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瘀型肥胖(气郁血瘀型肥胖)
中成药这样搭,气瘀、虚瘀、寒瘀、痰瘀皆可化
1、二陈芄 小金丹
表现:肢体困重、嗓子总有痰、身体也偏肥胖、皮肤总出油,大便还总是粘腻,舌头伸出来一看舌苔厚腻,舌质暗紫或者有淤点,这多见就是痰湿血瘀了,痰湿阻滞经络导致了淤血的产生。
分析:先用二陈芄化痰湿,从根本上减少痰湿的生成。然后再用小金丹活血化瘀,西奥除淤血,让经络更通畅,标本兼治,效果显著。
2、附子理中芄 独活寄生芄
表现:有的人是淤血体质,就会特别怕凉,关节部位一受凉就疼,同时舌苔又很白,这种情况就是常见的寒凝血瘀了,寒气阻滞了经络导致的淤血和疼痛。
分析:可以先用附子理中芄升阳驱寒,阳气足了,气血自然流通就快,瘀血自然就少了;然后再用独活寄生芄补益肝肾、养血舒筋、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以消除淤血和疼痛。
3、八珍芄 鸡血藤颗粒
表现:如果平时特别乏力,一活动还容易心慌头晕,身体有时候碰一下就出来一片淤紫,舌头伸出来一看,舌头瘦小,舌质暗紫或者有淤点,这种情况多见就是血虚血瘀了。
分析:可以先用八珍芄补足气血,气血足能流通,瘀血自然就少了,然后再用鸡血藤颗粒补血活血,化解血瘀。
4、逍遥芄 血府逐瘀芄
表现:首先如果你平时总是爱生闷气,胸肋容易胀痛、容易出现偏头痛的问题,舌头伸出来一看舌头两侧鼓胀,舌质暗紫或者有淤点,这种情况多见是气滞血瘀了。
分析:我们说气推着血走,气不走了,当然会产生淤血,如果是这种情况,就应该先用逍遥丸疏肝理气再用血府逐淤丸理气化瘀。
(注:本内容只做科普分享,不做任何营销推广,如有相关问题,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分享3个中药方,适用血瘀、气瘀、痰瘀简单好用,学会全家受益
“瘀”造百病!血瘀、气瘀、痰瘀就像下水道里的饭渣油渍,起初只是不起眼的小毛病,但长年累月下来,会让水流越来越不畅。而气血不畅就是高血压、冠心病、斑块、中风、脑梗这些病的根本原因。
气瘀
气瘀就是气郁,气为血之帅,气能行血行津液。一旦气郁就会引发连锁反应,就像是河流失去了前进的动能,流速放缓导致泥沙沉淀,形成瘀滞,也就是瘀血和痰瘀。
中医认为肝主一身气机,肝气疏泄不正常,就会影响气机运转。肝气郁结的人,常见的症状有情绪烦躁、易生气,胸肋胀痛,胸闷,舌头尖舌边红,早起口苦,喉咙干、经常头晕,胃口差。
对付肝郁气滞,有一个很经典的中药方,就是柴胡疏肝散,由柴胡、香附、川芎、枳壳、芍药、陈皮、甘草等七味中药组成,以调气为主,可以疏肝解郁,理气行滞,柔肝止痛。
血瘀
都说流水不腐,血也一样,一旦因种种原因,如气虚、气滞、寒凝等原因导致血不能行,就会形成瘀堵。瘀血反过来又会进一步阻碍血液通行不畅,变成致病因素,比如高血压、冠心病、血管斑块等心血管疾病。
瘀血体质患者很好辨认,那就是看身体有没有针扎一样刺痛感,看舌下的青筋像不像蚯蚓一样粗壮,看有没有四肢麻木的情况,看是否有心慌心悸的症状,一旦出现以上情况,就要尽快就医。
针对瘀血就要以活血化瘀为主,有一个很有效的中药方,叫做血府逐瘀汤,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赤芍、川芎、枳壳、柴胡、牛膝、桔梗、炙甘草组成,为化瘀经典祖方,能够化掉身体一切淤血。
痰瘀
中医讲,津液聚而为痰,津液从何而来?由脾失健运而来!脾的功能之一就是运化水液,如果脾功能受损,导致水湿停聚在体内,久而久之凝结成痰,痰一旦黏在经络上,就会阻碍气血运行。
痰瘀体质的患者有几个共同点,比如体态肥胖、舌苔厚腻、四肢无力、头重如裹、大便粘腻等等。
对付痰瘀就要以健脾祛湿为主,有一个很有名的中药方,叫做参苓白术散。由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等组成,可以益气健脾,渗湿利水,宣肺利气。
提醒大家,这些都是针对血瘀、气瘀、痰瘀的基础方,十分有效但是也有一定局限性,因为多数人体内并不会只有其中之一,往往是两两组合。所以临床时,一定要辨证论治,才能更好更快打通全身瘀堵,预防心血管疾病。
#中药##心脑血管#
高血压,不外乎是“痰邪”,讲4种症型,教你化痰活络降血压
你好,我是中医人何远征。我今天,还是要给你讲讲这个高血压。
以前我给大家说过,这个高血压的产生和肝有关,可能是肝阳上亢导致的,也有可能是肾阴不足导致的,这两种因素都是高血压产生的常见因素。
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也会导致高血压的产生,那就是痰邪。
现在的人们,不知道是因为生活水平好了,还是平时作息不好,总之是高血压的患者好像越来越多了,人们除了吃西药之外,同样是可以用我们的中医来调理这种症状的。
中医上有句话说,叫做“无痰不做眩”。
高血压的典型症状就有晕眩,因此,我们认为这个病同样和痰有关。高血压病发生的痰邪可分为风痰、热痰、郁痰、湿痰。
那么,风痰是咋引起的呢?
这主要是因为肝阳上亢、肝风夹痰,上犯清窍导致的。
热痰多是因为痰淤化火导致的,而当身体中的气机郁结,气不化津,就会凝聚为痰,又叫做郁痰。
湿痰则更好理解了,湿气多和脾有关,多由脾虚生痰,阻中焦,清阳不升,头窍失养造成的。
那么,对于这些不同的痰邪导致的高血压,应该怎么治呢?总不能治法一样吧!
是的,我们中医讲究一个辩证,不同的病因的治法是不一样的。
如果是风痰导致的晕眩高血压,就应该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药物组成:半夏、天麻、白术、获苓、陈皮、炙甘草、代猪石等。
这类病人有啥症状呢?一般都是头晕目眩,感觉头重,胸闷恶心,或者有时喜欢吐痰,这种症情多见于肥胖病人身上,另外这部分患者有时候会有心悸头痛的现象,舌苔白厚或白腻。具体如何需要进一步辩证。
至于痰火上扰型高血压病,则可以使用清热化痰法来进行治疗。方为黄连温胆汤化裁。药物组成:天麻、陈皮、半夏、黄连、竹茹、制大黄、根壳、获苓、夏枯草石蒲、甘草。
那么,这类的患者有什么特点呢?例如:头疼,头胀,心烦易怒,没有食欲,胸闷发热,舌苔黄腻,口苦口干等等。
同样的,我们对于郁痰也有相应的调理方法。上面我们也都说了,这种痰邪都是气瘀产生的,而气和我们的肝最为密切,所以我们在治疗的时候也多用疏肝理气的方法治疗,方用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加减。药物组成:柴胡、香附壳半夏、陈皮、郁金、苏梗、获荟、合欢皮、川、芍药、炙甘草等等。
那这类患者都有啥症状呢?例如:头晕目眩,胸部闷塞,胁肋胀痛,不思饮食,夜寐不安,大便不调等等。
最后,我们说一下这个湿痰的调理方法,因为这个痰邪主要是因为脾胃失调引起的,所以我们在进行调理的时候也多是采用健脾利湿化痰法。方用六君子汤合二陈汤加减。药物组成:党参白术、获苓、陈皮、半夏、炙甘草、乌梅、生姜等。
这类的患者有什么样子的表现呢?例如:恶心呕吐,头重如裹,院腹胀满,乏力没有食欲,口渴,舌质淡,苔白腻等等。
高血压,中医有中医的治法,只是根据患者情况的不同,需要对症下药,如果没有对症,不仅可能治不好病不说,还可能吃药吃坏了身体。
另外,有此类疾病的患者一定要留意自己有没有头晕的情况,如果有的话还是建议你能够及时进行治疗,唯有及时控制,才能更好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