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症查血(肥胖查血需要查什么)

红星新闻 0
文章目录:

你知道有些肥胖人士的脖子“洗不干净”吗?医生:黑棘皮病,减重可缓解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肥胖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已有超过50%的成年人和20%的学龄儿童超重或肥胖。超重和肥胖问题不仅影响个人健康,还会给问题群体带来心理困扰。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副主任医师罗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该院接诊的不少肥胖患者中,即有多人提出“脏”脖子的问题,它常常就会对问题群体带来心理困扰,被认为是不讲卫生,而实际上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这正是因肥胖引起的“黑棘皮病”。

↑黑棘皮病

病例——

15岁中学生脖子一圈黑斑纹

被学校质疑“清洁卫生没做好”

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接诊的患者中,黑棘皮病算是普遍现象。

近日,中学生龙龙(化名)来到罗丹的诊室问诊。龙龙今年15岁,因为爱吃面食、肥肉等,生活习惯不规律,体重超过200斤,是一名重度肥胖患者。他还患上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每天晚上只能半躺着睡觉,并且夜间多尿,还有高血压等症状。然而,龙龙没注意到的是,他脖子上黑黑的一圈斑纹,也是因肥胖引起的病症表现。

罗丹介绍,因为脖子上黑黑的斑纹,学校老师曾专门找过龙龙的家长,被质疑是“清洁卫生没做好”。这加重了龙龙的自卑心理,学习成绩也受到影响。然而,龙龙不管怎么洗,这圈黑黑的斑纹总是洗不掉。

诊室内,罗丹为龙龙查体,发现龙龙的黑棘皮病已经很严重,他用手指着龙龙的脖子说:“典型的黑棘皮病,就像从来没洗过一样,这是肥胖引起的,无论怎么洗都洗不掉。”

解释——

不只是皮肤病的“黑棘皮病”

肥胖人群发病率74% 病因为代谢紊乱

什么是黑棘皮病?如何防治?

罗丹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他解释称,黑棘皮病是一种皮肤角化过度伴局部肤色加深的疾病,病变部位出现“天鹅绒样”增厚甚至抚状突起,常常出现在颈部、腋下、腹股沟、膝盖、肘部、胭窝等区域。黑棘皮病的出现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黑棘皮病不单单是皮肤病,它意味着体内出现了代谢紊乱。

引起黑棘皮的原因很多,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由于一个字:胖。在普通人群中,黑棘皮发病率是7%;在肥胖人群中,发病率高达74%,肥胖引起的黑棘皮被称为假性黑棘皮病。

为什么说是假性黑棘皮病?因为随着体重减轻,病变可以缓解,甚至完全消失。这种假性黑棘皮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层,但最常发生在青少年群体,因为青少年时期正是脂肪组织大量储存的时期。

为什么肥胖会引起黑棘皮病呢?这跟胰岛素这个降糖激素有很大的关系。肥胖者喜爱进食高碳水食物,导致血糖升高,再加上体内胰岛素受体活性降低,为了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胰岛素常常代偿性分泌增加,这就是胰岛素抵抗。当血液中的高浓度胰岛素穿过血管、越过层层脂肪和真皮,到达表皮层后,与表皮角化细胞、成纤维细胞结合,刺激他们过度增长,从而造成皮肤角化过度等表现。

↑罗丹医生

治疗——

肥胖引起的需要及时减重

普通人群发病的则应对症治疗

因此,黑棘皮病是胰岛素抵抗的可靠判断标准。罗丹介绍,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不用查血就能知道你有胰岛素抵抗,根据皮损的严重程度、时间长短,甚至可以判断出是否有血糖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时期的肥胖不仅容易引起黑棘皮、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等,还会影响生长发育,需要及时减重。

可能有人产生疑问,“我不胖,为什么也有黑棘皮”?黑棘皮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有7%,据介绍,这部分少数人出现黑棘皮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1、良性黑棘皮病:可能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主要在儿童时期发病,到了青春期后自然能缓解;

2、药物性黑棘皮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烟酸类药物的患者亦可发生此病,停药后即可消退;

3、恶性肿瘤:这种多见于中老年人,几乎与内脏肿瘤有关,需要高度重视,因此中老年人定期体检非常重要。一般恶性肿瘤得到治疗后,黑棘皮病也会相应缓解。

红星新闻记者 王拓

编辑 于曼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关注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哪些人需要化验血脂?化验哪几项?

血脂是人体血液中脂类物质的的总称,也是人体完成细胞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但是当人体内的血脂过高,就可能会在人体血管内皮沉积,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当斑块逐渐增多、变大之后,血管腔就会慢慢变得狭窄,严重时会堵塞血管,这就是慢性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斑块,也有可能在剧烈运动、激烈的情绪波动或吸烟、高血压等情况下发生“破裂”出血,引起血小板聚集,形成急性血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猝死等 ,就样慢性心血管疾病转就转变为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同时,高血脂是发生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的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脂还可能会导致脂肪肝、肝硬化、眼底疾病、 高尿酸血症以及周围动脉疾病等。高脂血症是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可导致多种疾病;据统计,21%的女性血脂异常,而男性血脂异常的比例可达28%,因此我们必须要了解自己的血脂水平,并定期检查,以防止血脂升高。
一、血脂检查最主要、最常用的指标是哪几项呢?

血脂检查最主要、最常用的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4个指标,

1、总胆固醇:

胆固醇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一种脂质,尤其在细胞膜的成分和激素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一般在肝脏合成。我们在饮食中摄取的胆固醇主要来自蛋黄、 动物脂肪、动物内脏、鱿鱼、虾等。总胆固醇不能反映血液中存在多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不能反映存在多少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能单独作为判断动脉粥样硬化的衡量指标

总胆固醇的升高: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 心肌梗死、脑卒中(中风)等。总胆固醇升高可见于各种高脂蛋白血症、梗阻性黄疽、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等疾病。

导致总胆固醇升高的生理因素:摄取了高脂食物、吸烟、饮酒、血液浓缩等。

总胆固醇降低:会导致各种脂蛋白缺陷状态,总胆固醇降低也可见于肝硬化、营养吸收不良、恶性肿瘤、巨细胞性贫血等疾病。

2、甘油三酯: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甘油三酯的合成可以在肝脏、脂肪等组织内予以完成,并在脂肪组织中贮存。

甘油三酯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它与冠心病死亡 或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心肌梗塞)之间存在直接相关性。甘油三酯升高可见于各种高脂蛋白血症、痛风、肾病、梗阻性黄疸、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胰腺炎等疾病。

甘油三酯偏低:见于原发性β脂蛋白缺乏症、营养吸收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弱、吸收不良、恶性肿瘤等等疾病

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脂检查中与心血管疾病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我们常称之为“坏胆固醇”,我们熟知的动脉粥样硬化其产生的主 要条件之一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高,发生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越大。
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我们称之为:“好胆固醇”,这种胆固醇多些会更好。它就像血管清洁工,将“坏胆固醇”转运出动脉,运回肝脏分解,医学上称为“胆固醇的逆向转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可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研究表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人,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营养不良的人可导致其水平降低, 患有糖尿病、肝硬化等也可导致其水平降低等等;

因为血脂异常,尤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会引起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且血脂异常对人的伤害是静悄悄的,潜移默化的,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当你有所觉察的时候,伤害就已经很明显、很严重了。因此建议血脂异常的患者尽早进行治疗,以免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出现。
二、 哪些人需要检查血脂?

1、长期饮食不合理的人群:比如长期在外就餐的人员,长期高脂饮食的人、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
2、年龄大于 40岁的男性以及绝经后的女性;
3、生活习惯不规律、长期熬夜的人;
4、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情绪易激动的人;
5、长期抽烟、酗酒的人
6、有高脂血症族史的人群;有冠心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家族史的人群
7、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肥胖的人群
8、已经患有冠心病、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性病以及脑血管病的患者;
9、患有皮肤黄色瘤的患者;

三、 应该多长时间检查一次血脂
1、对于 20 岁以上身体健康的成年人,应当至少 每5年进行一次空腹血脂检查;
2、年龄大于 40岁的男性以及绝经期后的女性,每年都应该进行至少一次的血脂检查;
3、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高危患者,当血脂水平处于目标值之内,可以3 ~ 6 个月检查一次;如果血脂未达标,则需要进行调脂治疗,并且2~3个月检查一次;
4、因心血管疾病而住院治疗的患者,一般会在24小时之内进行血脂检查;
5、对于已经在口服降脂治疗的患者,应在首次服药后1 ~ 2 个月检查肝功能并复查血脂;之后是 2 ~ 3 个月检查一次;当患者的血脂达标、肝功能稳定后,可 6-12 个月检查一次。

四、检查血脂前的注意事项:

1、检查前 1 ~2 周内,患者需要保持日常的饮食习惯,不必刻意限制饮食,检查前3~5 也不能进食高脂肪饮食,否则检查结果不能真实反映你的血脂水平;
2、检查前3天不能饮酒。饮酒会影响血脂的浓度,尤其是对甘油三酯的影响最大,也会降低高密度脂蛋胆固醇的水平,导致检查的结果受影 响。
3、血脂检查前1天,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否则血脂检查会偏高
4、不要在感冒、发烧,外伤、感染、妊娠、哺乳等情况下去检查血脂,因为这时的血脂情况不能代表你的真实血脂水平;
5、检查血脂必须空腹 1 0~1 2 小时,一般在进餐之后甘油三酯 浓度会明显快速升高,在餐后 2 小时到 4 小时达到最高值,之后逐渐 下降,8 小时后才达到空腹水平。因此检查前一天晚上不要吃的太迟,晚上8点以后就不要吃东西了,也不要吃的太多,太油腻,适当偏素一点。
6、不要自己根据化验单上的标准值来判断血脂检验结果是否正常:因为对于不同健康状况的人,对血脂水平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心血管疾病风险不一样,血脂的目标值也不一样;因此血脂化验结果应该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根据您的具体病情来分析判断。
7、首次检查发现血脂异常后,应进行复查,因为影响血脂的因素很多比如饮食、运动、睡眠、药物、发热、感染等等因素,当首次血脂检查出现异常之后,不必过于担心,正常饮食1~2周,不超过3周后在同一家医院,再次抽血复查,然后综合两次血脂检查的结果,由医生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您的血脂水平是否达标,在这方面您最好是听从专业医生的安排,不要自作主张。 如果医生判断您的血脂水平异常,那么你就需要从饮食、运动等方面,对自己的血脂进行控制。1个月之后,再到医院进行血脂检查,如果血脂仍然没有达标,那么就需要在专业医生的诊指导下,接受调脂治疗。

五、 血脂异常的治疗

1、 控制自身体重:控制体重是控制自身血脂的重要方法之一。
2、增加运动:每天都应该进行 30 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应保持 5 ~ 7 天进行锻炼,两侧运动的时间间隔不要超过1天。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供体质、运动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和糖耐量异常,还能够减轻体重、 降低胆固醇和血浆三酰甘油的水平,提升HDL 胆固醇水平。
3 、戒烟、戒酒: 抽烟酗酒是诱发高脂血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4 控制饮食,调整饮食结构: 控制高糖、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减少猪、牛、羊等红色肉类的摄入,可以用鸡、鸭、鹅和鱼肉等白色的肉进行代替,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素的食物 。烹饪方食物时,要减少用油量,少采用煎、炸、烤等烹饪方法。食物是血浆中脂质的主要来源,因此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就能够有效地降低血脂水平,还有助于减肥,也能够是降脂药能发挥最佳的效果。
5、 药物治疗: 以降低血清胆固醇和 LDL 胆固醇为主的药物主要有树脂类和他汀类;目前他汀类药物常用的有阿托伐他汀钙和瑞舒伐他汀等,如果使用足量的他汀类药物,血脂还是无法达标,则可考虑使用依折麦布;而以降低甘油三酯为主的药物有烟酸类以及贝特类;常用的贝特类药物有非洛贝特缓释片等;

6、 重度血脂异常的非药物治疗
大部分血脂异常的患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饮食结构的调整或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就可达到调节血脂的效果;但是有极少数的患者, 其血脂水平非常高,通过药物治疗仍然无法令血脂达标,这种情况多见于基因遗传异常的患者,对于这类患者,必须把其他可控的的危险因素控制好,也可以通过外科治疗以及血浆净化治疗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血脂异常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威胁到 生命,因此定期血脂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六、血脂降至正常能不能停药?

门诊中经常有病人问,“说明书上说降血脂药物对肝脏有损害,会引起转氨酶升高,我的血脂服已经降到正常水平了,能不能停药?

他汀类降血脂药物是通过阻断血脂合成过程中一个关键的酶,起到降脂作用,一旦停药,这些酶就又开始合成血脂,很快血脂又回到原来的水平,有时还可能反弹得更高。降脂如同降糖、降压治疗一样,即使血糖、血压降到正常,也要继续吃药,血脂达标以后,也需要每天继续吃药,可用最小的有效剂量剂量长期维持,对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他汀类降脂药是有可能对肝脏产生损伤,但是肝损伤的发生率很低,即使长期服用,发生转氨酶升高的几率也很小,一般在1%以内,一般建议在首次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前,应先查肝功能,服用他汀类药物后一个月的时候再抽血检查肝功能,如果正常的话就可以长期吃药,之后每年复查一次;如果谷丙转氨酶在1~2倍正常上限之间,可继续每天服用小剂量而不必停用他汀类药物;如果谷丙转氨酶或谷草转氨酶超过3倍正常上限,则需停用他汀类药物,并应加强对肝功能的监测。

胖子才会得高血脂?56公斤男子抽血抽出了半管“油”

极目新闻记者 王晨曦

通讯员 贝兰 徐敏

男子血脂高达正常值的40倍,抽出来的血液中半管都是“油”。日前,他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通过血脂净化等综合治疗,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也得到有效控制。6月12日,该男子顺利出院。

彭先生(化姓)今年58岁,体重56公斤,最近一个月他感觉食欲差、恶心、头昏脑涨、双手麻木、全身乏力,就连路都走不稳了。在当地医院检查时,医生发现抽出的血液表层是一层厚厚的油脂,甘油三酯高达66.75mmol/L,约为正常血脂的40倍,转氨酶非常高,肝功能也很不好。医生表示,如此高的血脂很容易出现急性胰腺炎、脑梗死、心肌梗死等急危重症,非常危险,需要马上治疗,最好是进行血脂净化。

抽出的血液

带着种种疑问,彭先生来到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肾病内科(风湿免疫科)就医。该科医生余建峰详细了解彭先生的病情后,由科主任龙利会诊,彭先生的血脂呈几十倍的增高,导致血液黏稠度极高,全身循环受阻,大脑、心脏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病情危重,短期内快速将血脂降下来非常重要。

龙利当机立断,决定马上给彭先生进行血脂净化治疗。经过几个小时的血脂净化治疗后,第二天上午彭先生感觉头脑清醒了很多,也有了食欲,还能下地行走。

龙利介绍,血脂净化治疗,是借助体外循环及相关的血浆脂蛋白分离技术,通过滤过、吸附和沉淀等方法选择性去除患者血浆内过高的血脂,降低血浆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能迅速纠正脂质代谢紊乱和微循环障碍,使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大大降低。

治疗前后对比

经过一周的综合治疗,彭先生各项指标都降到正常范围,肝功能也恢复正常,精神、食欲和体力都恢复良好。6月12日,彭先生顺利出院。

自己体重才56公斤,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严重的高脂血症?“因为他爱吃且能吃,酷爱吃肥肉,这才导致其血脂节节攀升。”龙利解释,很多人都以为只有胖子容易高血脂,其实这是一种误区。肥胖只是导致血脂高的原因之一,遗传因素、不良生活方式、药物因素、代谢障碍、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等都会导致血脂高、血尿酸高。大部分患者经过饮食调整、口服降血脂药物完全可以将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而降脂治疗也不是一劳永逸,重在长期管理,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降脂药物,同时还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和血脂变化,才能收获健康人生。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