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肿增肥胖吗(囊肿会长胖吗)
- 1、35岁李女士300斤重度肥胖!得了囊肿接受腹腔镜微创一波三折
- 2、女子腹部隆起如怀孕6个月,竟是7斤重囊肿“暗藏”体内
- 3、腹部脂肪厚达12厘米,300斤“胖姑娘”患囊肿艰难求医,手术器械也要加长
35岁李女士300斤重度肥胖!得了囊肿接受腹腔镜微创一波三折
35岁的李女士平日里性格开朗、爱笑,但最近却总是愁眉不展。在2月前她因“异常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于当地医院就诊,B超检查后初步诊断为盆腔包块,最大径约10cm。这本来并不是一个严重的疾病,但因李女士特殊的体型和需求,让她的求医过程变得异常曲折。
原来,李女士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胖姑娘”。她身高169cm,体重却有300斤,BMI为52.52kg/m²。一般情况下,BMI指数≥35kg/m²就属于重度肥胖。无论是手术还是微创治疗,腹部厚实的脂肪层都是绕不开的“阻碍”。为了选择最优的治疗方案,她来到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妇科张健主任医生处寻求帮助。
“那天门诊刚见到她,我的确吓了一跳。”有着近30年妇科临床诊治经验的张健,在回忆当天门诊场景时说道,“肥胖,尤其是重度肥胖,一直是腹腔镜治疗的相对禁忌症,因厚实的腹部脂肪层会对腹壁和脏器的分隔产生极大地阻碍。李女士这样的情况,在我的行医生涯中也是头一次遇到。”
张健在系统地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后,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提示患者左侧附件区占位,大小约42*40*35mm,畸胎瘤可能;右侧附件占位,大小约100*77*80mm,良性囊肿可能。
“若进行手术开腹,腹部脂肪层可能导致术后刀口恢复可能较差。而腹腔镜微创治疗,虽然有难度,但只要处置得当,无论从后期恢复,还是从满足患者需求的角度考虑,都是有益处的,我们也有信心!”张健说。
之后,国妇婴妇科黄勇主任带领多学科团队针对李女士的病情,也一同进行细致的探讨,结合医院既往开展的数千例腹腔镜手术经验,制定了常规腹腔镜和单孔腹腔镜双侧附件囊肿剥除术两套治疗方案。
在完善术前检查后,手术当日,张健以及妇科梁艳、麻醉科王坚伟等医生组成的手术团队特地选取了加长版手术器械,由原本15cm加长至18cm,以便更好地在厚实的脂肪层下开展腹腔镜治疗。但手术在一开始建立气腹的过程中,就遇到了麻烦!
气腹,即借助设备使得腹壁和腹腔脏器通过充气后分隔,充分暴露手术区域。但在实际手术过程中,由于李女士腹部脂肪肥厚,医生团队多次尝试后仍无法建立气腹。手术一度陷入停滞,张健当机立断,决定采用第二套方案,转为直视下脐孔进腹。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仅做一个切口,所有的腔镜镜头和器械均通过这唯一的小孔完成操作。与多孔腹腔镜相比,手术视野更为狭窄,器械操作空间狭小。加之,重度肥胖患者腹腔内脂肪较多,大网膜肠脂垂处脂肪组织一定也更多。这些脂肪组织的堆积,会使医生在单孔手术中本就有限的操作空间变得更加狭小,操作起来难上加难。换言之,单孔腹腔镜手术虽对患者是有利的,但术者需要承受的压力和难度更大。最终,凭着多年临床经验和精湛手术技巧,医生团队成功操作设备进入患者腹腔并剥除了囊肿。
手术顺利完成,但对于李女士还有另外一道“关卡”需要克服,那就是静脉血栓。尤其肥胖是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而一旦发生静脉血栓,将对病人的生命产生极大的威胁。针对李女士的特殊情况,妇科护理团队在术后及时使用了间歇性气压治疗仪,开展静脉血栓的干涉和预防。经过国妇婴妇科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李女士恢复良好,术后3小时即排气,6小时起床活动,术后1天恢复正常活动,生命体征平稳,并于2天后顺利出院。整个治疗,仅在其肚脐处留下一切长、可利用脐孔天然皱壁遮挡的切口,切口愈合后几乎不见疤痕。“胖姑娘”的艰难求医路至此取得了圆满的结局,笑容也再度回到了李女士的脸上。
单孔腹腔镜手术相对于传统腔镜手术,由于切口少且小,患者疼痛感较轻,术后粘连与并发症也相对较少,术后恢复更快、更佳。其这些优势也为肥胖的妇科患者带来了新的福音。据悉,国妇婴妇科团队近年来已广泛开展针对盆腔巨大包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妇科常见疾病的腹腔镜治疗,收治患者数千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来源:周到
女子腹部隆起如怀孕6个月,竟是7斤重囊肿“暗藏”体内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通讯员 李林牧 潘雨茜
明明没有身孕,肚子却像6个月的孕妇。中年女子检查出盆腔中有一个巨大囊肿,如足球大小,已经波及了多个重要脏器。日前,武汉市普仁医院妇科团队手术切除了重达7斤的巨大囊肿。
47岁的李女士平日工作繁忙,一年前发现自己似乎“变胖了”,小腹微隆,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隆起得越发明显,看着像个孕妇,李女士很苦恼。半年前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时,李女士被告知右侧附件区有一块巨大阴影,但当时孩子临近中考,她也没放在心上。最近,李女士总感到腹腔有隐隐的压迫感,并开始频繁出现腰疼腰酸、大小便不畅等症状,于是李女士来到武汉市普仁医院妇科就诊。
通过彩超等检查,医生惊讶地发现盆腔中有一个巨大的包块,已长到了20×20厘米,如同一个足球,必须尽快治疗。考虑到李女士有中度贫血,另外实施手术的范围比较大,在与李女士充分沟通后,武汉市普仁医院妇科医疗团队在术前为先输血治疗,同时制定了完善的手术方案,并于7月11日实施了手术。术中,可见其子宫左前壁有一枚约一元人民币大小肌瘤,而右侧卵巢囊肿则约足球大小,左侧卵巢囊肿约鸡蛋大小,专家团队当即将病灶全部摘除,整个手术进行得十分顺利,全程耗时75分钟,术中出血不足50毫升。7月12日,李女士可以下地走路。
磁共振下的右侧卵巢囊肿
“她囊肿里的囊液足足有2900毫升,和囊袋加起来近7斤重,如果再不治疗,囊肿不仅会继续变大压迫其他脏器,更会压迫胸腔导致呼吸困难。”武汉市普仁医院妇科医生陈赛兰说,她的中度贫血也是因为子宫肌瘤导致月经增多引起的,切除后对贫血也会有较大的改善。
妇科团队查房了解李女士病情
武汉市普仁医院妇科主任张丹丹提醒,盆腔包块主要是因盆腔内子宫、卵巢、输卵管、膀胱、肠道或腹膜等结构病变导致,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输卵管或卵巢囊肿、阑尾病变、腹膜后肿物、膀胱肿物、盆腔转移肿瘤等,均可导致盆腔包块形成。一旦发现建议立即就医,明确包块情况,必要时进行积极治疗。
(武汉市普仁医院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腹部脂肪厚达12厘米,300斤“胖姑娘”患囊肿艰难求医,手术器械也要加长
35岁的李女士平日里性格开朗、爱笑,但最近却总是愁眉不展。在2月前她因“异常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于当地医院就诊,B超检查后初步诊断为盆腔包块,最大径约10cm。
这本来并不是一个严重的疾病,但因李女士特殊的体型和需求,让她的求医过程变得异常曲折。
原来,李女士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胖姑娘”。她身高169cm,体重却有300斤,属于重度肥胖。无论是手术还是微创治疗,腹部厚实的脂肪层都是绕不开的“阻碍”。为了寻求最优治疗方案,她找到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妇科医生张健寻求帮助。
“那天门诊刚见到她,我的确吓了一跳。”拥有近30年妇科临床诊治经验,张健直言,李女士这样的情况,在行医生涯中也是头一次遇到。
“肥胖,尤其是重度肥胖,一直是腹腔镜治疗的相对禁忌症,因厚实的腹部脂肪层会对腹壁和脏器的分隔产生极大地阻碍。”张健说,普通人腹部脂肪层大概是2-3厘米的厚度,但李女士已达12厘米。
李女士的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提示,其左侧附件区占位,大小约42*40*35mm,畸胎瘤可能;右侧附件占位,大小约100*77*80mm,良性囊肿可能。
“若行手术开腹,腹部脂肪层可能导致术后刀口恢复可能较差。而腹腔镜微创治疗,虽然有难度,但只要处置得当,无论从后期恢复,还是从满足患者需求的角度考虑,都是有益处的,我们也有信心!”张健说。
之后,国妇婴妇科主任黄勇带领多学科团队针对李女士的病情,也一同进行细致的探讨,结合医院既往开展的数千例腹腔镜手术经验,制定了常规腹腔镜和单孔腹腔镜双侧附件囊肿剥除术两套治疗方案。
完善术前检查后,手术当日,张健以及妇科梁艳、麻醉科王坚伟等医生组成的手术团队特地选取了加长版手术器械,由原本15cm加长至18cm,以便更好地在厚实的脂肪层下开展腹腔镜治疗。
没想到,手术在一开始建立气腹的过程中,就遇到了麻烦。
气腹,即借助设备使得腹壁和腹腔脏器通过充气后分隔,充分暴露手术区域。但在实际手术过程中,由于李女士腹部脂肪肥厚,医生团队多次尝试后仍无法建立气腹。手术一度陷入停滞,张健当机立断,决定采用第二套方案,转为直视下脐孔进腹。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仅做一个切口,所有的腔镜镜头和器械均通过这唯一的小孔完成操作。该手术对患者有利,但术者需承受更大的压力和难度。最终,凭多年临床经验和精湛手术技巧,医生团队成功操作设备进入患者腹腔并剥除了囊肿。
手术顺利完成,但对于李女士还有另外一道“关卡”需要克服,那就是静脉血栓。肥胖是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而一旦发生静脉血栓,将对病人的生命产生极大的威胁。
针对李女士的特殊情况,妇科护理团队在术后及时使用了间歇性气压治疗仪,开展静脉血栓的干涉和预防。经妇科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李女士恢复良好,术后3小时即排气,6小时起床活动,术后1天恢复正常活动,生命体征平稳,并于2天后顺利出院。
整个治疗,仅在其肚脐处留下一切长、可利用脐孔天然皱壁遮挡的切口,切口愈合后几乎不见疤痕。“胖姑娘”的艰难求医路至此取得了圆满的结局,笑容也再度回到了李女士的脸上。
作者:李晨琰 郑佳琦
编辑:储舒婷
图源:院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