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研究领域(肥胖研究领域名词解释)
- 1、肥胖领域近十年研究回顾 | 学术发布
- 2、在肥胖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西安交大最新成果登上《自然》子刊!
- 3、首儿所探索生命早期因素影响学龄前儿童肥胖代谢表型的研究获评“2023年中国肥胖研究十大成果”
肥胖领域近十年研究回顾 | 学术发布
《中华内科杂志》2024年第9期发表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陈颖、李小英的文章《肥胖领域近十年研究回顾》,回顾了近10年来肥胖流行趋势、发生机制、药物研发和体重反弹等相关热点研究。
文章指出,肥胖患病率持续增高,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肥胖不仅影响个体健康,还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负担。肥胖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然而,肥胖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近年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肠促胰素类减重药物具有显著的减重作用,实现体重下降15%~20%,显著改善肥胖相关合并症。然而,体重反弹成为影响减重长期获益的巨大障碍,研究体重反弹机制以及探索减重后体重维持方式十分迫切。
文章强调,肥胖正在全球流行,中国肥胖患病率同样日益增长,尤其需要注意儿童、青少年的肥胖问题。肥胖的根本原因是机体的能量摄入大于消耗,其病理生理机制极为复杂,受遗传、代谢、行为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为肥胖的防治带来极大的挑战。目前关于抗肥胖药物的研发众多,更多不同机制的新药研发不断涌现,但如何预防肥胖的发生,减少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以及预防体重反弹仍然是肥胖管理的巨大挑战。未来希望通过加强基础研究、跨学科合作、新技术应用以及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使肥胖防治工作取得更多的突破和成果。
编辑 | 雍伟哲
责任编辑 | 韩静
审核 | 韩静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4年18期第11版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编辑:中华医学信息导报编辑委员会
地址:100052,北京市西城区东河沿街69号
总编辑:饶克勤
编辑部主任:韩静
本刊微信:cmaxxdb
投稿邮箱:daobao@cmaph.org
官方网站:http://zhyxxxdb.yiigle.com
在肥胖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西安交大最新成果登上《自然》子刊!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心血管研究中心研究团队以肥胖小鼠及临床肥胖人群为研究对象,首次证明Piezo1离子通道是肥大脂肪细胞感知膜张力的机械受体,提出脂肪细胞机械力学信号转导是脂肪炎症及肥胖的关键因素。
肥胖已是世界公认的公共卫生问题。庞大的超重与肥胖人口及肥胖衍生的糖脂代谢紊乱、2型糖尿病等疾病已然成为我国面临的巨大健康挑战,给我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肥胖在细胞层面主要取决于两个动态因素,一个是脂肪沉积(lipogenesis)引起的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和脂肪细胞生成(adipogenesis)导致的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多,另一个是脂肪细胞在体内时刻处于压迫、流体剪切力、基质刚度等力学微环境中,但目前人们对于脂肪细胞如何感知生物机械力的机制仍不清楚。
此次研究,运用建立脂肪细胞高分辨钙成像、inside-out膜片钳、原子力显微镜(AFM)及荧光寿命成像(FLIM)等技术发现Piezo1离子通道是感知脂肪细胞膜表面张力的关键蛋白,揭示了受机械力调控的 Piezo1-FGF1-FGFR1轴是调控脂肪炎症以及肥胖的的重要通路,开创性地探索了脂肪组织中生物机械力的感知机制及其对脂肪炎症的影响,揭示了肥胖发生的力学调控规律。Piezo1及其调控的FGF1很可能作为从脂肪力学角度干预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新靶点。
相关研究成果,以"Adipocyte Piezo1 mediates obesogenic adipogenesis through the FGF1/FGFR1 signaling pathway"为题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西安交大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心血管研究中心王胜鹏教授为第一及通讯作者,德国马普所(Max-Planck-Institute) Stefan Offermanns院士为共同通讯作者。
王胜鹏教授长期从事血管及脂肪的力学生物学研究,主要聚焦于机械力感知受体发掘及机械信号转导方面的研究,2018年加入西安交通大学心血管研究中心。近年来该研究中心已在Circulation、 PNAS、Circulation Research、AJRCCM 、EMBO Press、European Heart Journal、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Clinic Investigation 、J AM SOC NEPHROL、ATVB、JBC等国际一流杂志发表高水平论文20多篇。
本研究得到包括德国科学院院士Ingrid Fleming,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铮教授,生命与技术学院王昌河教授,基础医学院臧伟进教授等合作支持,同时也得到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欢迎选择西安交通大学深造,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西安交通大学研招办"头条号
部分素材来源: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
首儿所探索生命早期因素影响学龄前儿童肥胖代谢表型的研究获评“2023年中国肥胖研究十大成果”
来源:【首都儿科研究所】
近日,首都儿科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陈芳芳研究员团队联合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刘功姝主任团队探索生命早期因素影响学龄前儿童肥胖代谢表型的研究被评选为“2023年中国肥胖研究十大成果”。
肥胖问题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23年,世界肥胖联盟公布了最新版《世界肥胖地图》报告,预计2035年,全球将有超过40亿人超重/肥胖,占全球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和西安交通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等机构合作,在2024年3月4日“世界肥胖日”期间组织开展了“2023年中国肥胖研究十大成果”评选活动,旨在总结2023年我国肥胖研究的重要突破、推动未来我国肥胖防控工作。通过成果汇总-初步筛选-再次筛选-专家遴选-专家讨论5个环节,评出了2023年度中国肥胖研究十大成果,包括1项专家共识,6项人群研究和3项机制研究。经过多环节评审,首都儿科研究所陈芳芳研究员团队关于生命早期因素影响学龄前儿童肥胖代谢表型的研究入选。该研究纳入三千余名儿童,探讨学龄前儿童肥胖代谢表型的生命早期1000天危险因素,对预防和管理儿童超重肥胖和代谢异常意义重大。
2023年,中国肥胖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肥胖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儿童期是肥胖早期防控的重要窗口期,流行病学研究室研究团队围绕儿童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调查、评估方法、危险因素探索、发病机制及早期干预开展系列研究,很荣幸得到我国肥胖领域专家们的认可,为儿童肥胖防控研究提供来自首儿所的循证证据,助力中国肥胖防控工作。
本文来自【首都儿科研究所】,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