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股癣肥胖纹(股癣越来越大怎么办)

医师报皮肤频道 0
文章目录:

关于体癣与股癣的诊疗,皮肤科专家达成的共识

来源:皮肤科医生

1定义

体癣指发生于除头皮、毛发、掌跖和甲板以外的浅表部位的皮肤癣菌感染。股癣则特指发生于腹股沟、会阴部、肛周和臀部的皮肤癣菌感染,属于特殊部位的体癣。

体癣

股癣

2病原学与易感因素

体股癣的致病真菌为皮肤癣菌,共同的特点是亲角质。皮肤癣菌约有40余种,其中可引起人或动物致病的约有20余种。国内各地区及不同医院的流调资料显示,体癣和股癣的病原菌大致相同,最常见的是红色毛癣菌,其他包括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等。动物源性的体癣则以犬小孢子菌感染最为多见。皮肤癣菌可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污染物与人以及人体不同部位之间传播。患者体质和环境因素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如湿热地区和高温季节是体股癣高发的诱因,穿着不透气及过紧衣物、肥胖多汗者或司机易患股癣;饲养宠物、糖尿病、密切接触感染者及污染物、自身患有手足癣或甲真菌病等其他部位真菌感染易感染体癣。长期局部外用或者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者可使皮损不典型,形成“难辨认癣”。既往认为阴囊少有皮肤癣菌感染,近年来发现并报道的阴囊癣明显增多,多见于青少年,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红色毛癣菌为主要致病菌。体癣中的特殊类型还包括叠瓦癣,是由同心性毛癣菌引起的慢性浅部皮肤真菌感染,可由人与人密切接触传染,多见于南太平洋、东南亚、中南美洲等高温潮湿地区,在我国近年罕见报道。

3临床表现

3.1体癣

原发损害为丘疹、水疱或丘疱疹,由中心逐渐向周围扩展蔓延,形成环形或多环形红斑并伴脱屑,其边缘微隆起,炎症明显,而中央炎症较轻或看似正常,伴不同程度瘙痒。

3.2股癣

可单侧或双侧发生,基本损害与体癣相同,由股内侧向外发展的边界清楚、炎症明显的半环形红斑,上覆鳞屑,自觉瘙痒。

3.3特殊类型

难辨认癣 临床表现多样,常表现为鳞屑较少,界限不清,无边缘隆起,中央可见脓疱、水疱,无自愈倾向,部分患者瘙痒明显。阴囊癣阴囊单纯性感染多由石膏样小孢子菌所致,表现为特征性的上覆黄白色痂皮的斑片,而由红色毛癣菌引起阴囊及其邻近部位感染的临床表现与股癣相似。

叠瓦癣 表现为泛发性同心圆样或者板层样鳞屑性斑片,一般不累及毛囊,少有瘙痒等自觉症状。

4实验室检查

4.1真菌镜检

刮取皮损边缘鳞屑进行真菌镜检。难辨认癣应避开炎症较为剧烈的水疱、脓疱区域,刮取相对干燥的鳞屑或者疱壁。标本置于载玻片上,加10%氢氧化钾(KOH)溶液后覆上盖玻片,放置数分钟或者稍微加热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阳性表现为有折光、细长、平滑、分支分隔菌丝和/或关节孢子。荧光染色法即滴加真菌荧光染液后覆上盖玻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真菌成分(孢子或菌丝)呈现蓝色或绿色荧光,能显著提高真菌镜检阳性率和准确性。

4.2真菌培养与菌种鉴定

刮取皮损边缘鳞屑接种于含氯霉素和放线菌酮的沙堡弱葡萄糖琼脂培养基(SDA)可以减少培养过程中的细菌和其他腐生丝状真菌的污染,25℃~28℃培养14~28d。根据菌落形态、镜下结构及生理生化试验进行皮肤癣菌表型鉴定。对表型难以鉴定的菌株可以采用rDNA-ITS分子测序鉴定,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亦有助于皮肤癣菌种水平的快速鉴定。

4.3组织病理

除非疑诊皮肤癣菌肉芽肿,一般不做。活检组织经过碘酸雪夫染色(PAS)和(或)六胺银染色(GMS)可见角质层中有与表皮平行分布的分隔分支菌丝、关节孢子等。

4.4其他实验室诊断方法

体股癣的皮肤镜检查通常表现为红色基底上沿皮纹分布的点状血管,边缘可见环状薄层白色卷曲状鳞屑,有时观察到毳毛受累,呈螺旋状或条形码样改变。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在体股癣环状鳞屑性红斑部位可见真菌菌丝结构,作为辅助检查手段。

5诊断与鉴别诊断

体股癣诊断的主要依据为:①典型临床表现;②真菌镜检阳性和/或培养分离到皮肤癣菌。

鉴别诊断:

股癣需要与念珠菌性间擦疹、细菌所致红癣、反向银屑病、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等疾病进行鉴别,体癣需要和湿疹、银屑病、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多形性红斑、环状肉芽肿、固定性药疹等疾病进行鉴别;

难辨认癣临床易误诊为亚急性湿疹、脂溢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红斑狼疮、酒渣鼻、多形性日光疹、单纯疱疹、梅毒等多种疾病。

叠瓦癣注意和离心性环状红斑、匍行性回状红斑、二期梅毒疹等疾病鉴别。阴囊癣需要与阴囊湿疹、慢性单纯性苔藓、反向银屑病、扁平苔藓、固定性药疹、烟酸缺乏症等疾病鉴别。病原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6治疗

治疗原则:治疗目标是清除病原菌,快速缓解症状,清除皮损,防止复发。外用药、口服药或二者联合均可用于体股癣的治疗,强调个体化用药。

6.1局部治疗

外用抗真菌药物为首选,一般为每日1-2次,疗程2-4周。外用药以咪唑类和丙烯胺类药物最常用。咪唑类药物包括咪康唑、益康唑、联苯苄唑、酮康唑、克霉唑、硫康唑、舍他康唑、卢立康唑等。丙烯胺类药物包括特比萘芬、布替萘芬和萘替芬等。其他还有阿莫罗芬(吗啉类)、利拉萘酯(硫代氨基甲酸酯类)、环吡酮胺(环吡酮类),以及咪唑类和丙烯胺类复合制剂等。

同时含有抗真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的复方制剂,可用于治疗炎症较重的体股癣患者,但应注意避免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建议限期应用1~2周,随后改为外用单方抗真菌药物至皮损清除。对于股癣,特别要注意外用剂型的选择,避免刺激反应。

6.2系统治疗

外用药治疗效果不佳、皮损泛发或反复发作以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用系统抗真菌药物治疗。常用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成人量为250mg/d,疗程1-2周。伊曲康唑200-400mg/d,疗程1-2周。如患者合并有足癣和/或甲真菌病,建议一并治疗(参见相应诊疗指南)。

6.3特殊类型体股癣的治疗

难辨认癣治疗与体股癣基本一致。早期炎症剧烈阶段避免使用刺激性较大的剂型。面积大时需系统抗真菌药物治疗。阴囊癣治疗与体股癣基本一致。首选外用抗真菌药物,建议以乳膏剂为主,避免使用刺激性较大的剂型。局部治疗失败病例,可以根据病原菌种类选择口服抗真菌药。

叠瓦癣该病复发率较高。局部治疗效果较差,建议系统与局部抗真菌药联合治疗。

6.4特殊人群体股癣的治疗

老年人 除了感染部位及受累面积外,还需要考虑合并症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如果感染面积较大且不宜采用系统治疗时,局部治疗应适当延长疗程。如果需要系统抗真菌药时,宜选择药物相互作用较少的药物。

儿童 儿童皮肤更新速度较快,局部治疗可能比成人患者有更好的临床疗效。皮损面积过大或者有明显的毳毛受累时,可以考虑联合口服抗真菌药,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治疗儿童体股癣均安全有效。

妊娠及哺乳期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的妊娠期药物安全分级标准,目前归入B类的抗真菌药包括克霉唑、奥昔康唑、特比萘芬、萘替芬、环吡酮胺等药物,在大剂量的动物安全性研究中没有发现生殖毒性。克霉唑和咪康唑在多项大样本的妊娠早期及中后期的临床研究中表现出很好的安全性,未发现明确与之相关的胎儿异常的报告。上述药物可在权衡利弊后酌情用于妊娠期体股癣的局部治疗。

在哺乳期药物安全分级中,克霉唑、酮康唑、咪康唑、特比萘芬等外用抗真菌药被列入L2级(较安全,在有限数量的对哺乳母亲用药研究中,没有证据显示其副作用增加,和/或哺乳母亲使用该种药物有危险性的证据很少)。系统用特比萘芬和氟康唑亦列入L2级。哺乳期的体股癣,建议以L2级抗真菌药物的局部治疗为主。

免疫缺陷人群 建议局部与系统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疗程适当延长并个体化,同时积极纠正免疫缺陷状态。对于部分持续存在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维持治疗。

7疗效评定标准

红斑、丘疹、鳞屑完全消退,真菌镜检和/或培养为阴性,可视为痊愈。部分患者皮损消退后局部可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

8预防与健康教育

建议患者贴身穿着吸汗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和其他人混用衣物毛巾,内衣应定期洗晒煮烫等消毒处理。肥胖患者鼓励更频繁更换衣物,积极控制体重,易出汗部位可以使用粉剂保持局部干燥,易复发患者可以采用抗真菌粉剂进行预防。家庭成员有类似感染时,应同时治疗,合并足癣及甲真菌病时应积极治疗。如果系接触宠物感染所致,应对宠物进行真菌学检查并治疗,同时对宠物接触过的家庭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惊!股癣竟然喜欢在这些人身上“安营扎寨”

股癣的真面目

首先股癣不是性病,还是一种真菌感染。

其实呀,它就是一种发生在腹股沟、会阴部、肛周和臀部的皮肤癣菌感染病,是特殊部位的体癣。

这小怪兽最喜欢在这些皮肤褶皱处搞破坏,让你的皮肤出现丘疹、水疱、丘疱疹,还会有环形红斑和脱屑,最可恶的是,它会让你痒得受不了,像有只小虫子在身上爬来爬去。

股癣

病因大揭秘

● 罪魁祸首——真菌:股癣的主要病因就是真菌感染,其中最常见的“坏蛋”是红色毛癣菌,当然,须癣毛癣菌、疣状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等也会来捣乱。

● 帮凶——环境与个人因素:如果你的皮肤长期处于潮湿多汗的状态,那可就是真菌的“天堂”了。比如夏天,天气炎热,你又爱出汗,还穿着紧身不透气的衣服,或者你是个肥胖的小伙伴,大腿内侧的皮肤总是贴在一起,空气不流通,真菌就会趁机大量繁殖。另外,如果你患有糖尿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身体的免疫力下降,也会给真菌可乘之机。

治疗有妙招

● 外用药物是首选:对付股癣,外用抗真菌药可是我们的主力军。像咪唑类的咪康唑、益康唑、联苯苄唑、酮康唑等,还有丙烯胺类的特比萘芬、布替萘芬和萘替芬等,都有很好的疗效。一般每天涂1到2次,坚持2到4周,就能把真菌打得落花流水。

● 口服药物来帮忙:如果你的股癣比较严重,外用药物效果不佳,或者皮损泛发、反复发作,又或者你是个免疫力低下的小伙伴,那就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来助阵了。常用的有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

● 特殊人群要注意:老年人、儿童、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用药可就要小心谨慎了。老年人要考虑合并症和药物相互作用;儿童皮肤更新速度快,局部治疗效果可能更好,但如果皮损面积大或毳毛受累,也可以联合口服药;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要选择安全等级高的药物。

预防很重要

● 个人卫生要做好:要想让股癣这个小怪兽离你远远的,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尤其是大腿内侧、腹股沟这些容易出汗的地方。定期洗澡,勤换内裤,而且要把内裤和袜子分开洗哦,不然真菌会在它们之间“串门”的。

● 穿着舒适很关键:尽量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内裤要宽松,裤子也别穿得太紧,让皮肤能“自由呼吸”。运动后要及时换洗衣物,避免汗水长时间留在皮肤上。

● 避免接触传染源:如果身边有股癣患者,可别和他们共用毛巾、浴巾、衣物等个人物品,以防被传染。家里要是养了宠物,也要注意给宠物做好清洁,定期检查,防止宠物身上的真菌传染给你。

● 增强免疫力:平时要多吃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的睡眠,适量运动,增强身体的免疫力,让身体的防御部队更强大,这样真菌就不容易入侵了。

只要我们了解了股癣的病因,掌握了正确的治疗方法,做好预防措施,就能轻松战胜这个大腿内侧的“小调皮”,让皮肤保持健康光滑啦!

皮肤科医生和你谈谈股癣的临床表现以及处理

在春夏季,随着天气的转暖和潮湿,有些人会发现“隐私部位”出现潮湿、瘙痒的情况,顶不住来医院就医的时候发现是“股癣”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说说“股癣”的表现以及如何处理。

“股癣”其实是体癣中的一种,只是它的好发部位主要是臀部、腹股沟部位、生殖器部位等“隐私部位”,所以又常单独称为“股癣”。在皮肤病学中,股癣的定义是:由致病性真菌寄生在人体阴股部位皮肤所引起的一种常见浅表性皮肤真菌感染。

股癣的发病有一定的“好发人群”,多见于肥胖多汗者、糖尿病患者、或者体质虚热者,温热潮湿的季节如春夏季是股癣的高发期。

我们都知道浅表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往往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例如股癣患者很多都是从原有的手足癣、甲癣、头癣等传染而来,也可由于与其他患者直接接触或接触过被患者污染的物品(如浴具、毛巾、鞋袜、内衣裤等)所引起, 亦可由原有的手足癣、头癣、甲癣等蔓延而来。

股癣的皮损多发生于腹沟股、会阴、臀部和肛门周围等潮湿多汗部位,初起皮疹为丘疹、水疱或丘疱疹,皮疹可能融合成片并伴有鳞屑,皮损边缘渐向周围皮肤扩展,可形成边缘清楚的环形或半环形红斑,常伴有明显异味,患者还会有局部潮湿的情况,有明显的瘙痒感。病情迁延发展,时间长了则会以鳞屑性苔藓样损害为主,有些患者在皮疹消退后会遗留暂时性的色素沉着。

在股癣的治疗上,有以下几点建议:

1、症状轻微的股癣以局部治疗即可,但要注意的是股癣因为所处部位都是皮肤较为娇嫩的“隐私部位”,应尽量选用较为温和的抗真菌药物并使用足够的时间,而避免使用那些有刺激性的药物或物质(特别是那些外用蒜头、姜片、醋酸等等偏方),以免引起局部皮肤的刺激反应甚至局部皮炎。

2、如果局部瘙痒感觉明显,可以使用复方制剂,或者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口服药物治疗,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因为复发制剂常含有糖皮质激素药膏,不能长期使用,亦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

3、症状明显,外用药物治疗不佳,或者是伴有手足癣、甲癣、头癣等其他部位浅表真菌感染者,应按照医生的知道一并治疗。

4、合并有糖尿病、营养不良等基础疾病者,应同时积极治疗基础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