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病原理(肥胖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滚蛋吧!肥胖君》丨有一种病叫肥胖症
《滚蛋吧!肥胖君》
《滚蛋吧!肿瘤君》电影最近在热映,很多观众在电影欢快的情节里收获感动。虽然在知道人生终点将近,但依然乐观的享受人生。人生变幻莫测,所以需要我们活在当下享受人生,不过会有很多慢性疾病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将危害到我们的生命。
为什么要控制体重呢?
“灯下黑”是说一些事情发生在身边很近事物和事件没有看见和察觉,比如——肥胖症(又称代谢综合症)。体重过高可以诱发很多慢性疾病,但是大多数人却更关注如何治疗或者控制那些慢性病。
我们来盘点一下肥胖能引发哪些慢性病吧。
高血压
虽然高血压的患者注意钠钾摄入比例可以缓解症状。但是肥胖引起的高血压却不那么容易控制。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肥胖导致体形增大,体内需要的氧气也随之增多。为了给肥胖身体的各个角落输送氧气,就需要单位时间内流经血管的血液量增加,结果导致血管压力升高。也有研究表明如果胰岛素分泌旺盛,则儿茶酚胺的分泌会随之增加,结果导致交感神经紧张,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高血脂
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血脂症。高血脂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肥胖不仅是身体脂肪增加,血液中的脂肪含量也增加,这种不正常的状态就是所谓的高血脂。
高血脂的问题在于它是动脉硬化的致病因素之一,也就是说肥胖者如果其高血脂得不到治疗,则患上动脉硬化的危险性会很高。
冠心病
冠心病是血脂高的升级版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
高血糖
肥胖人群血液中血糖含量会增多。为了让血糖维持在一个健康的情况下,胰腺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可怕的是当胰岛素分泌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需要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以维持血糖的稳定。当胰腺无法再提供更多的胰岛素时,二型糖尿病就会随之出现。
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是高血糖的升级版,是由于胰腺无法再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肥胖患者血糖的正常标准。胰腺功能的损伤是日积月累,逐渐丧失功能的。虽然这样的损伤是不可逆的,但是我们在发现胰腺功能损伤初期,降低体重可能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会随着体重下降而成倍减少。很多人因为初期并不注意控制,使得此类原因引发的糖尿病,却成为终身疾病。
关节炎
很多肥胖患者因为体重为题导致承重关节损伤较大,很多人因此患上了膝关节炎。而且伴随年纪增加、钙量流失关节炎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多囊卵巢综合症
肥胖症与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关系十分为妙,多囊卵巢综合症会引发肥胖,而肥胖会加重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程,他俩更像是“狼狈为奸”。但临床发现体重减轻时,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病症会明显缓解。
何人要控制体重?
现在很多体型偏胖的人甚至比电影的女主角的性格更加开朗,这里不是对肥胖人群有偏见。而且个人体质不同,有些人体型偏胖,却有人吸收不好,导致吃得同样多的食物,体型却不一样。这里呼吁的是为了自己的健康来控制体重。BMI指数18至24为健康的范围【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而体重指数大于24时,体重逐渐成为你身体的负担了。指数越高的人,越容易患有一些代谢疾病。
怎么才能摆脱肥胖君?
其实,想摆脱肥胖君原理很简单,但是实际难度只能说因人而异了。若想摆脱肥胖君,只要遵守能量守恒的原则“管住嘴,迈开腿”持之以恒自然体重会减轻。
管住嘴
因为每个人个体差异吸收能力不一样,所以跟人比食量并没有什么意义。两个同事一起订相同的外卖,一个吃了以后发胖了,另一个吃完了还是这么瘦。就会抱怨“我明明食量不大,吃一点就长肉,喝白水都长肉。”
我们不要看吃紧嘴里多少热量,而是要看自己吸收了多少热量。能使人发胖的不是白水,而是糖水。
可乐每100毫升能提供180千焦的能量,一听可乐能提供给人走六千多步的热量。可见管住嘴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
迈开腿
要想降低体重,管住嘴的同时也需要加强锻炼。只有这样才能使体重快速下降。
为什么有人会选择减重手术?
我们刚才讲完“管住嘴,迈开腿”,但是我们发现管住嘴比迈开腿更加重要!一天喝4听可乐其实并不难,但是,要去消耗这4听可乐的能量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很多患有肥胖症的人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摄入量,甚至有些人体型庞大到阻碍运动,会去选择减重手术。手术原理是通过缩小为的容积,同时减少饥饿激素的分泌,来客观的控制住患者们的摄入量。同时饮食量虽然骤减,但不会产生饥饿感。这个手术就像一个隐形的推手,帮助患者改变了饮食习惯。一年左右的时间,在手术的帮助下,患者积极的配合中,他们的体重能恢复到一个健康的范围。不仅仅是摆脱了肥胖,同时也摆脱了多种慢性代谢疾病的困扰恢复健康。
为什么做重手术会选择孟化?
几乎所有选择手术的肥胖患者之前都尝试过各种减肥方法(如:节食、运动、服药、中医、针灸、美体等。),由于效果不佳,最终才选择了手术治疗。不过,肥胖症是一种良性病,患者不仅仅为了治好各种代谢疾病,更重要的是为了改善生活质量。正因如此,确保术有明显效果已经成了最基本的要求,患者也越来越注重术后伤口的美观与安全。现在减重手术普遍是4至5孔的微创手术。虽然是微创手术,但是留下的伤疤却也不少。而在孟化主任主刀下,微创手术不仅可以减少到3孔、2孔,甚至已经可以成功地进行极致的微创手术——单孔微创手术。单孔手术不仅是是美观,而且伤口越少患者康复越快,感染的几率就越低,手术越安全。与此同时,孟化教授使用的缝合伤口的技术也越来越精细,让术后患者伤口恢复的十分理想。当下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用心为患者着想,才能在业界收获这样一份良好的口碑。
滚蛋吧!肥胖君
其实,所有患有肥胖症的人减重只有一个目标——为了恢复一个健康的体重,远离代谢疾病。为了让自己的身体健康,降低患有三高、冠心病、糖尿病、关节炎等病症的几率。大家务必控制好自己的体重,让肥胖君滚出我们的生活。
【注】孟化,医学博士后、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微创外科专家。擅长胃肠肿瘤手术、肥胖微创减重手术、糖尿病手术、食管反流手术等疾病。每周二下午北京友谊医院专家门诊。
孟化博士个人网站:www.menghua.org
更多精彩文章,订阅公共微信“孟化医学在线”。关注微信号搜索“menghuayixuezaixian”,查找公众号“孟化医学在线”
肚子上肥肉的深层原理,找到了 | 地球知识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2275-减肥好难啊
作者:筋斗云
校稿:朝乾 / 编辑:板栗
人们常说的大肚腩也就是腹型肥胖或向心型肥胖。与周围型肥胖不同,这种的脂肪往往堆积在内脏和腹部。
腹型肥胖的内脏脂肪含量较高,对健康危害更大
(图:壹图网)▼
身体质量指数是(BMI)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肥胖的标准,但是肥胖的不仅仅在于脂肪含量,还在于脂肪的分布。为此,研究人员建议用腰围衡量自己是否肥胖。中国人的腹型肥胖的标准为男性≥85cm,女性≥80cm。
谁还没点小肚腩了,但如果是大肚腩可就要引起注意了
(图:壹图网)▼
那么,为什么腹型肥胖如此受重视呢,这是因为腹型肥胖往往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有密切的关系。大腹便便的人大多爱喝含糖饮料、零食、宵夜、暴饮暴食、喜吃淀粉碳水含量高的食物。
估计是太爱吃披萨汉堡,才成今天这样的▼
这些饮食习惯导致自己的肚子越来越大,甚至危害到自己的身体健康。那么,这些饮食习惯是怎么让我们长出大肚腩的呢?
减肥不是简单地少吃多运动我们一般认为,肥胖就是热量摄入大于热量消耗导致的,也就是:热量摄入-热量消耗=身体脂肪。然而,这个公式有多么简单,减肥就有多么艰难。
事实上,这个公式也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当我们天真地以为,每天减少热量摄入就可以轻松减肥时,却发现热量的摄入和消耗不是独立的。
影响热量平衡的因素分析▼
现实中,当我们节食减肥的时候,减少热量摄入的同时,热量消耗也随之下降,也就是基础代谢降低,结果就是体重几乎不下降。即便体重下降,当我们停止节食时,体重轻而易举地恢复到以前的水平,甚至还要更高一些。
不吃会饿,但不一定会瘦...
累了,真的累了!(图:壹图网)▼
另外,假设我们设定一天只摄入1000kcal热量的食物,那是不是代表可以随意吃1000kcal的食物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1000kcal的奶油和1000kcal的蔗糖在体内有不同的代谢反应,糖会升高血糖水平,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而油会被消化吸收运送到肝脏,不会升高血糖。
想要减少热量摄入来减肥这么困难,那我通过运动增加热量消耗可以吧?但残酷的现实是:运动的效果很有限。
我都这么努力了,你跟我说没用?
(图:壹图网)▼
对大多数人来说,基础代谢率占总能量消耗的60%到80%,轻度的运动如散步所消耗的能量大部分还是属于基础代谢,真正运动消耗的能量其实很小。而剧烈运动后会增加食欲,同时也会降低其他活动的消耗(只想躺下不动),这两个因素会导致剧烈运动的效果大打折扣。
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
(图:shutterstock)▼
一切与新陈代谢有关的活动都受激素的调节。有大量的研究表明,腹型肥胖者的胰岛素水平较正常人更高。肥胖者空腹时的胰岛素水平偏高表明他们出现了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是一种储存型激素,能够将过量的血糖转化为糖原,但肝脏储存糖原的空间有限,多余的糖原将被转化成脂肪。而胰岛素抵抗会与胰岛素分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胰岛素水平越来越高。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抵抗会使体重的平衡点上升,从而导致肥胖。
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的恶性循环
(图:shutterstock)▼
主要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大量研究已经证实:胰岛素水平高会导致体重增加。然而,胰岛素升高是如何导致肥胖的机理很复杂,医学家到现在还没有完全了解。但是我们可以找出哪些因素会导致胰岛素水平升高。
吃什么容易长肚腩引起胰岛素水平升高的因素有很多,如在现代生活中,人们面对越来越多的压力,而压力会提高体内皮质醇的水平。有研究表明,皮质醇升高会导致胰岛素水平的升高,进而导致肥胖。这与人们直观上的压力导致肥胖相吻合。
现代人承受着很多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暴饮暴食,吃甜食都是常见的发泄方式
( 图:shutterstock)▼
既然胰岛素升高会导致肥胖,那么我们最容易想到的会急速提高胰岛素水平的物质——就是碳水化合物。
然而,中国人、日本人的总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及其占总摄入量的比重均远超其他国家,但是中国和日本的肥胖症患者的比例却很低。许多原始部落的人们吃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但肥胖症患者的比例也不高。
论吃碳水还得看日本
这不是“主食 主食 主食”的碳水炸弹套餐吗
(图:图虫创意)▼
仔细研究就会发现,中国、日本和原始部落的共同点是精制糖的摄入量低于其他欧美发达国家。
果葡糖浆中的果糖含量最高可达90%,在食品工业中有很重要的位置。它具有更高的甜度、较好的保湿性等优点,在果酱、饼干、面包等都大部分加工食品中应用。
由于果糖不会升高血糖水平,所以曾被认为是一种优良的甜味剂。但是更多的研究发现,果糖虽然不会引起胰岛素的上升,但是多余的果糖在肝脏中会转化为脂肪,而脂肪肝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水平之间的恶性循环会导致肥胖的发生。
果酱虽好可不要贪多啊
(图:壹图网)▼
而蔗糖含有的50%的果糖和50%的葡萄糖,葡萄糖可以提高胰岛素水平,果糖可以导致胰岛素抵抗。由此可见,蔗糖可以从两方面导致肥胖的发生。
等待一些爱好甜食的伙伴
(图:壹图网)▼
已有研究表明,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甜菊糖等新型甜味剂提升胰岛素水平的能力并不比蔗糖差。而且新型甜味剂还会增加食欲,长期摄入可能还会形成对甜食的依赖,容易导致能量过多地摄入。
甜食爱好者们要注意了,你可能是“被动上瘾”了
(图:壹图网)▼
酒精可以在许多方面导致肥胖。除去过度摄入导致热量超标外,酒精还会使皮质醇分泌增加,而前面已经讲到,皮质醇会使胰岛素水平上升。而且酒精体内代谢的产热机制还会使脂肪的消耗降低,进而导致肥胖。
酒精致胖的“buff”算是叠满了
这“傲人”的啤酒肚
(图:shutterstock)▼
高蛋白质饮食,进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进食后,胰岛素分泌也会增加。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均有较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从这一角度看,高蛋白饮食或许并不代表健康。
这大肉串为大肚腩出了不少力吧
(图:shutterstock)▼
1.多吃天然的、全谷物的食品,减少精制糖的摄入;
2.适当摄入蛋白质;
3.增加天然脂肪的摄入。如橄榄油、坚果、牛油果等,这些食物中不仅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还有丰富的微量元素;
4.一些其他食品如膳食纤维、魔芋、醋、茶、咖啡等。
赶紧推着我的蔬菜逃离零食区
(图:壹图网)▼
现代食品加工业发展迅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我们带来生活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健康问题。
于是,各种各样的饮食减肥方法随之而来,如素食主义、生酮饮食、少食多餐、轻断食等,其中有的方法甚至完全相反。科研人员也往往会在试验中让小白鼠接受极端的饮食条件,让试验结果显著。各种饮食方法带来的影响都还没有定论,盲目地采取极端的饮食方法,无异于让自己担任了小白鼠的角色。
虽然食品工业如此发达,但是很多研究建议的健康饮食方法,却相对自然和原始。
体型是个体的选择自由
不应屈服于他人的审美指责,增加心理负担
但若是造成了健康负担,还是要注意的
(费尔南多·博特罗画作 图:壹图网)▼
参考资料:
[1](加)冯子新.肥胖代码:减肥的秘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
[2]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生物化学: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Ronald·Watson.Nutrition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bdominal Obesity[M] Salt Lake City,USA:Academic Press Inc.,2014.
[4]盛志峰,王平芳.肥胖与胰岛素抵抗[J].医学综述,2003,9(7):4.
[5]邹大进.超重和肥胖——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病因[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壹图网
END
什么是肥胖?肥胖的危害如何?
如今,全球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超重或肥胖。在中国,肥胖呈爆炸式增长。目前约有43.6%即6亿的中国人超重或者肥胖。
肥胖已成为全世界的一大难题,那肥胖的标准是什么?您离肥胖还有多远?
在临床上,诊断肥胖以体重指数(BMI)为标准。BMI定义为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kg/m2)。针对亚洲地区人群的体质及其与肥胖相关疾病的特点,以下为BMI的分类标准:
哪些危害?
很多人即使知道自己已身处肥胖状态,却没有引起重视。其实,肥胖是一种病,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或者相关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各种肿瘤、生殖系统疾病等等,进而影响我们的寿命或者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肥胖症使预期寿命平均减少6-7年;其中严重肥胖症(BMI>40kg/m2)使男性预期寿命减少10年,女性减少5年。
肥胖可以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或者相关疾病,进而影响我们的寿命或者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与肥胖相关的健康问题包括:
1、代谢并发症: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痛风等
2、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静脉血栓形成
3、呼吸系统疾病:哮喘、睡眠呼吸暂停等
4、消化系统疾病:非酒精性肥脂肝、胃食管反流病等
5、骨关节炎
6、肿瘤:食管癌、肠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肾癌、白血病、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绝经后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7、尿失禁
8、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不育、多囊卵巢综合症、妊娠糖尿病、流产等
9、焦虑和抑郁
糖尿病往往与肥胖并存
在肥胖可能导致的众多并发症中,我们发现肥胖往往与糖尿病并存。中国成人中患糖尿病的人群比例为11.6%,约为1.139亿人;而胖子中患有糖尿病的人数占41.5%。在糖尿病患者中,调查显示65%的人超重或者肥胖,在中国约合7440万人。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主要是因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的代谢紊乱的一种疾病,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所有类型糖尿病中,2型糖尿病病人约占90%。
肥胖带来的危害是可怕的,然而肥胖伴有糖尿病的危害更是致命的。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会引起冠心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等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会造成患者致死、致残。
糖尿病传统治疗效果有限,我们迫切需要一种能良好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手段。
目前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口服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治疗等。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血糖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控制高血糖的治疗强度也会随之加强。然而,传统治疗方法很难从根本上治愈糖尿病,保持患者血糖的长期稳定,也不能从根本上阻止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严格的饮食控制和反复的血糖波动对患者造成持续精神压力,影响生活质量。因此,糖尿病患者迫切需要一种能良好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手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肥胖患者接受减重与糖尿病手术,并取得了良好的减重效果。手术不仅有效减轻了患者的体重,也有效改善了大部分患者并存的血糖代谢紊乱。在接受减重与糖尿病手术后,一些肥胖患者术前并存的糖尿病得到临床缓解甚至是临床完全缓解。为什么减重与糖尿病手术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如此显著?减重与糖尿病手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减重与糖尿病手术的主要机理:
1、减少食物的摄入与吸收,从而减少能量的摄取与糖代谢负荷;
2、降低患者的体重,减少由于单纯性肥胖的脂肪堆积所造成的胰岛素抵抗;
3、胃肠道重建后改变了肠-胰岛素轴激素的分泌,从而调控体重并改善糖代谢以及其他一系列代谢性疾病。
减重与糖尿病手术带来的获益:
1、对于持久、显著的减轻患者体重是目前为止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2、显著降低肥胖人群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
3、缓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4、显著解决或改善2型糖尿病和其他肥胖合并症,如心血管疾病等;
5、显著减少2型糖尿病和其他合并症的药物使用;
6、相比不接受手术治疗,进行减重与糖尿病手术显著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7、相比不接受手术治疗,进行减重与糖尿病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显著减少;
8、相比药物治疗,实施减重与糖尿病手术的患者在整体健康、情感健康、身体与社交功能、痛苦缓解以及个人精力恢复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目前主流的两种手术方法
方法:一方面通过在胃的上部建一个小胃囊,限制食物摄入量,另一方面通过远端空肠和小胃囊吻合,使食物绕过胃大部、十二指肠和第一段空肠,极大的控制食物摄入和吸收。
原理:减少胃的容量限制摄入,改变肠道结构减少吸收,改变胃肠道激素的分布与调控,从而调控体重改善代谢性指标。
优点:减重效果明显,治疗效果可望长期保持。
方法:顺着胃大弯的走行方向保留2-6cm幽门以上胃窦,沿胃长轴切除胃的大部,切除全部胃底,使残留的胃呈“香蕉状”,容积在60-80ml左右。
原理:减少胃容量的同时去除了更容易产生饥饿素的胃底,从而反馈到大脑调控饮食进而调控体重;
优点:不改变胃肠道的生理状况,不干扰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过程。
哪些患者可接受减重与糖尿病手术?
1、2型糖尿病程15年,且胰岛仍存有一定的胰岛素分泌功能,空腹血清C肽水平≥正常值下限的二分之一。
2、BMI≥27.5kg/m2
3、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时,可酌情提高手术推荐等级。
4、建议年龄16~65岁
5、BMI在25.0~27.4 kg/m2之间的患者需慎重考虑手术
以上标准,医生还需要考虑患者代谢综合征组份或存在合并症的情况,请详细咨询医生
哪些患者不适合进行减重与糖尿病手术?
1、明确诊断为非肥胖型1型糖尿病的患者
2、胰岛β细胞功能已基本丧失,血清C肽水平低下或糖负荷下C肽释放曲线低平的T2DM患者
3、BMI<25 kg/m2的患者目前不推荐手术
4、妊娠糖尿病及某些特殊类糖尿病
5、滥用药物或酒精成瘾或患有难以控制的精神疾病的患者
6、智力障碍或者智力不成熟,行为不能自控的患者
7、对手术期望值不符合实际的患者
8、不愿承担手术潜在并发症风险的患者
9、不能配合术后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依从性差的患者
10、全身状况差,难以耐受全身麻醉或者手术的患者
减重与糖尿病手术的安全性与疗效
【减重与糖尿病手术的安全性】
现代外科技术已经能够将并发症降到最低。大众对减重与糖尿病手术的风险存在一定的误解,手术的风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其实,减重与糖尿病手术的死亡率被证实低于其他常见的手术,如胆囊切除术等(您可以从下方表格中比较)。
手术类型
并发症发生率
死亡率
减重与糖尿病手术
胃旁路术
0.4%
0.2%
其他常见手术
结肠切除术
2.4%
0.8%
子宫切除术
0.4%
*
胆囊切除术
0.9%
0.9%
髋关节置换术
1.0%
0.2%
在肥胖人群中,未实施手术的患者相比实施减重手术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8倍,接受减重与糖尿病手术患者较不接受手术者,相对死亡风险显著降低89%。上表中可见,减重手术的风险总体是低于很多常见的手术的如胆囊切除术等。
任何手术都有风险,每位患者面临的手术风险都不同,减重与糖尿病手术风险的增加往往与患者自身存在的一些因素相关,包括年老、高BMI、男性、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存在肺栓塞风险、行动不便等。
减重与糖尿病手术的并发症包括常见消化道并发症(出血、瘘、胃食管反流、溃疡等)、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内疝、呼吸系统并发症(肺不张和肺炎)、胆囊炎和胆石形成等。
我们建议您在手术之前充分的咨询医生。
来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