比如一天就需要一千五百大卡,到了中年或者是老年的时候就只需要一千二百大卡,随着基础代谢下降,想要控制好体重就需要把饮食的量根据基础代谢的下降率来逐渐降低,这样二者平衡之后就不会发胖。
但是一般来讲,年轻的时候养成的饮食习惯会保持到中年乃至老年,也就是我们的饭量不会变,但是基础代谢下降,日积月累就会发现人到中年就开始发福,肚子上的脂肪就开始变厚,人也变胖,就是这道理。人还是那个人,饭量还是这些饭量,但是基础代谢下降了之后就会逐渐变胖,也就是说摄入食物的热量每天都会多一点,比自己的需要量多一点,就会变成脂肪储存在身体里面。这就是按照现代医学的道理。
按照中医学的道理,我们知道我们的五脏六腑随着年龄的增大,器官的强壮程度也逐年在递减。这样一来,脾胃功能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逐渐变弱。我们小的时候吃什么东西都没有问题,吃什么东西都消化吸收的很好。到了中年之后,有些东西就吃不动了,到了老年之后有有很多东西,比如说硬的食物,难以消化的食物就不爱吃了。是什么原因呢?就是脾胃功能在下降,比如说有些人年轻的时候非常喜爱吃一些鸡鸭鱼肉这样一些厚重的东西。到了老年之后,口味就变清淡了,就吃不了这么厚重的食物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脾胃功能在下降,它的运化受纳功能在下降。脾和胃的运化受纳功能的下降之后,食物的需求量或者是食物的热量,或者是食物的厚重程度,其实用中医的原始的词汇,就是食物的气味的厚薄,需求量也是在逐年下降,所以我们得根据自己的身体及时的做出调整。千万不要说年轻的时候是一个生活习惯,这些生活习惯一直保持到中年,再保持到晚年,尤其是饮食上你要是这样吃下去,可能是肠胃就会吃坏。
老了之后,肠胃吸收消化不动了之后,你还吃这么厚重的食物,就容易导致肠胃出问题。年轻的时候吃这么多量,比如说年轻的时候一顿饭吃三个馒头,半斤米饭。到了中年还吃,到晚年还这么吃,你想想看,肠胃受得了吗?也受不了。你身体的肥胖也会逐年的变胖,所以在这里,我不是特别主张人一直保持一个饭量,我比较主张的是根据我们的年龄,根据我们的肠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再根据我们的基础代谢,尤其是根据中医学所说的,脾胃功能的强弱来及时的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其实也用了一个词叫与时俱进,这个词是特别好,就是根据时间的进展,你的身体,你的习惯也在发生着变化,这样一来,二者只要搭配好,身体也不会发胖,我们都知道身体一肥胖就会有很多疾病。比如说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就高,就会避免很多疾病,同时也减轻了脾胃的负担,所以这样就比较调适,这就是“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四百零七。(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肥胖可能是消化不良惹的祸!养好肠胃让你轻松瘦!瘦!瘦!
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人不知不觉中就习惯了暴饮暴食的饮食方式,而不良的饮食习惯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这点小事你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在该“蓝瘦、香菇”的时候千万不要盲目乐观,因为消化不良不仅让你身体不适,更重要的是还会让你发胖!
如果食物到了人体内不能被成功消化,就会造成体内脂肪堆积。吃下去的食物如果不能参与体内能量转化过程,就不能转化成人体所需的能量释放出来,人体就会因为能量不足而导致气血亏虚,从而会导致身体的代谢能力降低。当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堆积起来,身体自然而然就肥胖起来了。
我们都说“饿得肚子咕咕叫”,可是有时没有饿,肚子还是不争气地叫两声,这该如何是好?
一般人在饥饿时,胃肠道里空空如也,少了食物的填充,肠鸣音或胃蠕动的声音便显得格外响亮;如果你不饿,肚子还不时发出肠鸣音,可能是由于胃动力不足。这时肚子叫可能只是假象,你可千万别当真。如果你又琢磨着吃点啥,长胖的号角可又得要吹响啦!
碧小细嚼慢咽,助消化还能瘦下来!
细嚼慢咽在帮助消化方面有三个好处:一能促进胃液分泌;二能将食物磨细,有助于被人体消化吸收,减轻胃肠负担;三是咀嚼过程中形成的唾液进入胃后,会形成保护胃部的蛋白膜。对肠胃消化功能不佳的人来说,细嚼慢咽尤为重要。
此外,细嚼慢咽还能有效预防肥胖!已经吃饱的信号从胃到大脑大约需要20分钟的时间。如果吃饭狼吞虎咽,往往当大脑在发出停止进食的信号前,就已经吃了过多食物,从而引起肥胖。
所以,一顿饭不妨多咀嚼一会,把时间控制20分钟左右,大脑才能按时收到控制食欲中枢发出的指令,使人产生饱腹感。
喝汤先行
有句民谚“饭前喝汤,胜似药方”,吃饭前先喝几口汤,等于给消化道加了点“润滑剂”,使后来的食物顺利下咽,防止干硬食品刺激胃肠黏膜,从而有益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与养分的吸收。
饭前可以喝一些汤,但要记得在减肥时,不要喝太多“浓汤”,应尽量选择清汤。
“热量密度”低的食物要在主餐之前吃!低热量密度的食物,主要是指含淀粉、糖类等碳水化合物类较少的食物。蔬菜,不但热量密度低、高纤维,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不过食用蔬菜应尽量用水焯,不要放太多油。
此时,你的胃已经快要半饱了,可以吃一些高蛋白食物,补充每日的蛋白质需要。建议这些高蛋白的食物多用蒸、炖的方式制作。
最后吃米饭,不但能均衡饮食,还能减少热量摄取。如果能把白米饭换成是糙米饭,对于控制体重更有帮助。
看了吃饭顺序可能有的会感觉好麻烦,其实简单说就是吃饭过程中以清淡蔬菜为先,搭配米饭和蛋白类食物即可,并不是说最后单独吃米饭。
民以食为天,减肥还得让嘴巴收敛!消化系统堪称人体的“第二大脑”,不要让消化不良阻碍了你的减肥大业。正确吃饭,有效消化,这就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