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器(肥胖器官会变大吗)
太胖了不适合户外运动 ?这几种健身器材不妨尝试一下
对于一些体重较大、BMI大于28的肥胖人群来说,经常会发愁如何进行运动健身。因为一些常规的健身方式,比如跑步、打球、跳绳等方式都不是很适合他们。
以跑步为例,在奔跑过程中,膝关节受到的冲击可以达到身体的2-8倍,由于超重者的体重基数大,膝关节冲击更是远高于正常体重人群,更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其次,肥胖者在跑步的过程中更容易感觉膝盖或者脚踝不舒服,比如膝盖酸胀、膝盖痛等,运动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难以长期坚持。
对于“大块头”的肥胖人群来说,让下肢关节减少压力的运动方式,是更好的选择。在这类运动中,除了游泳等水上运动方式,借助一些器械也是明智的选择。
动感单车
动感单车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健身器械,非常适合做有氧运动。正确的技术动作下对膝盖的压力也不是很大,适合一些体重较大的训练者使用。
但进行动感单车训练时,不太提倡“过分花俏”的训练动作,因为里面糅合了太多具有一定风险的动作,不建议初期使用者盲目尝试。
在使用动感单车时,除了必要的热身,还要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调节座椅的角度、高度、车把的位置,以及适宜的阻力强度,否则会增加受伤的风险。
以座椅的高度为例,当高度合适时,坐在单车上,将脚后跟放在踏板上,蹬到最低处时,膝盖应该可以完全伸展,而以前脚掌最宽处放在踏板上时,蹬到最低处时,膝盖处于微微弯曲的状态为好。
椭圆机
椭圆机在健身房里比较常见。比跑步机容易操作,而且技术简单,因为它有固定的轨迹和可以抓握的把手。现在电子化的椭圆机还可以选择阻力,非常适合体重过大和关节有损伤的训练者。
新手第一次使用椭圆机时,建议通过手动模式进行过渡。等适合了手动模式的平衡感和速度以后,再切换到自动模式训练。进入自动模式,就可以使用预置训练程序进行训练了。进一步熟悉器械以后,同样可以调节阻力程度来满足能量消耗和肌肉训练效果。
在使用椭圆机时,要注意身体姿态的正确。抬头挺胸,不要低头练习,眼睛注视前方,把全身的注意力放在腿部。
用椭圆机进行健身最好分组进行,可以5-6分钟为一组,也可以每蹬踩100次为一组,组间休息1-2分钟。椭圆机的频率和速度是逐渐加快的,一定要始终控制在自己能够适应的范围内。
划船机
相比上面两种,划船机更能充分调动全身的肌肉,可以达到一个全身肌肉有氧训练的效果。
划船机动作难度适中,对膝盖压力较小,更适合一些较大体重的训练和膝关节有损伤人群使用。但由于腰背也要很大程度参与到划船动作之中,所以不太适合有腰肌劳损以及椎间盘突出患者使用。
这几种器械都是非常适合体重较大,或是膝关节有损伤的人群,可以试用之后,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买到家里训练,也可以在健身房里,根据健身教练的建议,组合训练。
大家如果有减重方面的问题,想咨询陈伟教授,可以发邮件到邮箱,陈教授会定期为大家答疑解惑。
问答邮箱:yixuejianzhong@163.com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为重度肥胖患者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
【来源:微万州】
近日,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肝胆胰脾外科刘燕主任团队
成功为一名体重200多斤的
重度肥胖患者实施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标志着医院在高难度微创手术领域
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介绍,患者为61岁女性,身高155cm,体重200斤,BMI高达41.6,属于病态肥胖,因腹部疼痛来到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就诊。
经肝胆胰脾外科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病3级等多重疾病。患者曾因脓毒血症、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急性发作多次住院,因病情复杂、手术风险高,多家医院均不愿为其进行手术治疗。
面对患者的疾病,刘燕主任团队没有退缩,对患者病情进行了全面评估,并邀请麻醉手术中心、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临床营养科、内分泌代谢科/甲状腺中心等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为患者制定了周全的围手术期准备计划。通过术前呼吸功能锻炼、高流量吸氧等措施改善了患者的心肺功能,并给予抗感染、保肝、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确保患者身体机保持在最佳状态。
经过精心准备,刘燕团队在麻醉团队的紧密配合下,成功为患者实施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过程中,团队克服了肥胖患者特有的手术难题,如穿刺针和穿刺器长度有限、腹部操作空间狭小等,经过约2个小时的精细操作,团队成功为患者切除了病变胆囊并取出巨大结石。患者术后情况良好,并送入监护室观察后返回病房。
回到病房后,
护理团队与医疗团队紧密合作,
成立了疼痛小组、康复小组、
营养小组、心理管理小组,
精心的护理治疗让患者实现了少痛、
早动、早食、安心的康复目标,
三天后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新生,也展示了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在处理高难度微创手术方面的综合实力。刘燕主任表示:“肝胆胰脾外科团队始终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无论患者的病情多么复杂,科室团队都会竭尽全力,用专业的技术为护佑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记者:闫宇航 通讯员:周力巨
编辑:章容
编审:何贤德、杨元刚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你不动,脂在动?这种减脂方法可能“要命”
原标题:“躺着减肥”,抖一抖就能甩掉脂肪?专家:减脂需要主动运动,方法不对可能“要命”
减肥药、抽脂手术、甩脂机……市面上关于减肥的各种方法早已屡见不鲜。不过,近日49岁的张女士将可以高频震动的按摩仪调到最高档放在肚子上“减肥”,结果却导致右肾包膜下血肿住进了医院ICU的事件,让“躺着”就能减肥的“甩脂神器”们又再次受到了大家的关注。
“你不动,脂在动”“安静甩脂,轻松享瘦”……脂肪真的能轻松依靠这种“被动运动”甩掉吗?“如果靠机器震动可以甩脂,那皮下的肌肉、毛细血管、神经等等也不会完好无损。”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金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局部的高频震动去“甩掉”脂肪,从医学角度上来讲是不科学的。脂肪的消耗,是人在有氧环境下运动,将脂肪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能量释放。而通过在体外施加被动的震动,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
上述的张女士是通过震动来“局部减肥”,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从科学上来讲“局部减肥”这一概念也并不存在。“减掉脂肪需要主动运动,只有全身运动特别是核心肌群的有效运动,才能真正提高全身的代谢率。”金晖提醒,网络上所售卖的“甩脂机”“小蛮腰抖器”等等产品,并不能实现运动提高代谢率的作用,因此也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脂”。
但有些人在身体一些部位用了这些机器之后有发热的感觉,不由得会问一句:这是脂肪在燃烧吗?金晖解释,所谓减肥,就是依靠肌肉收缩,消耗热卡,但脂肪没有收缩功能,不会自我产生能量,靠振一振就能“振碎”“振少”或者消耗脂肪分子,也许只是物体和皮肤摩擦产生热量的错觉。
肥胖会提高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甚至某些肿瘤等。而糖尿病这类患者本身的免疫力就相对低下,也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张女士就有这样的病症,肾脏也相对更易受伤。“在皮肤表面高频的摩擦震动,也可能会导致皮肤受损,从而感染细菌,出现发热、局部或内脏炎症或脓肿的情况。”金晖提醒,天气逐渐变热,特别是到了夏天,糖尿病人也更容易引发各种系统的感染,比如皮肤、呼吸道、泌尿系统等等,从而影响到脏器的健康。
对于要减肥的人群来说,“管住嘴,迈开腿”一直都是最科学的减重方式。“我们不太支持所谓的‘局部减肥’或者是‘被动减肥’,对于减重人群,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非常重要。”金晖说,如果涉及到药物、手术哪怕是高蛋白或低碳水膳食等的减肥方式,都需要在医生或者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许倩倩)
来源: 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