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肥胖管理记录表(肥胖儿管理记录表)

教育关键点 0
文章目录:

幼儿教师、园长修炼记111:肥胖儿和体弱儿的管理

一、肥胖儿的管理

(一)进行肥胖儿的原因调查及分析,以利对症下药

1、标准体重:1—12岁的体重(千克)=(实足年龄×2) 7~8千克,超过标准体重的20%称为肥胖。

2、吃得多、动得少,是造成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根本原因。

3、另外,还有遗传因素,即父母双方都胖的,孩子胖的可能性有80%,父母正常的,孩子胖的可能性只有14%。

(二)家园同步,采取有力措施,循序渐进地矫治肥胖儿

1、对肥胖儿进行登记。医务室把肥胖儿记录在册,制定肥胖儿管理卡片,每1—2月为肥胖儿进行一次身高、体重、腰围的测量,并描记他们的生长发育曲线,掌握幼儿生长发育的速度。

2、培养肥胖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师可通过教学活动、讲故事等,让幼儿知道蔬菜营养好,要多吃蔬菜。教育肥胖儿少吃甜食,晚餐少吃,睡前不吃。同时,让肥胖儿学会控制咀嚼与吞咽工作的频繁,充分咀嚼,仔细品尝每一种食物的滋味,这样能延长进食时间,有利于部分食物开始消化后产生饱腹信号而达到控制食量的目的。

3、合理营养搭配,平衡膳食结构。对于肥胖儿童,一方面要限制孩子的饮食,另一方面又要不影响他们的生长和发育,这就需要家长也具备一定的营养知识。根据孩子的年龄、身高、体重,计算孩子每天需要的营养素,为他们制定合理的食谱。

4、加强锻炼,改变运动不足的状态,可积极为肥胖儿创条件,有目的地在游戏中进行训练。为了提高孩子对参加锻炼的兴趣,体育运动尽量选有趣味、有游戏性的。

5、重视预防,家园配合。

二、体弱儿的管理

(一)调查体弱儿的发展情况

1、应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儿童的卫生饮食等方面情况,以及儿童是否患有哮喘等疾病,这样幼儿园保健医生就有了体弱儿童的名册。

2、保教人员对体弱儿童进行家访,了解儿童在家的健康情况、生活和行为习惯,特别要向家长了解儿童病情的症状、发病前的预兆,发病的季节和治疗情况,并做好记录。根据体弱儿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检录体弱儿专案管理卡。

3、将体弱儿童放在班内有教师管理,要求教师责任心强,工作耐心细致,并努力学习学习护理机专业知识。

(二)对体弱儿的身体情况,做好个别照顾工作

体弱儿童应加强户外活动的管理,对经常性呼吸道感染、哮喘、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应让他们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在锻炼时,保教人员注意儿童的精神面貌,活动密度、强度、衣着情况等,对个别在活动中出汗多应适当控制其活动量,并及时给其脱衣和干毛巾擦汗。

对早产儿、缺铁性贫血儿童应根据生理特点,看计划、有步骤地增加活动量,鼓励他们多参加户外体育锻炼,对于运动量过度的幼儿要减轻他们的活动量,使体能消耗适当减少,并同时做好活动前后穿脱衣物等工作,而肥胖儿要多参加有效而又易于坚持的运动,如:晨间跑步、饭后散步等,要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食欲激增。

(三)加强膳食管理,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儿童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因此不仅营养量充足,而且营养的质要全面,各种营养素都要具备,如果营养不良、能量不足,会影响到儿童生长发育。

为了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增强儿童自身抵抗力,应加强膳食管理,增加优质蛋白质和含铁丰富的食品,如蛋黄、猪肝、肉,并适当补充水果及维生素B.C,以促进铁的吸收,预防贫血。

制定每周的食谱中,多安排一些富有维生素的食物,如绿叶蔬菜,鱼等。

幼儿园根据不同病因,对体弱儿童进行科学的饮食结构调整。

(四)做好防病消毒工作,避免互相传染

儿童在园一日时间长,而且儿童比较集中,容易相互传染,因此要认真做好防病消毒工作。午睡室和活动室要经常保持空气流通,每周用紫外线消毒两次,餐具、被子、桌面、每天消毒,玩教具定期消毒。

食堂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厨房用具、餐具等生熟分开、洗刷干净,食具一餐一消毒,抹布每天煮沸消毒一次。

(五)加强体弱儿的家园联系

对于体弱儿可利用家长接送的空隙时间,通过家园联系栏、宣传橱窗加强宣传,帮助家长们树立正确的营养观。

9条建议 | 超重/肥胖人群如何进行体重管理?

超重或肥胖是由环境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是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癌症等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科学合理的体重管理是超重或肥胖及相关慢性疾病防控的基础和治疗手段。

研究显示体重减少5%~15%或更多可以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等代谢异常,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多种超重或肥胖相关疾病风险,减少疾病治疗药物的使用。因此,建议将减少体重5%~15%及以上作为体重管理的目标。那么,科学有效的体重管理,正确打开方式究竟是怎样的?

1

行为指导建议

不良的行为习惯是引起超重或肥胖的重要因素。在进行体重管理前,体重管理团队需要评估患者行为习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并与患者达成共识。行为方式干预包括:建议患者每日记录体重、饮食及运动情况;避免久坐,规律作息,控制进食速度,足量饮水,避免暴饮暴食,减少在外就餐,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积极寻求家庭成员及社交圈的鼓励和支持,必要时接受专业减重教育和指导。

2

膳食指导建议

目前多种膳食模式(如限能量平衡膳食、低能量膳食、极低能量膳食、高蛋白质膳食、低碳水化合物膳食、轻断食等)在体重管理中的应用已获得临床证据支持。减重的基础是能量摄入小于能量消耗,无论选择哪种膳食模式,都需要控制每日总能量摄入。患者对饮食的喜好会影响其对饮食模式的依从性及能量的控制情况,进而影响减重效果。营养(医)师需根据患者的饮食喜好及疾病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膳食方案。

3

运动指导建议

推荐超重或肥胖患者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及个人偏好,在专业医师或运动教练指导下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必要时可进行心肺功能测定及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以助确定最大耐受心率。

运动计划必须包含明确的目标和持续的效果评价。在实现这些目标时,运动时间根据运动强度调整。增加运动需要循序渐进,以达到每周3~5 d,总计≥150 min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时心率范围为64%~76%最大心率或运动强度(能量代谢当量)为3~6 MET(1 MET=3.5 ml·kg⁻¹·min⁻¹),每6次训练增加5%的强度,直到65%最大负荷),并隔日进行一次抗阻肌肉力量训练,每次10~20 min。

进行抗阻训练时,在安全范围内选择针对大肌群的中等到高强度的短时剧烈运动,休息间隔<1 min,有助于增加骨骼肌含量,强化减肥效果。高强度间歇训练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减重策略。此外,运动前后的热身、拉伸,以及逐步增加运动负荷有助于确保坚持训练计划和避免受伤。

4

心理指导建议

超重、肥胖及过往减重失败经历等因素易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并进一步影响减重治疗效果。应在心理治疗师协作下加强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增加自信,缓解压力与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减重效果和生活质量。

5

减重药物治疗建议

包括饮食、运动及行为的生活方式干预是超重或肥胖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对于BMI≥24.0 kg/㎡且存在超重或肥胖合并症,或BMI≥28.0 kg/㎡不论是否有并发症的患者,经生活方式干预后未达到治疗目标,可考虑配合药物辅助治疗,并定期评估减重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目前在国内获准临床应用的减肥药物只有奥利司他,另外也有研究证明二甲双胍、纳曲酮缓释剂、安非他酮缓释剂、利拉鲁肽、氯卡色林、芬特明、托吡酯缓释剂用于肥胖和超重的治疗具有较好疗效,但其作用机制还需要更多的循证依据支持。

6

减重手术建议

对于BMI≥32.5 kg/㎡且存在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合并症,或BMI≥35.0 kg/㎡不论是否有并发症的患者,经生活方式干预和内科治疗等减重方法长期无效,且有行减重手术意愿时,经综合评估后可考虑行减重手术治疗。减重手术包括胃旁路手术、袖状胃切除术、可调节胃束带术、胆胰分流并十二指肠转位术。术后需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教育和营养支持,并常规进行代谢和营养指标监测。

7

复诊建议

超重或肥胖相关疾病需遵循相关疾病治疗指南进行治疗,体重管理过程中随着体重下降,各项代谢指标(如血糖、血压、血脂等)会发生改善,相应的用药需进行调整,超重或肥胖患者应及时去相关专科复诊。复诊的科室建议为体重管理多学科门诊或营养科门诊,复诊频率建议1次/月,当代谢指标或疾病状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复诊。

8

停滞期指导建议

在减重过程中,会出现静息代谢率降低,机体能量消耗降低。研究显示,当减重10%时,机体每日实际能量消耗比根据体重预估的能量消耗低300~400 kcal。当患者采用与之前治疗同样的生活方式干预方案,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进入停滞期的现象,此时可通过调整运动模式和运动量,调整膳食模式和能量摄入,促进体重继续降至目标值。

9

互动管理

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互联网 体重管理”服务。营养(医)师可以借助专业的体重管理平台实现实时信息推送、记录饮食运动及监测指标(包括语音、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以及减重期间的咨询与指导,以提高与患者的互动性和依从性。遵循科学的减重规律,以科学的方式进行安全减重,限制热量的同时保持营养,找到适合自己且能长期坚持的运动方式,高效合理减重的同时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全科医学论坛》综合报道)

肥胖、尿酸高的大基数人群,如何在2个月内减掉25斤?

肥胖是“万病之源”。

太肥的人,患高血脂、高尿酸、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所以一定要减肥,不管是为了好看的身材,还是为了健康的身体。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个减肥案例吧!

案例分享

门诊有个小哥来找我减肥,我一看,体重237斤。

嗯,看来是个有故事的小哥。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肥肉三尺非一日之馋。

据小哥所说,他一日三餐都是叫外卖,平常也是久坐不运动。

除了肥胖,从小哥的体检单来看,他的尿酸也高,肝功能异常。

说实话,对于小哥这种大基数的人想要减肥,我还是很有信心的,毕竟之前接触过不少。

只要能调整好饮食,配合中药调理,瘦下来真的不难。

我给小哥定制了易瘦体质方案,根据他的体质用中药丸帮他改善代谢。

考虑到小哥的尿酸偏高,前期并不建议他断食。

跟小哥沟通确认完具体事项,这次减肥之旅就正式开始啦!

小哥对我们的计划是十分地配合,因为自己不会做饭,甚至专门请了个做饭阿姨。

这执行力,确实杠杠的。

自从开始减肥,小哥就没再叫过外卖了,也很少外出聚餐,基本都能在家吃。

看过他的饮食打卡,也能按照营养师的建议去吃,非常健康合理。

不到两个月时间,小哥前来复诊。

从效果上看,他的减重成绩还是很不错的。

可以发现,他成功减重25斤,而且不仅体脂率、内脏脂肪等级、尿酸值有所下降,肝功能指标也恢复了正常!

(小哥的减重成绩↑↑)

不过,我认为他的这个体重还是偏高,还要继续减。

因为他这个过程都没做什么运动,所以我建议他后期除了轻断食,还要加上运动,养成习惯,这样才能更加稳步地瘦下来。

总之,减肥尚未完全成功,同志还需努力啊!

邱医生说

其实,小哥的这个减肥案例还是挺典型的。

像他这种高尿酸的肥胖人士,确实应该减肥,不然分分钟都有发展为痛风的可能。

据统计,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3.3%,也就是说,每8个人中至少有1个高尿酸。

每10个高尿酸中,又有1个痛风患者。

特别是肥胖人群,他们是代谢紊乱的高危人群,更应该注意!

值得注意的是,高尿酸肥胖者在减肥时应适度,不宜瘦得过快。快速的减肥可造成大量的酮体产生,反而抑制尿酸排出。

循序渐进,慢慢地把肥肉减下来才是王道。

那么想自己减肥的话可以如何操作呢?

教给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

假如你最近体重比较稳定,可以按照以下步骤:

01

连续2-3天,不进行任何饮食控制,而是观察和记录自己每天所有的饮食总量。

02

到了第四天,将记录的饮食总量扣除20%-30%,计算好大致的饮食量,然后每次吃饭前事先准备好自己那份,吃完绝不多吃!

03

男性增加运动,如卷腹 游泳/快步走;女性可以哑铃操/床上单车 慢跑(体重大者选择动感单车)。

04

坚持3个月。

除此之外,尿酸高的朋友在饮食方面还要遵循这四条控制原则。

①限制含嘌呤多的食物摄入,每日嘌呤摄入量<150mg;

②大量饮水,每日超过2000ml;

③多摄入含碱性的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④蛋白质来源首选含嘌呤低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