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肝虚和肥胖(肥胖与肝病有关系吗)

青年中医李铎 0
文章目录:

肺气不足可以导致肥胖吗?

针灸减肥是当今针灸临床的一个热门话题,相对而言,算是一个较新的病种。因为古代治疗肥胖,大都是用药物治疗,几乎不用针灸。

关于肥胖病的病因,从古到今,除了先天禀赋、年龄、地域、饮食、劳逸、七情失调等因素之外,还涉及脏腑功能失调方面,往往只注意到脾、胃、肝、肾,几乎不涉及肺。如《素问·示从容论》:“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灵枢·经脉》:“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灵枢·大惑论》:“精气并于脾,热气留于胃,胃热则消谷,谷消故善饥。”李东垣《脾胃论》:“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丹溪心法》:“肥人多湿痰。”《石室秘录》:“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能运,故痰生之。”(“肥人多痰湿”之论,也旨在责之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

现今中医临证,也主要将肥胖病辨证分为胃肠实热、脾虚湿阻、肾气不足、肝郁气滞四型。 其中最主要证型是胃肠实热型、脾虚湿阻型;根据1987年10月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肥胖病学术会议制订并经修订的中医分型标准分为脾虚湿阻、胃热湿阻、肝郁气滞、脾肾两虚、阴虚内热等型;而在辨证分型中涉及肺的论述几乎见不到。

笔者认为,肥胖病缺乏按肺的辨证论治,是一个重大的学术缺陷。它既不符合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也不切合中医、针灸的临床实践,必须予以补充和更正。其理有五:

1.五脏之中,肺与气的关系最为密切。肺主气,司呼吸呼吸功能正常,清气得以吸入,浊气得以排出。若呼吸功能减弱,吸入的清气不足,浊气排出减少,则上焦之清气必然不足,中焦的脾胃之气也会受到影响,导致肺脾两虚。

2.“肥人多痰湿”,已经成为古今对肥胖病病因病机认识的定论。然而,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可见,肺与脾的功能失调对于肥胖病的影响是同样重要的。

3.肺外合皮毛,主毛孔的开阖及汗液的排泄。多数肥胖者往往因皮下脂肪肥厚,排汗机制差,所以比一般人都怕热。正因为如此,任何减体重的方法都离不开“发汗”这一环节。

4.肥胖病患者小便量常常偏少,所以,利尿也是中医治疗肥胖病的一个重要法则。肺还有“主肃降,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功能。肺气不足,必然会导致尿液生成障碍,且尿路难以畅行,以致尿少、身重、水肿。

5.肥胖病患者大便多有不畅甚或不通,构成“胃肠实热”或“腑热便结”的证型。肺与大肠相表里,无论是肺气虚无力推动大肠中的糟粕之物,还是肺热壅盛下移大肠,都会直接造成大便不畅抑或不通之势,导致排便障碍。

从肺论治肥胖主要考虑与脾的关系,子病及母重在治肺,母病及子的重在调脾,麻黄杏仁应用于减肥即是此意。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欢迎留言评论一起探讨中医药文化

肥胖病从肺论治的思路

针灸减肥是当今针灸临床的一个热门话题,相对而言,算是一个较新的病种。因为古代治疗肥胖,大都是用药物治疗,几乎不用针灸。

关于肥胖病的病因,从古到今,除了先天禀赋、年龄、地域、饮食、劳逸、七情失调等因素之外,还涉及脏腑功能失调方面,往往只注意到脾、胃、肝、肾,几乎不涉及肺。如《素问·示从容论》:“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灵枢·经脉》:“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灵枢·大惑论》:“精气并于脾,热气留于胃,胃热则消谷,谷消故善饥。”李东垣《脾胃论》:“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丹溪心法》:“肥人多湿痰。”《石室秘录》:“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能运,故痰生之。”(“肥人多痰湿”之论,也旨在责之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

现今中医临证,也主要将肥胖病辨证分为胃肠实热、脾虚湿阻、肾气不足、肝郁气滞四型。 其中最主要证型是胃肠实热型、脾虚湿阻型;根据1987年10月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肥胖病学术会议制订并经修订的中医分型标准分为脾虚湿阻、胃热湿阻、肝郁气滞、脾肾两虚、阴虚内热等型;而在辨证分型中涉及肺的论述几乎见不到。

笔者认为,肥胖病缺乏按肺的辨证论治,是一个重大的学术缺陷。它既不符合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也不切合中医、针灸的临床实践,必须予以补充和更正。其理有五:

1.五脏之中,肺与气的关系最为密切。肺主气,司呼吸呼吸功能正常,清气得以吸入,浊气得以排出。若呼吸功能减弱,吸入的清气不足,浊气排出减少,则上焦之清气必然不足,中焦的脾胃之气也会受到影响,导致肺脾两虚。

2.“肥人多痰湿”,已经成为古今对肥胖病病因病机认识的定论。然而,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可见,肺与脾的功能失调对于肥胖病的影响是同样重要的。

3.肺外合皮毛,主毛孔的开阖及汗液的排泄。多数肥胖者往往因皮下脂肪肥厚,排汗机制差,所以比一般人都怕热。正因为如此,任何减体重的方法都离不开“发汗”这一环节。

4.肥胖病患者小便量常常偏少,所以,利尿也是中医治疗肥胖病的一个重要法则。肺还有“主肃降,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功能。肺气不足,必然会导致尿液生成障碍,且尿路难以畅行,以致尿少、身重、水肿。

5.肥胖病患者大便多有不畅甚或不通,构成“胃肠实热”或“腑热便结”的证型。肺与大肠相表里,无论是肺气虚无力推动大肠中的糟粕之物,还是肺热壅盛下移大肠,都会直接造成大便不畅抑或不通之势,导致排便障碍。

从肺论治肥胖主要考虑与脾的关系,子病及母重在治肺,母病及子的重在调脾,麻黄杏仁应用于减肥即是此意。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欢迎留言评论一起探讨中医药文化

吃什么肉能够“养肝”?吃什么肉又会“伤肝”?肝病医生分享

导语: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吃肉好似是一种对于养肝非常不利的行为,容易引起例如脂肪肝,肥胖症等疾病。但根据相关科学研究显示,想要养护肝脏,肉类中的脂肪,蛋白质以及其他营养物质,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来说,只有每天食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占比,各占到食物总营养的20%,才能真正起到供应肝脏能量,活化肝脏细胞的目的。所以,想要养肝,吃肉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还请别急,从严格的健康意义上来看,如果以多吃肉为方法,想要达到养护肝脏的目的,的确也会造成肝脏处脂肪堆积数量变多,继而增加肝脏的负担,反而会给肝脏健康带来隐患。

因此有些朋友可能会纳闷:“一会说吃肉能够养肝,一会又说吃肉不能养肝,应该怎么选择?”

其实这就涉及到了肉的种类问题,诚然,有一部分肉吃下去,其中肝脏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突出,的确可以起到养肝的效果;但有些肉类吃下去,反而会出现相反的隐患。肉类的品种选择,对于热爱养肝的朋友们来说,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吃什么肉能够养肝?

第一种:鱼肉

鱼肉中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和人体的蛋白质氨基酸结构非常相似。

换言之,如果能够多吃鱼肉,就能够起到非常不错的蛋白质补充效果,而肝脏细胞保持活性的必要条件,就是供应到足够的蛋白质用于合成,肝脏细胞活性提高,肝脏变得健康,自然就能起到养肝的效果。

不仅如此,鱼肉中的肌肉纤维较细水分含量多,肉质细嫩,非常适合消化不好的老人和小孩食用,但要注意鱼刺卡喉,注意安全。另外,鱼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丰富,能够有效降低总胆固醇含量,给肝脏减负,也是能对养肝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二种:鸭肉

文章开头我们有提到,如果想要养肝,提供肝脏所必须的营养物质,那么脂肪和蛋白质等,都要得到合理的补充

而鸭肉中,正好就富含蛋白质和脂肪两种物质,可以极好地契合养肝吃肉的需求,不仅如此,中医认为,鸭肉还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对于脾胃症结的疏导,同样有所帮助。

第三种:鸡肉

鸡肉相比于一般牲畜肉类,可以说是蛋白质含量的佼佼者了。养肝的朋友多吃些鸡肉,也能在抑制过多脂肪摄入的同时,达到足量蛋白质的补充效果。

而且肌肉中还含有少量的碳水化合物吗,维生素A,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对于人体营养全面性的补充,也能够起到不错的裨益效果。非常推荐进行食用。

由此可见,养肝的肉类,大多以蛋白质含量较高,且存在一定脂肪补充的肉类居多,例如大多数的家禽肉,白肉,以及河鲜鱼肉等等。有养肝需求的朋友们大可进行尝试。

但相对的,有一些肉,对于养肝的人群来说,同样也是不推荐的。

可能会伤肝的肉有哪些?同样列举3种

①肥肉

肥肉相比于普通的肉类,其中脂肪含量更高,蛋白质更少。

上文有提到,如果过量的脂肪进入人体,长时间的在肝脏周围聚集,不仅会增加肝脏代谢的负担,多余的脂肪还会刺激肝脏组织,出现炎症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因此想要养肝的朋友,最好不要吃太多的肥肉,换言之,脂肪的摄入虽然必要,但千万不要过多,过多的脂肪摄入还容易引发肥胖,招致湿气入体,例如肝湿,肝虚等症状也变得更加容易出现,还请注意。

②动物肝脏类

一直以来,我国民间都有所谓“吃啥补啥”的观点。

对于肝脏同样也不例外,大多数人认为,动物肝脏多吃点,也能对自己的肝脏起到补养和滋润的效果。

其实这样的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诚然,肝脏中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含量很高,的确适合大部分人健康食用。

但相对的,动物肝脏中也是含有毒素和嘌呤物质最多的部位,如果长期大量的服用肝脏食物,这些毒素反而会在我们身体里堆积,给肝脏带来负担。尤其是对本身肝脏功能就比较薄弱的人来说,经常吃动物肝脏,肝功能虚弱反而会加剧,因此并不推荐。

③羊肉,鹅肉等热性肉

在中医看来,每种食物都有其对应的食性,肉类同样也不例外,例如鸡肉,鱼肉,鸭肉等,大多都是偏向温性和温凉性质的肉类,并不会助长肝火,继而导致肝脏出现上亢隐患。

而类似于鹅肉,羊肉,狗肉等,这些肉类大多是热性的。如果吃得太多,热性同步于脂肪,继而在肝脏处代谢,也会助长肝火生长,肝阳上亢的情况也会出现。肝阳上亢,例如肝区疼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情况也会相继出现。

但医生这里并不是让大家不要吃热性肉,相反,如果是肝阳虚,亦或是体寒的朋友,适当多吃一些无碍。但对于正常人,亦或是肝阴虚,肝火旺盛的朋友,尤其是孩子来说,还是少吃一些为妙。

结语:养肝是中医的一门学问,而中医主要的思想就是辩证,在吃不吃肉,养不养肝的问题上,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待,一些肉对于肝脏有益,我们可以多吃,一些肉对肝脏有害,我们就要少吃,取长补短,而不是以偏概全,才是最好的养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