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纹黑皮(肥胖纹周围皮肤变黑)

儿科专家史长松 0
文章目录:

小胖娃脖子上一圈黑、洗不掉?小心是“黑棘皮病”,需要减重

12岁的小宝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一起开了一家公司,每年都有不少的收入,小宝基本上是想玩什么玩什么,想吃什么吃什么,这就导致了他比其他同龄人较,不过他也不在意,说这是幸福的特征。

但是最近一年,小宝却出现了一些苦恼。原来他的脖子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总是黑乎乎的,看上去还有一种油油腻腻,不爱干净的感觉,甚至还会被其他的小朋友问是不是好久没洗澡了。这让爱面子的小宝感到非常的尴尬,逐渐变得闷闷不乐,也不怎么想和其他朋友玩了。

小宝的爸爸妈妈发现了小宝的异常,刚开始以为是他不经常洗澡,导致脏东西粘的比较牢固,于是就买了好多种类的沐浴露,基本上都给小宝用了一遍,结果小宝的脖子还是黑乎乎的,就好像长上边了一样。

小宝的爸爸妈妈渐渐的意识到:自己孩子的脖子一直这么黑,不会是得了什么疾病吧?于是赶紧带着小宝来到了医院。

医院的医生在对小宝检查的时候,发现他的脖子呈现灰棕色,比其他部位的皮肤略厚,有天鹅绒一样的外观,摸上去手感软软的。说你们家的孩子确实得病了,并不是卫生不到位,这是一种可以通过肉眼就可以诊断的疾病——黑棘皮病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可能会产生疑问了,黑棘皮病是什么?它对健康的危害大吗?我们该怎么预防呢?今天,我就通过这篇文章来带大家揭开黑棘皮病的神秘面纱。

何为黑棘皮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身形肥胖的人,他们的脖子后面总是黑乎乎的,看起来脏脏的,但是不管他们怎么使劲、反复的清洗脖子,就是洗不干净。这个时候就要考虑是不是黑棘皮病了。

其实,不止脖子,腋下,腹股沟等部位异常发黑也有可能是黑棘皮病。

在黑棘皮病刚开始显现的时候,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干燥粗糙、表面有小乳头状的隆起。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会出现乳头瘤状增生,皮肤呈现出灰棕色或者黑色,通常喜欢发生在面部、颈部、腋下、背部和其他皮肤部位的褶皱处。

清楚了黑棘皮病的症状以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它的种类,黑棘皮病一共可以分为五种,分别是真性、假性、恶性、药物性以及混合性

首先来说说真性黑棘皮病,它是带有家族遗传性的,通常发生在刚出生的婴儿和低龄儿童身上,皮肤出现的色素沉淀一般具有局限性,只出现在一侧,病情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一般不侵犯四肢较远端和粘膜。

伴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真性黑棘皮病会逐渐停止扩展,保持稳定或减轻。

其次是假性黑棘皮病,这种的黑棘皮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又被称作肥胖型黑棘皮病,可以发生在我们一生中的任何阶段,一般它的出现代表着我们身体内部的代谢发生了紊乱

假性黑棘皮病经常呈对称的方式发生在皮肤褶皱部位,以皮肤色素沉淀和天鹅绒样增生病状为主,但是可以随着我们体重的下降而逐渐自行消退

然后是恶性黑棘皮病,它是一种伴随着恶性肿瘤发生的皮肤损害,皮损严重而且发生范围非常广泛,发展速度也比较迅速,一般伴有掌跖或者范围广泛的角化过度。

其皮损可以发生在肿瘤的任何一个阶段,并且会随着肿瘤的发展而不断的加剧,当肿瘤被切除以后,皮损会发生减退

再来说说药物性黑棘皮病

顾名思义,它是多由药物引起的,当我们服用糖皮质激素、烟酸、雌激素、垂体浸出物、胰岛素、三嗪苯酰胺、口服避孕药等,局部皮下注射胰岛素时,都有可能会引发黑棘皮病。

比如当我们服用雌激素时,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升高,引起卵泡上皮增生,使表皮和皮肤基细胞也发生增生,从而产生黑棘皮病表现。

最后是混合型黑棘皮病,其是指患者同时出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黑棘皮病皮损。一般情况下,都是先发生其他类型的黑棘皮病,最后才会出现恶性黑棘皮病。

除此之外,当我们发现自己可能患上了黑棘皮病时,首先要判断患的是不是恶性黑棘皮病和混合型黑棘皮病,因为这两种类型的黑棘皮病表示我们身体可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而且这两种通常症状比较明显,常伴有皮损处瘙痒,皮疹广泛而明显,色素沉淀显著,四肢也会出现典型的皮损,并且还有特征的天鹅绒样增生。

当排除了恶性黑棘皮病和混合型黑棘皮病以后,我们就可以稍微放松一下,不用太紧张了。因为真性黑棘皮病不用太多的干预,出现症状的时候使用皮肤科的外用药对症处理即可

由于这五种类型的黑棘皮病症状都相差不大,但是他们给我们带来的信息是大有不同的,预示着我们身体可能出现了问题,那么它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到底会产生怎么样的危害呢?

黑棘皮病危害大吗?

一般来说,黑棘皮病本身并没有十分严重的危害,但是由于黑棘皮病发病的原因比较特殊,往往预示着我们身体出现了其他危害比较大的疾病,需要我们十分重视。

有研究表明,黑棘皮病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当我们体内胰岛素水平过时,其会以更高的亲和力来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结合,促进细胞增殖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是一种和胰岛素有关的转膜蛋白,它广泛存在于许多组织,比如皮肤的纤维细胞,角质的形成细胞中,在胰岛素抵抗的患者身体中,高水平的循环胰岛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刺激皮肤纤维细胞和角质细胞增生,从而引发黑棘皮病。

因此,当我们身体发生黑棘皮病时,很有可能同时患上了2型糖尿病。而2型糖尿病对我们身体的危害是巨大的,

比如,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心脏中,葡萄糖利用减少,脂肪酸氧化增加,损害了能量代谢过程,从而损害心肌收缩性和舒张等功能,导致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

虽然黑棘皮病本身没有什么大的危害,但是它可能预示着我们体内有严重的疾病,我们也要注意预防。

预防黑棘皮病,我们需要这么做

肥胖是导致黑棘皮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肥胖的人体内内脏脂肪大量堆积,其脂肪分解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和甘油进入肝脏,引起血中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而高浓度的游离脂肪酸可以抑制葡萄糖载体的活性。

在肝脏内部,游离脂肪酸氧化增强抑制肝糖的利用,使肝胰岛素受体下调减少其与胰岛素的结合导致肝脏胰岛素抵抗。同时,血中的高游离脂肪酸使肌肉游离脂肪酸氧化增加,葡萄糖氧化利用减少,形成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胰岛素水平升高,引发黑棘皮病。

因此,减肥是我们预防黑棘皮病的头等大事。

首先,我们可以选择慢跑游泳等消耗量大的运动来减肥,因为其可以提高我们身体的代谢,促进我们体内脂肪的燃烧,使我们的体重慢慢减下来。

其次,我们也可以从饮食上去控制体重。

比如多吃无花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因为膳食纤维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的肠胃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还具有较强的饱腹感,可以使我们少吃一些其他食物。或者在饭前喝一杯水,增加我们的饱腹感,减少对其他食物的摄入等等。

总结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身体十分重视,毕竟身体健康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一旦我们发现颈部,腋下或者其他皮肤褶皱部位出现了明显的颜色加深的变化,或者皮肤干燥等相关症状时,一定要尽早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参考文献:

【1】张玲,李贵芳,苏莉莉,等.曲伸.黑棘皮病和非黑棘皮病患者的总睾酮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1

【2】丁有红.肥胖性黑棘皮病糖尿病的预警[J].江苏卫生保健,2018

【3】万乃君,陈晓波,王天有.肥胖儿童黑棘皮病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

【4】夏汝山,刘玉峰.黑棘皮病与胰岛素抵抗[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5

我的脖子为什么这么黑?—肥胖与「黑棘皮症」

每回在给患者测量颈围的时候,我一定会观察患者的颈部的情况。近日接诊发现好几例患者,颈部的皮肤都呈黑色。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假性黑棘皮症是一种良性黑棘皮病样,是营养及代谢障碍性皮肤病,是由于过于肥胖导致的一种良性的疾病,确诊的话首先要看是否有过于肥胖的问题,主要的表现就是皮肤发黑,没有疼痛和瘙痒的问题。

黑棘皮病的表现是某些部位的皮肤色素过度沉着,颜色可能变成黑色、棕色或者褐色,可能伴有皮肤增厚。

黑棘皮病主要发生于颈部、腋下、腹股沟(大腿根)、肘关节以及手背的指关节等处的皮肤,以皱褶处最为常见。

黑棘皮病和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这种黑棘皮病人,往往都是因为肥胖引起的,高胰岛素血症造成的

与代谢性疾病相关,和糖尿病也密切相关,黑棘皮病患者可以合并糖尿病,黑棘皮病为皮肤色素和疣状细胞过度增殖的皮肤病,可分为假性黑棘皮病和真性黑棘皮病。真性黑棘皮病与体内肿瘤有关,假性黑棘皮病与肥胖有关,尤其儿童,过度肥胖者均存在于高胰岛素血症,较正常人更易发生糖尿病。因此假性黑棘皮病可导致糖尿病发生。肥胖可导致高胰岛素血症产生胰岛素抵抗,使体内存在高浓度胰岛素,长期高浓度胰岛素可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引起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亦可促进细胞增殖,最终发生黑棘皮病。

那如何治疗呢?

治疗方面首先是以减肥为主,通过饮食调整治疗。一般出现这种情况女性多于男性,减重迫在眉睫!!!

黑棘皮病:脖子变黑总是洗不净?你需要控制体重减肥了

#我的门诊故事#一位14岁少年,胖嘟嘟肉乎乎,被妈妈带来看皮肤问题。数月以来,妈妈发现孩子颈项部、肘部等处皮肤脏兮兮的,越来越黑,越来也粗糙,怎么也洗不干净。

一看就是肥胖相关性黑棘皮病。打开病历系统,发现少年有既往诊断2型糖尿病。

少年、肥胖、黑棘皮病、胰岛素抵抗甚至糖尿病,这几个关键词放在一起,一切顺理成章不奇怪。

予以诊断和病情解释后,嘱咐妈妈监督减肥,体重下降会自然改善皮肤症状。也顺便问问糖尿病的治疗情况,一直在服用降糖药物。

妈妈无奈地说:孩子越大越不听话,整天喝饮料,当水喝。

我不无忧虑地看看这个胖男孩,14岁患上型糖尿病,想想未来健康感觉可怕,如果再懵懂无知缺乏自控力,未来人生和健康就更堪忧,而这个年龄的孩子是无知无觉无忧无虑的。#39健康超能团#

黑棘皮病,这个病名,不像痤疮银屑病等那么被大众熟知,但也是皮肤科很常见的一个疾病。

顾名思义,就是黑色均匀棘皮感又细腻似绒的皮肤问题。专业教材上往往形象化描述是天鹅绒样感觉。我搜了下这种面料图片,感觉是有些类似。大家看图体会就好了。

黑棘皮病有好发部位,如颈项、腋下最常见,尤其颈部,其余也可以发生于腹股沟、膝盖、肘部、腋窝等。昨天竟然还看到一个下眼圈部位的。

青少年肥胖和超重人群是好发人群,但也不是肥胖者人人均患。

超重和黑棘皮一旦同时出现,一般会被认为是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可靠的皮肤标志。越黑越严重也提示空腹胰岛素水平越高。很有意思的是随着囤积脂肪的减少和体重减轻,皮肤症状也可以改善和完全消失。

因为这种很强的相关性,甚至有专家提出胰岛素颈这个概念名称,把黑棘皮病视为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

(补充:胰岛素抵抗是指某一既定胰岛素浓度产生正常水平以下葡萄糖反应的状态。胰岛素抵抗的重要远期后果包括:发生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某些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相关的恶性肿瘤)

囤脂肥胖和颈部皮肤,在皮肤下面到底发生了着怎样的暗渡陈仓?透过某些皮肤症状识别背后的系统性全身性问题,也是皮肤科医生的职责。#清风计划#

皮肤内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受到体内高胰岛素水平等的异常刺激蛊惑而发生异常增生、角化过度等病理改变,从而导致该病典型症状。而高胰岛素水平来自肥胖继发的胰岛素抵抗。

另外,囤积的脂肪组织,也作为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瘦素、脂联素在内的大量脂肪细胞因子,参与着复杂的代谢紊乱。瘦素也能透过真表皮交界与皮肤内细胞接触而发生某些信号通路的激活角质形成细胞的增生角化过程。

当然,还有更多复杂机制参与其中。

在您不知不觉吃胖囤脂的时候,体内脂肪细胞在和皮肤细胞之间有着千丝万缕各种对话和作妖,也是您不知不觉的。在此也只是想提醒大众,完全没有健康的胖子这种说法。

#真相来了#肥胖相关性黑棘皮病是良性疾病,治疗一般是出于美观要求。

首先反复搓洗不仅无助改善皮肤症状,反而会加重皮肤增厚和色素沉着,一般要避免。首选处理方法是治疗减重减肥。这种干预一般都有良好效果。也可以配合外涂调节皮肤角化的药膏如如外用维A酸乳膏以及外用维生素D类似物如卡泊三醇乳膏等,也可以改善皮肤症状。#健康科普大赛#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