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的原因(儿童肥胖的原因和影响)
3大引发儿童肥胖的因素 推荐3大减肥方法
肥胖是多因素复杂疾病,主要由遗传与环境共同参与且互相作用所导致。肥胖家庭养育出肥胖孩子的可能性比其他家庭大,但其并不一定全是由遗传所导致,还可能受肥胖家庭生活习惯的影响。那么,到底有哪些因素会导致小儿肥胖的呢?
儿童肥胖的因素:
1、偏爱垃圾食品
饮食误区:现在许多孩子都热衷于洋快餐、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大量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陈医生遇到过一个病例,孩子几乎不喝水,完全以碳酸饮料替代,饮料可以说是没有营养的,只能够起到增加体重的作用。
医生建议:首先应掌握科学的膳食原则,注意营养均衡,最好吃一些纯天然的食物,如谷物食品和新鲜的蔬菜瓜果等。尽量让孩子少吃过于油腻的食物,也不要吃过多的淀粉类食物,对油炸类食品、高热量零食和碳酸饮料一定要有节制。其次应注意喂养方式,定时、定点、定量地给孩子吃饭。
2、缺乏合理运动
运动误区:在学习压力越来越重的今天,早教已成为家长间的热门话题。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就是没有运动。孩子长时间坐在书桌前,不参加体育运动从而引起肥胖。
医生建议: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抽象思维比较差,在游戏中、在运动中接受早教或许更适合他们的智力开发。家长要帮助学龄前的孩子养成参加各种体力活动和劳动的习惯。比如,可以走路的场合不要坐车,上下楼要自己爬楼,不要坐电梯。养成每天都有一定体育锻炼的习惯。
3、生活模式单一
生活误区:忙碌的家长造就了新一代的“宅宝宝”,电视、电脑和DVD代替了工作繁忙的家长陪孩子游戏与玩乐。让孩子看一部动画片、上网玩几个小游戏,不吵不闹多省心,殊不知孩子在长期“静坐模式”的影响下,早已经成了一个只会在沙发上享乐的“沙发土豆”。只吃不动、能量消耗少,影响了激素的分泌,增加了长胖的几率。
医生建议:家长再忙碌也需要抽空多和孩子进行交流,玩一些亲子游戏,既可以加强孩子智力开发又能增进相互感情。
儿童肥胖其实存在着不少的危害,所以就需要正确的健康的减肥:
(一)限制饮食
限制饮食既要达到减肥目的,又要保证小儿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开始时不宜操之过急,使体重骤减,只要求控制体重增长,使其体重下降至超过该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的10%,即可不需要严格限制饮食。热量控制一般原则为:5岁以下2.51~3.35MJ/d(600~800kcal/d),5~10岁3.35~4.18MJ/d(800~1000kcal/d),10~14岁4.18~5.02MJ/d(1000~1200kcal/d)。重度肥胖儿童可按理想体重的热量减少30%或更多,饮食应以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及低脂肪为宜,动物脂肪不宜超过脂肪总量的1/3。并供给一般需要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为满足小儿食欲,消除饥饿感,可多进食热量少、体积大的食物如蔬菜及瓜果等。宜限制吃零食和甜食及高热量的食物如巧克力等。
(二)增加运动
肥胖儿童应每日坚持运动,养成习惯。可先从小运动量活动开始,而后逐步增加运动量与活动时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增加食欲。
(三)行为治疗
教会患儿及其父母行为管理方法。年长儿应学会自我监测,记录每日体重,活动,摄食及环境影响因素等情况,并定期总结。父母就帮助患儿评价执行治疗情况及建立良好饮食与行为习惯。
儿童减肥食谱推荐:
黄瓜拌肉丝
原料:鲜嫩黄瓜750克,猪瘦肉100克,当归3克,白糖50克,醋30克,食盐2克,生姜10克,菜油50克。
制法:黄瓜切段,生姜切丝,当归切片;猪肉用开水烫熟后切丝。在肉丝、黄瓜段里加入糖、醋、盐、姜丝拌匀;油锅烧至八成熟,放当归片,待浸出香味弃用当归,淋油拌匀即可。
功效:具有滋阴润燥、清热利湿之功效,不仅帮助肥胖儿减肥,亦可红润肌肤。
越来越多儿童肥胖,这5个因素都容易肥胖,做好早期预防
在当今社会,儿童肥胖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它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对其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4100万5岁以下儿童超重或肥胖,而在中国,这一数字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儿童肥胖不仅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带来一系列长期的健康风险。
什么是肥胖?儿童肥胖是指儿童的体重超出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的标准范围。通常,医生会使用体质指数(BMI)来评估儿童的体重状况。BMI计算公式为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BMI超过一定阈值即被认为是超重或肥胖。
儿童肥胖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遗传、饮食、生活方式、环境及心理因素等。
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儿童肥胖中占据重要地位。父母若体重超标或肥胖,其子女发生肥胖的概率显著增加。遗传因素主要通过影响个体的代谢率、食欲调节、能量消耗等方面来发挥作用。
2. 饮食因素: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导致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如汉堡、薯条、巧克力、蛋糕等)摄入过多,而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不足,导致体内热量过剩,转化为脂肪堆积。此外,暴饮暴食、频繁食用零食、夜宵等不良饮食习惯也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因素。
3. 生活方式因素:现代生活方式中,儿童往往缺乏足够的运动。长时间的坐着学习、看电视、玩游戏等,导致身体活动量减少,能量消耗不足,进而引发肥胖。同时,不规律的作息习惯、睡眠不足等也会影响新陈代谢,增加肥胖风险。
4.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儿童肥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例如,家庭环境中的饮食偏好、生活习惯等都会对孩子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学校、社区等外部环境中的快餐店、电子游戏厅等场所也可能成为儿童肥胖的诱因。
5.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在儿童肥胖的发生中也起重要作用。情绪创伤或心理障碍可诱发胆小、恐惧、孤独等情绪,导致孩子不合群、少活动,以进食为自娱,从而引发肥胖。
儿童肥胖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对其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1. 身体健康危害:呼吸系统疾病:肥胖的孩子易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严重肥胖的孩子会因胸腹部、咽部脂肪增多,妨碍正常呼吸,容易引起缺氧。
2. 心血管疾病:肥胖孩子运动能力普遍较差,心肺负担加重,长期超负荷的心肺工作势必使心肺功能下降。此外,肥胖儿童血压、血脂大多偏高,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3.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肥胖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胰岛B细胞功能下降,增加糖尿病发生的风险。同时,肥胖还可能引发高尿酸血症、肥胖相关性肾病等代谢性疾病。
4. 发育异常:肥胖的孩子往往伴有早熟情况,骨龄通常比实际年龄大,影响孩子的生长空间,最终影响成年身高。
5. 心理健康危害:自卑感和焦虑:肥胖儿童容易因体型问题受到歧视、孤立等,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情绪,影响个性、气质和性格的形成。
针对儿童肥胖问题,应采取综合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包括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改善生活方式、心理治疗等。
1. 控制饮食:
均衡饮食:保证饮食的均衡和营养的全面性,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的摄入。
定时定量:建立定时进餐的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频繁食用零食。每餐应适量,避免过度进食。
健康烹饪:采用蒸、煮、炖等健康的烹饪方式,减少煎、炸等烹饪方式的使用。
2. 增加运动:
激发兴趣:鼓励孩子参加有趣的体育活动、户外游戏或参加课外运动俱乐部,如跳舞、游泳、篮球、足球等。
家庭活动:将运动融入家庭日常生活,如一起骑自行车、散步或进行团队运动,增强家庭成员的身体活动。
减少静坐时间:限制电子娱乐设备的使用时间,鼓励孩子参与户外游戏和其他有益的娱乐活动,避免长时间久坐。
3. 改善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助于维持新陈代谢和促进身体发育。
心理健康: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的身体形象认知,避免过度关注体重和外貌。
4. 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对于因肥胖而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孩子,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心理咨询,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增强自信心。
家庭支持: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避免过度批评或指责。同时,家长自身也应树立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5. 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对于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的严重肥胖儿童,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考虑药物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有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应谨慎选择。
手术治疗:对于极度肥胖、严重影响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儿童,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风险较高,且术后仍需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
儿童肥胖问题不容忽视,它对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作为家长,我们应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通过科学饮食、适度运动、改善生活方式、心理治疗等综合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儿童肥胖问题,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儿童是怎么胖起来的?如何科学防治儿童肥胖?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医生张琴介绍,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6岁以下儿童存在超重或肥胖的占10.4%;6—17岁儿童和青少年存在超重或肥胖的占19%。
孩子肥胖的原因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等。首先是遗传因素。如果父母均肥胖,子女患肥胖的概率为70%—80%;父母中一方肥胖,子女肥胖的概率为30%—40%,其中母亲肥胖的儿童患肥胖的概率是非肥胖母亲儿童的2.5倍。所以,要想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们的身材也要管理起来。其次是环境因素。膳食结构不合理如脂肪供能比增高,导致能量摄入过多;不健康饮食行为如不吃早餐、经常在外就餐、进食快、睡前进食、边看电视边吃零食、经常喝含糖饮料。这些都是造成儿童肥胖的重要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对孩子饮食行为的影响也是导致孩子肥胖的因素之一,如家长对孩子过度喂养、不纠正孩子偏食、把在外就餐作为奖励,家里饭菜肉多、油多、糖多等。
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危害
肥胖不仅仅是体重的增加,它还对身体各个系统都有危害。长期肥胖会导致糖耐量受损、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会导致女孩子的高雄激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有些肥胖会造成鼾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性早熟、心理问题等。
如何科学防治肥胖?
科学防治肥胖,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平衡膳食、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多活动、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平衡膳食,要做到食物的多样化。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的摄入,在控制总能量摄入的同时,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充足供应,限制总脂肪能量尤其是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做到三餐规律,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少吃。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少吃油炸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全谷食物;水果选蓝莓、桑葚、樱桃等低热量水果,少吃榴莲、菠萝蜜、芒果等高热量水果;限制精加工零食及饮料,少喝果汁;进餐时细嚼慢咽、不狼吞虎咽;不挑食、不偏食;尽量在家或学校进餐,少在外就餐或少吃外卖。
平时尽量多活动,如每天步行上下学,爬楼梯、减少乘电梯,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减少静息时间,如看电视、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每天不超过2小时。课间休息的时候多活动,做作业每间隔40分钟活动一次,周末、假日作息时间保持规律。
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保证每天60分钟以上的体育活动。
运动减肥开始的1—2周体重的变化可能不明显,但不等于运动减肥效果不明显,须持之以恒,不能半途放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氧运动结合力量训练瘦得更快。
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药物并不是肥胖治疗的主要手段,减重首先要做的是做出行为改变。饮食调整的同时配合体力活动,就能够明显降低体重。坚持长于6个月的行为干预效果更佳。(实习编导 李子玉 校对 梁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