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腹部肥胖验方(腹部肥胖查体)

中医沈宏 0
文章目录:

张仲景流传千年的“减肥方”两味药 消除大肚子,帮你解决痰湿肥胖

大家好,我是沈医生,身体肥胖,肚子大?怎么减都减不下去?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张仲景传下来的“减肥方”,专门消灭大肚腩,解决痰湿肥胖体质!

体型肥胖,并且有大肚腩,怎么减也减不下去,各种减肥方法都不管用,生活中还总觉得胸口发闷,动不动就要咳嗽吐痰,容易犯困,觉得四肢困重,不想动,伸出舌头一看,舌头胖大,周围还有齿痕,大便质地发软,总黏在马桶上冲不下去,如果你是这种情况,那想减肥很简单!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减肥不是让你直接“掉肉”,而且通过调节身体的代谢功能,让吃下去的食物充分消化、吸收、排泄。

再说简单点,就是脾虚导致痰湿大,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种人都喜欢吃些肥甘油腻的食物,并且还喜欢喝酒,脾胃可以运化体内水湿,而这种行为极易伤害脾胃,就会导致水湿凝聚成痰湿,痰湿最喜欢的地方就是腹部

因此最开始出现的是大肚腩,后期久坐不动,就会发展为全身肥胖,这种人想要有效的减肥,就需要除痰湿,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个张仲景所创的减肥方,只有简单两味药,就可祛湿除痰,消灭大肚腩,那就是枳术汤。

枳术汤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主心下坚,大如盘,而心下指的就是我们的肚子,所以此方主要针对的就是大肚腩,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方子。

首先枳实,此药入脾胃经,可以破气消积,化痰散痞,在此方中枳实为一员猛将,可以通畅全身痰湿肿满,将身体各处,尤其是脾胃腹部中的痰湿排出体外;

白术同入脾胃经,此药可以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我们都知道,气可以推动津液流动,此药可助脾增强运化水湿的能力,使痰湿无法生成,断大肚腩生成的根本。

虽然此方只有两味药,但却攻补兼施,当我们脾胃好了,痰湿清除干净了,减肥自然是轻轻松松的事情了,但需要注意,此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还要配合上我们运动,这样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

肚子大,湿必重!一张方子,排湿气,甩肥肉,值得借鉴

本文理论依据:《现代中医诊疗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小药医师。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说说湿气的事儿。

昨天,我在后天看到一位读者朋友留言,说一个20多岁的人,体重将近300斤,问我该咋办。

其实,看到这个问题,我心里同样感觉堵得慌。

对于肥胖这个事儿,我们总以为,只是患者自己一个人受到伤害。

其实,肥胖者的家属,心里头更着急。

因为很多时候,肥胖者本身,是很难观察到,或者说体认到自己的肥胖程度。毕竟,一般情况下,他看不见自己,只能看到别人。

眼不见,所以心不烦。他对自己的肥胖没有感性认识。

反倒是与患者朝夕相处的家人,他们看得最多,也就担忧最多。

现在,我想说一张配伍。我不敢说,它一定适合某个患者。我只能说,它代表了大多数肥胖患者的体质偏颇,和一般的中医调治思路。

我希望,我的解说,至少能给肥胖者,以及肥胖者的家属,带来一点慰藉。

陈皮,制半夏,茯苓,苍术,白术,枳壳,荷叶,山楂,泽泻,大黄,薏苡仁,草决明。

每日一剂,水煎服,连服2个月为一个疗程。

这个配伍,其实很普通。从结构来看,所有药物都是常用药,平淡无奇。中医业内人士看了,也不会觉得特别。

只不过,这个方子,有过相对广泛的临床验证。它最初曾刊载于2002年的《河南中医》上。据报道,此法治疗单纯性肥胖,中医辨证属脾虚痰浊中阻者30人,获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效率超过了93%。

能让人瘦成一道闪电吗?很难。但至少,可以让患者的体重,有一定的下降,身体其他方面,也有一定改善。所谓“瘦成一道闪电”,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已。过快降低体重,不是好事儿。

这方子,你记住,针对的是脾虚痰浊中阻型的肥胖。

此类人什么特点呢?

这就是身材肥胖,脉象滑,触摸上去,脉道里好像裹了一层胶水,脉搏打着滑就跳过去了。舌头颜色偏淡,但是舌苔白腻,厚腻,有的甚至发黄腻。这种舌脉,你记住,就是痰湿内盛的表现。脉道为痰湿所阻,舌头为痰浊所犯。

此类人,由于痰浊太盛,所以不但身体肥胖,而且头晕脑胀,脑袋发沉,不清醒,爱睡觉,总犯困。中医讲,这叫“头重如裹”。这是痰浊上犯到脑袋所致。

痰浊之邪,源于脾。脾虚失运,才有痰湿。脾,又主我们的眼睑。所以这类人的眼睑,往往浮肿。

痰浊之气,四处游荡,无处不到。痰浊溢于口,则口甜口黏口腻。痰浊蕴于胸,则胸闷。痰浊蕴于中焦,则胃胀痞满。痰浊蕴于四肢,则四肢困重,不想动。痰浊蕴于肠道,则大便不爽,甚至便秘。只不过,人家这个便秘,可能不是干燥,只是排解的过程特别费劲。

当然,我上头说这些,不见得完全同时存在于某一个人身上。一般来说,只要符合辨证标准,其他症候基本吻合,我们就考虑是脾虚痰浊中阻之症。

对这类人,我前面提到的验方,就相对适合。

这里,陈皮、半夏、茯苓,取二陈汤的意思。陈皮行气除湿,半夏燥湿化痰,茯苓健脾利湿。

苍术和白术,都是苦温燥湿之品。苍术和陈皮搭配, 又有平胃散的意思。

枳壳行气散结,使得肠腑之气得以通畅。它和大黄搭配,主要目的在于通患者大便,使得痰浊之气可以通过后门排解一部分。

泽泻、薏苡仁和茯苓搭配,可以利水除湿。这就是让痰浊从小便排解出去。

荷叶这味药,可以祛浊、化湿,升脾胃清阳之气,振奋中焦气机。山楂,可以降脂化浊。草决明,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可以有效调整血脂,并且有润肠通便之能,辅助大黄来通便泄浊。

所以说,这张配伍,以健脾化湿为主,以通便泄浊为辅,层次分明,要领突出,是比较可行、严谨的组方。

这张组方的实践者,是当时北京四零二医院的杏林同仁。我希望我的读者朋友,可以将其保存好。应用之前,要请中医师辨证指导,看患者是否属于脾虚痰湿中阻。如果是,可以适当借鉴化裁。如果不是,就不要盲目应用。辨证要点,我前面都讲过了。

另外,就单纯性肥胖而言,患者必须结合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才能见到明显疗效。这两者,必须长期坚持,不能松懈。任何的汤药,离开了患者对生活习惯的改善,都无济于事。因此,要想真正有效地解决肥胖问题,患者必须有过人的毅力。减肥,一定是一件艰苦而漫长的事儿,几乎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腰粗腹胖,这个穴位可帮你

腰腹赘肉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新陈代谢缓慢引起脂肪堆积于腰腹而形成的。如果你的腰腹赘肉多,通过指压肓俞,就可消除腰腹赘,因为肓俞穴具有利气、调肠、温中的功用,指压育俞不仅可加快胃肠蠕动,帮助排气、散热、加速新陈代谢及脂肪燃烧,还可保持肠道畅通,改善便秘。因此刺激此穴,对伴有便秘的肥胖患者,也有很好的帮助。

肓俞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当脐中旁开0.5寸。按压时用拇指指腹点按肓俞穴约1分钟,直到感觉酸胀为止,左右手交替进行。

在操作的过程中,为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在刺激肓俞穴的同时,配合按压耳穴,效果更好。

一、胃点

1.定位:大约位于耳朵中央。

2.功效:按压此穴位可以改善胀气或消化不良,从而减少腹部脂肪。

3.方法:间歇式按压胃点,双耳每天早晚各按压30下,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增加次数。

二、便秘点

1.定位:耳朵三角窝中三分之一的下部,也就是耳轮内侧上方。

2.功效:能够消除腹痛,促进胃肠蠕动,改善便秘等。通过刺激便秘点,有助于毒素的排出。

3.方法:间歇式按压便秘点,左右耳每天早晚各按压30下,可根据便秘情况,增加次数。

三、饥点

1.定位:耳屏外侧面中部与肾上腺连线的中点,也就是耳垂上方。

2.功效:按压此穴位可以阻止肠胃向下丘脑发出饿的信号,起到控制食欲的作用,饭前或有饥饿感时按摩此穴位效果更佳。

3.方法:间歇式按压饥点,双耳每天早晚各按压30下。

四、内分泌点

1.定位:耳屏间内侧面,耳甲腔的前下部,也即是耳轮内侧下方。

2.功效:按压此穴位可以减少饥饿激素的产生,使人体有着饱腹感,加快新陈代谢的速度,使脂肪快速燃烧,同时也能够缓解女性的痛经。

3.方法:间歇式按压内分泌点,双耳每天早晚各按压30下。

建议:由于耳朵的穴位较多,而且每个穴位都比较小,为了能够使穴位定位更加精确,可以使用棉签代替手指按压,且按压时注意不可用力过大。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END——

⊙版权声明:文章选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ynzywx@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翃笙

⊙运营编号:YNZY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