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心肌病肥胖(肥胖引起的心肌病)

心血管白冰教授 0
文章目录:

肥胖相关的心肌病心衰一定早期治疗减肥是硬道理#心肌病

肥胖相关的心衰早期不减肥。

哈医大一院心内科白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四十四岁的小张是一米七的,二百四十斤,要算他的BMII是四十一点多,就是病态的肥胖,记不得是第几次到医院因为心衰来住院。

他是在十年前,也就是三十四岁的时候发生了心衰,一看就是肥胖或肥胖相关的心肌病,又有高血压,打呼噜震天响,心脏又是厚的,所以是左心室七十二,就像大牛心似的。正常人的心室左心室是五十五,射血分数是二十一,正常人的都得是六十到七十,小于五十就叫心衰,小于四十就有症状,小于三十就是容易发生一些猝死的事件,肾功、肝功也都有改变了。

跟他说起来的时候说减肥是硬道理,他说我知道,我现在不是在减肥,就是在减肥的路上,大概减肥也许是开玩笑,我能有五十多次了,就是胖了减,减了胖,父母都不胖,没有肥胖的基因。

因为他自己说父母是一个老大学生,家里条件好,响应晚婚晚育,所以他从小的时候就以饮料代水,七岁左右的时候开始肥胖,结婚之后又继续胖下去,他也减过肥,减肥之后身体都轻松了,心脏也好了,但是就是管不住嘴。

六七年之前妻子实在是受不了,因为他妻子爱好骑行,爱好健身,所以就带着孩子离开他了。小张倒是很乐观,不抽烟,不喝酒,就是爱吃,现在饮料也没戒,他自己也知道饮料是他发胖的一个原因,但是饮料平时不喝,但是过年过节还是要喝。

爱好打羽毛球,一打就是打两个小时,我提醒他,打羽毛球这种大心脏突然的出汗之后就容易低血钾,就会引起一些室颤,室速、心律失常,他说控制不了。现在是老哥一个,就用他的话说,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所以非常乐观的活着,现在这种治疗其实很棘手。减脂手术可能对他来讲是最好的,但是他这种大心脏反复的心衰,可能没人给他做麻醉,也没人敢给他做手术。其他的就像他自己说的,管不住嘴,就反复的,重了我就来住院调理一下,回家我该吃吃,该喝喝,该运动,就是只能是一个乐观的、开朗的现在快乐的活着。

胖出来的心肌病

肥胖不仅是一种疾病,还是导致多种慢性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何青表示,近几年肥胖者越来越多,诱发的各种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

国内外多项长期研究结果显示,肥胖是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和高血压等)患病和死亡的一个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人发胖之后会发生许多代谢改变。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和脂肪含量会增高,对血管有保护作用的好胆固醇则会减少。多余脂肪对血管和心脏的压力也增加了这些器官的负荷,很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严重者则发展为冠心病和脑卒中。曾有一位患者除肥胖外身体一直没啥大毛病,后来发现患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还查出了心肌病。这背后的根源就是过度肥胖。

何青表示,过度肥胖可能引发肥胖性心肌病。人们过去对这类疾病了解很少,近年来才逐渐关注。患者多为肥胖(体质指数大于33)的青年男子,前期几乎没有任何预兆,常常突然发生心功能衰竭,有较高猝死风险。经过较长的无症状期后,最早、最常见的症状是运动后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这些症状是心脏舒张功能受损所致,患者的心排出量增高,心脏收缩功能正常,近期体重增加可导致症状加重,部分患者还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何青说,除了配合医生用药治疗外,积极减肥、恢复正常体重是治疗肥胖性心肌病最有效的长期治疗方案。

何青建议,大众应充分认识到肥胖对健康的多重危害,积极行动起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将体重保持在健康水平。除了注意健康饮食,还要坚持适当的运动,快走、游泳、瑜伽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记者汪颖)

受访专家: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何 青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肥胖可致心肌病,增猝死风险!JACC子刊研究

JACC子刊上发表的一项新的病例对照研究表明,肥胖本身可能会导致肥胖型心肌病,进而会导致心原性猝死。肥胖型心肌病导致的心原性猝死最常见于40岁左右的肥胖男性。

本研究通过对4492例心原性猝死者的尸检发现,与正常体重(BMI 18.5~24.9 kg/m2 )的人相比,肥胖(>30 kg/m>30 kg/m2 )者心脏肥大的发生率高出55倍。

肥胖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脏重量高于肥胖对照组和正常体重对照组。与正常体重者相比,肥胖对照组的心脏重量也稍有增加

即使将没有冠脉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或瓣膜病等心脏疾病的肥胖者的心脏重量超过550克(男性)或450克(女性)定义为肥胖型心肌病。

研究发现,肥胖型心肌病的特征是右心室肥大和对称性左心室肥大,没有肌细胞紊乱,只有少数表现为纤维化。

研究将年龄和性别匹配了肥胖对照组(n=106)和正常体重对照组(n=106),两组的心脏形态正常,男性重量<550 g,女性重量<450 g。

研究人员从4492例心原性猝死病例中诊断了53例肥胖型心肌病。在正常体重的患者中,有14例出现不明原因的心脏肥大。

肥胖型心肌病患者的平均死亡年龄为42岁,大多数为男性(64%),男性比女性年轻(40岁vs. 45岁)。

肥胖型心肌病患者的平均心脏重量为598 g。

与匹配的对照组相比,肥胖型心肌病患者的右心室和左心室壁厚度增加。与正常体重对照组相比,肥胖型心肌病患者的右心室心外膜脂肪增加。

7例(13%)肥胖型心肌病患者存在左心室纤维化。

研究者指出,肥胖型心肌病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心脏脂肪沉积、脂肪变性和脂肪性心脏通常用来描述肥胖心脏。

肥胖者的心外膜脂肪增加可能导致心肌病的发展。但只有一小部分猝死患者有心肌纤维化,肥大的心肌细胞本身可能容易发生心律失常,而不是纤维化。

研究者还指出,目前,尚不能确定导致这种情况的唯一因素是肥胖,尚需进一步研究肥胖者是否有潜在的遗传倾向,并对死者家属进行研究以确定他们是否面临心脏肥大的风险。

同期述评指出,如此大样本的尸检数据提出肥胖本身会导致心脏异常,从而导致猝死。但只有13%的肥胖型心肌病患者存在心肌纤维化,这表明心肌纤维化不是心原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来源:Obesity Cardiomyopathy in Sudden Cardiac Death:A Distinct Entity? A Comparative Study. JACC Adv. 2023 Jul, 2 (5) 100414

载: 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