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胸肉疼(长胖后胸疼)
3个月胖10斤,胸部肿痛!从她的食谱上医生找到了罪魁祸首!
6岁女孩琪琪宅家3个月,
身高没怎么长,
体重却增加了快10斤。
“孩子有点提前发育了,她妈妈说,疫情期间,为了增加抵抗力,女孩跟着大人吃了不少海参、虫草等保健品。” 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吴美珍说,他们对2020年3-5月与2019年3-5月儿科门诊日志作了对比分析,发现今年3-5月因出现生长发育肥胖问题而就诊的小朋友占了55.4%,而去年同期却只有17.5%,“差别真的有点大。”
图源:视觉中国
6岁女孩3个月增重10斤,胸部出现肿痛
“女儿宅家3个多月,没看她怎么长高,体重却增加不少,这几天出现胸部肿痛,长了什么东西,还是……”琪琪(化名)妈妈一到诊室就焦急地问吴美珍主任。
吴美珍详细检查了琪琪身体、骨龄、B超、性激素等,告诉琪琪妈妈,琪琪确实有点发育了。
“怎么可能呢?琪琪才6岁,怎么出现发育了?”琪琪妈妈疑惑,着急地问。
这是近段时间吴美珍门诊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境。
吴美珍按惯例详细问了琪琪妈妈,近段时间琪琪有没有吃什么特殊食物?
琪琪妈妈思考片刻后说,为了增加抵抗力,近几个月每天鸡鸭鱼肉吃轮着吃,还吃了不少海参,虫草等保健补品之类,琪琪吵着也要吃,也就让跟着一起吃了,加上运动又少,琪琪以“肉眼可见速度”长胖,3个月体重足足增加了近5公斤,没想到……
“近几个月在家过得太舒适了,吃好喝好,日夜颠倒,生活没了规律,加上尽量少外出,活动量骤减,于是只见体重增却不长个,导致肥胖甚至性早熟孩子增多了。”吴美珍主任分析。
不过,吴美珍说,也有让人欣慰的,像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小患者大大减少。疫情期间,有大人悉心照顾,免疫能力增强了,同时有戴口罩,勤洗手,多开窗通风等方面的积极防疫措施,小朋友又都待在家里,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几率。
过度饮食营养是性早熟主因
“性早熟是指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即女孩表现为乳房开始发育,男孩子表现为睾丸增大。一般来说女孩比较多见,男女比约为1:4。”吴美珍主任介绍说,性早熟对孩子来说影响最大的是身高。
通常情况下,青春期开始1-2年后,身高开始加速增长,达到身高增长高峰,并持续2.5-3年。孩子出现性早熟,生长高峰提前,那身高发育停止增长提早,孩子成年后的身高也比别的孩子矮小。
还有一种情况让父母担心,性早熟孩子身心会有许多变化,体内产生过多的性激素,易过早对异性产生关注,易发生早恋。
吴美珍主任表示 除了不可控的体质性性早熟外,通常这些因素易导致性早熟:
1.超重甚至肥胖的孩子比正常体重的孩子更容易发生性早熟。近年来,我国儿童肥胖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大约5%-8%,大多是因为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摄入过多导致。经常食用高蛋白的儿童,可能会诱使性激素分泌,增加性早熟风险,还会促进骨龄的快速进展,让孩子丢失了生长潜力;再者各种零食、饮料、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等高热量食物摄入,导致孩子营养过剩,变得肥胖,导致性早熟发生。
2.不少家长通过保健品服用来增加孩子营养,如各种花粉、蜂王浆、人参、鸡粉、三七等等,殊不知,有的保健品会促进性发育,导致孩子雌激素水平升高,虽然短时间内孩子看起来的确长高了,但孩子被“催熟”,缩短了长高的整体时间,到真正该长高的年纪反而不长了。
3,有的孩子会模仿大人的样子涂抹护肤品,而有的护肤品中含有激素成分,也是导致孩子出现性早熟的诱因。
图源:视觉中国
家长要定期评估孩子生长发育情况
吴美珍主任表示,针对上述致病因素,对策是:均衡饮食、适当锻炼,孩子的饮食要均衡,尽量避免食用油炸、膨化等食品,高蛋白的食物也不要过量食用,多给孩子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均衡。每天带孩子进行适度的锻炼,增加体质。
避免随意给孩子服用保健品,孩子的生长速度有自己的规律,家长不要“抜苗助长”。家长注意不要让孩子过早接触各类成人护肤品和化妆品,也要将药品比如含激素的避孕药类尽量收好,避免孩子误服。
“ 研究表明,晚上开灯睡觉会影响褪黑素的产生,使孩子体内褪黑素水平降低,长此以往易导致性早熟。家长可以给胆小的孩子选择亮度低的小夜灯,放在低一点的位置,避免孩子整夜开灯睡觉。”
“家长还应定期评估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如绘制生长发育曲线图(身高、体重、体质指数等),定期监测骨龄(6个月至1年1次),发现孩子生长偏离应及时就诊。当女孩8岁之前出现乳房发育或10岁前初潮、男孩9岁前出现睾丸发育,或者出现没有原因的身高蹿长(年生长速率≧10厘米),需尽早到儿童内分泌专科就诊。”吴美珍主任提醒说。
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这些你需要知道
@各位家长,快喊你的孩子快来投稿啦!
“青春生活·健康有我”征文活动火热举办中
国家级奖项&精美奖品
所有在校学生和社会青年都可以参加!
关注“健康湖北”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系统报送
(扫描二维码进入投稿系统)
更多大赛详情请点击➙➙@各位家长,您的孩子与国家级奖项之间,只差一次“投稿”!
来源:广东卫生信息、人民日报
胸部胀痛刺痛,生气加重,有肿块结节,乳腺增生中医辨证用药经验
大家好!我是中医赵森,之前跟大家分享了2个R腺增生病例,很多网友私信咨询我,让我帮忙看彩超报告单,以及舌苔照片,感谢大家的支持和信任。
今天,再跟大家分享一个R腺增生,结节的病例,就是痰气互结型R腺增生,我的治疗和用药经验。
患者,女,45岁,在我们省城做服装批发的。2019年4月其亲属介绍,并随同来找我看的,患者自述:两侧R房一年多来胀痛,每逢生气,刺痛明显,有肿块,近一个多月生意忙,吃饭也不准时,还熬夜,逐渐加重,来诊前在省城综合医院做了乳腺彩超检查,确诊为双侧乳腺增生症。患者自我检查:两侧R房对称,均可触及肿块,无明显触痛。这个患者体型比较肥胖,食欲不振,时有气短,乏力,月经不调,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沉滑。她这个就属于典型的痰气互结型乳腺增生。中医治疗上就是:调理冲任,健脾化痰,理气散结。我给她开的方药组成是:川断,杜仲,肉苁蓉,太子参,白术,黄芪,当归,瓜蒌皮,清半夏,郁金,天竺黄,柴胡,生白芍,香附,三棱,莪术,生牡蛎(先煎),白芷,炒元胡,生甘草。川断,杜仲,肉苁蓉,调理冲任,太子参,白术,黄芪补气,当归,郁金,生白芍,香附,活血化瘀,理气散结,柴胡,生白芍,疏肝理气。10剂,水煎服。
第二次来的时候:病人很高兴,胀痛已减轻很多,肿块缩小变软。原方先后加减,先后服药50多剂,又做了彩超,肿块已经没有了,胀痛,刺痛现象也没有了,月经也正常了。
通过这个病例,告诉大家的是,现在,生活节奏比较快,许多女性同志长期忙碌,忽略了自身的健康,导致乳腺增生,结节,乳腺癌发病率高发。平时,一定要多自我检查,一旦发现有肿块,囊肿,胀痛等,及时去医院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治疗时,一定要根据症状,舌苔,脉象辩证清楚,对症治疗。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大家有相关问题,可以私信我或在评论区留言。
男子运动后胸痛,专家:切莫大意
44岁的王先生(化名)怎么也没想到,正值壮年、热爱运动的自己居然会被这个“心痛”的病盯上。
家住长沙的王先生,非常热爱运动。令他苦恼的是,最近经常觉得胸口闷痛,尤其在运动后愈发喘不上气,感觉胸口像巨石压着一样。察觉到身体“不对劲”后,王先生便来到家附近医院进行检查,却没有找到不适的原因。最后在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通过心肺运动试验被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型)。经及时治疗,王先生于9月28日好转出院。
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专家呼吁大家增进对心脏健康知识的了解,守护这颗每日跳动十万余次的身体核心。
激烈运动突发不适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内一科主任曾妍结合王先生外院影像学检查及体格检查,详细了解病史后,建议他做心肺运动试验,结果令人意外:王先生运动时心率达到140才会出现胸闷胸痛不适,并且随心率增加而加重,休息后缓解,考虑为运动状态下的心肌缺血。综合其他检查结果分析,王先生被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型),收治入院治疗。
“为什么之前的心电图检查没有查出来这个问题呢?”王先生疑惑地询问。
“您的病情是运动到一定程度后不适症状才发生。”曾妍指出,心肺运动试验可以发现休息状态下进行的心电图等常规检查难以发现的异常。她介绍,心肺运动试验是国际公认的评估心肺功能的“金标准”。通过心肺运动试验得出的检测者运动时的心率、血压、吸氧量、心肌耗氧量、心电图等数据,对辅助临床诊断、指导康复治疗、评判康复治疗均有帮助。
结合王先生长期抽烟的情况以及心肺运动试验等检查结果,曾妍判断其病因为血脂沉积在血管壁导致血管狭窄,及时为其制定了个体化心脏康复方案。
精准治疗从“心”出发
内一科针对王先生的具体情况,分阶段为他制定了详细的心脏康复方案。曾妍介绍,心脏康复是被全世界认可的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手段之一。心脏康复包括药物、心理、运动、戒烟、营养“五道处方”。
“感谢你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你们真的非常专业。我感觉自己重获新生了!”经过1个月的心脏康复治疗后,王先生胸闷胸痛不适明显缓解,身体状态越来越好,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出院当日,他向内一科医护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出院后要继续坚持心脏康复,特别是戒烟很重要!”曾妍对王先生进行了出院的康复指导。她指出,心血管疾病保守治疗多采取先药物稳定病情,再结合康复治疗的方式。心脏康复具有二级预防作用,可改善心血管疾病预后,提高患病后生活质量和心脏功能,最主要的是可以降低患者的再次住院率和病死率。
曾妍指出:当前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呈年轻化发病趋势,主要与吸烟、熬夜、不健康饮食、精神高度紧张或过度焦虑等有关,严重者会猝死。她建议市民选择低盐、低脂健康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保持心态平和。如患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可干扰血脂代谢的疾病应进行积极治疗,减少发病的可能。
“这几类人群要特别小心!”曾妍提醒,45岁以上、肥胖者、有血脂家族病史者、经常参加应酬者、精神高度紧张工作者都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至少每年要检查一次血脂、血压等指标。如出现胸痛、胸闷症状切莫大意,市民应及早到医院就诊,排查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潇湘晨报记者夏盛 通讯员李俊 江芷仪
来源: 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