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贪吃型肥胖(贪吃肥胖懒惰是谁)

老徐医学科普 0
文章目录:

一贪吃就长胖,大多数是肥胖基因?若察觉身上3个怪象,早点重视

文|徐医生

编辑|蚩尤

  •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春节假期结束的高铁上,张明边整理着自己的行李,边感叹:“这节日真是吃得太痛快了,回去得加班加点锻炼了。”

他的邻座是一位看起来亲切而经验丰富的医生,名叫李华,两人很快就聊开了。

一贪吃就长胖,大多数是肥胖基因?

李华听了张明的话,笑着说:“你知道吗,很多人都认为,吃多了就会变胖,而这全是因为肥胖基因,实际上,这背后的原因要复杂得多。”

张明好奇地看着李华,似乎在期待着接下来的故事。

李华继续说:“比如说,有一位病人,因为长时间的不良生活习惯,体重直线上升

第一个怪象:体重反弹

但这里面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即便他开始调整饮食和增加运动体重下降的速度也非常慢,这就引出了我们要说的第一个怪象:体重反弹

很多人以为只要开始减肥,体重就会一路下降,实际上,体重的减少初期可能比较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减重速度会明显放缓,甚至出现停滞,这是因为身体的代谢率降低了。”

张明插话说:“原来如此,那除了体重反弹,还有什么怪象吗?

第二个怪象:疲劳感增加

李华点点头:“当然,第二个怪象是疲劳感增加

很多人在减肥的过程中,会感到比平时更容易疲劳,这不仅仅是因为饮食控制,还可能与营养摄入不均衡有关。

营养不良会导致身体无法正常产生能量,进而感到疲劳。”

“那第三个怪象呢?”张明越发感兴趣。

第三个怪象是情绪波动

李华说,“很多减肥者会发现,自己在减肥期间情绪波动较大,这跟饮食控制有很大关系。

饮食的改变会影响到身体的激素水平包括控制饥饿和情绪的激素,从而导致情绪波动。”

张明听后,感到十分惊讶:“我之前从没注意过这些细节。”

李华又补充说:“其实,这些现象背后都有科学依据。

例如,体重反弹的问题,有研究显示,人体在经历了快速减重后,会通过降低代谢率、增加饥饿感等方式来‘抵抗’体重的进一步下降。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减肥后体重会反弹

而对于疲劳感和情绪波动,也有研究表明,不均衡的饮食会影响到人体的能量产生和激素平衡,进而影响到人的精神状态。”

张明感叹道:“原来减肥也是一门大学问啊!

李华笑着说:“确实如此。

但关键在于,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方式来减肥,比如保持均衡的饮食、合理的运动,而不是盲目的节食或过度运动。

同时,也要注意观察自己身体的各种反应,合理调整减肥计划。”

随着高铁的缓缓行进,张明和李华的谈话也接近尾声。

张明深受启发,决定回到日常生活中后,要更加注重健康和科学的生活方式

在他们的谈话中,李华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健康建议,以及背后的科学原理,使得这次偶然的邂逅充满了意义。

李华最后提出一个看似与话题无关的问题:

你知道为什么即使在夏天,北极熊也不会感到热吗?

这个问题看似与他们讨论的肥胖问题毫不相关,实则暗含深意

北极熊之所以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是因为它们有着极其适应环境的生理结构和调节机制。

这恰恰反映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无论是对抗肥胖还是适应环境,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和调节机制。

通过科学的方法,了解自身的特点和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才能有效地维持健康和适应环境的变化。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胖人“假性饥饿”想吃东西,教你6招来克服!

很多肥胖人士经常会“假肚饿”想吃东西,明知不能吃却觉得饿得慌!今天生活妙招网小编就来教你6招来克服,不但能管住嘴减轻体重,还能改善肠胃不适和消化系统健康。

第1招:坚持吃早餐

很多人不吃早餐,觉得早上时间有限,吃东西太麻烦。其实在早中晚三餐中,最适合大量摄取营养的就是早餐,因为早餐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让人一整天充满活力。营养师建议,早餐可以摄取一些具有饱足感、蛋白质高的食物,例如番薯、糙米、香蕉、苹果、牛奶、番茄等,这些食物有助肠胃消化。千万不要因为自己胖,少吃一口能减肥而忽略了早餐的重要性。

第2招:至少要花20分钟来慢慢吃饭

慢慢吃饭既可享受食物的美味,也能提升饱足感,比起大口吃完一顿饭,慢慢吃饭能降低饭后所产生假性饥饿,有助于减重。

第3招:感觉肚子饿的时候先喝水

为了克服假性饥饿,推荐一个好办法,就是喝水。多喝水对人体有益,不但能解除因口渴所引起的饥饿感,而且也可以确定到底是真饿,还是假饿。

第4招:感觉饥饿时吃无糖口香糖

有些人减肥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贪吃,或是分辨不出真假饥饿时,而多吃很多食物,无形之中造成体重上升。感觉饥饿时,可以先吃一块无糖口香糖,一次15分钟,由此可判断是否真的饿了。

第5招:莫久坐,多活动

很多上班族久坐在办公椅上,会因为无聊,想吃东西解闷,这可是减肥的大忌。尽管白天大家都是在办公室工作,但只要有时间就起来走走,晚上在家读书,无聊时可以起来洗澡,可以减少突然冒出来的饥饿感。

第6招:找出压力来源,减少进食机会

有时候压力大,就会想吃东西来释放压力。如果最近有压力,一定要找出压力来源,尽快解决,减少暴饮暴食的机会。

此外,保持充足的睡眠也是降低食欲的一种方法,不要再熬夜啦!

“贪吃基因”让你“喝水都发胖”?这几招帮你养成“易瘦体质”

要说最令人羡慕的体质,那必然是不发胖体质。炸鸡火锅哐哐吃,今天奶茶明天可乐。嘿,就是不长胖!

而有的人,却是喝水都发胖,似乎只要今天多喝两口水,明天身上就会挂上二两肉。

你容易吃胖还是不容易吃胖? 背后是“贪吃基因”在操控

不长胖,基因确实很重要。容易吃胖还是不容易吃胖,都和一个“贪吃基因”有关。

在医学上这种基因的名字叫做FTO基因,全称是脂肪和肥胖相关基因。它位于人体的第十六号染色体上。这是人体中常见的肥胖易感基因,人人都有,只不过有的人FTO基因是变异后产生的。

那些不容易长胖的人,多是FTO基因没有变异的幸运儿,这部分人很容易产生饱腹感,一旦身体摄取了足以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热量,就会产生饱腹感。因此,他们很容易就吃饱,即使食物再美味,他们也可以轻松地吃饱了就停,不太会出现超量摄入热量的问题。

而且驱动他们进食的动力主要就是饿了,而不是“心情不好”“心情好”“好生气啊,吃点吧”等等各种各样的根本就称不上理由的理由。

总是能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给自己安排一顿,而且往往吃起来就停不下来的人,可能就是FTO基因发生变异的人。对于FTO发生变异的人来说,他们是真的管不住自己。

在其大脑中,食物除了承担着提供热量、维持正常生理的功能,更是快乐的源泉。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对于他们的大脑来说,是巨大的奖励,这种奖励带来的快乐甚至会压过胃肠道的报警信号,和食物带来的快乐比较,饱腹感信号的强度实在是太弱了。

简单来说,FTO 基因没有变异的人是吃饱了就一口都不多吃了,而 FTO 变异的人可能是吃饱了还能来两口,即使不饿也能来两口。

不信?找你身边的瘦子和胖子朋友对比一下他们的饮食习惯。

实际上,在人体内与肥胖相关的基因有很多。比如静止基因,会让你更难下定决心去运动,运动后正反馈产生的多巴胺也比别人少,自然对于运动本身也更加提不起兴趣。但是,基因并不会决定一切,后天的发育和个人努力更重要。

有肥胖基因就瘦不了? “管住嘴迈开腿”仍然是黄金法则

当然不!

“管住嘴迈开腿”,绝对是维持体重、减重最有效的法则。而在这条黄金法则背后,其实营造的是——热量差。

人体每天需要消耗一定量的热量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这就是基础代谢。

就算一整天坐着一动不动,身体也会消耗掉这些热量,因为它们是用来维持身体的体温、呼吸、心跳、血液循环以及各个细胞、器官正常运转所需要的能量。

基础代谢占到每日能量消耗60%~75%,是每天能量消耗的大头。

除此之外,人体每天的走动、锻炼还会消耗额外的能量。消耗吸收食物本身也需要能量,这部分被称为食物热效应。因此,人体每天消耗的能量其实是基础代谢、日常活动消耗能量以及食物热效应的总和。

每个人每天都会摄取一定量的食物,这些食物在消化吸收后可给人体提供一定量的热量。如果每天消耗的热量高于摄取的热量,这个热量缺口就会让机体更容易瘦。

而如果每天摄取的能量都比消耗的能量多,那么很显然,肥胖也会自然地发生。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个残酷的事实,有些人的基础代谢确实天生比别人高。所以,这部分人即使不动,也能瘦!但值得庆幸的是,基础代谢这东西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改变的。在静止状态下,肌肉消耗的热量是比较多的,因此增加全身肌肉含量自然能够增加基础代谢。

这也是为什么有长期运动、健身习惯的人,吃得都不少,但不怎么长肉的原因。

长期的锻炼可使骨骼肌含量增多,从而帮助消耗更多的热量,即使同样坐一天、躺一天,他们能消耗的热量都会比一般人更高。

想要提高基础代谢,像高强度间歇运动这样的运动形式可能会比慢跑更有效果。此时,有的人可能会说“我有静止基因,我实在不想动”,于是选择了节食减肥。

比如一名成年女性每天热量推荐摄入量是1800大卡,硬生生不吃不喝卡到800大卡以内,该吃的晚饭变成了苹果,该吃的蛋白质变成了蔬菜。坚持一段时间,这么大的热量缺口,自然也会瘦下来。但是,一旦恢复正常的饮食,很快就会回到原本的样子。甚至,还会比原来更胖,这就是所谓的反弹。

减肥靠饿肚子并不靠谱!

其实,长期的节食会影响到人体的基础代谢,身体为了在低热量摄入的情况下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就会降低消耗,甚至消耗肌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比较低的基础代谢水平。

哪怕已经恢复到正常的饮食,这种比较低的基础代谢水平也不会立刻就回到正常水平,因此,有些人即使吃得不算多,依然可能会胖回来。

因此,想要减肥并且减肥效果能够保持下来,真的不要过度节食。

科学饮食加上规律的运动,才是最有效也最健康的手段。

此外,也可以适当优化饮食结构,比如减少脂肪的摄入,多吃优质蛋白质、优质碳水等等,不饿一次肚子你依然可以成功减肥!

最后,值得警醒大家的是,如果你真的长期吃得多、不动弹还疯狂掉秤,一定要引起关注。

甲亢、消化系统疾病、进食障碍以及糖尿病、肿瘤、慢性感染、寄生虫等等问题都有可能表现出这样的异常,在感叹自己的神奇体质之前,最好去医院做一个彻底的排查。

综合科普中国报道

来源: 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