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面部黑棘皮(肥胖症黑棘皮)
你知道有些肥胖人士的脖子“洗不干净”吗?医生:黑棘皮病,减重可缓解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肥胖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已有超过50%的成年人和20%的学龄儿童超重或肥胖。超重和肥胖问题不仅影响个人健康,还会给问题群体带来心理困扰。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副主任医师罗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该院接诊的不少肥胖患者中,即有多人提出“脏”脖子的问题,它常常就会对问题群体带来心理困扰,被认为是不讲卫生,而实际上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这正是因肥胖引起的“黑棘皮病”。
↑黑棘皮病
病例——
15岁中学生脖子一圈黑斑纹
被学校质疑“清洁卫生没做好”
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接诊的患者中,黑棘皮病算是普遍现象。
近日,中学生龙龙(化名)来到罗丹的诊室问诊。龙龙今年15岁,因为爱吃面食、肥肉等,生活习惯不规律,体重超过200斤,是一名重度肥胖患者。他还患上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每天晚上只能半躺着睡觉,并且夜间多尿,还有高血压等症状。然而,龙龙没注意到的是,他脖子上黑黑的一圈斑纹,也是因肥胖引起的病症表现。
罗丹介绍,因为脖子上黑黑的斑纹,学校老师曾专门找过龙龙的家长,被质疑是“清洁卫生没做好”。这加重了龙龙的自卑心理,学习成绩也受到影响。然而,龙龙不管怎么洗,这圈黑黑的斑纹总是洗不掉。
诊室内,罗丹为龙龙查体,发现龙龙的黑棘皮病已经很严重,他用手指着龙龙的脖子说:“典型的黑棘皮病,就像从来没洗过一样,这是肥胖引起的,无论怎么洗都洗不掉。”
解释——
不只是皮肤病的“黑棘皮病”
肥胖人群发病率74% 病因为代谢紊乱
什么是黑棘皮病?如何防治?
罗丹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他解释称,黑棘皮病是一种皮肤角化过度伴局部肤色加深的疾病,病变部位出现“天鹅绒样”增厚甚至抚状突起,常常出现在颈部、腋下、腹股沟、膝盖、肘部、胭窝等区域。黑棘皮病的出现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黑棘皮病不单单是皮肤病,它意味着体内出现了代谢紊乱。
引起黑棘皮的原因很多,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由于一个字:胖。在普通人群中,黑棘皮发病率是7%;在肥胖人群中,发病率高达74%,肥胖引起的黑棘皮被称为假性黑棘皮病。
为什么说是假性黑棘皮病?因为随着体重减轻,病变可以缓解,甚至完全消失。这种假性黑棘皮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层,但最常发生在青少年群体,因为青少年时期正是脂肪组织大量储存的时期。
为什么肥胖会引起黑棘皮病呢?这跟胰岛素这个降糖激素有很大的关系。肥胖者喜爱进食高碳水食物,导致血糖升高,再加上体内胰岛素受体活性降低,为了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胰岛素常常代偿性分泌增加,这就是胰岛素抵抗。当血液中的高浓度胰岛素穿过血管、越过层层脂肪和真皮,到达表皮层后,与表皮角化细胞、成纤维细胞结合,刺激他们过度增长,从而造成皮肤角化过度等表现。
↑罗丹医生
治疗——
肥胖引起的需要及时减重
普通人群发病的则应对症治疗
因此,黑棘皮病是胰岛素抵抗的可靠判断标准。罗丹介绍,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不用查血就能知道你有胰岛素抵抗,根据皮损的严重程度、时间长短,甚至可以判断出是否有血糖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时期的肥胖不仅容易引起黑棘皮、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等,还会影响生长发育,需要及时减重。
可能有人产生疑问,“我不胖,为什么也有黑棘皮”?黑棘皮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有7%,据介绍,这部分少数人出现黑棘皮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1、良性黑棘皮病:可能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主要在儿童时期发病,到了青春期后自然能缓解;
2、药物性黑棘皮病: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烟酸类药物的患者亦可发生此病,停药后即可消退;
3、恶性肿瘤:这种多见于中老年人,几乎与内脏肿瘤有关,需要高度重视,因此中老年人定期体检非常重要。一般恶性肿瘤得到治疗后,黑棘皮病也会相应缓解。
红星新闻记者 王拓
编辑 于曼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胖子脸颊或者脖子出现黑斑,不是小毛病,必须解决
最近门诊有个胖老哥来问我,
邱医生,有的脸颊上长了一块黑斑,我是不是有什么大病?
我说,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呢?
他说,之前网上那个网红,特别胖,后来猝死的那个,他脸上也有这样的黑斑,网上都说是“尸斑”,我挺害怕的。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我说,做减肥医生这么久,这种一看就是黑棘皮症了。
他说,哎呀,我挺胖的,而且我也很喜欢看吃播。
我看到挺多吃播主播,尤其是那些特别胖的,脸上都有这块斑,我自己也有,我特别怕我出事,我孩子还小呢。
图片来自百度搜索
我说,这种情况,直接体现在外观上,皮肤黑黑的,很粗糙,甚至可能还会有像乳头样的小突起,跟长疣似的。
良性黑棘皮症没有什么大问题,恶性会比较麻烦;
而且,黑棘皮症背后所隐藏的风险,倒真的有可能要命。
他说,邱医生,你别玩我啦!
一边又没什么大问题,一边又说很要命。
我真的很紧张啊!
我说,这样,跟你详细说清楚。
第一,你说的那个黑斑,叫黑棘皮症;
多数出现在皮肤黏膜皱褶的地方,比如说,前后颈部、腋下、肘内等。
出现在脸部比较少见,有可能是程度严重的一个表现,但是医学界没有定论。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第二,良性黑棘皮症,有真有假。
真性黑棘皮症,一般是天生的,小时候出现,长大后慢慢消失。
假性黑棘皮症,多数伴随肥胖出现,极可能和胰岛素抵抗有密切关系,也有一些是因为吃激素导致的(激素也会导致胰岛素抵抗)。
假性黑棘皮症,在减肥后或者激素停药后会消失。
第三,成人肥胖出现良性黑棘皮症,意味着体内存在严重代谢紊乱,其核心就是胰岛素抵抗。
看我科普的人对胰岛素抵抗(IR)已经不陌生了,心脏病的始作俑者,糖尿病的左右护法,易胖体质的核心因素,都有它!
也就是说,你有黑棘皮症,基本上心脏病糖尿病离你不远了。
第四,中年以后出现黑棘皮症,也可能是恶性的。
特别是出现在手掌脚底,皮肤有明显的干燥粗糙以及瘙痒,那么就一定要去皮肤科看看了。
即使皮肤本身没有问题,也有可能伴有内脏的肿瘤,最好做详细的全身体检。
(图片我就不放了,有点恶心,有兴趣自己搜“恶性黑棘皮症”)
第五,从中医来讲,这种情况,其实也不太妙。
黑是肾的真脏色,又黑又干枯无色泽,是肾精不足,身体被掏空的表现。
《黄帝内经》里面的描述,叫做“黑如炲”,黑得像摸了锅底灰一样。
原句是这么说的:
色见黑如炲者,死。
古代医学条件很差,重病基本没得救,所以这里的死,是体内有严重疾病的意思。
怎么解决呢?
如果是良性假性黑棘皮症,就是最常见的那种,是很好解决的。
两个字:
减肥。
我帮助过很多黑棘皮症的人,想要尽快改善,其实轻断食或者全断食是最快见效的。
每周一到两天的规律的轻断食或者全断食,剩下几天好好吃饭,别饿肚子,别吃垃圾食品,好好地吃,营养地吃,效果很明显。
案例我以前写过很多了,你们往回翻翻就能看到。
具体执行的方法,我以前也写过很多类似的科普,可以去找来看看。
用心的人,尤其是有一定医学和营养学常识的人,应该可以学会。
如果你没有医学常识,那我建议你,花点小钱,花点时间,花点心思,找专业的医生看看。
有些钱,不能省。
有问题可底下评论,有空会回复。
身体某些部位突然变黑,需要警惕黑棘皮症?
家里老人常说:脖子后面总是黑黑的不好!
可要是细问哪儿不好,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直到看了新闻。
——对,就是容易得“黑刺皮病”,这病还致癌呢!
Emmmm……
这是黑棘(jí)皮病。
得了黑棘皮病,就会发现皮肤“较软”的地方(如腋窝、颈侧、乳房、腹股沟、脐窝、外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等),皮肤变黑了。
这些皮肤除了变黑,也会变得更加干燥、粗糙及肥厚,表面还会出现许多细小乳头状的隆起,触感很像是天鹅绒之类的布料,摸起来很柔软。
很多人看到这儿,可能会想:
腋窝、腹股沟、脐窝都是黑黑的,摸上去挺柔软的,这就不是我吗?
别担心,黑棘皮病属于一种十分罕见的皮肤病,而且最常见于颈部。
腋窝、腹股沟、脐窝变黑了,可以试着用手指沾点水搓一搓。
如果能搓下来点“泥”,并且皮肤黑色变浅了,就无需担心黑棘皮病。
好几种原因都会导致黑棘皮病,而恶性肿瘤只是占其中之一。
恶性肿瘤
会诱发黑棘皮病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是消化系统肿瘤,最常见的是胃癌,其次是胰腺癌、肝胆管癌、结肠癌、直肠癌、食管癌、生殖系统肿瘤等。
肥胖
肤色较深的肥胖者,更容易出现黑棘皮病。
遗传因素
很多遗传性综合征具有黑棘皮病表现,如矮妖精貌综合征、门登霍尔综合征、脂肪营养不良等。
雄激素过多、胰岛素抵抗
具有雄激素过多症、胰岛素抵抗和黑棘皮病三联征,简称HAIR-AN综合征,亦称抗胰岛素A型综合征。
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容易产生抗胰岛素自身抗体,导致黑棘皮病症状。
某些药物
糖皮质激素、烟酸、己烯雌酚、胰岛素等药物,都有可能会诱发黑棘皮病。
即使颈后、腋窝、颈侧、乳房、腹股沟、脐窝等皮肤部位搓不出来“泥”,也不用太担心黑棘皮病就一定会“致癌”。
这个时候比起“担心”,更紧急的任务是去医院皮肤科进行检查和确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治疗。
恶性肿瘤相关性的黑棘皮样皮肤,可以在肿瘤切除后可自行缓解;
肥胖导致的黑棘皮样皮肤,在患者体重恢复正常后大多消退;
……
那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黑棘皮样皮肤,和角质过多(泥过多)引起的皮肤发黑呢?
一般情况,这些“发黑”的角质问题,都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维A酸类、维生素D类似物、尿素等软膏进行涂抹,从而剥脱角质,让皮肤恢复到本来面貌。
注意⚠️️:维A酸类药物属于非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治疗最初几周,可能会岀现红斑、灼痛、瘙痒或脱屑现象,待皮肤适应之后这些现象会逐渐消失;如果红斑、脱屑等持续存在,应降低药物浓度或减少用药次数。
而且使用维A酸类药物有几个注意事项,在使用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下:
1⃣️不宜使用于皮肤皱褶部位如腋窝、腹股沟等。
2⃣️避免接触眼和黏膜。
3⃣️日光可加重维A酸对皮肤的刺激导致维A酸分解,用药部位应避免强烈日光照晒,本品宜夜间睡前使用。
4⃣️使用后应洗手。
5⃣️儿童应考虑用药利弊,慎用。
(本文经过百科名医医学团队及专家审核)
参考文献:
[1]王宝玺.中华医学百科全书:皮肤病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2]方洪元,邢卫斌,张秉新.实用皮肤性病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3]Pollitzer S. Acanthosis nigricans: A symptom of a disorder of the abdominal sympathetic[J]. JAMA, 1909,53(17):1369-1373.
[4] Ng HY. Acanthosis nigricans in obese adolescents: prevalence, impact, and management challenges[ J]. Adolesc Health Med Ther, 2017,8:1-10. DOI: 10. 2147 / AHMT. S103396.
[6] Ayaz T, Baydur S, ahin OZ. Relation of Acanthosis nigricans to metabolic syndrome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women[ J]. Metab Syndr Relat Disord, 2014, 12 ( 6 ): 320-323. DOI: 10. 1089 / met. 2013. 0145
点击了解更多黑棘皮病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