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肝肥胖b超(腹部肥胖b超检查肝脏能看清楚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11岁娃130斤,竟是重度肝硬化!身体这些“求救”信号要警惕……

总听老一辈人说:

“小孩子长得胖,有福气!”

“能吃是福,能多吃就多吃”

“这孩子白白胖胖的,长得真好”

……

停!停!停!

现在大家基本吃喝不愁

许多孩子更是吃好喝好

但过度吃喝肥胖,毛病也就来了!

而且还不是小毛病!

来自深圳的小智(化名)

11岁就因为肥胖,

肝脏出了大问题!

体重接近130斤

一查是中度脂肪肝

小智从小胃口就好,一顿能吃2、3碗白米饭,爱吃红烧肉等荤菜。长得浓眉大眼,白白胖胖;小学四年级时体重就近130斤。

2019年9月,10岁的小智在学校体检结果“亮红灯”:医生发现他的转氨酶升高,建议到医院进一步检查肝脏。于是,爸妈带他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检查。

做完B超后,医生愣了:影像结果显示中度脂肪肝,肝脏右叶最大斜径148mm,比成人正常肝脏还要大。

小智2019年B超结果

10岁就有中度脂肪肝……

这让医生心中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考虑到B超对于肝病诊断有局限性,医生建议小智做肝穿刺(即肝活检)。突然要做肝穿刺难免有些害怕,于是小智拒绝了。

一晃一年过去了

情况如何?

一年后更胖了

孩子得了“重度肝硬化”

今年5月,小智又回到医院复诊,B超结果显示:小智是从原本的中度脂肪肝变成了轻度脂肪肝。

小智今年5月B超结果

由中度变成轻度

看似是一个让人开心的结果

但事情真不简单!

眼前的小智比起一年前明显胖了,再加上疫情期间宅在家吃好喝好缺乏锻炼,脂肪肝难道真的降级了吗?为了确保万一,医生再次建议孩子做肝穿刺。

左:小智 右:小智爸爸

而小智的爸爸一年前也曾做过肝穿刺,查出重度脂肪肝,经过一年治疗后成功瘦了35斤,降为轻度脂肪肝。于是,“逆袭”成功的小智爸爸鼓励孩子接受肝穿刺。这一次小智鼓起了勇气,于6月1日进行了肝穿刺。

3天后

肝穿结果出来了

验证了医生不详的预感

病理报告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伴肝硬化,肝硬化等级是S3-4,属于重度肝硬化。

小智的穿刺病例报告

小智家人怎么也没想到

11岁的孩子竟然会得重度肝硬化

据小智家长介绍,孩子从小胃口好,喜欢吃重油重咸食物,每一顿都要吃到撑才罢休,让孩子越吃越胖。

很多家长都忽略了孩子吃饭这件“小事”,认为孩子白白胖胖的才健康,吃得越多越好,其实恰恰相反。

虽然孩子的情况比较重,但幸好现在发现了,积极配合治疗还有逆转余地。

医生提醒:

肥胖是各种慢性病的发病动机

这点无论大人小孩都一样

大肚腩的腹部型肥胖尤其需要警惕。研究证明,腹型肥胖比全身肥胖的危害更大,因为前者的脂肪更容易内脏沉积,容易得脂肪肝、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风险。

管住嘴、迈开腿

多运动多锻炼,不吃太多油腻食物

希望每个人都健健康康的~

B超查出脂肪肝,肝功能却是正常的:这种情况该如何进一步防治?

B超是日常体检最常用的检查手段,费用不高、无辐射,且对很多实质性的内脏疾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健康真探社##清风计划##秋季养生正当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在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后,却带来了热量过剩的直接后果:肥胖。

这不,很多人平时没有什么症状,在体检做B超时,却发现有“脂肪肝”

龙大夫发现,从体检科转过的的肝病患者,虽然很多人B超提示有脂肪肝,但肝功能却是正常的。

他们经常会问:这种情况,需不需要开点什么药治疗一下?

一般来说,在没有用过药的情况下,肝功能正常,提示可能没有肝细胞炎症和损伤,并没有吃药的必要。

“不吃药还怎么治呀?”

“这是和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治疗的最好方法,就是改善生活方式!”

对于肝功能正常的脂肪肝,该怎样做好进一步的防治呢?

龙大夫今天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 01 什么是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脂质过多的沉积于肝细胞,确切的说,不能算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只是肝脏对于损伤的最常见反应之一。

引起脂肪肝的原因有很多,涉及到各种不同的机制。原因不同,其损伤的类型也不一样。

诊断某个人有“脂肪肝”,是不科学的,通常要带上病因,比如“酒精性脂肪肝”。

临床上,发现脂肪肝后,最重要的是鉴别病因:是由于妊娠或酒精性肝病引起的,还是非妊娠和饮酒因素而出现的。

饮酒等原因导致的,属于特定的病因,当病因去除以后,一般来说能够逐渐好转,早期甚至可以痊愈。

反而一些非酒精性脂肪肝,由于没有症状,如果不做检查,很难被发现,显得更加隐秘,一旦进展可能带来不良的后果。

  • 02 非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虽然在病理上类似于酒精性肝病的表现,但其危险因素和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密切相关。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多发于以下三类患者中:肥胖、血脂紊乱和葡萄糖不耐受。

这些因素,和胰岛素抵抗有关,是现代人不良生活方式,造成代谢紊乱的后果之一。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疾病谱包括:单性性脂肪浸润、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这种脂肪肝,如果要明确诊断,需要做肝穿,能了解肝细胞的严重程度,确诊属于哪一个疾病的阶段。

B超、CT、MRI可以识别肝脂肪变性,但不能判断是否有炎症。肝功能检查,则只是一种间接的判断手段,指标正常有时不代表肝脏没有损伤

  • 03 脂肪肝不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对于脂肪肝的预后,目前存在着争论:有长期不发展的,也有进一步恶化的。

不过,好消息是,可能大多数患者并不会进展至肝功能障碍或肝硬化。

一些细胞毒性药物等化学因素导致的脂肪肝,以及同时合并有代谢性疾病的患者,其脂肪肝的进展可能会更容易加速

总体上来说,除非出现并发症,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竺,否则,脂肪肝的预后,通常是好的。

  • 04 脂肪肝的治疗原则

脂肪肝并没有特殊的治疗用药。

唯一被广泛接受的治疗原则,是去除潜在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这些治疗的措施包括:停止使用相关的药物或毒物、减肥或减重、调整血脂紊乱、治疗高血糖或糖尿病。

新近的研究表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如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环格列酮等可帮助纠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生化学和病理组织学异常,但更多的研究还有进行中,值得期待。

还有一些其他的治疗方法,如熊去氧胆酸、维生素E、甲硝唑、二甲双胍、甜菜碱、胰升糖素、注射谷氨酰胺等,都在临床试验和观察中,尚未证实有效。

  • 05 减肥

脂肪肝的防治,应从祛除病因开始。

由于肥胖是导致脂肪肝最常见的因素,故减肥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减肥的基本方法是调整和控制饮食,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如高糖、高蛋白,特别是油腻的食物,炒菜以使用植物油为主,多吃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和粗粮,这些食物所含的热量较少。

如果从饮食中摄入热量超过人体需要量,多余部分则会转化为脂肪在体内储存,使人逐渐发胖,故肥胖者控制饮食应使热量达到负平衡。

  • 06 戒酒

脂肪肝治疗的第二个重要的措施是戒酒,包括啤酒和其他含酒精的饮料

酒精对肝脏的损害已是众所周知,但似乎又不受重视,很多人受困于交际饮酒,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最好的办法是,用更健康的娱乐方式来替代饮酒,也需要毅力和能自己健康负责任的精神。

  • 07 加强锻炼

脂肪肝的另一个重要治疗措施是加强运动和锻炼。

具体的方法,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方式锻炼,以帮助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

龙大夫推荐的初始锻炼方式是:以正常的速度散步或快步走,每天超过半小时;或者慢跑,每天超过20分钟。

每走1公里路,可耗掉16g脂肪所产生的热量;每日早晨或傍晚慢跑20分钟,可以消耗180大卡的热量。

  • 08 药物治疗

对于血脂紊乱的脂肪肝患者,根据情况可适当应用降脂药物,目前虽尚缺乏公认有效的降脂药物。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治疗,但是该药对血清甘油三酯大于 5.6mmol/L 患者的降脂效果不肯定。

此时,常需处方药贝特类药物,以降低血脂和预防急性胰腺炎,但需警惕药物的肝脏毒性。

有肝功能异常的脂肪肝患者,可适当、少量、谨慎的使用甘草酸苷类、水飞蓟素类、壳脂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等,可能有一定作用。

一般来说通过以上综合防治措施,随着体重减轻,大部分脂肪肝可得到显著的改善甚至逆转至正常。

  • 09 发现脂肪肝后,非药物治疗是关键

发现脂肪肝后,对于体脂过高的患者,减脂的最好方法是控制饮食,单纯低热量饮食可使机体基础代谢率降低,能量支出减少,同时使蛋白质丢失,迫使更多的脂肪分解。

加强运动,增加锻炼,在增强体质、减轻脂肪肝的治疗中,同样非常重要。

适当应用降脂类药物,可能有效。

  • 10 其他一些注意事项

龙大夫发现,一些年轻女性脂肪肝患者,常采用长时间饥饿的办法进行减肥,或者想依靠长期吃素,不食油腻、荤腥等办法达到治疗目的。

这是不可取的,容易变成营养不良,反而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或因免疫功能低下导致其他疾病。

此外,因营养不良、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足以及肝毒药物所致的脂肪肝患者,过多的运动会消耗较多能量,并干扰肝脏的代谢,也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脂肪肝患者合并心脏病、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肝肾功能损害以及严重肥胖或继发性肥胖等,应尽量减少运动。

对于伴有肝功能异常的患者来说,服保肝药物是辅助治疗,不能依赖药物恢复正常,服药后最好每3~6个月去医院做一次肝脏B超、肝功能、甲胎蛋白等检查。

【参考文献】

1.Loomba R , Sanyal A J . The global NAFLD epidemic[J].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2013.

2.Long‐term follow‐up of patients with NAFLD and elevated liver enzymes[J]. Hepatology, 2006, 44.

3.Djordjevic D B , Zdravkovic M , Nagorni A , et al. A Critical Approach of Guideline Therapeutic Recommendations for NAFLD[J]. Current Vascular Pharmacology, 2017, 16(3):228-238.

4.Rinella M E , Lominadze Z , Loomba R , et al. Practice patterns in NAFLD and NASH: real life differs from published guidelines[J].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Gastroenterology, 2015:1756283X15611581.

5.Farrell G C , Chitturi S , Lau G K ,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Executive summary[J].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2007, 22(6):775-777.

6.Zhu J Z , Hollis-Hansen K , Wan X Y , et al. Clinical guidelines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6, 22(36):8226.

我是热爱科普的龙大夫,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用,欢迎点赞、评论、转发、赞赏!

更多精彩科普,将不定期呈现,敬请关注!

一半肥胖者有脂肪肝倾向

市第五医院脂肪肝首席专家陈翠英: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肝功能恢复正常

导致脂肪肝的原因是什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脂肪肝首席专家陈翠英说,脂肪肝与生活方式有密切联系,其中大多数是因为营养过盛,高血脂或是饮酒过多,详细说来,引发脂肪肝两首要素肥胖:约有一半以上的肥胖者有发生脂肪肝的倾向。主要原因是肥胖者血液中含有大量游离脂肪酸,源源不断地运往肝脏,大大超过了肝脏的运输代谢能力,从而引起肝脏脂肪的堆积,造成肥胖性脂肪肝。

另外还有酒精:应酬过多,大量饮酒会损害肝细胞,使脂肪酸代谢发生障碍,氧化减弱,引起脂肪的大量堆积,最终导致脂肪肝的形成。糖尿病:约有半数II型糖尿病病人伴有脂肪肝。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不能被很好地利用,脂蛋白合成也出现障碍,大多数葡萄糖和脂肪酸在肝脏内转变成脂肪,最终使脂肪在肝内存积下来,引发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当血液中脂类过多超过了肝脏所能处理的限度,便会造成脂肪在肝内的堆积,引起脂肪肝。药物: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砷、铅、银、汞等。降脂药也可通过干扰脂蛋白的代谢而形成脂肪肝。

陈翠英说,轻度脂肪肝患者化验肝功能、血脂、血糖正常者,一般不需要治疗。应从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入手,同时注重包括运动、饮食搭配,控制体重等综合健康管理,动态观察脂肪肝的转归,监测肝功能、血脂、血糖、人体成分分析、B超、CT、FibroScanCAP等检查。

中度、重度脂肪肝在此基础上应药物干预,尤其是肝功能异常严重者,需住院治疗,根据脂肪肝的病因、病机,给予正确的饮食、锻炼指导同时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配合中药内服、中药熏蒸、中药足浴、中药贴敷等治疗以取得满意疗效。

怎样积极预防脂肪肝?陈翠英说,合理饮食、戒酒、体育锻炼。脂肪肝是可防、可控、可治的疾病,尤其是轻度脂肪肝,只要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就可以使细胞内沉积的脂肪逐渐减少,肝功能恢复正常,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才能完成。临床认为,脂肪肝患者要慎用药物,但有些情况下,运动是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的,要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

来源: 石家庄日报